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课文ppt课件
展开登临诗:诗人登临某处(楼、山、亭、台等)而生发某种情思的古诗。
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其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改革了南北朝以来柔靡的诗风。代表作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以及《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师。武攸宜缺乏战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幽州台 齐国强燕国弱,燕昭王求贤若渴。 智者郭隗给燕昭王讲述了“千金买骨”的故事: 有一国君想用千金购买千里马,派一个人找千里马,可惜千里马死了。买马的人用五百两黄金买了千里马的骨头。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弄一匹死马的骨头来呢?”买马人说:“您舍得花五百两黄金买死了的马骨,更何况活马呢?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天下人为您送来千里马。”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很多匹千里马。
郭隗又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重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来燕国的。” 最后,燕昭王高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很多有才干的人先后投奔燕国。
黄金台,即幽州台(蓟北楼)。
听《登幽州台歌》范读音频,想象诗歌描绘的场景。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人的苦闷忧愤。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君。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明君和贤士。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涕(tì):眼泪。
1.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境遇?
时间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后世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
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到此景“而涕下”?
空间角度(天、地)。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可见,面对茫茫的天宇和原野,诗人“怆然而涕下”,思绪进一步拓展,由个人遭遇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正是这种思考,赢得后人广泛的共鸣。
3.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示例:我感受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感受到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一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见所感,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孤寂苦闷的忧愤之情。
初中语文登飞来峰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a href="/yw/tb_c12794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登飞来峰课堂教学课件ppt</a>,文件包含21-2教学课件古代诗歌五首第2课时pptx、21-2教学设计古代诗歌五首第2课时docx、21-2预习导学古代诗歌五首第2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4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己亥杂诗其五备课ppt课件</a>,文件包含21教学课件古代诗歌五首第3课时pptx、21教学设计古代诗歌五首第3课时docx、21预习导学古代诗歌五首第3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01-2教学课件邓稼先第2课时pptx、01-2教学设计邓稼先第2课时docx、01-2预习导学邓稼先第2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