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寒假作业(古诗词鉴赏)-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专题(全国通用)
展开1.阅读王湾《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题目。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描写了诗人在北固山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江南景象。
B.“阔”是“宽广”的意思。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C.诗歌描写了青山、绿水、潮水、落日、风帆等景物。
D.尾联用了设问修辞和“雁足传书”的典故,抒发了思乡之情。
(2)颈联“生”“入”用了拟人手法。虽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请你说说其中理趣。
2.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如下小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A.《观沧海》(曹操)
B.《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C.《次北固山下》(王湾)
D.《夜雨寄北》(李商隐)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这首散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窗前木芙蓉①
〔宋〕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②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释】①这首诗具体写作时间不可确考。从表现风格来推测,估计是范成大早年迫于生计而奔波或是为了科考而旅居在外时所作。②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该诗前两句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 ,傲然怒放,而它的处境是 、辛酸的。
(2)寓情于景,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景中蕴含的情感。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用“/”划分古诗的朗读节拍。(每句一处)
何 当 共 剪 西 窗 烛,
却 话 巴 山 夜 雨 时。
“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本诗写实景部分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请找出实写部分写动景的句子和写静景的句子,抄写下来。
动景:
静景:
透过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7.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小题。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简要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不仅写景,而且写人。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一句展现的画面。
8.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为什么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
这首诗的主旨句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理解。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小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杜甫
糁①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②无人见,沙上凫雏③傍母眠。
[注]①糁:米粒。②雉子:小野鸡。③凫雏:小野鸭。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诗歌第四句中的“傍”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
(2)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11.古诗词赏析,完成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中的“僵”和“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不自哀”的原因是什么?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 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 。
12.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问题。
过分水岭
【唐】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溪水。
B.首句从溪水写起,下面三句都围绕“无情”来具体描写。
C.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而似散文,作者立意新颖,想象丰富。
D.次句叙事,暗示作者感到溪水“似有情”的原因。
(2)诗人围绕着溪水来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重送①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①重送:刘裴二人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此前诗人已写一首同题五言律诗,是为“重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客散”二字照应题目中的“送”,表明诗人与友人的分别。
B.第二句中的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有情。
C.三、四句用“君更远”“青山万里”暗示裴郎中前程远大。
D.全诗写眼前景,道离别情,自然而巧妙,很耐人寻味。
(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内涵丰富,请分析这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4.阅读下面唐诗和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和《天净沙•秋思》同是写秋,作者的心境有何不同?
两文在写作上的突出手法是什么?
1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 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1)这两首诗体裁上属于 ,内容上属于 诗。
(2)乙诗“秋色遥看入楚迷”一句中哪个字最有意蕴?请简析。
甲、乙两诗的后两句在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16.古诗阅读。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朗州时的作品。
(1)悲秋是古诗的常见主题。这首诗一反常态,在诗歌的第一句、第二句用 的手法,气势不凡地写出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
(2)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线句子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1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兄
别路云初起,离亭①叶正稀。
所嗟②人异雁,不作一行飞!
注释:①离亭:驿亭,古时人们常在驿亭举行送别宴会,于此送别。②嗟:感叹。相传这首诗是唐朝武则天时期一位七岁女孩所作。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前两句所展示的画面。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假如你就是七岁女孩送别的兄长,请给她留一句话以表惜别之情。
18.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小园(其一)①
陆游
小园烟草②接邻家,桑柘③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注释】①这是淳熙八年(1181)四月陆游在浙江山阴三山居住时,写的一首田园诗。②烟草:指笼罩于烟云雾气中的野草。③柘(zhè):树名,其叶可养蚕。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景自然流畅,于景物描写中可感受到农家之情的清新质朴。
B.“小园烟草接邻家”描绘了小园茂盛的野草很快便与邻居家的小园相接起来的画面。
C.诗歌前两句通过写“烟草”“微雨”“斜径”等景物,营造出清丽宁静的氛围。
D.第四句写细雨中赶去小园给瓜松土,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情态。
(2)赏析“卧读陶诗未终卷”中“卧”字的妙处。
1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潼 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江外思乡
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①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注】①杜曲:这里指诗人家乡杜曲,在今陕西西安。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杜曲黄莺可得知”这句诗。
(2)诗歌开头即写“悲”情。试结合后两句分析诗人是如何将这种“悲”情巧妙地传达给读者的。
07寒假作业(古诗词鉴赏)-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专题(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07寒假作业(古诗词鉴赏)-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专题(全国通用),文件包含07寒假作业古诗词鉴赏原卷版docx、07寒假作业古诗词鉴赏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07寒假作业(古诗词鉴赏)-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专题(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07寒假作业(古诗词鉴赏)-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专题(全国通用),文件包含07寒假作业古诗词鉴赏原卷版docx、07寒假作业古诗词鉴赏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0寒假作业(作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专题(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10寒假作业(作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专题(全国通用),文件包含10寒假作业作文原卷版docx、10寒假作业作文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