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江南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34265/0-17054760503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江南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34265/0-17054760504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江南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34265/0-17054760504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江南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江南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利用氢氟酸(HF)蚀刻玻璃,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4HF =X↑+2H2O,物质X为
A.SiOB.SiF4C.SiFD.F2
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管的容积为2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0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度是()
A.8mL处B.12mL 处C.14mL处D.16mL处
3.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但也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
B.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极少,只占空气体积的0.03%
C.分离液态空气时,先蒸发出来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4.某混合气中可能有CO、CO2、水蒸气和N2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测定其组成,现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有吸水性)、灼热的CuO、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浓硫酸质量增加,CuO 固体由黑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有剩余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和CO,可能有CO2或N 2
B.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CO和CO2,可能有N2
C.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2和N2, 可能有CO或水蒸气
D.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水蒸气和N2,可能有CO2
5.下列实验方案中,两个方案均可行的是
A.AB.BC.CD.D
6.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Fe(NO3)2,一定没有AgNO3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一定没有Fe(NO3)2 和AgNO3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7.化学语言是传递化学信息的专业用语,包含文字、符号、方程式、分子式等,下列化学语言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2Na:“2”表示2个钠元素
B.20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C.:“+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粉末
B.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二氧化硫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放热,发出红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9.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10.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三瓶气体的是( )
A.插入燃着的木条B.观察气体颜色
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石灰水
11.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12.下列四组物质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一组是
A.氧气和氮气B.二氧化碳和氢气
C.棉尘和空气D.氢气和一氧化碳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A做发生装置,实验中可能发生试管炸裂,将其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
(3)乙炔是一种无色、 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相近。收集乙炔气体时可选择的装置是____。
(4)同学们用B、F组合,选用浓盐酸和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实验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小英认为所用的澄清石灰水已变质:小青认为得到的二氧化碳中混有________。为证明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小英将气体通入到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仍未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Ⅱ.小青取_______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原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14.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
(3)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A装置还可作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则需对A装置的改进是_____。
(5)F装置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瓶中液体是澄清石灰水,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15.(1)以下是小明在实验室里做“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时准备的仪器和药品。
①标号为H的仪器名称是_____;
②小明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药品和一种实验仪器。他缺少的药品和仪器是_____;
③请写出一种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方程式_____。
(2)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在改变物质和装置的情况下,能否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Ⅰ.设想用其他物质代替红磷,装置如图甲所示,则下列因素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是_____;
A替代物能否和氧气反应
B替代物的用量
C.替代物能否溶于水
Ⅱ.用蜡烛代替红磷,装置如图乙所示。探究实验完成后,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达到容器的1/5处,同学们针对“烧杯内液面未上升到1/5处”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可能是:①氧气没有完全消耗掉②_____。
交流与反思: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认识到,要使实验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替代红磷的物质应符合的要求有①只能与氧气反应②替代物要过量,使氧气完全反应③_____。
16.请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较纯氧气的装置为________(填装置编号)。
(3)用B、C装置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E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约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课本中的实验相比,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③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3)请在如图坐标中画出盐酸的质量和CO2质量之间的相应的曲线图____________(要求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18.文文在实验室称取98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在室温下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粉末的质量为69.2g。试计算98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我们已学习过碳的单质与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是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什么?________
(2)CO与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是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什么?______
(3)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一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________
20.(12分)如图所示,集气瓶Ⅰ、Ⅱ中分别装有二氧化碳和空气,把中间的玻璃片抽出,一分钟后,取下集气瓶Ⅰ,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Ⅱ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并用微粒的观点进行解释。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B
3、A
4、A
5、D
6、D
7、A
8、D
9、C
10、A
11、B
12、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 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D 氯化氢气体 稀盐酸 用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会混入氯化氢
14、水槽 BC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a
15、水槽 过氧化氢溶液和药匙 或或 C 蜡烛燃烧生成了CO2气体占据一定的体积 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
16、试管 D H2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黑色固体 ①②③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9.9 90%
18、73.5g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合理即可) 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20、木条火焰熄灭;二氧化碳分子和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因不断运动而进入到彼此分子之间的间隔中,使瓶II中的氧分子数目少,二氧化碳分子数目多,二氧化碳分子不能助燃,因此木条熄灭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一
实验方案二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活性炭,静置,观察
取样,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
B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用磁铁吸引
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C
除去CO气体中的少量CO2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粉末
D
证明水的组成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电解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2H+”表示,对于K和K+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重庆綦江南川巴县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能源属于纯净物的是,工业中利用如下反应合成SO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重庆江南新区九上化学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