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涂清楚。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卡面清洁,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5.若不按上述事项要求填写、答题,影响评分,后果自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1-35.5 Ca-40 Fe-56 Cu-64 Zn-65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绿色化学”或“绿色食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贴有“绿色”防伪标志的食品属于“绿色食品”
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 “绿色化学”中的“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是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基本原则
D. 植物秸秆含大量钾元素,焚烧后作钾肥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
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因铝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制作门窗框架
B. 因氧化钙易吸水,可用作干燥剂
C. 核酸检测是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手段之一
D. 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3. 能够在人体血管中通行的药物分子运输车-“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成功,该“运输车”可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运输车”中四氧化三铁是碱性氧化物
B. 该“运输车”的外壳一定含有碳元素
C. 该“运输车”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D. 二氧化硅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4.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g中含有0.2个阳离子
B. 1.7g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2
C. 标准状况下,22.4L中,含有H原子数目大于2
D. 标准状况下,11.2L通入水中,溶液中氯离子数为0.5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干冰、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是纯净物且为氧化物
②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烧碱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③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
④氢氧化铁胶体能比较稳定存在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
⑤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⑥汽油属于有机化合物,为非电解质,生石灰可做食品干燥剂,为电解质
⑦使鲜花褪色,体现氯气漂白性
⑧12盐酸50与足量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6. 下列粒子组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及分析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7.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含有和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
B.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C. 用醋酸除去水垢:
D. 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
8. 高铁酸钾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制备流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Ⅰ产生的尾气可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吸收
B. 反应Ⅰ生成的会被氧化成
C. 反应Ⅱ中每消耗3转移3电子
D. 一定温度下,溶解度
9. 氯化碘()在药物合成中用途非常广泛,其熔点为33℃,沸点为73℃,遇水易反应。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取,制备的反应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利用装置甲选用药品可以是、
B. 装置乙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说明丙装置可能发生堵塞
C. 装置戊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干燥
D. 装置丁中生成,碘元素的化合价为+3
10. 在标准状况下,ag气体x与bg气体y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x和y体积之比为b:a
B. 同温同压下,气体x和气体y的密度之比为 b:a
C. 时,1g气体x和1g气体y的原子数之比为b:a
D. 同物质的量的气体x和气体y的质量之比为b:a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漏选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1.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12. 下列说法错误是
A.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个数比为3∶1
B. 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反应:,则中R的化合价是+6
C. 已知,中显+1价,则1个参与反应时,整个反应转移1个电子
D. 在碱性条件下可被氧化为,而被还原为,若反应中与的个数比为1∶16,则x值为5
13.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液体滴入②中,预测现象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14. 某工业废水中含下表离子中的几种且每种离子数目相等
某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废水少许加入足量盐酸,无白色沉淀析出,但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Ⅱ.向Ⅰ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或AgNO3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K+、HCO、SO、Mg2+
B. Ⅰ中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HCO+H+=CO2↑+H2O
C. 原溶液中一定没有Ba2+、Ag+,但是Cl-、NO存在与否无法确定
D. Ⅱ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一个离子方程式是:Ba2++SO=BaSO4↓
15. KMnO4是实验室常见的氧化剂,实验室用MnO2等作原料制取少量KMnO4的实验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熔融”过程中氧化剂是KClO3,还原剂是MnO2
B. “溶解”后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K+、Cl-、MnO
C. “K2MnO4歧化”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 为了得到更多的晶体,结晶时应大火蒸干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16. 漂白粉消毒是利用漂白粉的氧化作用对饮用水和废水进行杀菌的水处理过程。
(1)某品牌的漂白粉中,其有效成分的含量约为43%,写出工业上制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2)某同学欲将该漂白粉配成450含有ClO- 0.1的溶液。回答:
①写出在配制过程中,上图所示仪器,用不到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
②配制过程中,需称量该漂白粉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③该同学配制溶液后,发现溶液底部中有少量不溶物。请用化学方程式写出形成其不溶物的原因__________。
(3)“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其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的浓硫酸配制5002.3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
②取用任意体积的浓硫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__。
A.溶液中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的密度
③在浓硫酸稀释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使所配制的硫酸浓度大于2.3有__________。
A.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B.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C.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
D.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凹液面
17. 有些挂面在压制过程中会加入少量叫食用碱的碳酸钠。
(一)工业上常采用侯氏制碱法制取碳酸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回答:
(1)实验时,先从__________管通入__________。
(2)有同学建议在b管下端连接多孔球泡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
(二)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某学习小组设计质量差分析法测定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3)将一定质量的样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C的质量,利用其质量差计算样品的纯度。
①按照实验顺序排列下列操作步骤__________gdfch。(某些步骤可以重复)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打开止水夹 c.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
d.干燥管C内碱石灰质量为g e.取g样品装入广口瓶中
f.缓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g.关闭止水夹
h.称量干燥管C质量为g()
②在操作h前,要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
③若去掉装置D,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读“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样品中的质量分数_______
18. 某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电位传感器可以测量不同溶液的电位值,根据电位值大小可比较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数值越大,氧化性越强;数值越小,还原性越强。测得几种物质的电位值如表所示。(注:实验中进行酸化时均用稀硫酸)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浓度相同的下列三种溶液,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填序号)。
甲. 乙.酸性 丙.酸性
(2)结合上述信息思考:对于、混合溶液,若控制性氧化而不氧化,请提出两种合理的氧化方案:①加入_________;②加入_________。
(3)向等浓度的和混合溶液滴加少量酸性溶液(对应还原产物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已知下列四种氧化剂(均可氧化)对应的还原产物情况如下:
请判断,等物质的量的四种氧化剂分别与足量作用,得到最多的是___________。
(5)造纸、印刷等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主要成分为),可用如图转化方式除去。
①反应Ⅰ和Ⅱ转移电子数相等时,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②在废水处理整个过程中,催化剂为___________,氧化剂为___________。
③反应Ⅲ中与等物质的量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9. 过氧化钙()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是优良供氧剂。
探究一;与水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什么物质?
(1)取适量放入试管中加适量水,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液体变成红色,说明生成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供氧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为检验此供氧剂是否变质,某同学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则判断此供氧剂已变质。其他同学不认同上述方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测定久置过氧化钙纯度。
方案一:通过测定产生氧气的体积,最终计算出供氧剂中过氧化钙的含量。
(3)取一定质量的供氧剂溶于水,按照如图装置进行装配。读出体积时要注意: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待气体恢复至室温再读数;②_____________;③视线和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数。
方案二:把样品中的转化为碳酸钙,通过测定碳酸钙沉淀的质量,求得的质量,具体流程如下:
(4)指出下图所示过滤操作中不规范之处_______________。
(5)滴加的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计算样品中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20. 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和,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1)写出该装置中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a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
(2)b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c中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是______________。
(3)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可选用试剂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4)用制得的氯气做如图1的实验,向装有一瓶氯气的集气瓶中添加适量的蒸馏水,振荡,先利用注射器滴加溶液,再利用注射器滴加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①阶段①说明______________。
②阶段②的压强变小,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
③写出阶段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高一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一)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涂清楚。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卡面清洁,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5.若不按上述事项要求填写、答题,影响评分,后果自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1-35.5 Ca-40 Fe-56 Cu-64 Zn-65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绿色化学”或“绿色食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贴有“绿色”防伪标志的食品属于“绿色食品”
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 “绿色化学”中的“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是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基本原则
D. 植物秸秆含大量钾元素,焚烧后作钾肥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公害的食品,故A错误;
B.绿色化学的着眼点是将污染消灭在生产的源头,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污染前有效治理的化学思想,故B错误;
C.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原则,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要求人们应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故C正确;
D.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等,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D错误;
故选:C。
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因铝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制作门窗框架
B. 因氧化钙易吸水,可用作干燥剂
C. 核酸检测是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手段之一
D. 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因铝耐腐蚀、金属性能好,可用于制作门窗框架,A错误;
B.氧化钙易吸水能和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B正确;
C.核酸检测能判断是否存在病毒,是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手段之一,C正确;
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发生了散射;豆浆属于胶体,因此,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D正确;
故选A。
3. 能够在人体血管中通行的药物分子运输车-“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成功,该“运输车”可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运输车”中四氧化三铁是碱性氧化物
B. 该“运输车”的外壳一定含有碳元素
C. 该“运输车”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D. 二氧化硅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四氧化三铁与酸反应生成铁盐和亚铁盐,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
B.该“运输车”为有机物外壳,有机物中含有碳,B正确;
C.该“纳米药物分子车”的直径为200nm,而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所以该“纳米药物分子车”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不属于胶体,C错误;
D.二氧化硅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D错误;
答案选B。
4.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g中含有0.2个阳离子
B. 1.7g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2
C. 标准状况下,22.4L中,含有H原子数目大于2
D. 标准状况下,11.2L通入水中,溶液中氯离子数为0.5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酸氢钠由钠离子和硫酸氢根构成,12g的物质的量为0.1ml,则含有0.1个阳离子,A错误;
B. 1.7g的物质的量为0.05ml,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1,B错误;
C. 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22.4L的物质的量远大于1ml,则含有H原子数目大于2,C正确;
D.氯气通入足量水中发生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标准状况下11.2L不能完全反应,所以转移电子数小于0.5,D错误;
答案选C。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干冰、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是纯净物且为氧化物
②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烧碱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③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
④氢氧化铁胶体能比较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
⑤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⑥汽油属于有机化合物,为非电解质,生石灰可做食品干燥剂,为电解质
⑦使鲜花褪色,体现氯气漂白性
⑧12盐酸50与足量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干冰是CO2,冰水混合物是H2O,四氧化三铁都是纯净物且为氧化物,正确;
②纯碱是Na2CO3,属于盐,错误;
③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铝、七氧化二锰等,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正确;
④氢氧化铁胶体不带电,氢氧化铁的胶粒吸附带正电的微粒,所以胶粒带正电,错误;
⑤胶粒半径比滤纸小,所以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错误;
⑥汽油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
⑦使鲜花褪色,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产生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自身没有漂白性,错误;
⑧12盐酸50mL中所含HCl的物质的量为0.6ml,与足量充分反应,假如全部转变为氯气转移电子0.3ml,由于盐酸变稀不能进一步产生氯气,实际消耗HCl不足0,6ml,则转移电子数小于0.3,错误;
综上,正确的有2个,故选A。
6. 下列粒子组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及分析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钙微溶,则、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Fe3+、NH3·H2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B不符合题意;
C.OH-与发生反应:,故与不能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 与能发生反应生成HClO,Fe3+与ClO-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含有和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
B.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C. 用醋酸除去水垢:
D. 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向含有和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得到碳酸钙沉淀:,A错误;
B.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钙溶液和次氯酸:,B正确;
C. 醋酸是弱酸,不能拆写,用醋酸除去水垢:2CH3COOH+CaCO3=Ca2++2CH3COO-+H2O+CO2↑,C错误;
D. 亚硫酸溶液酸性弱于盐酸,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不发生复分解反应,D错误;
选B。
8. 高铁酸钾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制备流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Ⅰ产生的尾气可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吸收
B. 反应Ⅰ生成的会被氧化成
C. 反应Ⅱ中每消耗3转移3电子
D. 一定温度下,溶解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铁和氯气反应生成FeCl3,在碱性条件下,FeCl3被NaClO氧化为,溶液中加饱和KOH溶液生成K2FeO4沉淀。
【详解】A.澄清石灰水的浓度小,吸收氯气的量少,反应Ⅰ产生的尾气一般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吸收,A错误;
B.铁和氯气反应生成FeCl3,B错误;
C.反应Ⅱ中FeCl3被NaClO氧化为,NaClO被还原为NaCl,氯元素化合价由+1变为-1,每消耗3转移6电子,C错误;
D.溶液中加饱和KOH溶液转化为K2FeO4沉淀,则溶解度,D正确;
故选D。
9. 氯化碘()在药物合成中用途非常广泛,其熔点为33℃,沸点为73℃,遇水易反应。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取,制备的反应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利用装置甲选用药品可以是、
B. 装置乙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说明丙装置可能发生堵塞
C. 装置戊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干燥
D. 装置丁中生成,碘元素的化合价为+3
【答案】C
【解析】
【分析】甲为氯气的发生装置,乙装置可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丙装置为干燥装置,丁为ICl3的发生装置,戊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丁;
【详解】A.利用装置甲选用药品可以是、,两者可以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A正确;
B.乙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说明乙中气体压强增大,则丙装置可能发生堵塞,B正确;
C.氯气有毒会污染环境,且丁生成氯化碘遇水易反应,故戊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丁,C错误;
D.ICl3中氯为-1,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碘元素的化合价为+3,D正确;
故选C。
10. 在标准状况下,ag气体x与bg气体y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x和y体积之比为b:a
B. 同温同压下,气体x和气体y的密度之比为 b:a
C. 时,1g气体x和1g气体y的原子数之比为b:a
D. 同物质的量的气体x和气体y的质量之比为b:a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子数相同的气体x和y的物质的量相同,根据m=nM,质量和摩尔质量成正比,所以x和y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a:b。
【详解】A.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根据可知,相同质量时,其体积之比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故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x和y体积之比为b:a,故A正确;
B.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则二者的密度之比等于a:b,故B错误;
C.不能确定每个x、y分子含有原子数目,无法计算含有原子数目之比,故C错误;
D.根据知,相同物质的量时,其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等于a:b,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漏选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1.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气能氧化溴离子、碘离子生成溴单质、碘单质,能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Br2和I2,但是不能说明Br2的氧化性大于I2,A错误;
B.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水溶液中不能置换铜,B正确;
C.该溶液中可能含有或或碳酸氢根离子或亚硫酸氢根离子,都会出现同样现象,C错误;
D.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干燥有色布条、湿润有色布条,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有色布条褪色,证明干燥的没有漂白性,D错误;
故选B。
12. 下列说法错误是
A.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个数比为3∶1
B. 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反应:,则中R的化合价是+6
C. 已知,中显+1价,则1个参与反应时,整个反应转移1个电子
D. 在碱性条件下可被氧化为,而被还原为,若反应中与的个数比为1∶16,则x值为5
【答案】AC
【解析】
【详解】A.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为氮气和C,个数比为1∶3,A错误;
B.由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中n=2,则中R的化合价是+6,B正确;
C. 已知,由元素质量守恒可知,X为水,该反应为: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显+1价, 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1价,P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3价,由0升高为+5价,该反应中转移30e-,则1个参与反应时,整个反应转移2个电子,C错误;
D. 在碱性条件下可被氧化为,而被还原为,若反应中与的个数比为1∶16,反应中,S元素从-价升高到+6价、氯元素从+1价降低到-1价,则按得失电子数守恒得:16×2=6x-x (-),则x值为5,D正确;
选AC。
13.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液体滴入②中,预测现象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D
【解析】
【详解】A.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饱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因为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因此碳酸氢钠结晶析出,③中出现白色晶体, A正确;
B.稀盐酸和二氧化锰不能反应生成氯气,没有氯气则KI不能氧化成I2,③中溶液不会变蓝色,B不正确;
C.稀盐酸和溶液发生归中反应产生氯气,氯气遇水得到的新制氯水中含有氢离子,使红色石蕊试液变红、所含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则又能使③紫色石蕊试液褪色,C正确;
D.新制氯水中含有氢离子,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②大理石表面有气泡生成,二氧化碳将氯水带入③中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褪色,D不正确;
故答案选BD。
14. 某工业废水中含下表离子中的几种且每种离子数目相等
某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废水少许加入足量盐酸,无白色沉淀析出,但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Ⅱ.向Ⅰ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或AgNO3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K+、HCO、SO、Mg2+
B. Ⅰ中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HCO+H+=CO2↑+H2O
C. 原溶液中一定没有Ba2+、Ag+,但是Cl-、NO存在与否无法确定
D. Ⅱ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一个离子方程式是:Ba2++SO=BaSO4↓
【答案】C
【解析】
【分析】Ⅰ.取废水少许加入足量盐酸,无白色沉淀析出,说明无Ag+,但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色无味气体,说明含有,Ⅱ.向Ⅰ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或AgNO3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有硫酸钡和AgCl,说明含有,但步骤I引入了氯离子,因此无法确定Cl-存在,根据离子共存,一定不存在Ba2+,因为每种离子数目相等,由电荷守恒,一定存在K+、Mg2+,一定不存在;
【详解】A.根据分析,阴离子一定存在、,阳离子一定存在K+、Mg2+,故A正确;
B.溶液中含有,与盐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二氧化碳,Ⅰ中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H+=CO2↑+H2O,故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步骤I引入了氯离子,因此无法确定Cl-存在,而一定不存在,故C错误;
D.Ⅱ中产生白色沉淀是由BaCl2溶液和生成硫酸钡沉淀,离子方程式是:Ba2++=BaSO4↓,故D正确;
故选:C。
15. KMnO4是实验室常见的氧化剂,实验室用MnO2等作原料制取少量KMnO4的实验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熔融”过程中氧化剂是KClO3,还原剂是MnO2
B. “溶解”后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K+、Cl-、MnO
C. “K2MnO4歧化”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 为了得到更多的晶体,结晶时应大火蒸干
【答案】AC
【解析】
【分析】二氧化锰和氯酸钾、氢氧化钾熔融生成K2MnO4、KCl、H2O;K2MnO4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K2MnO4发生歧化反应生成KMnO4、MnO2,过滤出MnO2沉淀,结晶得到KMnO4粗品。
【详解】A.二氧化锰和氯酸钾、氢氧化钾熔融生成K2MnO4、KCl、H2O ,氯酸钾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KClO3是氧化剂,二氧化锰中Mn元素化合价升高,MnO2是还原剂,故A正确;
B.二氧化锰和氯酸钾、氢氧化钾熔融生成K2MnO4、KCl、H2O ,“溶解”后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K+、Cl-、MnO ,故B错误;
C.“K2MnO4歧化”时生成KMnO4、MnO2,锰元素化合价由+6升高为+7、锰元素化合价由+6降低为+4,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C正确;
D.KMnO4在加热条件下易发生分解反应,结晶时不能大火蒸干,故D错误;
选AC。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16. 漂白粉消毒是利用漂白粉的氧化作用对饮用水和废水进行杀菌的水处理过程。
(1)某品牌的漂白粉中,其有效成分的含量约为43%,写出工业上制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2)某同学欲将该漂白粉配成450含有ClO- 0.1的溶液。回答:
①写出在配制过程中,上图所示的仪器,用不到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
②配制过程中,需称量该漂白粉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③该同学配制溶液后,发现溶液底部中有少量不溶物。请用化学方程式写出形成其不溶物的原因__________。
(3)“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其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的浓硫酸配制5002.3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
②取用任意体积的浓硫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__。
A.溶液中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的密度
③在浓硫酸稀释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使所配制的硫酸浓度大于2.3有__________。
A.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B.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C.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
D.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凹液面
【答案】(1)
(2) ①. 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②. 8.3 ③.
(3) ①. 62.5 ②. BD ③. AC
【解析】
【分析】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称量或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操作,所以必须用到的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天平或一定规格的量筒和一定规格的容量瓶。配制过程中要保证溶质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保证溶液体积准确,不然会引起误差,若不当操作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或溶液体积偏大,则浓度偏小;若不当操作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偏大或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大,据此回答。
【小问1详解】
工业上制漂白粉的反应为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①配制溶液时,需要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操作,所以上述仪器中必须用到的有烧杯、托盘天平、容量瓶,在配制过程中,上图所示的仪器,用不到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②实验室没有450mL容量瓶,将该漂白粉配成450mL含有次氯酸根0.1ml/L的溶液时应选用500mL容量瓶,则需要称量的漂白粉的质量为≈8.3g。
③该同学配制溶液后,发现溶液底部中有少量不溶物。说明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导致漂白粉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
【小问3详解】
①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按稀释定律可知,配制5002.3的稀硫酸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
②A.溶液中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有关,则A不选;
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且溶液具有均一性,则浓度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则B选;
C.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密度,质量与溶液体积有关,则C不选;
D.溶液的密度为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为溶液的性质,可见密度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则D选;
选BD。
③A.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A符合题意;
B.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B不符合题意;
C.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C符合题意;
D.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凹液面,导致溶质偏小,溶液溶度偏低,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7. 有些挂面在压制过程中会加入少量叫食用碱的碳酸钠。
(一)工业上常采用侯氏制碱法制取碳酸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回答:
(1)实验时,先从__________管通入__________。
(2)有同学建议在b管下端连接多孔球泡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
(二)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某学习小组设计质量差分析法测定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3)将一定质量的样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C的质量,利用其质量差计算样品的纯度。
①按照实验顺序排列下列操作步骤__________gdfch。(某些步骤可以重复)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打开止水夹 c.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
d.干燥管C内碱石灰质量为g e.取g样品装入广口瓶中
f.缓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g.关闭止水夹
h.称量干燥管C质量为g()
②在操作h前,要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
③若去掉装置D,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读“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样品中的质量分数_______
【答案】(1) ①. a ②.
(2)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的吸收率
(3) ①. aebc ②. 使广口瓶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排出 ③. 吸收空气中的气体 ④. 偏大 ⑤.
【解析】
【分析】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饱和食盐水中通氨气到饱和、继续通过量二氧化碳则生成碳酸氢根,由于碳酸氢钠溶解度小,故形成碳酸氢钠的过饱和溶液、则析出碳酸氢钠晶体,
利用质量差分析法测定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时,将碳酸钠样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然后用吸收掉二氧化碳的空气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驱赶到C中吸收,准确测定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便可确定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钠的质量。该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测定是否准确,所以要B干燥生成的二氧化碳,用D防止空气中CO2气体和水分产生的干扰;
【小问1详解】
氨气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结合分析可知:实验时,应先从a管通入。
【小问2详解】
有同学建议在b管下端连接多孔球泡装置,理由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的吸收率。
【小问3详解】
①依据装置图及分析,结合操作顺序中的给定步骤,实验顺序为: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称取ng样品装入广口瓶中,打开止水夹,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用来赶净装置中的空气,关闭止水夹,在干燥管内C填满碱石灰,质量为m1 g,缓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打开止水夹,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把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到碱石灰干燥管中全部吸收,再称量干燥管C质量为m2 g计算,故正确的顺序为aebc gdfch;则答案为aebc。
②在操作h前,要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使广口瓶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排出,装置A的作用是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
③若去掉装置D,C中碱石灰会吸收空气中水分和二氧化碳而使质量偏大,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偏大;该实验测定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为,根据反应可知,样品中的质量为,则测定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8. 某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电位传感器可以测量不同溶液的电位值,根据电位值大小可比较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数值越大,氧化性越强;数值越小,还原性越强。测得几种物质的电位值如表所示。(注:实验中进行酸化时均用稀硫酸)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浓度相同的下列三种溶液,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填序号)。
甲. 乙.酸性 丙.酸性
(2)结合上述信息思考:对于、混合溶液,若控制性氧化而不氧化,请提出两种合理的氧化方案:①加入_________;②加入_________。
(3)向等浓度的和混合溶液滴加少量酸性溶液(对应还原产物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已知下列四种氧化剂(均可氧化)对应的还原产物情况如下:
请判断,等物质的量的四种氧化剂分别与足量作用,得到最多的是___________。
(5)造纸、印刷等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主要成分为),可用如图转化方式除去。
①反应Ⅰ和Ⅱ的转移电子数相等时,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②在废水处理整个过程中,催化剂为___________,氧化剂为___________。
③反应Ⅲ中与等物质的量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8. 乙丙甲
19. ①. ②.
20.
21.
22. ①. 1:3 ②. ③. ④.
【解析】
【分析】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应该要注意控制研究的变量以外,其它量要相同,以此进行对比;
【小问1详解】
根据电位值大小可比较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数值越大,氧化性越强;数值越小,还原性越强。由表可知,三种溶液,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乙丙甲;
【小问2详解】
氧化性:,对于、混合溶液,若控制性氧化而不氧化,则应选择氧化性介于溴单质和碘单质之间的物质,故可以选择,由于溴单质能氧化碘离子同时生成溴原子,故也可以选择溴单质;
小问3详解】
由于碘离子的还原性大于溴离子,等浓度的和混合溶液滴加少量酸性溶液(对应还原产物为),则碘离子被高锰酸根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由表可知,中锰元素化合价由+7变为+2且不提供碘元素,中碘元素由+5变为0且提供碘元素生成碘单质,中氧元素化合价由-1变为-2且不提供碘元素,中氮元素化合价由+5变为+2且不提供碘元素,结合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可知,等数量的四种氧化剂微粒分别与足量KI作用,得到碘单质最多的是;
小问5详解】
①反应Ⅰ中硫元素化合价由-2变为+4,转移电子数为6,硫化钠为还原剂;Ⅱ中硫元素化合价由+4变为+6,转移电子数为2,亚硫酸钠为还原剂;则转移电子数相等时,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3。
②在废水处理整个过程中,总反应为硫化钠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气氧化为硫酸钠,催化剂为、氧化剂为氧气。
③由流程可知,反应Ⅲ中与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同时参与反应转化为,结合质量守恒可知,水也会参与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 过氧化钙()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是优良的供氧剂。
探究一;与水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什么物质?
(1)取适量放入试管中加适量水,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液体变成红色,说明生成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供氧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为检验此供氧剂是否变质,某同学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则判断此供氧剂已变质。其他同学不认同上述方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测定久置过氧化钙纯度。
方案一:通过测定产生氧气的体积,最终计算出供氧剂中过氧化钙的含量。
(3)取一定质量的供氧剂溶于水,按照如图装置进行装配。读出体积时要注意: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待气体恢复至室温再读数;②_____________;③视线和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数。
方案二:把样品中的转化为碳酸钙,通过测定碳酸钙沉淀的质量,求得的质量,具体流程如下:
(4)指出下图所示过滤操作中不规范之处_______________。
(5)滴加的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计算样品中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答案】(1)
(2)因为稀盐酸(或稀盐酸中的水)能和过氧化钙反应生成氧气,无法判断供氧剂是否变质
(3)BC液体在同一水平面上
(4)玻璃棒没有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较长处(尖嘴部分)没有紧靠在“盛滤液”的烧杯内壁
(5) ①. 使氯化钙完全反应(或使+完全沉淀) ②.
【解析】
【分析】探究过氧化钙样品中的含量时;可通过测定产生氧气的体积,最终计算出供氧剂中过氧化钙的含量,读出体积时,需使量筒内外液体在同一水平面上,以排除外界大气压的影响;把mg样品中的过氧化钙转化氯化钙、进一步转变为碳酸钙,通过测定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ng,根据钙元素守恒,利用差量法,求得过氧化钙的物质的量。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过氧化钙与水生成了氧气和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
【小问2详解】
此供氧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为检验此供氧剂是否变质,某同学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则判断此供氧剂已变质。其他同学不认同上述方案的理由是:稀盐酸中的水能和过氧化钙反应生成氧气,也有气泡生成,因此不能据此判断供氧剂已变质。
【小问3详解】
方案一:通过测定产生氧气的体积,最终计算出供氧剂中过氧化钙的含量,则实验中还要排除外界大气压的影响,则读出体积时要注意: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待气体恢复至室温再读数;②BC液体在同一水平面上;③视线和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数。
【小问4详解】
由图知,该过滤操作中不规范之处为:玻璃棒没有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较长处(尖嘴部分)没有紧靠在“盛滤液”的烧杯内壁。
【小问5详解】
由流程知,存在反应:2CaO2+2H2O=2Ca(OH)2+O2↑,Ca(OH)2+2HCl═CaCl2+2H2O,Na2CO3+CaCl2═CaCO3↓+2NaCl,则滴加的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使氯化钙完全反应(或使完全沉淀),过氧化钙可能变质产生碳酸钙,则样品中可能含碳酸钙,结合流程可知样品中碳酸钙杂质最终仍转化为碳酸钙,不引起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差,则要计算样品中的过氧化钙,可用差量法计算,据方程式可得到关系式CaO2~CaCO3,设样品中过氧化钙的物质的量为x,则根据,得到=,解得:x=,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的物质的量为。
20. 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和,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1)写出该装置中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a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
(2)b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c中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是______________。
(3)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可选用试剂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4)用制得的氯气做如图1的实验,向装有一瓶氯气的集气瓶中添加适量的蒸馏水,振荡,先利用注射器滴加溶液,再利用注射器滴加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①阶段①说明______________。
②阶段②的压强变小,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
③写出阶段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饱和食盐水
(2) ①. 5:1 ②. 防止生成 (3)CD
(4) ①. 氯气溶于水,溶于水的氯气部分与水反应 ②. ③.
【解析】
【分析】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备氯气,经过a装置后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a中盛放饱和食盐水,b装置中氯气和氢氧化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备氯酸钾,c中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制备次氯酸钠,冰水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氯酸钠,d装置的目的是吸收尾气氯气,盛放氢氧化钠溶液。
【小问1详解】
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备氯气,化学方程式为:,则离子方程式为;a中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若没有a装置,HCl与KOH反应,导致KClO3的产率降低。
【小问2详解】
b中在加热条件下氯气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氯酸钾:,方程式中Cl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既为氧化剂又为还原剂,有5个氯原子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1个氯原子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质量比也为5:1; 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冷水浴是为了防止生成NaClO3。
【小问3详解】
d的作用是吸收尾气Cl2,防止污染空气,结合(2)知,NaOH溶液可吸收氯气, Na2SO3溶液因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氯离子也可吸收氯气;
故选CD。
【小问4详解】
①阶段①气体压强有所减小,则说明氯气溶于水,但溶于水的氯气只能部分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②阶段②的压强明显变小,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即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氧化产物是。
③阶段③压强又逐渐增大,说明有气体生成,该气体为氯气,则阶段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选项
离子组
判断及原因
A
、、、
能大量共存
B
、、、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
C
、、、
不能大量共存,与发生反应:
D
、、、、
能大量共存,离子间不反应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
氧化性:
B
向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钠
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底部有蓝色沉淀生成
水溶液中不能置换铜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或
D
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干燥有色布条、湿润有色布条
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有色布条褪色
证明具有漂白性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③中物质
预测现象
A
稀硫酸
粉末
饱和碳酸钠溶液
③中出现白色晶体
B
稀盐酸
粉末
-淀粉溶液
③中溶液变蓝色
C
稀盐酸
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③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D
新制饱和氯水
粉末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②大理石表面有气泡产生,③中石蕊试纸变蓝
阳离子
K+、Mg2+、Ba2+、Ag+
阴离子
Cl-、HCO、NO、SO
物质
(酸化)
(酸化)
浓度
0.10M(M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
电位值
171
1130
603
662
116
-361
氧化剂
还原产物
选项
离子组
判断及原因
A
、、、
能大量共存
B
、、、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
C
、、、
不能大量共存,与发生反应:
D
、、、、
能大量共存,离子间不反应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
氧化性:
B
向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钠
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底部有蓝色沉淀生成
水溶液中不能置换铜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或
D
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干燥有色布条、湿润有色布条
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有色布条褪色
证明具有漂白性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③中物质
预测现象
A
稀硫酸
粉末
饱和碳酸钠溶液
③中出现白色晶体
B
稀盐酸
粉末
-淀粉溶液
③中溶液变蓝色
C
稀盐酸
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③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D
新制饱和氯水
粉末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②大理石表面有气泡产生,③中石蕊试纸变蓝
阳离子
K+、Mg2+、Ba2+、Ag+
阴离子
Cl-、HCO、NO、SO
物质
(酸化)
(酸化)
浓度
0.10M(M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
电位值
171
1130
603
662
116
-361
氧化剂
还原产物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5 2,5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2个阳离子, 氯化碘制取,制备的反应原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柠檬酸与小苏打可组成复合膨松剂,下列五种溶液,水培植物营养液含、、、,则c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