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寒假作业(古诗词鉴赏)-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专题(全国通用)
展开1.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后面小题。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活用典故成语,情调乐观昂扬。
B.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风格明快,气魄阔大,尽显豪放风格。
C.“千古兴亡多少事?”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D.“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一字不改地借用刘备这句话,还含蓄深刻地进行了讽刺。意在言外,耐人寻味,手法上含蓄、委婉。
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虚实结合,词中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可怜白发生”为实写。
B、八百里分麾下炙,借用典故描写战后的场面,烘托出豪迈热烈的气氛。
C、上阕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又为沙场点兵增添了凄凉肃杀的气氛。
D、下阕写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追求,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2)这首词中“可怜白发生”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将军白发征夫泪”都出现了“白发”的意象,请你说说两首词的作者借“白发”各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西塞山泊渔家
(唐)
皮日休
白纶巾下发如丝,静倚枫根坐钓矶。中妇桑村挑叶去,
小儿沙市买蓑归。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
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起笔写诗事由,引出后面的景色描写。
B.颔联写目之所及,看到的渔家风情。“挑叶去”和“买蓑归”对仗工整。
C.颈联写西塞山风物,这里莼菜可采,鱼儿肥美,渔家生活幸福滋润。
D.尾联写诗人看到很多游人来西塞山作客,对渔人的生活充满羡慕。
(2)这首诗融描写、叙事和抒情于一炉,请从抒情的角度说说诗人表达的情感。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颈联以“ ”和“ ”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感叹身世悲苦;同时以“千帆过”“万木春”表现出豁达的胸襟。后人引用此联侧重于它所包含的 哲理意义。
(2)读完此诗,你能体会到刘禹锡流露出的哪些复杂情绪?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两个“难”前者意为“困难”,后者意思是“难受”,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颈联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笔法曲折,设想奇丽。“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
C.尾联连用比喻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D.这首诗情真意切而又委婉含蓄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2)试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修辞及作用。
6.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诗】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诗】
北中寒
(李贺)
一方①黑照②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
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③强车④上河水。
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⑤天。
争瀯⑥海水飞凌⑦喧,山瀑无声玉虹悬。
【参考注释】①一方:北方。②照:辐射。③石(dàn):古人百斤为石。④强车:装载沉重的大车。⑤迷濛:大雾迷漫。⑥争瀯(yíng):波涛激荡。⑦飞凌:流冰。
(1)下列对甲、乙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B.【乙诗】颔联用夸张的修辞生动的描绘出北方边塞冰冻之寒,奇冷无比的景象。
C.【甲诗】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D.【乙诗】由片段式的景色连接而成,一句一景,句句写寒冷,在散乱中见经营,这就是该诗谋篇布局上的显著特点。
(2)理解两首词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苏轼评价【甲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展现的画面美。
②【乙诗】尾联“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妙在何处?请结合诗的内容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孤袭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幕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雪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友人归京的场景。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从侧面写出天气的严寒。
C.主将宴请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演奏表现出氛围的热烈。
D.诗中“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亦是将士的象征。
(2)对这首诗四处“雪”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个“雪”字写送别前的雪景,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B.第二个“雪”字写饯别时的雪景,以纷纷而下的雪寄托诗人的离愁。
C.第三个“雪”字写武判官来去皆为雪景,表现诗人对友人艰难仕途的关切和担忧。
D.第四个“雪”字写友人远去后的雪景,渐行渐远的马蹄印寄寓了诗人的不舍之情。
9.阅读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传神,请简要赏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了什么典故?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
11.古诗词阅读。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是词人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片忆旧,下片感怀。
B.上片的“忆昔”和下片的“三更”很好地呼应了词题“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C.下片的“新晴”与上片的“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之境联系起来,再现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
D.本词运用象征的手法,“今”与“昔”,“豪英”与“此身”,“吹笛”与“渔唱”呈现出词意跌宕、词境多变的特色。
(2)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语:“‘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句,造语妙绝,清婉奇丽”。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
(3)有人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一句表达了作者的旷达之情。你是否同意该说法?简要阐述理由。
12.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歌开篇两句营造了① 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② ”一词直接表达诗人内心的郁闷。其后四句,诗人用象征和典故表达自己对仕途既失望又③ 的复杂心理。
(2)《故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同学认为《故乡》中的“我”和诗中的李白,面对不同困境时的人生态度有相似之处,你同意吗?结合文本,说明你的理由。
13.阅读诗歌《水调歌头》,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对词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
B.上片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强化情感,升华主题。
C.“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暗指政治遭遇,写出苏轼心有余悸、胆怯矛盾的心理。
D.词作最后两句,含蓄委婉,郁结缠绵,为千古名句,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词作“小序”说“大醉,作此篇”,你从哪些词句看出苏轼的“醉”?谈谈你的理由。
请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角度,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
14.阅读古代诗歌,完成问题。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①。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 斜阳听鹧鸪②。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①蘼芜:香草名。②鹧鸪:鸟名。
“春风窈窕绿蘼芜”中的“窈窕”和“绿”,你更喜欢哪一个词?为什么?
两首《山行》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5.阅读回答问题。
燕子来舟中作①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②。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①此诗为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杜甫漂泊在潭州(今长沙)附近的湘江上所作。②两度新:杜甫来到潭州已是第二个春天。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极写漂泊动荡的忧思,看似咏燕,实是慨叹诗人的茫茫身世。
B.此诗是杜甫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一篇诗作,已经淡去了早些年强烈的时代和政治主题,而弥漫出一片萧索、苍凉、悲怆的身世之慨。
C.这首诗借轻盈的燕子的形象把深沉真挚的人性表达出来,写得朴实自然而深沉真挚。
D.“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意思是可爱燕子可以到处筑巢为家,正是飘飘荡荡、托身江湖的我要学习的。
(2)从形象描写和感情表达两个角度,说说你对“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的理解。
16.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千骑卷平冈”中“卷”的妙处。
(2)这首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均借用典故表情达意。请你选择其中一句,分析表达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
17.古文阅读。
(二)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①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②,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释】①幕府:山名。②人事:指人的作为。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主要写了诗人忧心国事的愁情和对社稷之存的见解。
B.“潮满冶城渚”一句描写了冶城江边早潮上涨,甚至涨到了岸边,同时风也特别大的景象。
C.诗的颔联以冶城遗迹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的雄伟景象来抒发感慨。
D.颈联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主要是人的作为,并以此来警示当世。
(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前两联用对比手法写金陵过去的热闹场面和眼前的荒凉景象。
B.颔联托物言志,诗人以雄伟美丽的山川为见证,抒发对历史陈迹的凭吊。
C.颈联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兴亡的卓越见解。
D.这首诗与杜牧《泊秦淮》中的“隔江犹唱后庭花”都用“后庭花”来批判统治者因为纵情享乐而导致国破家亡。
18.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释】①贾至:洛阳人,此诗是诗人被贬时所作。②历乱:烂漫。
(1)诗歌前两句描绘出一幅 、 的春景图。
(2)请说说这首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①
(南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③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ó)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肯,一片早春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线,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C.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D.“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2)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人旨以为巧”,请分析此二句巧在何处。
20.古诗词赏析。
菩萨蛮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①。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②。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③。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接短亭④。
【注释】①平林:平原上的树林。漠漠:烟雾迷蒙的样子。南朝宋谢朓《游东田》:“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②暝色:暮色。③伫立:长时间地站立。④亭:古代设在路旁供行人歇息的亭舍,亲友离别之时,送客者往往止步于此。按旧制,五里设置一短亭,十里设置一长亭。
(1)根据全词内容和意境,诗中与“空”“更”二字相呼应最为密切的字是
A.伤
B.愁
C.急
D.归
(2)全词掇取的景物有哪些?借此移情、寓情、传情,表现手法极为娴熟,反映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12寒假作业(作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专题(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12寒假作业(作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专题(全国通用),文件包含12寒假作业作文原卷版docx、12寒假作业作文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09寒假作业(说明文阅读)-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专题(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09寒假作业(说明文阅读)-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专题(全国通用),文件包含09寒假作业九说明文阅读原卷版docx、09寒假作业说明文阅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4页, 欢迎下载使用。
04寒假作业(名著阅读)-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专题(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04寒假作业(名著阅读)-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专题(全国通用),文件包含04寒假作业名著阅读原卷版docx、04寒假作业名著阅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