![15 驿路梨花第2课时 精品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55447/0-17081379811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5 驿路梨花第2课时 精品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55447/0-17081379811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第2课时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的内涵及作用,体会标题的妙处。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悟助人为乐的朴实民风,提高自我功德意识。
【教学重点】
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的内涵及作用,体会标题的妙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悟助人为乐的朴实民风,提高自我功德意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标题《驿路梨花》,有关梨花的诗句,你们想到了哪些呢?
预设: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总结过渡:在不同诗句中梨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彭荆风这篇小说的题目《驿路梨花》出自陆游诗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内容,那文中的“梨花”又有怎样的含义呢?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这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细读课文,思考:“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并说说这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
2.探究方法
(1)自由朗读课文。
(2)勾画有关描写梨花的语句。
(3)想想梨花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
3.探究示范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自然界洁白美丽的梨树林,给暮色中行走在大山深处的“我”和老余,带去了“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点题,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4.成果展示
(1)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这是实写边疆美丽的夜色:月光,晚风梨花林,花瓣——人在花中走,花伴人夜行;既描绘了优美的意境,又诗意地点题,还能自然地引出小茅屋。
(2)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这里的“梨花”,指的是一个哈尼小姑娘的名字。由此,景物“梨花”和人物“梨花”建立起了关联。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在虚写的梦境中,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情景交融,旨在表达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照应文题的同时,产生了第二个误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朝气的哈尼小姑娘与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处处开”展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升华了文章主题。再次点题,题文相映,首尾呼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5.活动小结
我们把所有描写“梨花”的语句都找出来分析,“梨花”在文中指自然界的梨花,指哈尼小姑娘的名字,还升华为雷锋精神。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梨花”的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文本能力。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默读陆游的诗,本文的标题就是选自最后一句。联系文章,说说以“驿路梨花”为标题有什么妙处?
2.过程安排
(1)默读古诗、课文,思考标题作用。
(2)小组讨论:
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自己思考的理由。
②交流探讨,形成小组结论。
(3)小组一位代表同学发言。
3.成果展示
预设:
(1)“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2)文中的驿路指过往行人行走的道路,它是“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是雷锋助人为乐精神长盛不衰的地域见证。
(3)驿路梨花是盛开在边疆驿路上的梨花,在作者笔下这既是自然界的梨花,开满枝头、洁白如雪、香气四溢;又是梨花姑娘:助人为乐、充满朝气、淳朴热情;还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盛开无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也是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朴实热情、知恩图报、从善如流。
(4)“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和谐一体。
设计意图:借助合作探究的形式,理解标题的作用。
三、课堂小结
在这个美丽的梨花林中,有这样一群美丽的人,才有了这样一次美丽的奇遇。“驿路梨花”是盛开在边疆驿路上的梨花,同时它也盛开在人们心中,寓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种精神将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正如文章最后一句写到的“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也将得到发扬光大并一代代传承下去。愿同学们做新一代的活雷锋,因为有你,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重点内容,巩固知识。
四、拓展延伸
在与文本、与作者的交流中,你是否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呢?如果哈尼族小姑娘想再一次修葺这个驿站,你想为她或者这个驿站做点什么呢?
预设:
我想帮她再种一些梨花。
我想给驿站取一个名字:梨花思缘。
我想给驿站前后修建一排路灯,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我想写一篇关于驿站的文章,把这这个驿站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种精神。
……
设计意图: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文中精神转为实际行动。
五、布置作业
1.课堂练习
背诵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2.课后练习
阅读彭荆风其他作品如《当芦笙吹响的时候》,小组内分享阅读感受。
设计意图:课内迁移到课外,扩展阅读。
【板书设计】
驿路梨花
彭荆风
自然界梨花 梨花姑娘 雷锋精神 淳朴的民风
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2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驿路梨花教学设计</a>,共2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2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驿路梨花第1课时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驿路梨花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驿路梨花第二课时教案,共3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