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核心素养】部编版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课件+教案+素材)
展开
这是一份【核心素养】部编版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课件+教案+素材),文件包含核心素养部编版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pptx、核心素养部编版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doc、刘和刚-和为贵mp3、万隆会议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故宫三大殿 中国历来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家和万事兴等富涵哲理的成语。同学们发现没有,在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和”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以和为贵”! 综 合 性 学 习思维能力文化自信审美创造语言运用核心素养继承传统文化中“和”的内涵,通过“和而不同”的辨析,学会在坚持原则、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谅解和宽容他人的处事方法。正确解读“和”与“同”的内涵。理清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了解“和而不同”在当下的意义。积累“和”的名言警句,指导自己的生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个人、家庭和谐,构建和谐环境。核心素养1.探究“和”,了解“和”的具体含义及其在当下的积极意义。2.交流“和”,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主张,理解古今“和”的多样性思想内涵。3.运用“和”,搜集生活中“和为贵”的典型事例,感悟剖析并从中汲取营养。什么是“和”?《说文解字·龠部》:“龢,调也。从龠(yuè),禾声。读与和同。”《说文解字·口部》:“咊,相应也。从口,禾声。” “册” 是排箫的象形,三角形是聚合的含义,意思是将声音聚拢起来。“禾”表示禾音,合起来是吹奏排箫、吹奏音乐,也就是相互配合的和谐状态。 真正的音乐不是一个声音的简单重复,必然是不同声调、音频的有机结合。如此,人们对“和”的理解也就由单纯的乐器拓展开来,意味着一种不同元素的协调、结合过程。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关键词:思想、智慧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孔子这种“和而不同”的为人处世方式,显示了孔子思想的深刻和智慧的高深。朱熹:和者,无乖戾之心, 同者,有阿比之意。译文:君子崇尚道义,处事公正平和,没有挑剔刻薄之心。小人只重私利,极尽阿谀朋比之能。 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极好的阐释。1.小组讨论:“和”与“同”有什么区别?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是怎样的?“和而不同”在当下有什么意义?(1)“和”与“同”的区别:“和”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一个准则,强调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各方的协调和和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为不盲目附和,又能兼容不同意见,是保持个性的统一,是有差别的多样的统一。关键词:多样性、协调性、原则方法一、探“和”之义“同”是同一事物的简单相加,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为盲目附和,不肯表达自己的意见,是无原则的调和 ,是无差别的同一。 “和”是抽象的,内在的,而“同”则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2)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古人论述“和而不同”这一思想时,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先阐述什么是“和”,什么是“同”,在对比中,使“和”与“同”的区别得以清晰体现。然后以君子与小人不同的言行来进一步阐述“和”与“同”的区别,从而使读者充分理解“和而不同”这一思想的内涵。(3)“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即使在今天,“和而不同”这一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仍然可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标。“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同而不和”则必然导致纷争乃至战争。如今,人类拥有的核武器可以在瞬息之间毁灭地球。如果只强求“同”而不谋求“和”,使矛盾冲突激化,结果只能是共同毁灭。所以说,“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法则。和睦和谐平衡协和2.“和”的内涵是丰富的,古代经典中对“和”的论述也涉及多个方面。阅读教材中的资料,也可自行搜集,适当补充,理解“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3.讨论之前要认真阅读、思考,讨论时要相互补充、启发。整理各人发言,汇总后放入本次综合性学习档案袋。1.“和”的思想,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可以概括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这是孔子弟子有若的话,原文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历来说法很多。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多将“和为贵”中的“和”理解为“和睦”“和气”等。你知道哪些体现“和为贵”的例子?课外搜集这方面的事例,可以是历史故事,也可以是身边的事,从中探寻“和为贵”的真谛。二、寻“和”之用 战国时有“将相和”的美谈,清朝康熙年间又有“六尺巷”的故事。“以和为贵”的故事层出不穷,和和睦睦是我们社会和谐的追求。罗威饲犊 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 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司马徽让猪 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 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点我视频2.“我们平时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标语,它们对宣传主张、倡导行为、制造氛围有着特殊的作用。参考示例,每名同学创作几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既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一定的思想性,也要讲究语言,力求形式新颖、朗朗上口。组内互相评改,选出优秀的标语在班上展示。示例:•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和以处众,平以养心,独以思己遵古训,和为贵;促和谐,人为本。居家贵和睦,近邻胜远亲。和谐使宇宙运转不停。奏响家庭平安之音,共享社会和谐之声。促进和平的人受人景仰,挑起摩擦的人遭人嫌恶。 知书达理和为贵,礼仪相待邻里亲。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机器的摩擦耗费成本,人际的摩擦损耗心灵。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教当先,和为贵。起舞荷塘,齐声歌唱。中国梦想,和平希望。自然充满绿色,家庭充满爱意,社会充满和谐。弘扬中华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1.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观点的交锋。相持不下时,有些同学会恶语伤人,最后不欢而散。思考如何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全班合作,制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2.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新闻事件为话题,在班上组织一次时事讨论会。大家以“和而不同”为理念,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启发,共同受益。三、班级讨论会坦诚真挚,宽厚仁慈;和睦共处,互帮互助。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关心集体,团结他人。尊重别人,不得歧视;乐于助人,不求回报。完善自我,提高修养;与人为善,方式恰当。班级议事规则提示1: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制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例如:同学们思考并举手,经主持人允许后可发言;允许每个同学陈述自己的观点、看法或感想,并说明理由;最终的结果通过举手的方式决定,尊重大多数同学的意见。提示2:时事讨论会之前,多渠道查找相关资料,为发言做准备;讨论时,本着“和而不同”的理念,相互启发,共同受益;讨论会后,认真总结反思。 新冠肺炎病毒全球流行后,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污蔑病毒源自中国,污蔑中国隐瞒疫情数据。甚至要求中国赔偿他们在疫情中的经济损失。但自美国疾控中心主任承认美国有流感死者可能是患新冠肺炎一事被曝光之后,相关话题在国内掀起激烈讨论。3月12日晚,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推特上,用中英双语连发5条推文怒怼美国。“美国疾控中心主任被抓了个现行。零号病人是什么时候在美国出现的?有多少人被感染?医院的名字是什么?可能是美军把疫情带到了武汉。美国要透明!要公开数据!美国欠我们一个解释!”根据你们对“和”的理解,来谈谈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讨论话题 通过这次活动,你对中国文化中的“和”一定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理解吧?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收获。作文示例和谐之美 美丽的鲜花,因为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和鲜润;蓝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陪伴,才显得静穆和安详;茫茫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装点,才显得伟岸和宽广。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也因为能与其他的事物互相映衬、互相促进,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和谐。 和谐之美在于宽容。宽容像一颗种子,它能在人类心灵这片净土上扎根发芽,茁壮成长。一颗宽容之心是多么伟大,它能够平息怒火,感化邪恶,播撒善良。它让我们享受到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的滋润。秉持一颗宽容之心,人生才会更美丽出彩,社会才会更和谐安定。 和谐之美在于无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无私的爱,世界将会成为美好的人间。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国人所体现出来的无私的爱心,让世界瞩目。点点滴滴的爱,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凝聚成一片爱的海洋,滋润着每一颗因饱受苦难而干涸的心灵。因为这份无私的爱,我们凝聚到一起,渡过了种种艰难险阻。 和谐之美在于淡泊。摒弃功利之心,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才是和谐。苍鹰是为了搏击长空,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因此辽阔的天空赐予了它自由飞翔的空间;风帆是为了搏击风雨,而不是为了夸耀自己的桅樯,因此浩瀚的大海给予了它豪壮宽阔的乐园。其实,你也一样,只要你拥有一颗平凡、淡泊的心,总会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芒! 和谐之美,无处不在,我们因和谐而相亲相爱,生活因和谐而欢乐无限。班级将举行“和”文化综合探究活动,要求大家积极参与。【多姿多彩的“和”】(1)请你搜集古人与“和”有关的资料,如成语、名言、故事等,仿照示例,谈谈你对“和”的理解。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忍让与宽容。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谦逊与认错。 (2)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威仪尽失,礼崩而乐坏,政治上的多元状态造就了思想上的极度自由和解放。一时间,社会上各种思想流派如同绚丽的百花竞相开放,它们被称为“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由此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这为“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是泛指,其中对中国后世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诸子百家在几百年的发展中,思想不断地交锋与融合,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也由此奠定。读到这段历史,小明同学深有感触,想写一副对联,还没写好,请你帮他完成。 上联:百家争鸣,各领风骚多彩流派群芳绚下联:__________,博采众长大美中华_________文化融合底蕴深【魅力无穷的“和”】(3)①2019年4月,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湘潭市派出由部分优秀教师组成的访问团,赴新西兰交流。 ②我市教师为新西兰人民表演了书画、民族舞蹈、诗词朗诵等节目。 ③这些节目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缘故。 ④此次活动,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和”的魅力。这段文字中,有一处语病,请标出序号并修改。③ 这些节目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是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4)放学后,你和同学兴高采烈地跑到操场上准备打篮球。这时,又来了另外一个班的同学。“我们先到!场地该归我们。”“凭什么?场地又不是你们班的。”大家互不相让,此时,请你用“和”理念来劝说,化解这场争吵。 (30字左右)示例:大家不要因小事争吵,不如各退一步?球场这么大,我们一起来玩吧!
故宫三大殿 中国历来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家和万事兴等富涵哲理的成语。同学们发现没有,在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和”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以和为贵”! 综 合 性 学 习思维能力文化自信审美创造语言运用核心素养继承传统文化中“和”的内涵,通过“和而不同”的辨析,学会在坚持原则、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谅解和宽容他人的处事方法。正确解读“和”与“同”的内涵。理清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了解“和而不同”在当下的意义。积累“和”的名言警句,指导自己的生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个人、家庭和谐,构建和谐环境。核心素养1.探究“和”,了解“和”的具体含义及其在当下的积极意义。2.交流“和”,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主张,理解古今“和”的多样性思想内涵。3.运用“和”,搜集生活中“和为贵”的典型事例,感悟剖析并从中汲取营养。什么是“和”?《说文解字·龠部》:“龢,调也。从龠(yuè),禾声。读与和同。”《说文解字·口部》:“咊,相应也。从口,禾声。” “册” 是排箫的象形,三角形是聚合的含义,意思是将声音聚拢起来。“禾”表示禾音,合起来是吹奏排箫、吹奏音乐,也就是相互配合的和谐状态。 真正的音乐不是一个声音的简单重复,必然是不同声调、音频的有机结合。如此,人们对“和”的理解也就由单纯的乐器拓展开来,意味着一种不同元素的协调、结合过程。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关键词:思想、智慧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孔子这种“和而不同”的为人处世方式,显示了孔子思想的深刻和智慧的高深。朱熹:和者,无乖戾之心, 同者,有阿比之意。译文:君子崇尚道义,处事公正平和,没有挑剔刻薄之心。小人只重私利,极尽阿谀朋比之能。 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极好的阐释。1.小组讨论:“和”与“同”有什么区别?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是怎样的?“和而不同”在当下有什么意义?(1)“和”与“同”的区别:“和”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一个准则,强调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各方的协调和和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为不盲目附和,又能兼容不同意见,是保持个性的统一,是有差别的多样的统一。关键词:多样性、协调性、原则方法一、探“和”之义“同”是同一事物的简单相加,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为盲目附和,不肯表达自己的意见,是无原则的调和 ,是无差别的同一。 “和”是抽象的,内在的,而“同”则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2)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古人论述“和而不同”这一思想时,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先阐述什么是“和”,什么是“同”,在对比中,使“和”与“同”的区别得以清晰体现。然后以君子与小人不同的言行来进一步阐述“和”与“同”的区别,从而使读者充分理解“和而不同”这一思想的内涵。(3)“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即使在今天,“和而不同”这一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仍然可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标。“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同而不和”则必然导致纷争乃至战争。如今,人类拥有的核武器可以在瞬息之间毁灭地球。如果只强求“同”而不谋求“和”,使矛盾冲突激化,结果只能是共同毁灭。所以说,“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法则。和睦和谐平衡协和2.“和”的内涵是丰富的,古代经典中对“和”的论述也涉及多个方面。阅读教材中的资料,也可自行搜集,适当补充,理解“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3.讨论之前要认真阅读、思考,讨论时要相互补充、启发。整理各人发言,汇总后放入本次综合性学习档案袋。1.“和”的思想,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可以概括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这是孔子弟子有若的话,原文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历来说法很多。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多将“和为贵”中的“和”理解为“和睦”“和气”等。你知道哪些体现“和为贵”的例子?课外搜集这方面的事例,可以是历史故事,也可以是身边的事,从中探寻“和为贵”的真谛。二、寻“和”之用 战国时有“将相和”的美谈,清朝康熙年间又有“六尺巷”的故事。“以和为贵”的故事层出不穷,和和睦睦是我们社会和谐的追求。罗威饲犊 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 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司马徽让猪 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 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点我视频2.“我们平时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标语,它们对宣传主张、倡导行为、制造氛围有着特殊的作用。参考示例,每名同学创作几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既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一定的思想性,也要讲究语言,力求形式新颖、朗朗上口。组内互相评改,选出优秀的标语在班上展示。示例:•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和以处众,平以养心,独以思己遵古训,和为贵;促和谐,人为本。居家贵和睦,近邻胜远亲。和谐使宇宙运转不停。奏响家庭平安之音,共享社会和谐之声。促进和平的人受人景仰,挑起摩擦的人遭人嫌恶。 知书达理和为贵,礼仪相待邻里亲。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机器的摩擦耗费成本,人际的摩擦损耗心灵。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教当先,和为贵。起舞荷塘,齐声歌唱。中国梦想,和平希望。自然充满绿色,家庭充满爱意,社会充满和谐。弘扬中华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1.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观点的交锋。相持不下时,有些同学会恶语伤人,最后不欢而散。思考如何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全班合作,制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2.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新闻事件为话题,在班上组织一次时事讨论会。大家以“和而不同”为理念,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启发,共同受益。三、班级讨论会坦诚真挚,宽厚仁慈;和睦共处,互帮互助。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关心集体,团结他人。尊重别人,不得歧视;乐于助人,不求回报。完善自我,提高修养;与人为善,方式恰当。班级议事规则提示1: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制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例如:同学们思考并举手,经主持人允许后可发言;允许每个同学陈述自己的观点、看法或感想,并说明理由;最终的结果通过举手的方式决定,尊重大多数同学的意见。提示2:时事讨论会之前,多渠道查找相关资料,为发言做准备;讨论时,本着“和而不同”的理念,相互启发,共同受益;讨论会后,认真总结反思。 新冠肺炎病毒全球流行后,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污蔑病毒源自中国,污蔑中国隐瞒疫情数据。甚至要求中国赔偿他们在疫情中的经济损失。但自美国疾控中心主任承认美国有流感死者可能是患新冠肺炎一事被曝光之后,相关话题在国内掀起激烈讨论。3月12日晚,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推特上,用中英双语连发5条推文怒怼美国。“美国疾控中心主任被抓了个现行。零号病人是什么时候在美国出现的?有多少人被感染?医院的名字是什么?可能是美军把疫情带到了武汉。美国要透明!要公开数据!美国欠我们一个解释!”根据你们对“和”的理解,来谈谈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讨论话题 通过这次活动,你对中国文化中的“和”一定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理解吧?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收获。作文示例和谐之美 美丽的鲜花,因为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和鲜润;蓝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陪伴,才显得静穆和安详;茫茫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装点,才显得伟岸和宽广。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也因为能与其他的事物互相映衬、互相促进,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和谐。 和谐之美在于宽容。宽容像一颗种子,它能在人类心灵这片净土上扎根发芽,茁壮成长。一颗宽容之心是多么伟大,它能够平息怒火,感化邪恶,播撒善良。它让我们享受到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的滋润。秉持一颗宽容之心,人生才会更美丽出彩,社会才会更和谐安定。 和谐之美在于无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无私的爱,世界将会成为美好的人间。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国人所体现出来的无私的爱心,让世界瞩目。点点滴滴的爱,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凝聚成一片爱的海洋,滋润着每一颗因饱受苦难而干涸的心灵。因为这份无私的爱,我们凝聚到一起,渡过了种种艰难险阻。 和谐之美在于淡泊。摒弃功利之心,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才是和谐。苍鹰是为了搏击长空,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因此辽阔的天空赐予了它自由飞翔的空间;风帆是为了搏击风雨,而不是为了夸耀自己的桅樯,因此浩瀚的大海给予了它豪壮宽阔的乐园。其实,你也一样,只要你拥有一颗平凡、淡泊的心,总会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芒! 和谐之美,无处不在,我们因和谐而相亲相爱,生活因和谐而欢乐无限。班级将举行“和”文化综合探究活动,要求大家积极参与。【多姿多彩的“和”】(1)请你搜集古人与“和”有关的资料,如成语、名言、故事等,仿照示例,谈谈你对“和”的理解。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忍让与宽容。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谦逊与认错。 (2)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威仪尽失,礼崩而乐坏,政治上的多元状态造就了思想上的极度自由和解放。一时间,社会上各种思想流派如同绚丽的百花竞相开放,它们被称为“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由此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这为“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是泛指,其中对中国后世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诸子百家在几百年的发展中,思想不断地交锋与融合,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也由此奠定。读到这段历史,小明同学深有感触,想写一副对联,还没写好,请你帮他完成。 上联:百家争鸣,各领风骚多彩流派群芳绚下联:__________,博采众长大美中华_________文化融合底蕴深【魅力无穷的“和”】(3)①2019年4月,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湘潭市派出由部分优秀教师组成的访问团,赴新西兰交流。 ②我市教师为新西兰人民表演了书画、民族舞蹈、诗词朗诵等节目。 ③这些节目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缘故。 ④此次活动,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和”的魅力。这段文字中,有一处语病,请标出序号并修改。③ 这些节目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是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4)放学后,你和同学兴高采烈地跑到操场上准备打篮球。这时,又来了另外一个班的同学。“我们先到!场地该归我们。”“凭什么?场地又不是你们班的。”大家互不相让,此时,请你用“和”理念来劝说,化解这场争吵。 (30字左右)示例:大家不要因小事争吵,不如各退一步?球场这么大,我们一起来玩吧!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