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讲 寓言类文本阅读-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难点讲练测(部编版)
展开《伊索寓言》的作者 国家 。
《皇帝的新装》选自 作者: 国家: 代表著: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B )
A.央视《朗读者》节目得到观众的普遍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2018年第二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已经全面启动。
C.据统计,2018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0%左右。
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答案】1、古希腊 伊索 2、《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丹麦 安徒生 3、B
看图猜故事
【答案】杀鸡儆猴 闻鸡起舞 一诺千金 过河拆桥
知识梳理
寓言类文本阅读
了解寓言
定义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作品,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特点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5)“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本质上属于一种类比想的间接表达。
分类
寓言的类型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用夸大的手法,勾画出某类人的特点和思想,如:《掩耳盗铃》;另一种是用拟人的手法,把人类以外的动植物或非生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或某种人的特点,如《狐假虎威》。
成语与寓言
分类
①寓言:《龟兔赛跑》《自相矛盾》《农夫和蛇》……
②神话:《夸夫追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炎帝神农》……
③历史:《铁棒磨成针》《狡兔三窟》《三顾茅庐》《老马识途》《吕后执政》《毛遂自荐》《破釜沉舟》《孙庞斗智》……
(2)成语故事很大部分是历史典故,是发生过的事情,然后人们用一个成语将这些事情总结、浓缩为一个简短的句子或短语,以方便地表达整个故事和故事要讲述的内容,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积极的寓意。比如“百步穿杨”、“沉鱼落雁”,只是具备一种描述、形容的作用,并不需要给人启发。
寓言故事是根据事实或者编造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并且大部分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编造的,并没有真实的根据。
比如一个班,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运动,有人既喜欢音乐又喜欢运动,那么喜欢音乐的人就是成语故事,喜欢运动的人就是寓言。
童话与寓言
一、相同点
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也都富有教育意义。
二、不同点
1.篇幅大小
童话情节比寓言更丰富、更多变化,更生动有趣,结构也更复杂,所以它的篇幅较长,长篇可达数万字,短小者一般也一二千字;而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结构单纯,语言朴素,幻想的程度也较轻。
2.写作对象
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能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为丰富、奇特。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它描写的内容,表现的生活,都照顾到儿童的知识范围和心理特点,所运用的语言也易为儿童接受。
3.表现重点
寓言着力表现内含的讽喻和教训,重在思想,有的寓言在开头或结尾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告诫的意思。而童话则重在刻画形象,教训意味不那么强,教育意义往往寓于整个故事之中,不直接点出来,科学童话则重在知识的传播。
4.情节结构
寓言的故事比较简单,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拟人化形象。童话在故事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有较高的要求。
5.幻想法则
童话的幻想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与现实的结合也必须和谐、自然,使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而寓言则不那么严格,如《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垂涎于葡萄,改变了原来食肉的习性。这个寓言赋予了狐狸“人”性,却违犯了狐狸的“物”性,这在童话中是不可以的。
理解寓言的寓意
1、考点解说
寓言往往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有着深刻的寓意。“理解寓言的寓意”是中考考查内容之一,常见的考查形式为:这则寓言有……寓意(或讽刺了……) .
2、方法技巧
归纳寓意的常用方法:
(1)看寓言的题目。寓言的题目一般都是对寓言内容的高度概括,可以通过弄清题目的意思,明确寓意。
如《画蛇添足》,首先理解题目的意思:蛇画好后,又凭空多画了几只脚(蛇本来没有脚),从而得出这篇寓言的寓意是:做多余的事,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2)看寓言的开头和结尾。有的寓言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有暗示寓意的语句。
如《塞翁失马》当中的结尾写到“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意思是“所以福变成祸,祸变成福,变化得没法子研究到底,深得没法子测量啊”,从这里的结尾处我们就可以知道《塞翁失马》的寓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
(3)看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寓言中的某些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如《掩耳盗铃》中“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这一句,意思是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很快的推出寓意: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我们不应该不顾客观条件自欺欺人。
(4)从分析人物形象中揭示寓意。一则寓言中,可能会出现多个人物,从不同的人物入手分析,就会得出不同的寓意。
学习寓言的根本目的是弄懂寓意。我们在学习寓言的时候,一定要通过品读语言、分析形象来领会寓言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如《东郭先生和狼》塑造了东郭先生、农夫和狼三个不同的形象,通过东郭先生和农夫对狼不同态度的对比,认识狼的狡猾、凶残,东郭先生的糊涂、愚蠢,农夫的机智、果断,懂得“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的道理。
(5)从分析故事情节中揭示寓意。分析故事发展经过,找出存在于故事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引出寓意。
如《拔苗助长》,写了一个农民希望禾苗长得快一些,他就把禾苗拔高,结果禾苗全部枯死了。希望禾苗长得快是这个农民的愿望,把禾苗拔高是禾苗枯死的原因,农民违背了禾苗生长的规律,最终事与愿违。根据这样的分析很容易归纳出寓意:一个人做事不能光凭自己的愿望,而应该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去做,才能把事情做好。
(6)联系实际是弄懂寓意的关键。寓言的主人公一般都象征着生活中的人或事物。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有利于理解寓言的寓意。
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道理和内涵往往简单易懂,但又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又会经常去犯错的地方。寓言故事的存在的一个重大意义,就在于它对于人的一个教育意义。
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内涵往往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比较贴近的内容,比如《揠苗助长》是关于农民种农作物的故事。因此,对于寓言故事的理解,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来进行阅读,比如阅读《掩耳盗铃》时,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犯过与故事中小偷类似的错误,比如偷吃了零食却忘了擦嘴巴;说完成了作业,却不见把作业交上来等。
例题精讲
例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送给青蛙的大海
〔日本〕山下春雄
阿和有一条心爱的浴巾,这条浴巾突然不见了,今天,妈妈把浴巾洗了洗。刚刚晾好,一阵大风刮来,浴巾被刮上了天,飞了。糟糕的是,大风之后又下起了一场大暴雨。没法去找浴巾了,阿和伤心地哭了起来。
“浴巾没有了,午睡时盖什么呢?”
是啊,阿和中午睡觉时盖什么呢?
阿和降生到人间之后一直盖着这条浴巾,直到现在为止,有时她还咬着浴巾的一角进入梦乡哩。这条浴巾虽然有些磨破的地方,但它却是阿和心爱的蓝浴巾。
“蓝浴巾一定是飞到森林那边去了,等雨停了咱们一起去找找看。”妈妈说道。
阿和没有午睡,她的眼泪和雨水一起流了下来。
大雨终于停了。阿和和妈妈匆匆忙忙地向森林走去,寻找那条被大风刮走的蓝浴巾,森林离阿和的家不太远。森林里的地面上有个被大雨冲成的“小水塘”,水中映出了蔚蓝的天空。树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雨珠,闪闪发光。这些雨珠闪着亮光从树叶上滚落下来,掉在“小水塘”里。其实,这“小水塘”并不是真正的小水塘,而是被雨水浇湿的浴巾,是阿和要寻找的心爱的蓝浴巾。
“啊,我看见蓝浴巾了!”
阿和正要飞快地向蓝浴巾跑去,却猛地被妈妈拽住了胳膊。
“别出声!”妈妈说道。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阵声音,非常动听,像歌声一样。
“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
顺着这声音望去,只见蜂斗草的叶子上有两只小青蛙,它们正在兴致勃勃地俯视着这被雨水浇湿并积满水的蓝浴巾。
“这是什么呀?对,问问哥哥吧!”
青蛙弟弟转过身子叫来了青蛙哥哥。青蛙哥哥看着蓝浴巾,对青蛙弟弟说:“这是大海吧。
爸爸说过,海是蓝色的,还很大!”
“这真的是大海吗?海面上是浮着船只的呀!”青蛙弟弟的话音刚落,一片树叶轻轻地飘落下来,像一只船似的浮在水面上。
“啊,是大海,这是我们的大海!”
两只青蛙一齐跳进了由蓝浴巾和雨水构成的大海,它们俩在海里又蹦又跳,又打又闹,还进行了蛙泳比赛。不仅如此,它们还找来一根小棍撑船玩呢。
玩了一阵,它们又把小棍做成钓鱼竿,在大海里钓起鱼来。
我想钓鱼,我想钓鱼,我想钓一条大鱼。
这鱼比船大,这鱼比海大。
呱一呱—呱—
两只小青蛙一边唱着一边挥舞着钓鱼竿。
“嘻嘻嘻!”阿和看见这番景象不禁笑了起来。正在这时,一条头部成三角形的长蛇,吐着红红的长舌头,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大海靠近。
“危险,快跑!”阿和情不自禁地向小青蛙发出了信号。两只小青蛙迅速地从船上跳下来,潜入水底。长蛇从蓝浴巾旁边游了过去,消失在森林的深处。
“多危险哪,这下没事了!”阿和紧紧地握住妈妈的手。
“阿和,怎么办?浴巾还拿回去吗?”妈妈瞧着阿和的脸问道。
“先不拿,这蓝浴巾借给它们吧,让它们玩到晚上。”说着,阿和便和妈妈悄悄地离开了森林。
晚饭后,阿和同妈妈又来到了森林里,这时的森林已是漆黑一片。
突然,一束光柱在阿和的眼前闪了一闪。
“哟,萤火虫!”妈妈叫了起来。
萤火虫轻捷地飞着,停在大海边上。萤火虫的光芒像灯塔里射出的光柱一样照着平静的海。两只小青蛙在没有亮光的地方甜甜地睡着了。他们好像在梦里说:“大海多美呀!”
是啊,大海太迷人了!
这时,阿和把嘴贴近妈妈的耳朵,说:“妈,浴巾就留在这儿吧,咱们该回去了。”
“好的,浴巾没有了,但阿和照样能睡觉。”妈妈对着阿和的耳朵轻轻地说道。
“放心吧,小青蛙,这大海送给你们了!”说着,阿和拉着妈妈的手大步地走出了来林。
森林里一片寂静,萤火虫发出的亮光永远照射着小青蛙们居住的蓝色的大海。
(选自(秋巫婆的树叶信》,野藤译)
6. 【幻想之脉】
这篇童话结构巧妙,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阅读全文,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阿和找到了被大风吹走的蓝浴巾
② ________
阿和把蓝浴巾留下,小青蛙们③ _________
____
青蛙躲避长蛇
青蛙在萤光下甜甜地睡着了
7. 【幻想之眼】
童话写道:“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你认为这句话是谁说的?请根据上下文推测,并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幻想之趣】
童话中青蛙钓鱼时所唱的歌谣富有童趣,请作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幻想之蕴】
阿和找到了心爱的蓝浴巾,最终却选择了放弃。品味下面句子,结合童话内容,探究阿和这行为的意义。
森林里一片寂静,萤火虫发出的亮光永远照射着小青蛙们居住的蓝色的大海。(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结构的把握以及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解答此类题,首先读懂文章,其次找到有提示作用的语句,进行概括,概括的格式“人物+事件”,做到语言简洁连贯。
分析: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的形式,大故事是阿和和妈妈寻找被风刮走的蓝浴巾,找到后看见两只青蛙在浴巾上嬉戏,她决定借给小青蛙浴巾,晚上再去拿,看见两只青蛙甜甜地睡着了,她留下了浴巾;小故事是两只青蛙把蓝浴巾和雨水当作大海,在上面嬉戏打闹划船,躲避了长蛇,到晚上甜甜地睡着了。文章第7—8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阿和找到了被大风刮走的蓝浴巾;第9—2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青蛙在由蓝浴巾和雨水构成的大海上嬉戏;第22—2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青蛙躲避长蛇;第25—26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阿和把蓝浴巾借给了青蛙;第27—30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青蛙在蓝浴巾上甜甜地睡着了;第31—3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阿和把蓝浴巾留下,小青蛙居住在蓝色的大海上。据此概括作答,做到语言简洁连贯。
答案:6. ①青蛙在大海上嬉戏 ②阿和把蓝浴巾借给了青蛙 ③居住在蓝色的大海上。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题干要求“根据上下文推测”,联系“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的上文“阿和正要飞快地向蓝浴巾跑去,却猛地被妈妈拽住了胳膊。‘别出声!’妈妈说道。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阵声音,非常动听,像歌声一样”和下文“顺着这声音望去,只见蜂斗草的叶子上有两只小青蛙”可以推测是阿和惊喜的叫声,她在妈妈的“拽”“说”之后安静下来听到了“一阵声音”,“顺着这声音”发现了两只小青蛙,又惊又喜;也可以推测是妈妈的话,她引导阿和先仔细听,再循着声音找,最后发现好东西,这样一步一步发现好东西;从下文“这是什么呀?对,问问哥哥吧!”也可以推测是小青蛙的话,是青蛙弟弟发现蓝浴巾,欣喜地告诉哥哥,它们进行谈论。据此概括作答,做到语言简洁连贯。
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是阿和说的。阿和被妈妈拽住胳膊而停下脚步,在妈妈引导下,随着“一阵声音”发现了好东西,惊喜地喊出了这句话,然后顺着“这声音”又发现了青蛙兄弟在嬉戏。这与阿和天真、好奇的性格相吻合。
示例二:我认为是妈妈说的,下文中“这声音”指上文的“一阵声音”,前文妈妈拽住阿和的胳膊并提醒别出声”,接着发现“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声音就是青蛙的叫声,于是妈妈说了这句话。这些引导孩子逐步发现美好的言行与文中妈妈的形象吻合。
示例三:我认为是青蛙说的。下文中“这声音”,就是指上文中“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这句话,而顺着“这声音”可以发现青蛙兄弟正在叶子上俯视蓝浴巾,并谈论“这是什么”;这句话流露出的兴奋、激动,与青蛙发现蓝浴巾时的心情吻合。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解答此类题先判断这个句子的特点,可以从修辞、描写、有特点的词语入手;在这类句子的作用中选择,结合语境具体分析这个句子在这里表达的意思,结合段中心句和文章中心分析表达作用或效果。
童谣的句子特点:“我想钓鱼,我想钓鱼”运用反复手法,“这鱼比船大,这鱼比海大”运用夸张手法,“呱—呱—呱—”是青蛙的叫声;结合语境可见童谣展现出青蛙急切地想钓大鱼的欢快,青蛙欢快的叫声正是阿和愉快心情的体现,这是一种移情手法;同时,欢快的童谣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据此理解作答。
答案:运用反复,表现了青蛙们“想钓鱼”的迫切心理;运用夸张,表达了青蛙“想钓大鱼”的愿望;最后以“呱—呱—呱—”的青蛙叫声结尾,写出青蛙钓鱼的欢乐。歌谣中幻想的钓鱼场景与真实的青蛙叫声融在一起,似真似幻,既映衬了阿和的心情,又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氛围。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结合童话内容,阿和找到了心爱的蓝浴巾,看见两只青蛙在浴巾上嬉戏,她决定借给小青蛙浴巾,晚上再去拿,看见两只青蛙甜甜地睡着了,她最终却选择了放弃浴巾,可以理解阿和具有善良纯真的品质;再联系“森林里一片寂静,萤火虫发出的亮光永远照射着小青蛙们居住的蓝色的大海”这句话,可以理解阿和放弃蓝浴巾这一做法就像萤火虫的光亮永远陪伴着青蛙,它的意义就是放弃一点却能成全世界,这样一种美能深深地感染读者。据此概括作答,做到语言简洁连贯。
答案:9. 示例三:阿和把心爱的蓝浴巾永远留在了森林里,给青蛙一片居住的大海;她的善良纯真,就像萤火虫的光亮永远陪伴着青蛙,美好的品质在那一刻定格。一块浴巾却能给需要的人一片大海,微弱的萤光却能照亮别人的美梦,放弃一点却能成全世界:这样的放弃与成全会永远留在读者的心里。
例二【古代寓言故事】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 止有剩骨 止:______________ ②并驱如故 并:______________
③ 弛担持刀 弛:______________ ④其一犬坐于前 犬:______________
⑤ 乃悟前狼假寐 寐:______________ ⑥狼亦黠矣 黠:______________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通过阅读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1)止:仅,只 (2)并:一起 (3) 弛:解除,卸下 (4) 犬:像狗一样 (5) 寐:睡觉 (6) 黠:狡猾
13.(1)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那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2)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14.开始时屠户很害怕,存着侥幸心理给狼扔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跑到柴堆下面并倚靠柴堆,拿起了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暴起”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15.作用:这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道理: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存有任何幻想,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解析】文章主要讲述了有一个屠户晚上回家,遇到了狼,屠户先是把骨头扔给狼,可是狼仍然紧紧跟随,于是屠夫在打麦场里和两头狼对峙,最终屠户杀死了两只狼,还发现了两只狼诱惑敌人的策略这样一个故事,最后议论总结“狼的欺骗手段真是徒增笑料”。可通过故事情节与结尾议论部分进行寓意的推断。
例二巩固练习
练习一【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春夜奇遇
汤素兰
①为给父亲扫墓,小林医生在清明节前一天回到了大山里的老家。父亲老林是乡村医生,在家里开了一爿小小的“林氏诊所”。虽然现在父亲过世七八年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还挂在院门外的墙上。七八年的风吹雨淋,铜牌上有的地方生了铜锈,有点暗淡了。
②小林每打开一道门、推开一扇窗,就好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小时候,父亲总是忙,白天给人看病,晚上也常常要接诊或者出诊。他记得,西厢的房子,外间是药房,里间的门大多数时候还挂着锁,父亲也叮嘱他不要随便进去。有一天下午天快黑的时候,小林等父亲走远,便偷偷取出钥匙打开了里间的门。在昏暗中,小林看见一只长得像小鹿一样的动物,脑袋和一只眼睛包着棉纱、扎着绷带。小林打开门的时候,那个动物显然受了惊吓,发出一声响亮的叫声,一头撞翻小林,逃走了。父亲去世几天后,小林终于再次将这间神秘的房子打开,发现父亲竟然在这间昏暗的房子里装了无影灯,还有一张手术台,这又让小林大吃了一惊。
③小林家的房子在村子西头最靠近大山的坡地上。西边靠山,只有上山的小路,并没有人来往。除了朝南的院门,父亲还在后院的西边院墙上开了一道小门,小门装了铜铃,铜铃上系着一根拉铃的棕绳。棕绳一直拖到地上。小林不明白原因,他曾问过父亲:“拉铃不是得伸出手来吗?谁的个子会这么矮,矮到地上呢? ”“以防万一吧。万一来的是个矮个子呢? ”
④小林沿着山坡上的小路,朝父亲的墓地走去。一边走,一边在想:今年父亲的坟上,是不是又会有花环?来到父亲的墓地,小林果然又看见——不知道是谁,已经将一个用白梽木花和杨柳支扎成的花环挂在父亲坟头的麻石墓碑前。父亲去世后,每一年清明节,小林都发现,总是有谁比他更早来给父亲扫墓。他一直不知道这个神秘的人是谁,但他很高兴看到父亲被人纪念。
⑤这一天,一场雨阻断了回城的路。小林只好在家里住了一晚上。半夜里,小林好像听到丁零零的门铃声一直响个不停,小林迷迷糊糊地趿着拖鞋来到后院,打开小门。在朦胧的月光下面,他看见一只大穿山甲背着一只小穿山甲站在门口。大穿山甲看到小林,立即把两只前爪放在胸前,眼睛里流着泪,长长的嘴翕动着,急急忙忙地说话。小林竟然听懂了它的话:“啊,我家蜜宝有救了……”小林抬头看向屋后的大山,他分明感到在静寂的山岭间有无数双眼睛正在静悄悄地、充满期待地注视着他,让他对自己能听懂穿山甲说话一点儿也不震惊。小林立即从自己车子的后备厢里拿出急救箱,把穿山甲带到西厢里间。打开无影灯,在手术台上给小穿山甲清理伤口、消毒、缝合。那只大穿山甲一直紧张地搓着两只前爪,在手术台边上一边流泪,一边唠叨:“老獾爷爷还说,要是老林医生还在,这孩子或许还有救。当年黄麂的脑袋被猎枪打开花,还打瞎了一只眼睛,老林医生都将它救活了……”小林猛地一惊:“小时候看到的原来是黄麂呀!”穿山甲妈妈继续说:“每年清明节,都是它代表我们大家去给老林医生上坟。”小林医生恍然大悟。手术结束后,他吩咐穿山甲妈妈:“回家以后要防止伤口感染,一周以后就可以拆线了。 ”“我到时再来找你,行吗?”穿山甲妈妈问。小林医生本能地点了点头。
⑥吃完早餐,小林便收拾好东西,发动了汽车。表婶问:“小林,你怕是要过年才回来了吧? ”小林便说:“我下周末会回来呢。以后,我说不定每周末都回来。毕竟,开车也就两小时……”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大晴天,山下的溪涧里,茂密的春草染绿了溪水,山脚的水田里,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山坡的松林中,无数的小鸟用婉转歌声赞美着融融的春光。当汽车快要驶出屋前的坡道、转入山坡下的村道时,从汽车后视镜里,小林看到一只小松鼠跳到院墙上,用尾巴擦着“林氏诊所”的铜牌,他擦得铜牌在太阳下闪着铮亮的光。
(选自《人民文学》2020年第6期,有删改)
19.穿山甲深夜来到“林氏诊所”求救,并得到救治,虽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因为作者在前面做了铺垫,埋了伏笔。请根据小说填写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2分)
20.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先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
山下的溪涧里,茂密的春草染绿了溪水,山脚的水田里,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山坡的松林中,无数的小鸟用婉转歌声赞美着融融的春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春夜奇遇》用了童话中将动物拟人化的叙事手法,让动物与人沟通交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2分)
19.(2分)③后院西墙开小门,装门铃,系拖到地上的绳子。④为穿山甲得到救治提供了医疗保障。(每点1分。)
20.(3分)①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完整。②开头写“林氏诊所”的铜牌,引出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也暗含的诊所传统的中断。③结尾写“林氏诊所”的铜牌,凸显了小说主题,也预示着小林将继承诊所传统。(每点1分,从“首尾对比”的角度将②③条综合作答。亦可。)21.(4分)用排比句式充分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表达的气势和节奏感。②用拟人手法赋予了动物以人的特性,生动形象。(每点2分,手法和分析各1分。)
22.(3分)①亦真亦幻,增加了阅读趣味,是读者深入了解动。②可以拉近主人公与动物的关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创造人与动物同为地球主人的境界,有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每点1分。)
练习二【文言文积累】
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韩非子《喻老》)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三易马而三后 ( )
②先则恐逮于臣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换,更换 ②被 2.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 3. 示例: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患得患失,否则做事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译文】赵襄子(晋国国卿)跟王于期学习驾御马车,不久和王于期比赛,三次换马但是三次都落后。赵襄子说:“您没有将您的技术全部教给我。”回答说:“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凡是驾御所应该重视的,是马的身体与车统一,(驾御的)人心和马协调,这样才可以跑得快跑得远。今天您落在后面的时候想追上我,在我前面的时候怕被我追上。凡是驾着马车抢道比拼,不是先就是后。但是您领先或落后时心里想到的都是我,您哪能和马协调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啊。”
满足的人的衬衫
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你还缺什么吗?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
你恋爱了?如果你想要哪个姑娘,告诉我,我会安排你们结婚的,不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王的女儿,还是最穷困的农家女子,我都可以给你解决!
不是,爸爸,我没爱上什么人。
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开心解闷。戏剧、舞会、音乐、歌曲,但毫无效果,而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消退。
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授。他让大家见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来见国王,说: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须这样做:找到一个感到满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并且因为一切而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衬衫跟你的儿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
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
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你满足吗?
很满足,陛下。
那好。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
噢,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快滚出去!我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想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
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真是又幸福又满足。他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国家和平安宁。满怀希望的国王当即派出使者去向他求讨衬衫。
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个人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个世界,抛弃这一切!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夜里不能睡觉!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
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来,把随从都甩在后边老远。追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见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国王停下来,想:这么唱歌的人只能是个满足的人!就寻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
好小伙子,你愿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不愿意。
那是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
国王想: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快过来!我的儿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但你给我,给我
什么东西,陛下?
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他,开始解开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
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
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5分)
7.本文的开头有两种不同的译文,你觉得哪种译文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请说明理由。(3分)
A.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B.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珍宝。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郁寡欢,整天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8.故事中王子和小伙子没有姓名,他们都具有典型意义。请你说说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一类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国王找到衬衫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 (1)神父、邻居国王、小伙子(2)【示例1】找到的人物身份不一样,一个是神职人员,一个是国王,一个是普通人。【示例2】寻找的途径不一样。神父是使者找来的:邻居国王是人们告诉国王的;小伙子是国王遇到的。【示例3】故事情节的详略不一样。前两次寻找略写,第三次详写。【示例4】找到的人物的心态不一样。神父对现状很满足但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小伙子对一切都很满足并且很快乐。【5分,(1)2分,按顺序回答,每错1个扣1分:(2)3分,若有其它围绕变化回答的酌情给分】
7. 【示例1】A更能体现童话的语言特点。相比B 视若珍宝郁郁寡欢整天等词句,A 中的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总是不快乐 整天整天等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简明、朴实、生动等特点,符合儿童的口吻,更加适合儿童阅读。【示例2】B 视若珍宝和郁郁霖欢 等词语,更能体现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3分。如选B,立足于语言生动、形象,并能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最多给2分,如【示例2】;只写选项,不说明理由或理由偏离童话语言特点,给0分)
8. 王子代表几乎拥有一切却还是不快乐的一类人?,小伙子代表尽管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很满足、很快乐的一类人。(4分,各2分)
9. 说明:本题6分,分层赋分。答案的重心不是关注找到或没找到,而是关注对衬衫 象征意义的理解。
衬衫初中童话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第一层:仅从内容表层理解,理解肤浅,表述较笼统?(1-2分)
【示例】我认为国王没找到衬衫。故事的结尾写得很清楚,国王终于找到一个对于现状完全满足的人,却发现这个满足的人并没有衬衫。
第二层:从衬衫象征意义层面理解,理解较浅层、较单一,表述较有条理。(3-4分)【示例】我认为国王(可能)找到了衬衫。国王虽然没找到物质意义上的衬衫,但是他找到了精神上的衬衫,因为他从小伙子身上明白了一个道理:知足常乐,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基础。
第三层:从衬衫象征意义层面理解,理解有深度、多角度,表述有条理。(5-6分)
【示例】我认为国王(可能)找到了衬衫。神父对生活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唯有小伙子对自己的现状很满足。国王虽然没有找到物质意义上具体的衬衫,但是他在一次次寻找中,真正理解了 衬衫的象征意义,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人性的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精神的满足快乐耍比欲望的追求更能让人快乐;满足是人的自我感受,权力、地位、物质等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快乐,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以;真正的满足、幸福与快乐。
笔记本
通过表格法来理解文言寓言如:
杞人忧天(叙事类)
杞国有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赏析】这则寓言,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作者不以这两种人为然。
文章重要刻画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致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在别人耐心的开导下,他又放下心,高兴极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了。另外一个人物,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方法,还是值得肯定的。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道理】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首先杞人缺乏了起码的常识和经验:他把天空看作一块大石板一样的物质,担心他坠落崩碎,其次他忽视了祖祖辈辈的生活经验,为了一件从未发生的事情而担心。
方法:事件梳理
寓意:不要为毫无根据或没有必要的事情担忧。
【方法总结】
读懂文章大意
找到文章描写的事件
梳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由事件的演变或者结果的好坏得出一定的道理
5. 感知寓言深刻的寓意
课后巩固
1、烛邹亡鸟(原创)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
【课本剧】
人物:景公、烛邹、晏子
道具:鸟笼、弓箭
【镜头一】
旁白: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翻译:景公喜好射鸟,委派烛邹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
景公人物设计: 奢侈、易怒、残忍 原因: 1、喜欢养鸟娱乐 2、随便杀人
【镜头二】
景公暴怒召唤属下去杀烛邹。
晏子出声说道:“ 烛邹有三条罪,请让我对他数说了他的罪以后再杀他 ” (原因及作用:想要解救烛邹,为下文委婉进谏做铺垫 )
晏子的人物设计:聪明、机智、善谏 原因:1、并没有直接阻止景公杀人2、抓住时机委婉进谏。
【镜头三】
烛邹(神情:惊恐 原因:1、他弄丢大王的鸟 2、大王比较残忍 )跪在景公面前。
晏子:列举烛邹的罪行…………
景公默默听着(随着晏子不断叙述,景公的神情逐渐变化)
晏子例举完毕,说:请杀了他吧。
景公摆摆手,说到:勿杀,寡人明白你的用意了。
【剧本探讨】
(1)身为扮演景公的演员应该怎么样处理【镜头三】景公的神情变化?
小海认为烛邹没有一句台词不应该上场,你同意的他的观点吗?并说明理由。
扮演晏子的演员在例举烛邹罪行时不知道应该用何种语气表达晏子当时的情绪,其中有一句台词“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不知如何设计。小海知道了这件事,说语气应该是愤怒,因为
设计应该: 原因是
小宁看他们对台词时,产生了疑问,不知晏子在列举烛邹的罪行的话语,有什么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海认为,景公最后明白了晏子的用意,应该说出来,这样可以让观众清楚文章的蕴含道理。小宁却不是怎么认为的,景公不说可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也侧面刻画了晏子的人物形象,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由愤怒--平静---思考---明悟(2)不同意,烛邹是文章的重要人物,所有的事件都是围绕他展开的。(3)语气原因:表达自己对于景公所做之的愤慨。希望自己的话语能让景公改正错误。设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原因:“闻之”加重音表达此事的重要性,“重鸟”加重重音是委婉批评景公轻视人。“是”加重音是对景公行为的判定。(4)表面是在说烛邹的罪行,其实实在例举景公的罪行,委婉含蓄地批评景公。(5)言之有理即可。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 ②召吏欲杀之( ) ③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主管。②他,代烛邹。③缘故。(2)①委派烛邹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②从而认为我们的君主是看重鸟却轻视人士的君主,这是第三条罪。(3)①要仁政,不要暴政。②理,要讲到点子上。③以退为进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翻译】景公喜好射鸟,委派烛邹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景公老火,叫来手下准备杀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请让我对他数说了他的罪以后再杀他。'景公说:'可以。'于是把烛邹叫来在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道:'烛邹,你给我们的君主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君主因为鸟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使别的国的诸候听说了这件事后,从而认为我们的君主看重鸟却轻视人士,这是第三条罪。烛邹的罪已数说完了,请杀了他吧。'景公说:'别杀了,寡人听你的就是了。'
文章寓意
揭露当时的帝王统治者重鸟轻人的残暴本质,颂扬晏子的能言善辩与机智、正直的精神。
人与人交流需要掌握适当技巧,在劝诫指正别人时也应做到趋利避害。
劝阻他人也要讲究方法,有时应学会避其锋芒,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晏子不是直接劝阻,而是间接婉转地提醒齐景公杀了烛邹会影响他的声誉,从而使他改变了主意。
铺垫或伏笔
作用
①
送走的黄麂包着棉纱、扎着绷带
暗示老林救治动物。
②
家在村头,最靠近大山,西门无人来往。
方便动物来去。
③
为动物求治创造了条件
④
西厢里间有手术设备,小林是医生。
起因
经过
结果
忧
晓
喜
事件
忧
晓
喜
内容
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天:积气,不崩坠
日月星宿:有光耀,不中伤
地:积块,不坏
其人舍然大喜
第20练 寓言类阅读提升-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难点讲练测(部编版): 这是一份第20练 寓言类阅读提升-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难点讲练测(部编版),文件包含第20练寓言类阅读提升原卷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docx、第20练寓言类阅读提升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5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难点讲练测(部编版): 这是一份第15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难点讲练测(部编版),文件包含第15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原卷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docx、第15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6讲 阅读概括-作用题型-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难点讲练测(部编版): 这是一份第16讲 阅读概括-作用题型-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难点讲练测(部编版),文件包含第16讲阅读概括-作用题型原卷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docx、第16讲阅读概括-作用题型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