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课时练习+测评含答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测评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测评含答案,共10页。
第十二章测评(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熔化有关的是( )A.饮料中的冰块变小B.人从水中出来感到冷C.衣柜中的樟脑片变小D.冰箱冷冻室内壁上结霜2.“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3.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图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B.先熔化,后凝固C.先升华,后凝华D.先蒸发,后沸腾4.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上升的是( )5.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6.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 )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B.干燥的冬天,结冰的衣服上的冰慢慢消失C.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D.早晨,室外大雾弥漫7.假设有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如图甲所示),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固体M和固体N。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 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8.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B.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C.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D.某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9.温度计的“自述”:我在沸水中,我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为 ℃;如果水继续吸热,则我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近些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升华干燥食品”,有蔬菜、肉、乳品等,还有一些熟食品,买来用水一泡,就还原成新鲜食品,味道和原来一样。“升华干燥食品”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把新鲜食品放到急冻冷库里速冻,然后把快速冻结的食品又放到真空里,食品的冰就 成水蒸气,离开食品,最后再把食品中残余的水分蒸发掉,这样,升华食品就制成了。 11.100 ℃的水蒸气和100 ℃的开水比较,其冷热程度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 ℃的开水烫伤严重得多,这是因为高温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12.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液态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13.如图所示,“武江烟雨”是难得一见的美丽景色,江面上环绕的雾是由水蒸气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简答题(14题6分,15题6分,共12分)14.中考前,为了给你增加营养,爸妈准备早餐时,经常煮鸡蛋,煮鸡蛋时,水开了后,为了能快点煮熟,爸爸建议用大火加热,而妈妈认为水已经开了,用小火同样能将鸡蛋很快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为什么?15.回潮天现象是由于受到南方暖性潮湿气团控制所致,回潮天能使瓷砖、玻璃“冒汗”,晾晒的衣物总也干不透,整日天潮地湿。请你用所学的热学知识解释在回潮天里为什么瓷砖、玻璃会“冒汗”。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36分)16.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好处是 。该物质的熔点是 。 (2)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物质在熔化时吸收热量, 保持不变。 17.(2022·云南中考)如图甲是小亮设计的能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装置。甲乙丙(1)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存在两处错误,请找出一处并说明原因: 。 (2)改正错误后重新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A的示数,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通过图乙分析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处于 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 。 (4)观察并记录温度计B的示数,绘制出图丙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说明当地的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 (5)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已沸腾,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此时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18.【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大小是否有关。 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 第十二章测评1.A 此题考查六种物态变化。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利用了冰块的熔化吸热,符合题意。人从水中出来后感到有点冷,是水的汽化吸热,不符合题意。衣柜中的樟脑片变小,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不符合题意。冰箱冷冻室内壁上结霜,利用了水蒸气的凝华放热,不符合题意。2.B 雾和露都是液态的水滴或水珠,开始是气态的水蒸气,所以它们都属于液化现象,A项错误,B项正确。霜和雪是固态的冰晶,而初始状态为气态,所以它们都属于凝华现象,C、D均错误。3.A 太阳照射海水后,海水温度升高,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在蒸馏器内放出热量,液化为水滴,再收集后成为淡水,所以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4.A 本题考查沸腾、液体压强知识。水在沸腾前底部的温度高,上部的温度低,气泡在底部的体积大,在上升的过程中温度降低,气泡内水蒸气液化体积减小。B图是水沸腾前气泡示意图;沸腾时容器内各部分水的温度都相同,水汽化后的蒸汽形成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水产生压强的影响,越往上水的压强就越小,气泡就会逐渐变大,A图正确。5.B 碘由固态变为碘蒸气,是升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碘蒸气遇到较冷的试管壁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是凝华现象,故B正确。6.B 水蒸气遇到冷的输水管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液化需要放热,A不符合题意;冰块直接变成水蒸气发生的是升华现象,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B符合题意;玻璃窗内壁结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晶,凝华需要放热,C不符合题意;早晨,大雾弥漫,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需要放热,D不符合题意。7.A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故A正确;(2)由题图乙可知,M物质有一段时间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但在35 min内N物质始终是固体,不能由此确定N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B、C、D错误。8.B 选项A中冬季,湖水结冰是水的凝固过程,凝固是个放热过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选项B中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该选项说法正确;选项C中水是生命之源,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选项D中我国是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要节约用水,从技术上改进用水系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9.解析 水在99 ℃时沸腾,这说明此时水的沸点为99 ℃,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答案 99 不变10.解析 升华脱水的主要目的是不破坏物质的成分,用于食品制造,能较好地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答案 升华11.解析 100 ℃的水蒸气和100 ℃的开水比较,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100 ℃,所以其冷热程度相同;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人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比100 ℃的开水烫伤多了水蒸气液化放热这个过程,所以,被100 ℃水蒸气烫伤比被100 ℃的开水烫伤更严重。答案 相同 液化 放热12.答案 汽化 压缩体积13.解析 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答案 液化 放出14.答案 锅内水剧烈沸腾后,温度将不再升高,只需要用小火使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鸡蛋煮熟,所以妈妈的想法更合理。水沸腾时加热温度不变,用小火加热,保持水的沸腾状态,可以节约能源。15.解析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回潮天”现象是水蒸气遇冷液化造成的。答案 初春时节,玻璃、瓷砖等物品温度较低,南方暖湿气流富含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瓷砖上,所以玻璃、瓷砖就出现“冒汗”现象。16.解析 (1)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目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由题图乙可知,BC段属于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故熔点为80 ℃。(2)由题图乙可知,从第4 min开始熔化,到第8 min熔化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4 min;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答案 (1)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 80 ℃(2)4 温度17.解析 (1)由题图甲可知,温度计B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存在错误,因为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会使得温度计所测水温偏高;另一处错误是温度计A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碎冰中,不能测量碎冰块的温度;选择一处即可。(2)由题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持续吸热,因此冰是晶体。(3)题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持续加热,因此内能增加。(4)水沸腾后温度不变,由题图丙可知,水的沸点为95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因此当地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5)水沸腾时要满足两个条件:达到沸点和持续吸热;由于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则试管中的水虽然可以达到沸点,但无法从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因此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答案 (1)错误1:温度计B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原因:烧杯底部温度偏高,使得温度计所测水温偏高;错误2:温度计A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碎冰中;原因:不能测量碎冰块的温度(2)晶体 (3)固液共存 增加 (4)95 低于 (5)不会18.解析 将衣服放在阳光下,能提高衣服内水的温度,水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摊开衣服是增大了湿衣服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水的蒸发越快;通风处的湿衣服干得快,说明加快液体空气的流动,能加快水的蒸发;酒精比水更容易干,说明酒精蒸发比水快,由此可知,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除了与液体本身有关外,还与液体表面积大小、温度高低及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在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某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应该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从题中图示可以看出,两滴酒精的质量相等,表面积不同,所以图示情况是研究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控制酒精表面的空气流速的大小和温度高低相同;液体蒸发要吸热,如给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水等均是利用了蒸发吸热。答案 温度 表面积 本身性质 液体表面积 温度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
第十二章测评(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熔化有关的是( )A.饮料中的冰块变小B.人从水中出来感到冷C.衣柜中的樟脑片变小D.冰箱冷冻室内壁上结霜2.“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3.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图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B.先熔化,后凝固C.先升华,后凝华D.先蒸发,后沸腾4.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上升的是( )5.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6.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 )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B.干燥的冬天,结冰的衣服上的冰慢慢消失C.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D.早晨,室外大雾弥漫7.假设有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如图甲所示),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固体M和固体N。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 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8.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B.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C.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D.某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9.温度计的“自述”:我在沸水中,我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为 ℃;如果水继续吸热,则我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近些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升华干燥食品”,有蔬菜、肉、乳品等,还有一些熟食品,买来用水一泡,就还原成新鲜食品,味道和原来一样。“升华干燥食品”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把新鲜食品放到急冻冷库里速冻,然后把快速冻结的食品又放到真空里,食品的冰就 成水蒸气,离开食品,最后再把食品中残余的水分蒸发掉,这样,升华食品就制成了。 11.100 ℃的水蒸气和100 ℃的开水比较,其冷热程度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 ℃的开水烫伤严重得多,这是因为高温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12.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液态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13.如图所示,“武江烟雨”是难得一见的美丽景色,江面上环绕的雾是由水蒸气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简答题(14题6分,15题6分,共12分)14.中考前,为了给你增加营养,爸妈准备早餐时,经常煮鸡蛋,煮鸡蛋时,水开了后,为了能快点煮熟,爸爸建议用大火加热,而妈妈认为水已经开了,用小火同样能将鸡蛋很快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为什么?15.回潮天现象是由于受到南方暖性潮湿气团控制所致,回潮天能使瓷砖、玻璃“冒汗”,晾晒的衣物总也干不透,整日天潮地湿。请你用所学的热学知识解释在回潮天里为什么瓷砖、玻璃会“冒汗”。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36分)16.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好处是 。该物质的熔点是 。 (2)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物质在熔化时吸收热量, 保持不变。 17.(2022·云南中考)如图甲是小亮设计的能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装置。甲乙丙(1)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存在两处错误,请找出一处并说明原因: 。 (2)改正错误后重新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A的示数,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通过图乙分析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处于 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 。 (4)观察并记录温度计B的示数,绘制出图丙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说明当地的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 (5)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已沸腾,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此时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18.【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大小是否有关。 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 第十二章测评1.A 此题考查六种物态变化。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利用了冰块的熔化吸热,符合题意。人从水中出来后感到有点冷,是水的汽化吸热,不符合题意。衣柜中的樟脑片变小,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不符合题意。冰箱冷冻室内壁上结霜,利用了水蒸气的凝华放热,不符合题意。2.B 雾和露都是液态的水滴或水珠,开始是气态的水蒸气,所以它们都属于液化现象,A项错误,B项正确。霜和雪是固态的冰晶,而初始状态为气态,所以它们都属于凝华现象,C、D均错误。3.A 太阳照射海水后,海水温度升高,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在蒸馏器内放出热量,液化为水滴,再收集后成为淡水,所以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4.A 本题考查沸腾、液体压强知识。水在沸腾前底部的温度高,上部的温度低,气泡在底部的体积大,在上升的过程中温度降低,气泡内水蒸气液化体积减小。B图是水沸腾前气泡示意图;沸腾时容器内各部分水的温度都相同,水汽化后的蒸汽形成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水产生压强的影响,越往上水的压强就越小,气泡就会逐渐变大,A图正确。5.B 碘由固态变为碘蒸气,是升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碘蒸气遇到较冷的试管壁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是凝华现象,故B正确。6.B 水蒸气遇到冷的输水管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液化需要放热,A不符合题意;冰块直接变成水蒸气发生的是升华现象,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B符合题意;玻璃窗内壁结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晶,凝华需要放热,C不符合题意;早晨,大雾弥漫,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需要放热,D不符合题意。7.A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故A正确;(2)由题图乙可知,M物质有一段时间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但在35 min内N物质始终是固体,不能由此确定N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B、C、D错误。8.B 选项A中冬季,湖水结冰是水的凝固过程,凝固是个放热过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选项B中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该选项说法正确;选项C中水是生命之源,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选项D中我国是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要节约用水,从技术上改进用水系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9.解析 水在99 ℃时沸腾,这说明此时水的沸点为99 ℃,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答案 99 不变10.解析 升华脱水的主要目的是不破坏物质的成分,用于食品制造,能较好地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答案 升华11.解析 100 ℃的水蒸气和100 ℃的开水比较,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100 ℃,所以其冷热程度相同;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人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比100 ℃的开水烫伤多了水蒸气液化放热这个过程,所以,被100 ℃水蒸气烫伤比被100 ℃的开水烫伤更严重。答案 相同 液化 放热12.答案 汽化 压缩体积13.解析 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答案 液化 放出14.答案 锅内水剧烈沸腾后,温度将不再升高,只需要用小火使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鸡蛋煮熟,所以妈妈的想法更合理。水沸腾时加热温度不变,用小火加热,保持水的沸腾状态,可以节约能源。15.解析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回潮天”现象是水蒸气遇冷液化造成的。答案 初春时节,玻璃、瓷砖等物品温度较低,南方暖湿气流富含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瓷砖上,所以玻璃、瓷砖就出现“冒汗”现象。16.解析 (1)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目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由题图乙可知,BC段属于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故熔点为80 ℃。(2)由题图乙可知,从第4 min开始熔化,到第8 min熔化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4 min;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答案 (1)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 80 ℃(2)4 温度17.解析 (1)由题图甲可知,温度计B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存在错误,因为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会使得温度计所测水温偏高;另一处错误是温度计A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碎冰中,不能测量碎冰块的温度;选择一处即可。(2)由题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持续吸热,因此冰是晶体。(3)题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持续加热,因此内能增加。(4)水沸腾后温度不变,由题图丙可知,水的沸点为95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因此当地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5)水沸腾时要满足两个条件:达到沸点和持续吸热;由于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则试管中的水虽然可以达到沸点,但无法从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因此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答案 (1)错误1:温度计B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原因:烧杯底部温度偏高,使得温度计所测水温偏高;错误2:温度计A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碎冰中;原因:不能测量碎冰块的温度(2)晶体 (3)固液共存 增加 (4)95 低于 (5)不会18.解析 将衣服放在阳光下,能提高衣服内水的温度,水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摊开衣服是增大了湿衣服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水的蒸发越快;通风处的湿衣服干得快,说明加快液体空气的流动,能加快水的蒸发;酒精比水更容易干,说明酒精蒸发比水快,由此可知,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除了与液体本身有关外,还与液体表面积大小、温度高低及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在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某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应该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从题中图示可以看出,两滴酒精的质量相等,表面积不同,所以图示情况是研究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控制酒精表面的空气流速的大小和温度高低相同;液体蒸发要吸热,如给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水等均是利用了蒸发吸热。答案 温度 表面积 本身性质 液体表面积 温度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