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我国地势的特征,掌握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了解我国地形的特点,知道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
3.了解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二、方法与过程
通过读图,讨论分析我国地势、地形的特点,得出相应的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课知识学习、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同时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势、地形的特点
难点: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情景引入
探究地势特点
探究地形的特点
小结
巩固联系
拓展作业
播放歌曲《大中国》
课件展示:
1.地势和地形的概念
2.古诗词:“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3.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并沿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动画。
提出问题:你能试着根据老师所提供的资料分析出我国地势的特点吗?
课件展示:
1.我国三级阶梯示意图
2.指导学生分析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课件展示:
1.“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
2.展示巴西地形图
提问:找一找这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是否都有?我国地形具有什么特点?
总结: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课件展示:
我国的主要山脉。
要求学生在“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上分别找出我国主要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
课件展示
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与诗歌
欣赏歌曲、图片
学生分析诗词所包含的地理信息。
观察地图及动画,小组合作讨论我国地势特点。
学生读图回答
学生读我国地形图并与巴西地形做比较,从而得出我国地形的特点
读出课件展示的山脉名称并在地图册中划出,同时分析其走向
读“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回答。
学生谈收获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使用地形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使学生懂得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激发学习欲望,培养读图分析能力。
学生自主读图,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建立 。
培养读图热情,增强爱国情怀
地理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随堂练习,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教学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