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页
    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页
    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14页。
    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一、选择题1.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可用于海水提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r2的结构式为Br—BrB.H2SO4属于离子化合物C.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OD.H2O的电子式为H∶O∶H2.下列离子半径之比小于1的是A. B. C. D.3.下图中a、b、c、d、e、f表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短周期元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d>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f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f4.M、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M、Z同主族,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6倍,X、Y、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作木材防火剂,甲、乙、丙分别为M、X、Z的单质,A、B、C是由M、X、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离子半径:X>Y B.物质A、B、C均为酸性氧化物C.工业上可利用反应①制备单质丙 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M>Z5.我国成功研发出133Cs原子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一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一秒,标志着我国在此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已知133Cs的质子数为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33Cs的核电荷数为133 B.133Cs的核电荷数为55C.133Cs的中子数为55 D.铯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缓慢6.下列关于Cl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37 B.核外电子数为37 C.中子数为17 D.质量数为37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 B.HClO的结构式是C.的球棍模型为 D.的电子式为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2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 B.CO2、CO、SO2、SO3均为酸性氧化物C.CaO、Na2O均为碱性氧化物 D.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作补血剂时可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B.《清明上河图》中绿色颜料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C.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均呈碱性,可用作食用碱D.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纳米管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10.下列装置或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11.短周期元素M、N、R、Z、Q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M与Z、N与Q分别同主族,M、N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有、,Z与N可组成某过氧化物X。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化合物X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Q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弱:D.Z、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间能相互反应12.下列数字代表各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各组中相应的元素能形成型共价化合物的是A.11和9 B.1和16 C.12和17 D.6和1613.某粒子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电荷为0,则它的化学符号是A.13Al B.13Al C.13C D.13C14.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氯化氢的电子式为B.重氢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四氯化碳的空间填充模型为D.富勒烯和石墨互为同位素15.镓(31Ga)与K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下列关于G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ⅢA族 B.原子半径比K小C.单质的还原性比K弱 D.Ga(OH)3的碱性比Al(OH)3弱二、填空题16.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到现在形成的周期表经过了众多化学家的艰辛努力,历经142年,现已将整个元素周期表填满。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位构性的关系,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2)元素G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3)Sn的最高正价为 ,As的气态氢化物为 (填化学式)。(4)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①上述元素的氢化物热稳定性最高的是 (填化学式)。②H3AsO4、H2SeO4的酸性强弱:H3AsO4 (填“>”“a ,B正确;C.根据分析,C为Na,最外层电子数1,f为Cl ,最外层电子数7,cCl,所以c>f,D正确;故选C。4.B【分析】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6倍,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的原则,X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6,Y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1,又X之前还有M元素,之后还有两种元素,故X只能为O,则Y为Na,根据原子序数关系和Na2SiO3溶液可作木材防火剂得到M为C、X为O、Y为Na、Z为Si。解析:A.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一般越小,故离子半径顺序为X>Y,A正确。B.由图可知,B为CO,CO与NaOH溶液不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B错误。C.工业上可利用反应①制备丙(Si),C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简单氢化物越稳定,D正确。故答案为:B。5.B解析:A.核电荷数=质子数=55,A错误;B.核电荷数=质子数=55,B正确;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33-55=78,C错误;D.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所以铯的金属性比Na强,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迅速,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6.D解析: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7 ,中子数37-17=20,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相同17,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7.B解析:A.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其质量数是14,可表示为,A错误;B.HClO的电子式为,其结构式是,B正确;C.该模型是水的比例模型,C错误;D.的电子式应该为,D错误;答案选B。8.B解析:A.O2与O3均为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B.SO2、SO3、CO2均可以和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为酸性氧化物,但是CO不可以和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C.CaO、Na2O均能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为碱性氧化物,C正确;D.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故选B。9.B解析: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作补血剂时可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效果更佳,选项A正确;B.氧化铁是红色粉末,是红色颜料的成分,《清明上河图》中绿色颜料的主要成分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选项B错误;C.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均呈碱性,能中和食品发酵产生的酸,且无毒,选项C正确;D.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纳米管与石墨均为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D正确;答案选B。10.C解析:A.乙醇与水混溶,不能作萃取剂,A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的HCl溶于Na2SiO3溶液,会发生反应:2HCl+Na2SiO3=2NaCl+H2SiO3↓,因此不能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B错误;C.若样品中含钾元素,当用酒精灯火焰灼烧,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时,会看到火焰显紫色,否则不显紫色,因此可用透过焰色试验检验样品中是否含钾元素,C正确;D.Cl2与NaBr发生反应:Cl2+2NaBr=2NaCl+Br2;未反应的Cl2也会与KI发生反应:Cl2+2KI=2KCl+I2,I2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因此不能证明氧化性:Cl2>Br2>I2,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11.B【分析】短周期元素M、N、R、Z、Q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M与Z、N与Q分别同主族,M、N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有、,Z与N可组成某过氧化物X,则Z为Na,N为O,M为H,Q为S,R为F。解析:A.化合物X为过氧化钠,化合物X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A正确;B.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故B错误;C.根据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因此N、Q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弱:,故C正确;D.Z、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即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12.B解析:A.原子序数为11和9的元素分别是Na和F,则两者可形成NaF,属于XY型离子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B.原子序数为1和16的元素分别是H和S,可形成H2S,属于X2Y型共价化合物,B符合题意;C.原子序数为12和17的元素分别是Mg和Cl,可形成MgCl2,属于XY2型离子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D.原子序数为6和16的元素分别是C和S,可形成CS2,属于XY2型共价化合物,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C解析:某粒子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可以确定是6号元素碳,电荷为0,所以是质量数为13的碳原子,质量数应该写在元素符号左上角, A B D错误,故选C。14.B解析:A.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A错误;B.重氢负离子的质子数为1,核外电子数为2,,结构示意图正确,B正确;C.四氯化碳的结构式为: ,C错误;D.富勒烯和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故选B。15.D解析:A.镓(31G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ⅢA族,A正确;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原子半径比K小,B正确;C.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则镓单质的还原性比K弱,C正确;D.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Ga(OH)3的碱性比Al(OH)3强,D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16.(1)(2)第四周期第ⅢA族(3) +4 AsH3(4) HF < (5)BD解析: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1)Cl-的离子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是18,结构示意图;;(2)Ga和Al同主族,在Al的下一个周期,处于周期表中即第四周期第ⅢA族;(3)Sn和碳同主族,最高价是+4价;As位于第VA族,最低负价是-3价,气态氢化物为AsH3;(4)①F的非金属性最强,则元素氢化物热稳定性最高的是HF;②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H3AsO4、H2SeO4的酸性为H3AsO4<H2SeO4;(5)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In>Se,故A错误;B.Se为非金属元素,In的金属性比Se强,故B正确;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则In的金属性比Al强,故C错误;D.In为+3价,Se为-2价,则硒化铟的化学式为In2Se3,故D正确;故答案为BD。17.(1) ⑥ ①③ ④⑦⑨ ⑨ ③⑧(2) ①②③⑥ ④⑤ ③④⑥⑦ ⑦(3) Br2 SO2 HBr 0.5mol解析:(1)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就是酸性氧化物,⑥符合;金属能导电,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①和③能导电;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④⑦⑨符合;属于盐的有⑨;属于混合物的有③和⑧;(2)以下物质,按要求用编号填空①NH3 ②CO2 ③NaOH ④Na2O2 ⑤Cl2 ⑥NH4Cl ⑦NaCl;①中N-H键为极性共价键,②中的C-O键为极性共价键,③中O-H键为极性共价键,Na+与OH-形成离子键,④中O-O键是非极性共价键,Na+与形成离子键,⑤中Cl-Cl键是非极性共价键,⑥中N-H键是极性共价键,与Cl-形成离子键,⑦中Na+与Cl-形成离子键,故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有:①②③⑥;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有:④⑤;离子化合物指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即③④⑥⑦;只含离子键的有:⑦;(3)反应Br2+SO2+2H2O=2HBr+H2SO4,其中Br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到-1价,作氧化剂,被还原,对应的产物HBr为还原产物;S元素化合价从+4价升到+6价,作还原剂,被氧化,对应的产物H2SO4为氧化产物,双线桥如图:;当消耗32gSO2时,即0.5molSO2,根据方程式系数关系,生成的氧化产物H2SO4物质的量为0.5mol。18.(1)64.931(2) 酸性 中性 碱性(3) B Ba2++2OH-+2H++SO=BaSO4↓+2H2O(4)AgI(5)Ag++Cl-=AgCl↓(6)解析:(1)设65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30.85%x+69.15%×62.928=63.546,解得:x=64.931。(2)B点沉淀量达到最大,说明B点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B点溶液呈中性,A点硫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C点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3)B点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浓度最小,B点溶液导电性最弱,该处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2OH-+2H++SO=BaSO4↓+2H2O。(4)OA段反应生成黄色沉淀,说明OA段生成AgI沉淀,该黄色沉淀的化学式为AgI;(5)AB段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AB段生成AgCl沉淀,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Ag++Cl-=AgCl↓;(6)生成AgI沉淀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V1mL,生成AgCl沉淀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V2-V1)mL,原溶液中c(I-):c(Cl-)的比值为V1:(V2-V1)= 。19.005mol 0.03mol Al2Mg6(OH)16CO3·4H2O【分析】⑴按照方程式HCO3- + H+ = H2O+ CO2↑计算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根据碳元素守恒得碳酸根的物质的量。⑵生成氢氧化镁的沉淀质量为1.74g,计算氢氧化镁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守恒得镁离子的物质的量。⑶先计算n(OH-),再根据n(OH-):n(CO32-):n(Mg2+)和根据电荷守恒求出n(OH-):n(CO32-):n(Mg2+):n(Al3+)的比例,根据碳酸根物质的量求摩尔质量求出n值。解析:⑴CO32- + 2H+ = H2O+ CO2↑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2.0mol/L × 0.0025L = 0.005mol;根据碳元素守恒得碳酸根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故答案为:0.005mol。⑵生成氢氧化镁的沉淀质量为1.74g,物质的量为,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3mol;故答案为:0.03mol。⑶n(OH-) = 2.0mol/L× 0.0425L = 0.085mol,因此n(OH-):n(CO32-):n(Mg2+)=0.085mol:0.005mol:0.03mol = 16:6:1,AlxMg6(OH)16CO3·nH2O,再根据电荷守恒(+3)x+(+2)×6+(-1)×16+(-2)×1 = 0,得到x = 2,根据碳酸根物质的量求摩尔质量,27×2 + 24×6 + 17×16 + 48 + 18×n=602,n = 4;因此化学式为Al2Mg6(OH)16CO3·4H2O;故答案为Al2Mg6(OH)16CO3·4H2O。20.08 Al(OH)3+OH−=AlO2−+2H2O 0.6⩽a<1【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在滴加NaOH溶液到体积V1=160mL过程中,没有沉淀生成,说明盐酸有剩余,滴加的NaOH用于中和剩余盐酸,V1=160mL时,剩余的HCl与滴加的NaOH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是MgCl2、AlCl3和NaCl混合液,根据镁原子、铝原子、氯离子、钠离子守恒,列方程求算n(Al);(2)V2~V3段是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3)硫酸的物质的量等于HCl的物质的量,故硫酸有剩余,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再加入840mL 2mol⋅L−1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Al3+转化为AlO2−,溶质为硫酸钠Na2SO4、NaAlO2,由于为金属混合物,则a<1,根据钠离子守恒:n(NaOH)⩾2n(Na2SO4)+n(NaAlO2),根据铝元素守恒用a表示出n(NaAlO2),据此确定a的取值范围。解析:(1)当V1=160mL时,此时溶液是MgCl2、AlCl3和NaCl的混合液, 由Na+离子守恒可知:n(NaCl)=n(Na+)=n(NaOH)=0.16L×2mol/L=0.32mol, 200mL 4mol⋅L−1的盐酸溶液中含有HCl的物质的量为:4mol/L×0.2L=0.8mol, 设Mg为xmol,Al为ymol, 则x+y=0.2, 根据Cl−离子守恒有:2x+3y+0.32=0.8,联立方程解得:x=0.12、y=0.08;(2)V2~V3段是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3)由于为金属混合物,则a<1,Al的物质的量为:0.2×(1−a)mol, 硫酸的物质的量等于HCl的物质的量,故硫酸有剩余,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再加入840mL 2mol⋅L−1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Al3+转化为AlO2−,溶质为硫酸钠Na2SO4、NaAlO2, 根据铝元素守恒可知:n(NaAlO2)=0.2×(1−a)mol, 根据钠离子守恒:n(NaOH)⩾2n(Na2SO4)+n(NaAlO2),即:0.84×2⩾2×0.2×4+0.2×(1−a),解得:a⩾0.6, 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故0.6≤a<1。21. Na S H Cl Mg2+ Al3+(或F-、O2-、N3-都可) 【分析】A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一个电子,A为Na,B元素-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B为S;C元素的原子核内无中子,C为H;D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6个,D为Cl;解析:(1)根据分析,A、B、C、D四种元素的符号:A:Na、B:S、C:H、D:Cl。答案为:Na;S;H;Cl;(2)A为Na,A的离子为Na+,核外有10个电子,两个电子层,与其结构相同的离子有Mg2+、Al3+、F-、O2-、N3-,答案为:Mg2+;Al3+(或F-、O2-、N3-都可);(3)B为S,S2-的电子式,D为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为:;。22. 锥形瓶 防止倒吸 变蓝 NaOH Na2Si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饱和NaHCO3解析:(1)仪器B的名称为锥形瓶;球形干燥管D的球形部分具有较大空间,能起缓冲作用,能够防止倒吸,可以避免C中液体进入锥形瓶中;(2)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发生反应,碘单质遇淀粉变蓝,故观察到C中溶液变蓝,则可证明氯气的氧化性比碘单质的氧化性强,从而证明非金属性:Cl > I;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过量的氯气会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根据提供的试剂,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只要证明酸性:碳酸>硅酸即可,因此分液漏斗中应加入盐酸,锥形瓶中加入CaCO3,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中装Na2SiO3溶液,二氧化碳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白色沉淀,溶液变浑浊,但是氯化氢具有挥发性,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HCl能和硅酸钠反应而使溶液变浑浊,干扰实验结果,故需要将二氧化碳中的HCl除去,根据HCl与NaHCO3反应,而二氧化碳不反应,可以在B和C之间添加装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