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燃烧和灭火基础练习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98654/0-17049592464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1燃烧和灭火基础练习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98654/0-170495924649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1燃烧和灭火基础练习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98654/0-170495924654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课题 1 燃烧和灭火课堂检测
展开一、选择题
1.生活中处处需要有安全意识,下列标识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A.B.
C. D.
2.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其实质是( )
A.散热的速度加快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D.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认识燃烧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做好消防安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只需与空气接触就会燃烧
B.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
D.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
4.运用防灾、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做法不在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断开电源
B.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C.进入地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
D.图书馆的书籍失火时,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5.如图将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支燃着蜡烛的火焰处,不多久蜡烛火焰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 )
A.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B.清除了可燃物
C.降低了着火点D.隔绝了氧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图书馆内,图书发生火灾可以用水基型灭火器进行灭火
D.森林发生火灾,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7.为了探究“烧不坏的手帕”原理,将滤纸(着火点130℃)浸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进行如图甲所示实验,并收集实验过程滤纸中心温度,绘制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在20℃时温度突然升高的原因是滤纸燃烧
B.曲线②的温度始终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滤纸不燃烧
C.曲线③所示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是因为酒精溶液的浓度过低
D.“烧不坏的手帕”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降低了手帕的着火点
8.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扑灭
B.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油烟机排气
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
B.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D.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10.下列有关安全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进入干涸的深井,要先用手电筒做灯火试验B.严禁在加油站吸烟和拨打移动电话
C.深夜家中煤气泄漏,要先开灯寻找漏气源D.高楼发生火灾时,乘坐电梯紧急逃生
二、判断题
11.干粉灭火器具有隔绝和降温双重作用,能快速、高效灭火( )
12.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 )
13.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车胎爆炸、气球爆炸均属于物理变化。( )
14.油罐着火时喷水主要是为了隔绝氧气( )
15.氢气能在空气中燃烧,所以氢气可以在氮气中燃烧。( )
三、综合应用题
16.补齐连线。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
17.某氮肥厂用煤、空气和水为原料合成氨气(NH3),同时可得到副产品碳酸氢铵(NH4HCO3)。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煤加入煤气发生炉前需经过粉碎处理,其目的是 。
(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部分氨气通入“碳化塔”的目的是 。
(4)氨气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理想的零碳燃料,其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 。
(5)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是常用的氮肥之一、已知:。
①一个尿素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只列计算式)。
②某农业合作社需要12t尿素,请计算合成这些尿素需要CO2的质量是 t。
18.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它们是同种物质B.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它们都能导电D.常温下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所示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待镁条完全燃烧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 。镁条燃烧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能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3)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如何减少的?
【做出猜想】镁条可能与氮气反应而减少。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的化合价是 。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写出一条即可)
(5)24 g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可生成多少克氧化镁?
A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B补齐标识与其含义的连线
二氧化碳 氧气 活性炭
供给呼吸 净水 灭火
可回收物 节约用水 静止烟火
参考答案:
1.B
【详解】A. 是禁止烟火的图标,与消防安全有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是禁止停车的图标,与消防安全无关,此选项符合题意;
C. 是禁止放易燃物图标,与消防安全有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是禁止吸烟图标,与消防安全有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分析】把可燃物架空一些,使空气容易进入而增大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面。
【详解】可燃物架空一些,可使空气容易进入而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氧气与可燃物接触更充分;“火要虚”能使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更充分,燃烧更完全才能燃烧更旺;此做法不能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等物质固有属性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故选D。
【点睛】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就是把燃料尽可能加工成粉末或气体,其次是增大氧气流动或浓度。
3.D
【详解】A、铁丝只需与空气接触不会燃烧,铁丝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且在氧气中才能燃烧,说法错误;
B、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并不是降低着火点,说法错误;
C、电线老化短路起火,不能用水浇灭,以防发生触电,说法错误;
D、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这是采用隔绝氧气的方法来灭火,切不可用嘴吹,以防引起火灾,说法正确。
故选D。
4.B
【详解】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断开电源,选项做法正确。
B.燃气具有可燃性,遇到明火会爆炸,所以发现燃气泄漏,不能打开排气扇通风,因为可能产生电火花,选项做法错误。
C.进入地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因为地窖中可能二氧化碳含量会很大,会对人体有害,选项做法正确。
D.图书馆的书籍失火时,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因为不会留下液体痕迹,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B。
5.A
【详解】试题分析:因为铜丝绕成螺旋状网罩导热性较好,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故答案选择A
考点:燃烧条件
6.B
【详解】A、室内起火,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等于加快空气流通,给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使燃烧更旺,故A选项错误;
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降低室内天然气的浓度,同时也能降低室内温度,防止燃烧和爆炸的发生,故B选项正确;
C、图书、档案着火,不能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会对图书档案造成二次破坏,应使用灭火时不留痕迹的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C选项错误;
D、森林发生火灾,用水灭火,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了着火点,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7.D
【详解】A、由图可知,曲线 1 在 20 s 时温度突然升高,是因为温度达到了滤纸的着火点,滤纸燃烧,不符合题意;
B、曲线 2 的温度先升高后下降,是因为酒精燃烧完后,始终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滤纸不燃烧,不符合题意;
C、曲线 3 所示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是因为酒精的浓度太低,酒精没有燃烧,不符合题意;
D、“烧不坏的手帕”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使其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故手帕不能燃烧,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详解】A、油的密度比水的小,油会浮于水面,与氧气接触更充分,油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
B、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以防断电后被困电梯内,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可以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D、煤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9.A
【详解】A.向着火的电烤炉上浇水,可能会因水溶液的导电性使扑火者触电,或引发线路短路引起大面积的燃烧,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比空气大,可扑灭图书档案起火且不会损害图书档案,故B正确;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以喷大量的水,降低环境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浇灭纸箱着火,故C正确;
D.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采用隔绝空气和降温的方法进行灭火,故D正确。
故选:A。
10.B
【详解】A、手电筒做灯火实验并不知二氧化碳浓度高低,故错误;
B、在加油站、煤气站等处吸烟和拨打移动电话,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严禁在该场所吸烟和拨打移动电话是正确的,故正确;
C、深夜家中煤气泄漏如果先开灯寻找漏气源,容易因打火而引起火灾或爆炸,故错误;
D、高楼发生火灾时,电梯容易出现故障,不能乘坐电梯紧急逃生,故错误。
故选B。
11.正确
【详解】干粉灭火器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或磷酸铵盐)。碳酸氢钠能吸收热量同时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水蒸发吸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支持燃烧,所以干粉灭火器具有隔绝和降温双重作用,能快速、高效灭火。正确。
12.错误
【详解】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可燃性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故错误。
13.√
【详解】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车胎爆炸、气球爆炸是由于压强过大引起,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
14.错误
【详解】油罐着火,很难用水完全淹没油罐,使油罐与氧气隔绝。但水蒸发吸热,会使环境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错误。
15.错误
【详解】氢气能在空气中燃烧,但是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氢气在氮气中不能燃烧,故错误。
16.A 或B
【详解】A题、二氧化碳具有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可用于灭火;氧气具有支持呼吸的性质,可用于供给呼吸;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用于净水。
B题、 表示禁止烟火; 表示可回收物; 表示节约用水。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用途及常见标识的含义,难度不大。
17.(1)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更充分
(2) 化合
(3)除去(吸收)二氧化碳
(4)4:3
(5) 8 设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
解得x=8.8t
答: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t。
【详解】(1)煤加入煤气发生炉前需经过粉碎处理,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或反应更快。
(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是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3)由流程图知,从碳化塔进入合成塔的物质只有氮气和氢气,而碳化塔中除氮气、氢气、水外,还有二氧化碳,所以部分氨气通入“碳化塔”的目的是除去(吸收)二氧化碳。
(4)由图可知,氨气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此知,参加反应的甲(氨气)、乙(氧气)分子个数比是4:3。
(5)①由尿素CO(NH2)2知,一个尿素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原子、两个氮原子和四个氢原子,一个尿素分子中共有8个原子;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②见答案。
18.(1)B
(2) 烧杯 镁燃烧消耗氧气,装置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压强
(3) 21 -3
(4)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5)解:设生成氧化镁质量为x
答:生成氧化镁质量为40g。
【详解】(1)A. 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三种不同单质,它们是不同的物质,错误;
B. 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正确;
C. 石墨能导电、金刚石不能导电,错误;
D. 三者都是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与氧气反应,错误。
故选B。
(2)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烧杯。镁条燃烧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能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镁燃烧消耗氧气,装置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压强。
(3)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21%,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21%。
氮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正二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2) ×3+ x ×2=0,x=-3;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合理即可)。
(5)见答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a href="/hx/tb_c2883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当堂达标检测题</a>,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1158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精练</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71燃烧和灭火doc、71燃烧和灭火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