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展开章节名称
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以“中国”为例
学时
1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掌握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认识地形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通过分析地图,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通过分析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掌握分析某地区地形地势特征的一般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学会分析评价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学生特征
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和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学生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较强的逻辑思维。世界地理的学习使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所以,初二阶段,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同时,也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总结方法。
学
习
目
标
描
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
2
3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读《中国地形图》等相关资料,总结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2、通过读图分析,获取地图信息的能力。
3、认识地形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关系。
1、通过归纳中国地形特征,掌握分析某地区地形特征的一般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体会探究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1、使学生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形特征。
中国地形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关系。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学生合作讨论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利用地形图、图片、视频等材料,合作讨论并探究出地形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教学难点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利用教师提供的多媒体材料,认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地形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2
3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件1
(视频、地图、文字)
课件2
(地图、图片)
课件3
(视频)
旧知回顾
课文插图、相关段落。
不同的人类活动
J
C、E、G
C
E
F
E
回顾旧知
走进新课
学生合作探究,不同地形类型下,人类活动的差异。
一部分人类活动是合理利用或改变了恶劣环境。另一部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引发了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
3分
10分
2分
自制
自制
网上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
书
设
计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的
设
计
教学过程结构:
开始
一、激情导入
中国地形区图片、
自制视频
利用美丽的中国地形区图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在情境中走进新课。
创设和再现情境,以旧知回顾的方式进入新课,是本环节的关键。
激发兴趣,创设学习氛围。
否
是
是
二、复习地形区 ,整体感知
出示空白地形图
一起完成,回顾地形区,建整体概念。
复习地形区,为学地形特征做准备。
提问:从哪些方面归纳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呢?
思考:地形类型、地势特征、海拔高度等。
出示问题
注意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地形类型构成和地势特征
否
是
三、中国的地形特征
出示活动
合作讨论:
认真阅读课本P24和P30,总结中国的地形特征。
小组讨论,通过地形图,总结中国的地形特征,完成导学案。
饼状图
地形类型构成
看图回答,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提问中国有几种地形类型?哪些类型所占比重较大?
地图
中国地形分布图
提问中国西部和东部分别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呢?
看图回答,
西部以山地、高原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
看图回答,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中国
地形剖面图
通过地形剖面图,提问中国地势起伏特征是什么呢?
通过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中国的地形特征。
注意提醒学生学会总结学习方法,和培养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否
是
出示关系图
认识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差异与人类活动差异的关系。
创设情境,问“想在什么地方定居”。
出示图片
在情境中,体会知识的学习。
多数同学选择平原。
否
注意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是
四、平原与人类活动(城市、交通和农业)
在讨论过程中,收获知识。
出示合作探究的问题
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出示关于城市分布和交通线路密度的地图。
提问:平原与城市数量、交通线路密度分布的关系是什么?
看地图,小组代表发言。
出示关于中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地图。
看地图,小组代表发言。
提问:平原与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的关系是什么?
结合家乡安阳,对比说明平原地区的优越,山区的崎岖。
平原地区城市集中,交通线路稠密,土地以耕地为主
否
是
山区与人类活动(城市、交通和农业)
出示安阳国道107公路和太行山山区公路
平原地区道路平直,山区道路弯曲。
对比不同地形类型对道路走向的影响,
出示合作探究问题
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在讨论过程中,收获知识。
出示城市
图片
提问:山区是如何影响城市形状的呢?
看图片,小组代表发言。
出示交通
图片
看图片,小组代表发言。
提问:山区对交通建设有什么限制条件?
出示
图片
看图片,小组代表发言。
提问:山区如何合理的发展农业呢?
对比分析,地形的差异,会出现人类活动的差异。人类活动也会影响自然环境。
认识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否
是
六、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感受家乡的人类活动,联想其他的。
介绍家乡红旗渠的修建与红旗渠精神。
图片文字
小组合作讨论,开拓思维。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还有哪些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形态。
文字
感受人类活动的及其影响。
播放人类活动的视频。
播放视频
感受人类活动强度的影响。
讲解北大荒的开垦和过度开垦。
图片文字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控制人类活动强度,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结束
形
成
性
练
习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练 习 题 目 内 容
1
2
3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下面关于我国地形地势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
C.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D.地形是山地丘陵,地形类型单一
2、关于我国地形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可以优先建设铁路
B.在任何情况下,平原都是城市建设的理想地形
C.山区面积广大,各种资源丰富,为农业、林业、牧业、旅游业提供有利条件
D.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3、贵州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石漠化现象严重。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人口增多—耕地不足—毁林开荒—土壤侵蚀—石漠化—耕地不足……”的恶性循环。
1).就石漠化发生的过程来看,主要问题出在哪一个环节?
2).哪些人为因素加剧了石漠化过程呢?
.议一议,应该如何协调当地的人地关系?
【课后扩展探究】
1.运用地形图和剖面图,总结安阳的地形特征。
2.分析讨论地形对安阳人类活动的影响。
3.合作讨论安阳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形
成
性
评
价
1.学生从地图获取地理信息能力较强。
2.平原、山区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探究,学生们表现非常好。
3.学生对家乡地理了解较少,比如郭亮村和红旗渠的故事,应加强学生乡土地理的学习,认识家乡,热爱家乡。
教
学
反
思
《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以“中国”为例》内容包括三部分:中国地形特征,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地形特征”在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在课本上没有对应的章节,所以,本课属于一节整合课。涵盖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土地资源和中国的交通线路密度分布等。从内容上来讲,本节课跨度很大,是一本书的融合。从学习形式上来讲,本课以讨论探究为主。现在,对本课做以下三方面的反思。
成功之处:教学课件整齐、大方、优美。整节课的思路很清晰,环环相扣,过渡自然。重难点用图片和视频来处理,非常易懂,导学案的准备也很齐全,图片等文字叙述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三江平原“北大荒”土地开垦的实例论证非常棒,可以引出可持续发展,也是本节课的情感升华。检测题也比较有针对性,可以如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小结和课后探究处理的也比较恰当。
不足之处:难度略大,讨论环节,需要教师悉心指导。
过程中的创新:在探究山区与人类活动关系时,学生把“兰州市”和“西宁市”的形状以及“为什么呈条带状和放射状”解释的非常好。在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环节中,同学们讨论也比较全面,甚至超出了我预想的答案。
地理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随堂练习,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