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趣味课堂】北师大版(2013) 初中心理健康 七年级全一册 12挺起自信的胸膛 心理暗示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15341259/0-17073682782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互动趣味课堂】北师大版(2013) 初中心理健康 七年级全一册 12挺起自信的胸膛 心理暗示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15341259/0-17073682782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互动趣味课堂】北师大版(2013) 初中心理健康 七年级全一册 12挺起自信的胸膛 心理暗示 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15341259/0-1707368278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七年级全一册第十二课 挺起自信的胸膛一等奖教案设计
展开一、设计理念
1、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观。
2、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教师创造情境,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心理暗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带给学生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相反地,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那么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心理暗示,并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方法和技巧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缺乏生动而清晰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活动、讨论,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如何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说出心理暗示的含义;
2、能力目标:能分清消极心理暗示和积极心理暗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掌握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并学以致用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如自信心的提升,考试焦虑等。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明白消极心理暗示与积极积极心理暗示的区别
2、启发学生充分认识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及作用
3、掌握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1、体验消极心理暗示和积极心理暗示以及所造成的不同影响
2、激励学生对自己做出积极的心理暗示
3、激发学生养成积极心理暗示的习惯
六、教学方法、手段及课时安排、授课对象
1、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法、教师讲授式、小组讨论式、活动参与式。
2、教学手段:黑板板书、多媒体课件。
3、课时安排:一课时
4、授课对象:初一年级
七、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入
新课
二、
心理
暗示
1.课前活动:(1)教师指导:首先请同学们看屏幕,保持安静,屏幕上出现粉红色字体的一句话:不要想粉红色的大象,学生看,同时老师将这句话读三遍,问:同学们,刚才你们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形象?学生答:粉红色的大象。师:屏幕上出现的这句话是不要想粉红色的大象,我刚才也说了三次:不要想粉红色的大象,那么你们为什么还会想到粉红色的大象呢?好,这个问题先留着,我们来做第二个小活动,气球与铅球。
(2)气球与铅球:指导语:请同学们起立,现在闭上眼睛,心情放松,什么都不要想,在心里默数20秒,放松。然后请同学们举起双手,手心朝上向前平伸,然后,请同学们想象,现在,老师在你们的左手手心里放了一颗铅球,右手手心里放了一颗乒乓球,想象,在你的左手手心有一颗铅球,右手手心有一颗乒乓球,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感觉到左手手心里的铅球越来越重越来越重(此处应注意语气),自己慢慢感受一下。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观察自己的手势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坐下讨论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引出课题--心理暗示。
2.1心理暗示的定义、种类、作用
心理暗示的定义:心理暗示在心理学上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特殊符号,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方式活动。 (结合小品讲解这个定义)
视频《卖拐》:
教师引导: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熟悉同时也是非常精彩的小品,这个小品中隐含了一个常见的心理现象。让我们重新来回味一下这个由赵本山和范伟表演的小品《卖拐》中的一个片段。(教师播放视频)视频播放结束
教师引导:好,小品就看到这里,那么我现在要问大家两个问题:(1)范先生的腿有没真的瘸?为什么后来他真的以为自己的腿瘸了呢? (2)找出其中的暗示环节。
学生讨论,找到视屏中的暗示环节(语言、表情、动作)
教师总结:其实,《卖拐》是典型的心理暗示的体现。
“九个人过桥的试验”
教师带学生过一遍试验过程,然后让学生从中找出其中的暗示环节,暗示语。尤其注意试验中鳄鱼作为暗示中特殊符号的存在,而且这是一种明显的消极暗示。引出心理暗示的分类。(由那层黄色的网延伸到生活实际中:生活中许多人被一张无形的网束缚住,限制了自己的潜能,而学生在学习上也一样,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不要自我设限,让那张无形的网把自己限制住)。
2、心理暗示的种类:自我暗示;他人暗示(根据面向者来分),
消极的暗示;积极的暗示(根据心理暗示所造成的结果来分)。
学生积极参与并思考
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什么是暗示,暗示的种类,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系统的学习什么是暗示。
范伟原先认为自己的腿是健康的,
心理暗示的结果。
由实验延伸到现实中,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力,中学生心理及思维等都仍然处于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无限潜力的,不要自我设限。
通过活动及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
以大家熟知的经典小品代入讲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事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
心理
暗示
2.2心理暗示的作用。
消极的心理暗示会对人产生极大的副作用,会扰乱人的心理、行为、情绪以及人体的生理机能。
积极的自我暗示则能对人的心理、行为以及情绪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能够激励人、鼓舞人。
案例(一),消极心理暗示的案例,屏幕展示:触电而死的工人。
教师提问:案例中的工人是怎么死的呢?从案例中找出关键句:但心里始终有一种恐惧,害怕遭高压电而送命。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正是这些消极的暗示通过消极的心态最终影响了我们的行为。那我们再来看积极暗示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
案例(二),积极心理暗示的案例:
罗森塔尔效应。(屏幕展示)
教师说明:心理学家的暗示----老师的暗示-----我智商超常很优秀----积极的暗示----积极向上、自信勇敢、加倍努力------积极的心态-----走向成功。
带着学生思考,从生活和学习中找出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教师鼓励学生,很多学校分班情况。
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并回答问题。
认识到:消极的自我暗示----消极的心态-----消极的结果
积极思考,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心理暗示的运用。
积极心理暗示和消极心理暗示形成对比,能加深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
如何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4.1 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
积极的语言暗示法:暗示语言要简洁有力,多用肯定句,避免消极词语出现,同时需要注意暗示的目标可行。
重复暗示:能够帮我们加强暗示如果我们不断地接收到同一个暗示,这个暗示就会深深的扎根在你的心里。这里有三层意思,一层,是日复一日的重复。一层,是每日内多次进行。最后一层意思是,每次默念时,最好重复几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重复的态势。
配合想象:在进行自我暗示时,要在脑海里清晰地看到自己变成理想中的那个人,要想成功,你就必须在脑海中看到自己成功的模样。(此处可以举例或者创设情境,比如在学校的表彰大会上,想象自己就是站在领奖台上领奖的那个人)
赞美他人法。(两个方面作用,一是以之为榜样,二是借此发现自己的优点,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4.2我们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心理暗示的现象?举例说说看?教师举例。
1、学生自我拟定一些暗示语,体会其不同的作用。
2.学生发挥想象,把自己置身其中,从而让学生有一个目标。
可以让学生从班里找到几个自己想赞美的,并找出他们的有点。
学生讨论并举例。
具体实践方法,现学现用。加强同学间的友谊。
让学生通过举例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心理暗示的现象,学以致用。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
教师
总结
小结:
通过思维的碰撞,我们总结出了这么多积极暗示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大家能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加以运用。让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我们更多的成功体验!
心理暗示是一个咒语,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积极的心理暗示就是你隐形的翅膀,让你在徘徊孤单中坚强,让你拥有希望和梦想,带你去飞,去翱翔。伴随着《隐形的翅膀》这首歌,结束这节课。
今天的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学生仔细学习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的技巧。
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具体的积极心理暗示技巧,能在今后学以致用,尤其是在中学生自信心提升以及解决学生考试焦虑等方面。
北师大版 (2013)七年级全一册第十八课 驾驭考试焦虑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3)七年级全一册<a href="/xljk/tb_c402921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十八课 驾驭考试焦虑公开课教学设计</a>,共3页。
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七年级全一册第十七课 萌动的青春情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七年级全一册<a href="/xljk/tb_c402921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十七课 萌动的青春情获奖教学设计</a>,共3页。
北师大版 (2013)七年级全一册第十五课 驱散忌妒的阴云获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3)七年级全一册<a href="/xljk/tb_c402921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十五课 驱散忌妒的阴云获奖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看录像,引出课题,故事理解,认识危害,课堂总结,编写格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