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寻找美的踪迹 (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5326386/0-17070473175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 寻找美的踪迹 (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5326386/0-17070473175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来源,教学主题,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所需要条件,评价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 目: 《寻找美的踪迹》
来 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课 时: 共2课时
设计者:
《寻找美的踪迹》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 第2课《寻找美的踪迹》
【教学主题】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物体。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三学段(5、6年级)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同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回、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如写实、夸张、抽象、装饰等),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与情感。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以及简单的绘画构图和透视知识。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运用泥、纸、泡沫塑料等多种媒材,创作动物、人物和景物等立钵谴型作品。
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祛,并进行制作练习。 运用计算机、照相机等进行造型表现活动。
【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这节课就是用相机来记录我们身边的美。
2、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达趋向。加固学生的发现意识,有利于将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思维导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与身边的事物紧密的相联系,让学习者感受到美就在我们身边、美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美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知识: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
2、技能: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情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肌理的美。 2、合理构图。
教学难点: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
【所需要条件】
教具准备: 数码相机,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 墨水 宣纸
学具准备: 数码相机,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 宣纸
【评价任务】
本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中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学生初次尝试不太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应多加鼓励与帮助,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一、导入
请学生欣赏一朵花照片、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展示课件图片一、图片二和图片三)
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小结: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许多花绚丽多彩。
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二、新授
1、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展示课件图片四、图片五和图片六)
教师再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小结:近处的长城威严壮观,远处的长城宛如一条长龙盘旋在山间。
教师启发学生:古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来形容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2、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展示课件图片七和图片八)
提问学生: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呢。
学生回答完后再欣赏课件九和课件十。
小结: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3、教师请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
例如:汪洋的大海很美丽,滴滴水珠也美丽。
我家的房屋很美丽,整齐的砖瓦也美丽。
我们的学校很美丽, 。。。。。。也美丽。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发现美的踪迹。
小结: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
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肌理现象,找寻肌理制作的方法。。
三、作业设计
学生作业提出要求,可以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肌理的照片。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工具相结合的方法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指导,并要求给作品起名字。作业完成后,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
四、总结
【教学反思】
本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中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学生初次尝试不太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应多加鼓励与帮助,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激发学生了学习的兴趣,有效的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学习的难点,理清学习思路,落实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使整个课堂积极高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与课时,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解读课题,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尝试拍照,梳理学习难点,交流体验探究,发现美的角度,学生练习,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讲授新课,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作业评价,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