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试题)-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239202/0-17054865628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测试(试题)-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239202/0-17054865628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测试(试题)-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239202/0-170548656289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测试(试题)-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测试(试题)-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计算下列各题时,运用的方法和乘法分配律一样的是( )。
A.25×16×15=(25×4)×(4×15)B.计算0.68×3.4后,用3.4×0.68验算
C.想360÷12=30,得出36÷1.2=30D.竖式计算125×41(如上图)
2.苹果和梨的单价分别是每千克7.2元和每千克5元,妈妈买了xkg的苹果和ykg的梨。请问7.2x-5y表示( )。
A.买苹果和梨共付多少元B.苹果比梨重多少千克
C.买的梨比苹果少付多少元D.每千克苹果比每千克梨贵多少元
3.下面算式中商小于1的是( )。
A.221.4÷31B.1.176÷26C.103.5÷23D.12÷0.3
4.有两张身份证,号码分别是130130199810251324,130132198903124651,这两张身份证持有人是( )。
A.同一省的B.同一年出生的C.同一县的D.同一性别
5.下列式子中,a<1的是( )。
A.6.3÷a=1B.a×0.3=1C.a÷0.1=1D.0.8×a=1
二、填空题
6.正方形的边长是6.7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7.一个长方形的宽为X米,把宽增加3米,就成为一个正方形,则原来长方形的长是( )米。
8.小亚看一本书,她从上午10时35分开始,看到下午2时10分,她一共看了( )(填时间)。
9.下面的图形是由两个长方形组成的,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有甲、乙、丙三个数,甲比乙大2,乙比丙大8,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0,乙数是( )。
11.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 ),用简便形式写出这个小数( )。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千分位是( )。
1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7.8dm,高是4dm,它的面积是 dm2,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dm2.
13.甲、乙、丙的平均数是48,甲、乙的平均数是49,丙数是( )。
14.梯形的面积公式是S=(a+b)h÷2,当上底与下底相等,即a=b时,梯形变成( )形,这时面积S=( )。
15.有十个连续自然数,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第一个数是n,第二个数是( ),第三个数是( )……第十个数是( )。
16.如图阴影部分是( )形,它的底等于小正方形的( ),高等于大正方形的( ).
三、判断题
17.0.222222是循环小数 ( )
18.当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时,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19.小强身高1.4米,肯定能游过平均水深是1.05米的小河,不会有危险。( )
20.应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
21.下图正方形的面积是9.6平方米,是边上中点,求正方形中所画梯形的面积可以这样列式:。( )
22.某校五年级共有8个班级288人,统计后发现平均每班有学生36人。( )
四、计算题
23.直接写出得数。
6.9÷3= 8.4÷4= 44.8÷7= 59.4÷9=
7.2÷6= 9.5÷5= 11.8÷2= 8.68÷7=
24.递等式计算。
8×(12.5+2.5)×4 87.65-(8.65+14.78) 0.36÷(0.5-0.18)÷0.5
7.375-3.65+1.625-1.45 1.5-1.5÷1.5+1.5×1.5 [0.15+(3.34-1.8)÷1.4]×20
五、解答题
25.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它的底是12米,高是5米,共收蔬菜1020千克,这块地平均每平方米收蔬菜多少千克?
26.爸爸给奶奶的客厅换上了防滑地板砖,客厅的长是5.8m,宽是5.4m,用边长为0.6m的正方形地砖,100块够吗?(不考虑损耗.)
27.数学测验,小亚前三次的平均成绩是92分,加上第四次后平均分是93.5分,小亚第四次测验的成绩是多少?
28.一块梯形钢板,上底长9m,下底长11m,高26dm,平均每平方米钢重78千克,这块钢板共重多少千克?
29.从甲地到乙地有1500千米,一辆货车以每小时66.4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出发.3.5小时后距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30.一块长方体钢材,长30分米,宽6分米,高5分米,如果每立方分米钢材重7.8千克,这块钢材的质量是多少吨?
31.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3,如果说把这个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5,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0,则中间的那个数是多少?
32.小亚买一只书包用去18.50元,买一只文具盒用去9.20元,她付给营业员一张50元纸币,应找回多少元?
33.一个工程队铺一条路,每天铺0.4千米,铺了8天后,超过中点0.5千米,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D
【分析】竖式计算125×41其实就是125×(40+1)然后按照乘法分配律进行的计算。
【详解】A.25×16×15=(25×4)×(4×15),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B.计算0.68×3.4后,用3.4×0.68验算,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C.想360÷12=30,得出36÷1.2=30,运用了商不变的性质。
D.竖式计算125×41,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形式是关键。
2.C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可知7.2x表示买了xkg的苹果花的钱数,5y表示买ykg的梨花的钱数,7.2x-5y表示买梨比苹果少花的钱数。
【详解】由分析得,
7.2x-5y表示买的梨比苹果少付多少元。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掌握单价×数量=总价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B
【分析】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大于除数,则商大于1;被除数小于除数,则商小于1。据此解答。
【详解】A.221.4>31,则221.4÷31的商大于1;
B.1.176<26,则1.176÷26的商小于1;
C.103.5>23,则103.5÷23的商大于1;
D.12>0.3,则12÷0.3的商大于1;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4.A
【分析】身份证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
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号(前两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3、4位表示所在的城市,第5、6位表示所在的县(区)。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7至10位表示年份,11、12位表示月份,13、14位表示日期)。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表示同一地址所在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编写的顺序,第17位表示性别,一般男单女双,第18位为校验码,或个人信息码。
【详解】130130199810251324和130132198903124651,前5位数字相同,说明这两张身份证持有人是同一省的。
故答案为:A
【点睛】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用数字编码有着重大的意义:有序、好统计、不重复。
5.C
【分析】分别求出a的值,得到a<1的选项即可求解。
【详解】A.6.3÷a=1,a=6.3;6.3>1
B.a×0.3=1,a=1÷0.3≈3.33;3.33>1
C.a÷0.1=1,a=1×0.1=0.1,0.1<1;
D.0.8×a=1,a=1÷0.8=1.25;1.25>1;
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了小数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基础题型。
6. 26.8 44.89
【解析】略
7.X+3
【分析】由题意可知:长方形的宽+3米=长方形的长,代入数据表示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一个长方形的宽为X米,把宽增加3米,就成为一个正方形,则原来长方形的长是X+3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字母表示数,明确长方形的宽+3米=长方形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8.3小时35分钟
【分析】把下午2时10分改写成24时计时法;再用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2时10分=14时10分
14时10分-10时35分=3小时35分。
小亚看一本书,她从上午10时35分开始,看到下午2时10分,她一共看了3小时35分。
【点睛】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以及经过时间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ax+3x
【解析】略
10.22
【分析】设乙数为x,根据甲比乙大2,乙比丙大8,可以得到:甲数=x+2,丙数=x-8;因为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0,那么这三个数相加之和为(20×3),即甲数+乙数+丙数=20×3,据此即可列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详解】解:设乙数为x,则甲数为x+2,丙数为x-8。
x+2+x+x-8=20×3
3x+2-8=60
3x+2-8-2+8=60-2+8
3x=66
3x÷3=66÷3
x=22
因此乙数是22。
11. 28 2.073
【分析】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叫循环小数。循环小数会有循环节(循环点),简便记法:把循环节写一遍,在首位和末位的上面各记一个小圆点;凑整到千分位就看万分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据此解答。
【详解】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28),用简便形式写出这个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千分位是(2.073)。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循环小数的循环节的认定和简便写法以及小数近似数的求法。
12. 31.2 15.6
【详解】试题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将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则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据此即可求解.
解:7.8×4=31.2(dm2);
31.2÷2=15.6(dm2).
答:它的面积是31.2dm2,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15.6dm2.
故答案为31.2,15.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第二问的主要依据是: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其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3.46
【分析】根据公式:总数=平均数×份数,把数代入即可求出甲、乙、丙三个数的总和,之后用49×2求出甲、乙两个数的总和,用甲、乙、丙三个数的总和减去甲、乙两个数的总和即可求出丙数是多少。
【详解】48×3-49×2
=144-98
=4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公式,熟练掌握平均数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14. 平行四边; ah
【分析】根据梯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据此解答。
【详解】梯形的面积公式是S=(a+b)h÷2,当上底与下底相等,即a=b时,梯形变成平行四边形,这时面积S=ah。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梯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15. n+1(或1+n) n+2(或2+n) n+9(或9+n)
【分析】相邻的自然数之间相差1,所以第二个数是n+1;第三个数与第一个数相差2,所以第三个数是n+2;第十个数与第一个数相差9,所以第十个数是n+9,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第二个数是n+1;
第三个数是n+2;
第十个数是n+9。
【点睛】明确后面的数与第一个数相差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三角 边长 边长
【解析】略
17.×
【解析】略
18.×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是指4条边的长度之和;正方形的面积是指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两者意义不同,单位不同,不能比较大小。
【详解】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意义不同,单位不同,不是同类量,所以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不能比较大小。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明确周长和面积不能比较大小。
19.×
【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这组数据中的数字有可能大于平均数,也有可能小于平均数。
【详解】平均水深为1.05米的小河,并不代表池中所有地方的水深都是1.05米,有的地方可能比1.05米要深的多,可能达到1.4米以上,所以小强会有危险。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的数有可能大于平均数,也有可能小于平均数。
20.√
【详解】根据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应用的是商不变的规律,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故此说法正确。
21.√
【分析】如图,将正方形进行分割,得到的①、②、③、④这四块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详解】
①、②、③、④这四块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都是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所以梯形的面积是正方形四分之三,可以用9.6÷4×3表示其面积;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分割与剪拼是解决几何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十二边形中。
22.√
【分析】根据每班平均人数=总人数÷班级数,用总人数288除以总份数8求出平均数,再判断即可。
【详解】288÷8=36(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23.2.3;2.1;6.4;6.6;
1.2;1.9;5.9;1.24
【详解】略
24.480;64.22;2.25
3.9;2.75;25
【分析】8×(12.5+2.5)×4,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8×12.5×4+8×2.5×4,再根据乘法结合律,原式化为:(8×12.5)×4+8×(2.5×4),再进行计算;
87.65-(8.65+14.78),根据减法性质,原式化为:87.65-8.65-14.78,再进行计算;
0.36÷(0.5-0.18)÷0.5,先计算括号里的减法,再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7.375-3.65+1.625-1.45,根据加法交换律,原式化为:7.375+1.625-3.65-1.45,再根据加法结合律,原式化为:(7.375+1.625)-(3.65+1.45),再进行计算;
1.5-1.5÷1.5+1.5×1.5,按照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
[0.15+(3.34-1.8)÷1.4]×20,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里除法,计算中括号里的减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8×(12.5+2.5)×4
=8×12.5×4+8×2.5×4
=(8×12.5)×4+8×(2.5×4)
=100×4+8×10
=400+80
=480
87.65-(8.65+14.78)
=87.65-8.65-14.78
=79-14.78
=64.22
0.36÷(0.5-0.18)÷0.5
=0.36÷0.35÷0.5
=1.125÷0.5
=2.25
7.375-3.65+1.625-1.45
=7.375+1.625-3.65-1.45
=(7.375+1.625)-(3.65+1.45)
=9-5.1
=3.9
1.5-1.5÷1.5+1.5×1.5
=1.5-1+2.25
=0.5+2.25
=2.75
[0.15+(3.34-1.8)÷1.4]×20
=[0.15+1.54÷1.4]×20
=[0.15+1.1]×20
=1.25×20
=25
25.17千克
【详解】1020÷(12×5)=17(千克)
26.够
【详解】5.8×5.4=31.32(m2)
0.6×0.6×100=36(m2)
31.3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测试卷(试题)-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一填,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测试四(试题)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判断题,计算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培优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沪教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