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屠园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教情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月考)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屠园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教情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月考),文件包含八上语文试卷docx、八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婆娑(suō) 主宰(zǎi) 倔(juè)强 潜(qián) 滋暗长
B.开垦(kěn) 倦怠(dài) 虬(qiú) 枝 无边无垠(yín)
C.锤(chuí)炼 秀硕(qí) 鄙(bǐ)视 恹(yǎn)恹欲睡
D.毡(zhān)子 晕(yùn) 圈 刹(shà)那 坦荡如砥(dǐ)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看见满院1áng jí( )的东西,我又想起祖母。
(2)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 páng yì xié chū ( ) 。
(3)老境却如此tuí táng( ) 。
(4)pán shān(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3.根据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14分)
(1)白头搔更短, 。
(2) ,甲光向日金鳞开。
(3) ,自将磨洗认前朝。
(4)天时不如地利, 。
(5)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 ? 。
(7)李清照的《渔家傲》中,表现词人内心彷徨和怀才不遇感慨的句子是 , 。
(8)在《渔家傲》中词人引用典故,借鹏抟九万里的风力,把舟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的诗句是 。 , !
(9)它没有 ,没有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背影》中,朱自清的祖母去世,父亲丢了差事,对于他们全家来说,这真是祸不单行。
B.给一个事物或一件事情赋予意义,既体现知识又体现水平,甚至可以达到妙手偶得的境界。
C.呼伦湖畔的草很丰腴与茂盛,草远坦荡如砥、辽阔广大,没有山峦起伏,没有沟壑纵横,唯有缓缓的坡度在无限地透迤、延伸。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束缚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冬天的昆明是一个温暖如春的好季节。
B.那一排排矫健挺拔的大白杨,一片片随风摇曳的杨树林、一亩亩银花盛开的棉田、一垛垛刚刚收割的玉米和高粱堆得像小山。
C.朱自清的纪实散文《背影》刻画了一位垂暮之年,却挚爱儿子的可敬的老人形象,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都可以传达出明确的这一点:一切都是因为爱。
D.严文井说过: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摩诘,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和孟浩然合称“王孟”。王安石曾评价其诗 “诗中有画”。
B.《背影》是以写景抒情为主的散文,作者是朱自清,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C.《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现代作家、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D.《〈孟子〉三章》的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7. 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做大人的,不要把孩子的路都铺好,生怕孩子在路上被小石子硌了脚。
②为了让孩子的人生不留遗憾,做父母的应当让孩子保持个体的独立。
③子女是父母的心头肉,疼着宠着自是无话可说。
④但是,孩子不是父母精神的全部寄托,他们是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也会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路要走。
⑤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历练的人生,也是有缺憾的。
A、②①④③⑤ B.③④①⑤② C.④②①③⑤ D、⑤②③④①
综合性学习 (7分)
某校八年级开展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材料一:近几车,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学生们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珍宝。
材料二: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只要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做作业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两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4分)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个情况,你班准备开展“使用作业软件利弊谈”活动,你认为使用作业软件弊大于利。请你说一说使用作业软件有哪些弊端。(3分)
阅读与理解(50分)
古诗赏析(5分)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首联写春望所见:虽然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破,但是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草木繁密茂盛,诗人感慨万千,禁不住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通过对“花”“鸟”的描写,运用触景生情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C. 颈联中的“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们心中共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D. 整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
文言文对比阅读(15分)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①与刃,有以异乎?”梁惠王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②,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①梃(tǐng):棍棒。②政:施行恶政。③庖(pá);厨房。④饿草(pià);饿死的人。⑤率:带领。⑥恶(wū):表示反问的语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
(2)亲戚畔之 畔:
(3)无以异也 异:
(4)且人恶之 且:
2.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A.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4.敢于谏言,方显能臣本色。[甲][乙]两文共同表达了孟子的什么主张?(4分)
现代文阅读(16分)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①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②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③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④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⑤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⑥“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⑦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⑧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⑨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⑩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⑪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⑫“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⑬“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⑭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15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16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去看看就好了!”
⑰“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⑱“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⑲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20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21“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22“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23“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24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25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4分)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2.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分)
3.结合语境,品析文中的加点词语和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4分)
4.这篇小说的标题《一个走运的人》,你喜欢吗?请说明理由。
(四)现代文阅读(14分)
每人都来传递“正能量”
陈鲁民
①英国心理学大师理查德·怀斯曼的《正能量》出版后,“正能量”成为最受大家欢迎的流行语。所谓“正能量”,即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正能量”给人向上的信心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幸福生活,人人需要,多多益善,但却需全社会共同创造,相互传递。
②印度前国会著名议员梅农,出身贫寒,当年他初到新德里时,刚下火车,便遭贼窃,被洗劫-空。绝望中,他求救于一位素不相识的锡克老教徒,请求暂时借他15个卢比,他问老教徒地址,以便日后还钱。老教徒摆摆手说,在你的有生之年,你可以把这笔钱还给任何一个有求于你的陌人。梅农始终记着老教徒信任的嘱托,直至逝世,他对有求于他的陌生人,都会提供15卢比的资助。有意思的是,他的一个助手也仿效他的做法,而助手的儿子也学着父亲去帮助别人。其中一个被助者把此事写成文章发表在报纸上,这个传递正能量的故事,便流传更广更远。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和教益。
③我们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在传递正能量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一个角色。比如那位锡克老教徒,是传递正能量的发起人,精神最为可敬,梅农议员和他的助手以及助手的儿子,则是正能量的忠实传递者,也颇难能可贵。然而,还有一种人,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杨朱之徒,对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一概来者不拒,却不肯为别人送去一点正能量,正能量的传递到他那里就戛然而止。我们若能做一位正能量的发起人,那自然是最为光荣的,退而求其次,也应做一个正能量的忠实传递者,无论如何,不要让正能量的传递中断在你的手里。
④著名学者巴锡尔说过:“一件善行永不会枉费----播撒殷勤,将收割友谊;传播温暖,将收获爱心。”正能量的传递,就投入和产出之比,可以说是世界上社会效益最好的一项活动。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其影响之大自不必说,就是平时生活中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和颜悦色的问候,一次情周到的服务,或给老人让个座,帮盲人过马路,扶起摔倒的孩子,举手之劳,片刻之功,也同样可以使人感到正能量无比,并影响他也去把正能量传递给别人。比如,坐过劳模李素丽公交车的客,接受了她热情周到的服务,心里一天都会暖洋洋的,也可能会用同样好的心情和态度去服务人,传递正能量。而被人民好公仆吴天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感动的居民们,也会很自然地把对吴天祥的感激之情用于自己的工作上,去奉献正能量给别人……他们都在积极地发起或传递正能量,在他们周围,就形成了一个个充满温馨友爱的小环境,而这样的小环境多了,社会的大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⑤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美丽中国,需要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作为动力支持,以使人们心态更加积极、阳光,风气更加淳朴、和善。那么,每个人都应力争做一个正能量的发起人或传递者。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做到“力到处,常行好事;力欠处,常有好心”,就值得称道嘉许,就是一个合格的正能量传递者。那么,坐而论道,不如身体力行,让我们大家都投入到传递正能量的队伍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传递正能量,就从每天早晨开始,从每件小事开始。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什么是“正能量”?为什么要传递正能量?(4分)
3.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4.如何理解“力到处,常行好事;力欠处,常有好心”这句话的含义?(4分)
三、写作(60分)
在人生道路上没有什么是一帆风顺的。回望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也会遭遇失败和挫折,请以“在 中成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6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8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三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月考),文件包含12月份联考九年级语文试卷docx、九年级语文答案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与运用,古诗鉴赏,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