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五校(鞍山一中、大连二十四中等)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40543/0-17039429597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五校(鞍山一中、大连二十四中等)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40543/0-170394295980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五校(鞍山一中、大连二十四中等)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40543/0-170394295983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五校(鞍山一中、大连二十四中等)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古代的鎏金工艺利用了电镀原理
B.“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薪柴之灰”不可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C.“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此乾坤出神物也”中“硝”的水溶液为酸性
D.“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中的“曲”会提高酿酒的转化率
2、自嗨锅的发热包主要成分有: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炭粉、食盐、生石灰,使用时使发热包里面的物质与水接触即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离能:
B.生石灰与水反应,是发热包主要的热量来源
C.过程中形成微小电池,正极反应为:
D.铁粉、铝粉也会发生放热反应,其中铁粉发生析氢腐蚀,缓慢放出热量,延长放热时间
3、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硫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为则违反了泡利原理
B.若21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则违反了构造原理
C.铍原子核外有两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D.原子的电子排布子由能释放特定能量产生发射光谱
4、下列与分子性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邻硝基苯酚()的沸点高于对硝基苯酚()是因为后者形成了分子间氢键
B.的酸性强于是因为的电负性大,使中极性强
C.C的电负性强于Si,所以的熔沸点高于
D.尿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5、下列选用的仪器、药品和操作均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图甲用溶液制固体
B.图乙验证
C.图丙排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图丁用盐酸标准液滴定NaOH溶液
6、将4mlA气体和2m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若经2s后平衡,测得的体积分数为5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2s内,用A表示的平均速率为
②平衡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50%
③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
④平衡常数为6.75
⑤在绝热恒容条件下,当容器中气体总压强恒定时,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A.②④⑤B.①③C.②③⑤D.③④
7、稀碱条件下,由乙酫合成巴豆酫的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只有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B.反应①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②的活化能
C.是极性分子,其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D.反应过程中有4种中间体
8、25℃时,HA的,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下,等pH的NaA和溶液中,
B.将浓度均为的NaA和NaOH溶液加热,两种溶液的pH均变大
C.25℃时,的HA溶液中加少量NaA固体,水的电离程度变小
D.25℃时,HA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测得,则此时溶液中
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AB.BC.CD.D
10、相关有机物分别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l环己烷()的能量 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
B.,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
C.,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
D.,说明苯分子比稳定
11、联氨()可溶于水,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室温下,向0.1ml/L联氨溶液中通入HCl,若通入HCl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挥发可忽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
A.吸收等物质的量HCl所得溶液中:
B.完全转化为时。溶液中:
C.的平衡常数为K,则
D.常温下,与的混合溶液可能呈中性
12、某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利用沉淀滴定法测定“”的平衡常数K。一定温度下,先将溶液与溶液(pH=1)等体积混合,待反应达到平衡时,过滤,取滤液用KSCN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稳定的浅红色时消耗KSCN标准溶液。
已知:(白色)
(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和溶液(pH=1)可替换为溶液和溶液(pH=1)
B.,是滴定终点的指示剂
C.若不过滤,直接用浊液做滴定实验测定,则所测K值偏大
D.若改为测定滤液中,选择合适的滴定方法直接滴定滤液,也能达到目的
13、用设计成对环境无害的燃料电池并以之为电源电解溶液制备,电解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燃料电池通入的电极接电解池的Y电极
B.该电解装置实现了反应:
C.该装置工作一段时间之后,N室pH将增大
D.理论上每生成4ml产品,需消耗的质量为92g
14、常温下,的平衡常数,在某体系中,与等离子不能穿过隔膜,可自由穿过该膜。设溶液中的,当达到平衡时,两侧溶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Ⅰ中可能存在
B.溶液Ⅰ中
C.溶液Ⅰ中小于溶液Ⅱ中
D.溶液Ⅰ、Ⅱ中的比值约为
15、常温下,用盐酸滴定溶液,所得溶液pH、和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比如分布分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①代表,曲线②代表
B.当溶液显中性时,滴入盐酸的体积小于25mL
C.MOH的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
D.a点溶液中存在
二、填空题
16、完成下列小题
(1)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发生反应:,该反应的 0(填“>”或“<”),在低温下,该反应 自发进行(填“能”或“不能”)。
(2)写出氯碱工业原理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3)亚硫酸溶液存在电离平衡:,
①已知25℃时,的溶液中,的电离度为a,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 (用含a的计算式表示,第二步电离忽略不计,忽略水的电离)。
②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亚硝酸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表示的是曲线 (填“Ⅰ”或“Ⅱ”),亚磷酸的 。
③请结合相关的平衡常数判断稀溶液显 性(填“酸”、“中”或“碱”),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25℃时,HF的电离常数;的电离常数为,,。足量NaF溶液和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标准溶液滴定食用白醋,测定白醋中醋酸的含量(),并判断白醋的等级。已知:
(1)取100mL白醋样品溶于水,加水稀释配成1000mL溶液。准确量取25.00mL所酸白醋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可用于准确量取白醋溶液的仪器是 。
(2)滴加2~3滴 作指示剂(选填“甲基橙”或“酚酞”)。若选择另外一种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
(3)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4)下列操作中可使所测食用白醋的浓度数值偏高的是 。
A.盛放白醋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B.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直接注入溶液
C.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E.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NaOH中混有KOH杂质
(5)滴定实验重复三次,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通过计算可知该白醋中醋酸的含量为 (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该白醋的级别为 。
18、某矿渣的主要成分为,杂质包括、、FeO、,工业上用该矿渣获取铜和胆矾的操作流程如图:
已知:①。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所示:
(1)胆矾在金属冶炼、化工、药用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用途。写出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的空间结构为 。
(2)固体混合物A中的成分是 。
(3)洗涤粗产品不能用大量水洗,而用少量乙醇冲洗,其优点是 。
(4)用NaClO调pH可以生成沉淀B,其离子方程式为 。
(5)25℃时,可用 (填化学式)调pH可以生成沉淀C,利用题中所给信息分析y的范围为 。的的数量级为 。(若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可视为该离子已沉淀完全。)
19、我国提出2060年达“碳中和”目标,通过反应将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HCOOH是实现该目标的一种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l 和lml, 发生反应: 。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该反应的 0 (填“>”或“<”)。已知: ,则反应的 (用和表示)。
②下列有利于提高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 (填标号)。
A.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B.增大
C.降低反应温度 D.移出HCOOH
③373K下,平衡时压强为P,用各物质的平衡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用含α和P的代数式表示)。
(2)浙江大学某国家实验室用水热法还原转化为HCOOH, 探究了不同条件下的转化率,数据如下图所示:
依据以上数据,最佳的摩尔比和反应时间是 。
(3)中国科学院大学以Bi为电极材料, 利用电化学催化还原法制备HCOOH。用计算机模拟在电极材料表面发生还原反应的历程如下(*表示微粒与Bi的接触位点):
HCOOH是 (填 “阴极”或“阳极”)产物。依据反应历程图中数据,你认为电催化还原生成HCOOH的选择性 (填 “高于”或“低于”)生成CO的选择性,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将金熔于水银之中,形成金泥,涂于铜或银器表面,加温,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于器表,谓之鎏金,近代称为“火镀金”,古代没有发明电,不是利用电镀原理,A错误;
B.“薪柴之灰”中含有碳酸钾,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时,铵根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相互促进发生双水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易造成N元素以氨气方式逸散,降低氮肥肥效,所以“薪柴之灰”不可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B正确;
C.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硝酸钾、硫粉、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反应为,所以此处的“硝”指的是硝酸钾,水溶液呈中性,C错误;
D.“酒曲”酿酒工艺利用了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是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A.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但Mg原子价电子为,3s轨道为全充满状态,不容易失去电子,Al原子价电子,3p轨道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故电离能:,A正确;
B.生石灰与水反应,是发热包主要的热量来源,B正确;
C.过程中形成微小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C正确;
D.铁粉、铝粉也会发生放热反应,其中铁粉发生吸氧腐蚀,缓慢放出热量,延长放热时间,D错误;
故答案为:D。
3、答案:A
解析:A.所画的电子排布图中3p能级,在等价轨道(相同电子层、电子亚层上的各个轨道)上排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违背了洪特规则,A错误;
B.因为4s轨道能量比3d轨道能量还低,所以21号Sc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应该为,B正确;
C.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电子占据2个能级,则有2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故C正确;
D.3s能级的能量大于2p能级的能量,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由,能量较低,所以能释放特定能量产生发射光谱,D正确;
故选A。
4、答案:B
解析:A.邻硝基苯酚()的沸点低于对硝基苯酚()是因为后者易形成了分子间氢键,前者易形成分子内氢键,故A错误;
B.的酸性强于是因为的电负性大,使中极性强,故B正确;
C.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所以的熔沸点低于,故C错误;
D.尿素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水,故D错误;
选B。
5、答案:A
解析:A.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加热促进水解,最终产物仍为,A正确;
B.硫酸与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化氢,硫化氢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能比较、的大小,B错误;
C.使碱式滴定管中的胶管向上弯曲并挤压玻璃珠,可排出管中的气泡,C错误;
D.滴定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D错误;
故选A。
6、答案:A
解析:①,①错误;
②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②正确;
③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③错误;
④平衡常数为,④正确;
⑤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在绝热恒容条件下,气体的总压强与容器内温度成正比,当容器中气体总压强恒定时,温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⑤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②④⑤,故选A。
7、答案:B
解析:A.反应②有C—C键的形成,A错误;
B.反应①较快,反应②较慢,反应越慢活化能越大,所以反应①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②的活化能,B正确;
C.不是对称结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分子中,甲基碳是饱和碳,含有4个σ键,采用杂化;醛基碳为不饱和碳,含有3个σ键,采用杂化,C错误;
D.由图中可知,为反应的催化剂,为反应的中间体,过程中有3种中间产物,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解析:A.根据电离常数的大小,酸性醋酸强于,所以水解程度大于,所以同温度下,等的NaA和溶液中,,A错误;
B.在溶液中,,,,,,加热,减小,增大,故减小;溶液加热,不变,增大,增大,减小,B错误;
C.向的HA溶液中加少量NaA固体,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减小,水的电离程度变大,C错误;
D.HA溶液的平衡常数,,,,,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A.氯气、二氧化硫均使品红溶液褪色,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知,该钠盐也可能为NaClO,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使品红溶液褪色,不能证明钠盐为含硫元素的钠盐,A错误;
B.将活塞往里推,体积减小浓度增大,颜色也会加深,不能证明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且压强增大使平衡正向移动,则气体颜色先加深后变浅,但比原平衡时颜色深,B错误;
C.溶液的pH约为5,说明溶液显酸性,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则,,即,整理可得,故C正确;
D.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银氨溶液,得到澄清溶液,与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A.依据焓变数据可知,,只能说明双键之间的能量差,无法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故A错误;
B.依据焓变数据可知,,能量越低越稳定,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故B正确;
C.依据焓变数据可知,,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故C正确;
D.依据焓变数据可知,,能量越低越稳定,说明苯分子比稳定,故D正确;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A.吸收等物质的量HCl所得溶液为N2H5Cl,水解生成,,电离生成,,故水解作用>电离作用,,A项正确;
B.溶液中电荷守恒为,B项正确;
C.,C项正确;
D.根据A选项分析,溶液呈酸性,溶液中N2H只能水解,溶液呈酸性,故常温下,与的混合溶液只能为酸性,D项错误;
答案选D。
12、答案:B
解析:A.由于硝酸根在酸性环境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会干扰实验,故不可用溶液和溶液(pH=1) 替换原试剂,A错误;
B.用标准KSCN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稳定的浅红色时实验达到终点,说明先与反应完全后再与反应,故;出现稳定的浅红色时实验达到终点,说明是滴定终点的指示剂,B正确;
C.若不过滤,直接用浊液做滴定实验测定,滴入KSCN溶液时发生反应,使逆向移动,使银离子浓度增大,,K值偏小,C错误;
D.若改为测定滤液中,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滴定结果不准确,D错误;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A.由分析可知,通入的电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N室为阴极室,则燃料电池通入的电极接电解池的Y电极,A正确;
B.M室电极反应为,则M室为阳极室,N室的电极反应为,则N室为阴极室,产品室发生了反应,则电解池的总反应为,B正确;
C. N室发生反应,该装置工作一段时间之后,N室pH将增大,C正确;
D.由电解池的总反应可知,每生成4ml,转移4ml电子,需要消耗0.5ml ,即46g ,D错误;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A.若溶液中只含有溶质,则存在电荷守恒:,则,若溶液中含有溶质和NaOH,则存在电荷守恒:,,则,故溶液Ⅰ中可能存在,故A正确;
B. 溶液Ⅰ中,,则,,故B正确;
C. 可自由穿过该膜,则两侧溶液中,相同,由B项分析知,溶液Ⅰ中,则,同理,溶液Ⅱ中,,故溶液Ⅰ中小于溶液Ⅱ中,故C正确;
D. ,溶液I中,,,同理,溶液II中,,,则溶液Ⅰ、Ⅱ中的比值约为,故D错误;
故选D。
15、答案:C
解析:A.在滴定过程中浓度增大,MOH的浓度减小,且曲线①和曲线②的交点纵坐标是0.5,故可推断曲线②代表,曲线①代表,A正确;
B.结合图形,MOH为弱碱,MCl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当溶液显中性时,滴入盐酸的体积小于25mL,B正确;
C.如图所示a点存在,且pH=9.26,设该点,则有MOH电离常数,MOH的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C错误;
D.a点存在,且pH=9.26,设该点,则有MOH电离常数,的水解常数,的水解平衡常数小于MOH的电离平衡常数,故在a点时电离大于水解,若不发生水解和电离,则有,则加入的HCl的体积小于,故,,D正确;
故选C。
16、答案:(1)>;不能
(2)
(3);Ⅰ;;酸 ;
(4)
解析:(1)该转化过程中气体分子数增加,则熵增大,,二氧化碳在光催化条件下才能分解,说明该反应需要吸收热量才有利于反应发生,则,反应在高温条件下利于发生,低温下不能进行,故答案为:>;不能;
(2)氯碱工业是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气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①已知25℃时,1ml/ L的溶液中的电离度为a,则电离的为aml/L,第二步电离忽略不计,水的电离忽略,故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故答案为:;
②亚磷酸()溶液存在电离平衡:,,当横坐标为1时,曲线Ⅰ对应的pH>曲线Ⅱ对应的pH,当时,,当时,,又因为,所以,后者更大,pH更小,则表示的是曲线Ⅰ,根据曲线Ⅰ上的点(-1,5.5)可知,当时,,则;故答案为:Ⅰ;;
③根据可知,;参照计算可知,根据,,,电离大于水解,溶液呈酸性;
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到小的顺序是;故答案为:酸;;
(4)HF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磷酸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大于其第二步、第三步电离平衡常数,所以NaF和磷酸反应生成HF和磷酸二氢钠,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17、答案:(1)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2)酚酞;偏低
(3)当加入最后半滴NaOH标准溶液,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或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4)BCE
(5)4.3;二级醋
解析:(1)可用于准确量取白醋溶液的仪器是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2)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醋酸钠,醋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因此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若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颜色突变时溶液显酸性,则消耗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3)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加入最后半滴NaOH标准溶液,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或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4)A.盛放白醋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对醋酸的物质的量不产生影响,对白醋的浓度数值不产生影响,A不符合题意;
B.碱式滴定管未用0.1000ml/LNaOH标准溶液润洗,直接注入溶液,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减小,所用NaOH标准溶液体积偏大,所测白醋的浓度偏高,B符合题意;
C.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读取所用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所测白醋的浓度偏高,C符合题意;
D.读取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读取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所测白醋的浓度偏低,D不符合题意;
E.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NaOH中混有KOH杂质,则溶液的物质的量减小,中和能力减弱,滴定时所用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所测白醋的浓度偏高,E符合题意;
故选BCE。
(5)三次实验数据中,第2次实验误差过大,不能采用,1、3两次实验所用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为mL=18.00mL,则100mL该白醋中醋酸的含量为0.01800L×0.1000ml/L××60g/ml≈4.3g,该白醋的级别为二级醋。
18、答案:(1)或;正四面体形
(2)、Cu
(3)乙醇在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时,可以减少晶体的损失同时易干燥
(4)
(5)CuO或或;;
解析:(1)①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失去两个电子变为Cu2+,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
②的中心原子S最外层有6个电子,4个O按照VSEPR理论是不提供电子的,因此共有(6+2)/2=4个电子对,为杂化,正四面体构形;
(2)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FeO、、;不溶于稀硫酸,,故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为:、Cu;
(3)易溶于水,若用水洗涤会造成损失,故用乙醇在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时,可以减少晶体的损失同时易干燥;
(4)有氧化性,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自身被还原为氯离子,溶液的pH升高,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①欲除去铝离子又不影响铜离子,且不引入新杂质,故所加物质为:CuO或或;
②欲除去铝离子又不影响铜离子,需将pH调整至铜离子开始水解的pH,故pH的范围为:;
③的,其数量级为,故答案为:。
19、答案:(1)>;;ABD;
(2)1:1,120min
(3)阴极;高于;因为生成CO的中间体( *HCOOH)的能垒(活化能)高于生成HCOOH的中间体(*OCHO)的能垒(活化能)
解析:(1)①由图表分析可知,随温度的升高平衡转化率增大,则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则;由反应①;反应②,以及反应,可得目标方程,则,故答案为:>;;
②A.由于反应为气体分子数(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则增大压强,会使平衡正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升高,故A正确;
B. 增大相当于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使平衡转化率升高,故B正确;
C.由于,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使平衡转化率降低,故C错;
D.移出HCOOH,使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使平衡转化率升高,故D正确;
故答案选ABD;
③有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373K下平衡转化率α,则由“三段式”,则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即各物质的分压分别为,则平衡常数,故答案为:;
(2)由图示分析可知,摩尔比=1:1时在约90min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显著增加,当时间约为120min时,其转化率几乎无变化,则最佳的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分别为1:1,120min,故答案为:1:1,120min;
(3)由制备,C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至+2价,发生还原反应,所以应为阴极产物;由图生成的活化能为0.43eV;生成CO的活化能为1.1eV,所以生成的选择性高于生成CO的选择性,故答案为:阴极;高于;因为生成CO的中间体( )的能垒(活化能)高于生成HCOOH的中间体()的能垒(活化能)。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钠盐粉末上滴加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该钠盐为,或
B
先将注射器充满气体,然后将活塞往里推
注射器内气体颜色加深
证明加压平衡向生成气体的方向移动
C
pH试纸测溶液
pH约为5
D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得到澄清溶液
与能大量共存
级别
优质醋
一级醋
二级醋
醋酸含量()
>6.0
>4.5
>3.5
实验序号
1
2
3
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7.95
18.95
18.05
沉淀物
开始沉淀pH
5.4
4.0
2.7
5.8
完全沉淀pH
6.7
5.2
3.2
8.8
373
473
573
673
平衡转化率
α
8.4α
24.3α
37.5α
2023五校(鞍山一中、大连二十四中等)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五校(鞍山一中、大连二十四中等)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实验中学、东北育才学校、鞍山一中、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实验中学、东北育才学校、鞍山一中、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育才学校、鞍山一中、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五校联考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育才学校、鞍山一中、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五校联考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ml次氯酸钠需要消耗2,某磷酸铁锂电池的切面如图所示,8×1013,Ksp=1,2时,溶液中nn=991,【答案】A,【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