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变阻器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变阻器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和课程标准,交流展示,课堂小测,拓展提升,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目标:(1)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重点);(2)通过探究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掌握使用变阻器的方法。(难点)。
思维发展:通过“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活动”让学生在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深化和活化“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知识,看到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
课程标准:知道电阻。
【交流展示】
一、变阻器
活动一:演示实验(P68):如右图所示,电压一定,随着夹子在铅笔芯上移动,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越短,电阻越 ,小灯泡越 。
活动二:阅读课本P68—69,完成以下内容。
(1)滑动变阻器构成:由 、 、滑片和绝缘筒等。
(2)滑动变阻器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 来
改变 的大小。
(3)铭牌含义:标有“20Ω2A”的字样,表示变阻器电阻值的
符号
变化范围是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是 。
活动三: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记录在下表
总结:①要改变灯泡的亮度,变阻器必须与灯泡 联。以上六种接法里面能够改变灯泡亮度的有
。
②连接_____和_____接线柱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几乎为零
③连接_____和_____接线柱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是最大的,但电阻不能变。
④当滑片P移动时,能达到改变灯泡亮度,则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应该一个接在_____接线柱,一个接在_____接线柱。
活动四:分组实验1: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1)按右图连接电路时,应将滑片移到最 端, 使电阻最 ,电路中
电流最 ,保护电路。
R
A
V
A
V
R/
要使灯泡变亮,滑片应向 端移动,此时电流表示数 。
分组实验2: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
按右图将R=5Ω定值电阻连入电路,闭合开关,要使电压表示数增大由于1V
增大到2V,滑片应向 移动。
(2)换用R=10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要使电压表示数保持2V不变,滑片应向 移动。
二、变阻器的应用
活动五:阅读课本P70,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应用。
(1)变阻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电阻值,改变电路中的 ,还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 。使用滑动变阻器前,应将其电阻调到最 。
(2)家用电器中常常用到变阻器,通常称为 ,如 、 等。
【课堂小测】
1.滑动变阻器改变阻值的本质是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 ( )
A.材料 B.长度 C.横截面积 D.温度
2.如图5所示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线情况中,当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的是( )
3.下列四个图中,当滑片P左移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 )
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灯泡变亮,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灯泡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拓展提升】
5.右图为亮度可调台灯的电路示意图,其中AB是一段电阻丝,B、C作开关使用,OP是滑动片,可绕O点旋转,P端与电阻丝接触良好。
(1)将图中电路画完整;
(2)连好电路后,滑片OP顺时针滑动时,流过灯泡L的电流
变 (选填“大”或“小”),电灯变 (选填“亮”或“暗”)。
6.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
(1)图中R是电学中的什么元件? 。
(2)油量表是用 (选填:电压表、电流表)改装的。
(3)当油箱中的浮标向上运动时,R的电阻值将 ,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将 ,电路中的电流将 。
【课后反思】
连接电路
画出接入电
路的接线柱
接入电路的电阻线
滑片P从左端向右端滑动
接入电路的电阻
灯泡亮度
电流的变化
A\C
AP
变大
变暗
变小
A\D
B\C
B\D
A\B
C\D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第4节 变阻器学案,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变阻器导学案,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变阻器学案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