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二课时
单元
2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1、学习揣摩文章三个材料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选材的精当。
2、学习揣摩作者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赏析直接叙述与引用相结合的写法。
重点
1、学习揣摩文章三个材料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选材的精当。
2、赏析直接叙述与引用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
学习揣摩作者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D )
A.坚韧(rèn) 淳朴(chūn) 覆灭(fù)
B.谦逊(xùn) 豁亮(huò) 犁耙(pá)
C.聚歼(jiān) 迸裂(pēng) 摁倒(èn)
D. 掰开(bāi) 憋闷(biē) 过瘾(yǐn)
回忆
巩固,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学习材料之间的关系:
三个事例前都有一个过渡段(句),请找出来,并说明其作用。比较异同。
三件事后面还各有一个总结的段落,标注出来。思考:有何异同?
第8段,第12段句式相近,用“朋友”“你”称呼读者,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并连续发问引起读者思考,又以反问句明确表达对志愿军战士的赞颂;
第14段比第8段第12段更进一步,情感流露也更充沛,反复和感叹句结合,更强烈地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地赞颂。
小结:第一部分(1-3段)和第三部分(15段)以抒情议论为主,首尾呼应,揭示并深化主旨,中间部分,以记叙为主,间杂4、8、9、12、14段抒情议论。所以,本文特色之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阅读 “松骨峰战斗”指出本段所写事件的要素。
时间:二次战役时;
地点:松骨峰(或书堂站);
人物: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
事件:松骨峰战斗;
起因:去切断敌人逃路,与敌人遭遇;
结果:打死300多敌人,使主力聚歼了敌人。
将本段分为三层,并说出这样分层的理由。
1.到“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
2.到“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3.到段尾。
按战前、战中、战后
用一个词概括松骨峰战斗特点(从文中找出)
壮烈
“匆匆”、“很低的”、“光光的”等修饰成分有什么表达作用?
“匆匆”表示时间紧迫,准备不足;
“很低的”、“光光的”写出地形不利。
这些修饰词语预示着战斗的激烈、艰苦,烘托了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的英雄主义精神。
朗读最“壮烈”的一段:
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写敌人“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意图是什么?
表现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烘托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
一些动词具体、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壮烈”,请找出来。
喊 摔 扑 抱 掐 摁 衔……
精读“松骨峰战斗”和“马玉祥烈火中救小孩”关注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
阅读“火中救小孩”
指出本段所写事件的六要素。
找出描写马玉祥外貌的语句,
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象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显得稍为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
表达作者喜爱之情。
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通过人物对话反映马玉祥的思想品质。
这一段有三问三答,它们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什么品质?请填下表
特色之二——
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和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
这三个事例有什么内在联系?
共同表现志愿军指示是“最可爱的人”,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作者谈本文的选材
选材的精当和适当的剪裁——特色之三
理解直接叙述与引用(课后练习二)
松骨峰战斗:(5-7)
第5段: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省略号前的句子),后面是引用营长的话,——概述大意;
第6段用自己的话;
第7段直接引用;
用自己的话叙述描写战斗经过,便于集中笔墨展现壮烈的战斗场面,推动情节发展;引用营长的话,不但使人感到事件真实可信,而且也使文章富于变化。
第11-12段:
用自己的话介绍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引用马玉祥的话,进一步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也便于展示志愿军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
第13段:直接引用战士对作者所提问题的回答,中间穿插描写战士的举止神态。
便于直接表现战士的幸福观,表现他们美丽宽广的胸怀和爱国主义精神,还使读者感到战士仿佛就在眼前,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感。
总之,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有利于集中笔墨发展情节,引用被采访人的话,有利于真切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增加文字的可信度。二者结合,使得叙述错落变化,既典型又生动。
读
勾画
笔记
批注
讨论
理解
赏析理解
明确学习目标,心中有数
了解材料安排的技巧及写作特点
特色之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特色二——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
特色之三——
选材的精当和适当的剪裁
课后练习二处理
课堂小结
这篇通讯采用第一人称,有直接议论、评价,也有客观讲述或转述,有描写叙事,也有抒情议论,选择三件事情层层深入地让我们体会到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表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回忆
明确本课所学
板书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复习,新课导入,内容探究,细节感悟,品味语言,各抒己见,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
初中人教部编版驿路梨花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驿路梨花第二课时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