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专版)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测评调研试卷二(苏教版)
展开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分)
1.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A.1B.2C.3
2.李老师读一本书,每天读115页,第5天应该从第( )页读起。
A.576B.460C.461
3.江苏省宝应县的荷藕产量居全国第一,每户每年大约生产3000( )。
A.千克B.克C.米
4.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的图形,周长最长的是( )。
A.B.C.
5.淘气用4个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75B.120C.150
6.下面算式中,( )的数在500—600之间。
A.47×9B.92×6C.204×3
7.一个皮球从120厘米的高处落下,如果皮球每次弹起的高度都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那么它第3次弹起的高度是( )厘米。
A.60B.30C.15
8.三张纸条都被盖住了一部分,露出的部分相等(如图),最长的纸条是( )。
A.①B.②C.③
二、填空题(共16分)
9.小明家离学校700米,中午回家吃饭,他每天上学和放学回家一共要走( )米。
10.看图写式子。
( )+( )=( )
11.荡秋千的运动是( )现象,拉抽屉的过程是( )现象,打开煤气灶的过程是( )现象。(填“平移”或“旋转”。)
12.丽丽有巧克力和水果糖共35块,吃掉11块巧克力后,巧克力和水果糖的块数同样多。丽丽原来有( )块巧克力,( )块水果糖。
13.宾馆的单人间房价是每间98元,双人间每间128元,三人间每间148元。如果有180名游客全部住双人间,需要( )个房间:如果住2个单人间和3个双人间,一共要( )元。
14.一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20米,小明围着花坛走3圈,小明一共走了( )米。
15.一块奥运会金牌的质量约是400克,5块奥运会金牌的质量约是( )克,大约是( )千克。
16.一个影剧院有308个座位。东华小学近1200名师生分4场看一部电影,能都有座位吗?(能 不能)圈出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共8分)
17.平移后图形的方向和位置都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改变。( )
18.如果使□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7。( )
19.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其中一个正方形周长的2倍。( )
20.一个两位数乘9,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四、计算题(共18分)
21.(12分)用竖式计算,需要验算。
3×542 527÷2 8×705
341×7 360×5 605÷5
22.(6分)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五、作图题(共6分)
23.(6分)(1)把下面方格纸中的●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
(2)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再画一个和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六、解答题(共36分)
24.(6分)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5米,宽8米。
(1)如果这块菜地较长一边靠墙,那么要给它围上篱笆,至少需要篱笆多少米?(靠墙一边不围)
(2)如果用这块菜地的种青菜,种萝卜,种萝卜和青菜的地共占这块菜地的几分之几?
25.(6分)同学们参观博物馆,一年级去了50人,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去18人,三年级去的是二年级的3倍。(补两个两步或两步以上的问题,再解答。)
(1) ?
(2) ?
26.(6分)朝阳小学组织400名同学去看电影,每个放映厅座位数相同,坐满3个放映厅后,第4个放映厅坐了55名同学。每个放映厅有多少个座位?
27.(6分)用两个长6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用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28.(6分)一瓶果汁连瓶重900克,小明喝了一半果汁后连瓶重550克。他运动后连喝两瓶果汁,一共喝了多少克果汁?
29.(6分)王叔叔去“果然鲜”水果店买水果,一箱梨58元,一箱橘子68元,一箱苹果88元。
(1)买5箱梨,带300元够吗?
(2)买两箱橘子、一箱苹果,要付多少元?
参考答案
1.A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可知,和不是轴对称图形,而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分析】判断一个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在这个图形中能否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2.C
【分析】李老师每天读的页数乘读的天数,可以算出李老师4天读了(115×4)页,则第5天应该从第(115×4+1)页读起。
【详解】115×4+1
=460+1
=461(页)
李老师读一本书,每天读115页,第5天应该从第461页读起。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理解页码的编排方法是解题关键。
3.A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计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每户每年大约生产荷藕产量用千克作单位。
【详解】江苏省宝应县的荷藕产量居全国第一,每户每年大约生产3000千克。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4.A
【分析】根据周长的意义: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线段的长度和以及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分别求出三个图形的周长,再比较大小解答。
【详解】A.(5+1)×2
=6×2
=12(厘米)
周长是12厘米。
B.图形的周长等于10个小方格的边长和,为10厘米。
C.(3+2)×2
=5×2
=10(厘米)
周长是10厘米。
12厘米>10厘米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周长的意义以及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关键是熟记公式。
5.C
【分析】用4个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摆成后的长方形的长是4×15厘米,宽是15厘米,然后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它的周长,据此解答。
【详解】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列式可得:
(4×15+15)×2
=(60+15)×2
=75×2
=150(厘米)
所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50厘米。
故答案为:C
6.B
【分析】三位(或二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三位数(或二位)的每一位数,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哪一位上。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当乘数末尾有零时,先算零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加对应个数的零。据此先算出各个选项的积,再判断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A.47×9=423,423<500,不符合题意
B.92×6=552,500<552<600,符合题意
C.204×3=612,612>600,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第1次弹起高度为120÷2=60厘米,第2次弹起高度为60÷2=30厘米,第3次弹起高度为30÷2=15厘米,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20÷2÷2÷2
=60÷2÷2
=30÷2
=15(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前一次弹起高度是后一次弹起前的下落高度,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C
【分析】把①号纸条平均分成2份,露出的是其中的1份,露出部分长度是①号纸条的;把②号纸条平均分3份,露出的是其中的1份,露出部分的长度是②号纸条的;把③号纸条平均分4份,露出的是其中的1份,露出部分的长度是③号纸条的。
【详解】设纸条露出的部分都是1厘米,纸条的长度分别是:
:1×2=2(厘米)
②:1×3=3(厘米)
③:1×4=4(厘米)
4>3>2
③号纸条最长。
故答案为:C
【分析】采用赋值法解决问题简明易懂。
9.2800
【分析】小明早上从家去学校,中午从学校回家吃饭,中午吃完饭再从家去学校,下午放学从学校回家,每天一共走4趟,用4乘700计算出一共要走的米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700×4=2800(米),所以他每天上学和放学回家一共要走2800米。
【分析】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1
【分析】表示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涂色部分是这个三角形的;把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3份,涂色部分是这个三角形的;1个加上3个是4个,如图: 也就是这一个三角形。
【详解】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分数加法计算,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11. 旋转 平移 旋转
【分析】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叫平移。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旋转前后图形的位置和方向改变,形状、大小不变。
【详解】荡秋千的运动是(旋转)现象,拉抽屉的过程是(平移)现象,打开煤气灶的过程是(旋转)现象。(填“平移”或“旋转”。)
【分析】此题考查了平移和旋转的意义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12. 23 12
【分析】求出现在巧克力和水果糖总数,除以2得出水果糖的数量,用巧克力和水果糖共有数量减去水果糖数量,得出巧克力的数量。
【详解】35-11=24(块)
24÷2=12(块)
35-12=23(块)
所以丽丽原来有水果糖12块,巧克力23块。
【分析】本题主要先求出现在巧克力和水果糖的块数,再除2,得出水果糖的数量,进而求出巧克力的数量。
13. 90 580
【分析】用总人数除以2,即可求出需要双人间的个数。用单人间的个数乘每个单人间的价钱,求出租单人间花费的钱数。用双人间的个数乘每个双人间的价钱,求出租双人间花费的钱数。再将两个钱数相加,求出一共需要的钱数。
【详解】180÷2=90(个)
98×2+128×3
=196+384
=580(元)
如果有180名游客全部住双人间,需要90个房间:如果住2个单人间和3个双人间,一共要580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问题,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式解答。
14.240
【分析】首先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求出正方形花坛的周长,然后用花坛的周长乘3即可。
【详解】20×4×3
=80×3
=240(米)
一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20米,小明围着花坛走3圈,小明一共走了240米。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5. 2000 2
【分析】(1)用一块金牌的质量乘块数,即可求出5块奥运会金牌的质量。
(2)根据1千克=1000克,把克换算成千克即可。
【详解】400×5=2000(克)
2000克=2千克
一块奥运会金牌的质量约是400克,5块奥运会金牌的质量约是2000克,大约是2千克。
16.
【分析】影剧院座位的个数乘看的场数求出4场可以坐的人数,再与师生数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308×4=1232(名)
1232>1200,能都有座位。
( 不能)
【分析】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分析】平移的含义: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据此可知,平移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方向不变。
【详解】平移后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方向、形状和大小都没有改变。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平移的性质,注意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平移的方向不变,旋转的方向改变。
18.×
【分析】□45÷7,要使商是两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里的数字应小于7。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7,商才是两位数,所以□里可以填1到6,最大填6,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则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是三位数。
19.×
【分析】如图:,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设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长方形周长。将正方形周长和长方形周长作比较再进行判断。
【详解】1×4=4(厘米)
(2+1)×2
=3×2
=6(厘米)
6不是4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不是其中一个正方形周长的2倍。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考查了周长的定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采用赋值法简洁易懂。
20.×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乘9。最小的两位数乘9。再判断积的位数即可。
【详解】99×9=891
10×9=90
即一个两位数乘9,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原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关键是求出最大和最小的积,即可得出结论。
21.1626;263……1;5640
2387;1800;121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把一位数分别与这个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数字相乘,并将乘得结果的末位数字与乘数的个位数字对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首位数字大于除数,商的首位在百位上,除到哪一位,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不够除时商的这一位用0来占位,有余数时,余数要比除数小,除法验算时,把商与除数相乘,对于有余数的除法验算,先求出商与除数的积,再加余数即可。
【详解】3×542=1626 527÷2=263……1 8×705=5640
验算:
341×7=2387 360×5=1800 605÷5=121
验算:
22.22分米;32厘米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7+4)×2
=11×2
=22(分米)
8×4=32(厘米)
23.(1)见详解
(2)见详解
【分析】(1)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即可。
(2)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12÷4=3(厘米),再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即可。
【详解】经过分析,(1)(2)的答案如下图: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图形的平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与理解。
24.(1)31米
(2)
【分析】(1)因为较长的一边不用篱笆,用一条长的长度加上两条宽的长度即可求出至少需要篱笆多少米。
(2)用加上即可求出种萝卜和青菜的地共占这块菜地的几分之几。
【详解】(1)15+8×2
=15+16
=31(米)
答:至少需要篱笆31米。
(2)
答:种萝卜和青菜的地共占这块菜地的。
【分析】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注意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5.(1)三年级去了多少人;204人(答案不唯一)
(2)三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322人(答案不唯一)
【分析】(1)三年级去了多少人?先求出二年级去的人数,50加18即可求出其人数,再给二年级的人数乘3即可求出三年级去的人数。
(2)三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把三个年级去的人数相加,即可求出三个年级去的总人数。
【详解】(1)三年级去了多少人?
=
=204(人)
答:三年级去了204人。
(2)三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
50+68+204
=118+204
=322(人)
答:三个年级共去了322人。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出二年级去博物馆的人数是关键。
26.115个
【分析】要先弄清楚坐满的3个放映厅一共有多少人,总人数-第4放映厅人数=坐满的3个放映厅总人数,再根据每个放映厅座位数相同可知3个放映厅人数是平均分的,用除法解决;据此解答。
【详解】(400-55)÷3
=345÷3
=115(个)
答:每个放映厅有115个座位。
【分析】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30分米;24分米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长为(6×2)分米,宽为3分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求出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用这两个长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6分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依此求出正方形的周长。
【详解】(6+6+3)×2
=15×2
=30(分米)
6×4=24(分米)
答: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是30分米,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24分米。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组合图形的周长的计算,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1400克
【分析】喝了半瓶果汁后,果汁连瓶的质量从900克减少到550克,由此可知900减550的差是半瓶果汁的质量,再乘2是1瓶果汁的质量,因为他喝了两瓶果汁,所以再乘2即可求出小明喝果汁的总质量。
【详解】(900-550)×2×2
=350×2×2
=700×2
=1400(克)
答:一共喝了1400克果汁。
29.(1)够;(2)224元
【分析】(1)总价=单价×数量,用一箱梨的价钱乘买的箱数求出5箱梨的钱,再与带的钱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2)总价=单价×数量,用一箱橘子的价钱乘买的箱数求出2箱橘子的钱,再加一箱苹果的钱即等于要付的钱。
【详解】(1)58×5=290(元)
290<300,够了。
答:带300元够了。
(2)68×2+88
=136+88
=224(元)
答:要付224元。
(南通专版)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测评调研试卷三(苏教版): 这是一份(南通专版)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测评调研试卷三(苏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商最大的算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南通专版)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测评调研试卷三(苏教版): 这是一份(南通专版)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测评调研试卷三(苏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两个三角尺如图放置,等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南通专版)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测评调研试卷三(苏教版): 这是一份(南通专版)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素养测评调研试卷三(苏教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