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23份)
-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与结构特点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2节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煤的干馏与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乙醇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乙酸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课时作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2 L B.8,8 4,4L·ml-1×2ml=4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从天燃气、石油和煤中获取燃料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煤中含有的苯和甲苯可通过煤的干馏来制得
B.丁烷(C4H10)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C.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D.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说明该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 ②石油的分馏是化学变化 ③石油的分馏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因为它测的是混合液的温度 ④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仍是混合物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催化裂化是工业上获得乙烯的主要途径
B.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4.如图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下列关于a、b、c三种馏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沸点最高
B.b的沸点最低
C.c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D.每一种馏分都是纯净物
5.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裂解得到的产物是纯净物
B.石油分馏后的产物都可用于聚合反应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
D.可燃冰是甲烷
6.标准状况下的11.2 L甲烷和22.4 L氧气混合后点燃,恢复到原状况时,气体的体积共( )
A.11.2 L B.22.4 L C.33.6 L D.44.8 L
7.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1)下列关于甲烷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C.甲烷极难溶于水
D.只有纯净的甲烷才能安静地燃烧
(2)在标准状况下,32 g CH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l,它的体积为________ L,它所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
(3)为了除去混在甲烷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可将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下同)的洗气瓶除去________再通过盛有________的洗气瓶除去________。
8.我国是烯烃消费大国,传统制备烯烃的原料主要是石油,这使烯烃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二十世纪初,科学家提出煤经水煤气变换生产烯烃的路线,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水。2016年我国科学家用纳米催化的基本原理,开发出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和有序孔道分子筛复合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煤基合成气一步法高效生产烯烃。该过程完全避免了水分子参与,从源头回答了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能不能不用水或者少用水进行煤化工”的诘问。此研究成果被产业界同行誉为“煤转化领域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请依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石油和煤都是不可再生能源________。
(2)以石油或煤为原料可生产烯烃________。
(3)煤经水煤气变换生产烯烃的过程高效、节水________。
(4)我国科学家研究的煤基合成气一步法生产烯烃能大大提高其生产效率________。
知识点2石油裂解与乙烯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混合物,分馏后的馏分是纯净物
B.乙烯是石油裂化的主要产品
C.石油的裂化是化学变化,分馏是物理变化
D.减压蒸馏可以得到汽油等轻质油
10.化工上大量获得乙烯、丙烯的方法是( )
A.煤的干馏 B.石油的裂解
C.石油的裂化 D.石油的分馏
11.有资料报道,前几年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发现了“毒油”,所谓的“毒油”是指混有汽油的食用油,不能食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
B.汽油可以由石油的分馏得到
C.可利用静置后看其是否分层来判断食用油中是否混有汽油
D.裂化汽油可以作为从溴水中提取溴的萃取剂
12.(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电子式为
B.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C.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
D.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13.下列关于乙烯(CH2===CH2)和环丙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者都属于烃的衍生物
B.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二者互为同系物
D.二者碳、氢元素的质量比相同
14.常温下,下列物质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化学反应原理相同的是( )
A.乙烯 B.二氧化硫 C.氢气 D.乙烷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将己烷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萃取所致
D.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其中含苯、甲苯等有机物
B.石油通过裂化可以得到气态短链烃
C.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烃类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的分馏是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分子变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分子的过程
B.石油分馏的目的是将含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先汽化,再经冷凝而分离出来
C.石油经过裂化后得到大量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烃
D.石油经分馏得到的各馏分仍然是混合物
3.将乙烯分别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都褪色且原理相同
B.二者都能证明乙烯中有碳碳双键
C.二者都可用于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D.二者都可用于鉴别乙烷和乙烯
4.将溴水分别与四氯化碳、己烷、己烯、酒精四种试剂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列现象与所加试剂不吻合的是( )
5.下列有机化学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2Cl2+Br2 eq \(――→,\s\up7(光)) CHBrCl2+HBr
B.CH3OH+HCl eq \(――→,\s\up7(一定条件)) CH3Cl+H2O
C.CH2===CH2+H2O eq \(――→,\s\up7(一定条件)) CH3CH2OH
D.CH3CH3+Cl2 eq \(――→,\s\up7(光)) CH3CH2Cl+HCl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6.①②是两种常见烃的球棍模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B.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D.等质量的①②完全燃烧时,产生CO2的量不相同
7.下列关于石油加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所得的产物是具有恒定沸点的纯净物
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燃油的产量和质量
C.石油裂解的原料是石油分馏产物,包括石油气
D.石油的分馏是石油发生分解反应的过程
8.压缩天然气(Cmpressed Natural Gas,简称CNG),是天然气加压并以气态形式储存在容器中。液化天然气(LNG)是液态的,压缩比例更大。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与管道天然气的组成成分相同,主要成分为甲烷(CH4)。LNG、CNG均可作为车辆燃料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天然气制成CNG是利用甲烷的物理性质
B.LNG、CNG与传统汽车燃料如汽油、柴油的组成元素相同
C.LNG、CNG成分完全不同
D.LNG、CNG和汽油的成分相同
9.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方法是( )
A.混合气体通过盛水的洗气瓶
B.混合气体和过量H2混合
C.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过量溴水的洗气瓶
D.混合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
三、非选择题
10.Ⅰ.如图甲、乙是实验室制乙烯的发生装置和乙烯性质探究实验装置,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为
CH3CH2OH eq \(――→,\s\up7(浓硫酸),\s\d5(170 ℃)) CH2===CH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为 、 。
(2)收集乙烯气体的最佳方法是 。
(3)向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通入乙烯(如图乙),溶液的颜色很快褪去,该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若将反应后无色液体中的反应产物分离出来,则宜采用的方法是 。
Ⅱ.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乙烯气体(在储气瓶中),使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在工业上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然后再使乙烯与溴水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4)甲同学的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甲同学设计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 (填序号)。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6)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 ,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将其全部除去,除杂试剂可选用 。
(7)为了验证乙烯与溴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
1.(双选)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关于乙烯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破坏乙烯分子里键所需吸收的能量是破坏乙烷分子里C—C键能量的两倍
B.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而乙烷分子里碳、氢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
C.因为乙烯和甲烷都能在空气中燃烧,所以它们也都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D.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乙烷易发生取代反应
2.下列关于乙烷和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B.乙烷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与氯气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乙烯和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乙烯分子的碳碳双键中的一个键易断裂,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3.0.1 ml CH2===CH2与Cl2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产物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完全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Cl2的总体积是(标准状况)( )
A.6.72 L B.8.96 L C.11.2 L D.13.44 L
4.下面是石蜡油在炽热碎瓷片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某烃的实验装置图。
对这种烃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该烃,使其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干燥管,干燥管增重7.2 g;再通过石灰水,石灰水增重17.6 g。
②经测定,该烃(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14倍。
请回答:
(1)该烃的电子式为 ,该烃的名称是 。
(2)0.1 ml该烃能与 g溴发生加成反应;加成产物需 ml溴蒸气完全取代。
(3)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C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第1课时 从天然气、石油和煤中获取燃料 石油裂解与乙烯
必备知识基础练
1.答案:B
解析: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通过干馏可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故A错误。分子式为C4H10的烷烃为丁烷,丁烷存在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正丁烷(CH3CH2CH2CH3)有2种氢原子,所以其一氯代物有2种;异丁烷(CH3CH(CH3)CH3)也有2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也有2种,所以丁烷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总共有4种,故B正确。煤的气化和液化都存在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D错误。
2.答案:C
解析:石油分馏得到汽油,①正确;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②错误;石油的分馏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应测量蒸气的温度,③错误;汽油是含有C5~C11的烷烃的混合物,④正确;故选C。
3.答案:C
解析:石油裂解是工业上获得乙烯的主要途径,A错误;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中含有多种烯烃,属于混合物,B错误;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是H2O、CO2,不会造成污染,无固体残渣,因此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C正确;水煤气是炽热的碳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CO、H2的混合物,是通过煤的气化得到的,D错误。
4.答案:C
解析:由题图可知,a先分馏出来,c最后分馏出来,故沸点高低顺序为a<b<c,沸点越高,烃中所含碳原子数越多,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5.答案:C
解析:石油裂解得到的产物是混合物,A项错误;石油分馏后的产物为烷烃,不能用于聚合反应,B项错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C项正确;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D项错误。
6.答案:A
解析: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当温度超过100℃(即水为气态)时,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而在标准状况下水是液态,11.2L甲烷与22.4L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最后只剩下二氧化碳,其体积为11.2L。
7.答案:(1)ABC (2)2 44.8 4.816×1024(或8NA)
(3)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碳 浓硫酸 水蒸气
解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能安静地燃烧,D不正确。
(2)n(CH4)=eq \f(32g,16g·ml-1)=2ml
V(CH4)=22.4L·ml-1×2ml=44.8L
N(H)=2×6.02×1023×4=4.816×1024。
(3)除去CO2用NaOH溶液,再用浓硫酸干燥CH4。
8.答案:(1)对 (2)对 (3)错 (4)对
解析:(1)石油和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正确;(2)由题中材料可知以石油或煤为原料可生产烯烃,故正确;(3)由题中材料可知煤经水煤气变换生产烯烃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效率低,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故错误;(4)纳米催化效率更高,我国科学家研究的煤基合成气一步法生产烯烃能大大提高其生产效率,故正确。
9.答案:C
解析:石油和石油分馏后的馏分均为混合物,故A错误;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特别是汽油的产量和质量,乙烯是石油裂解的主要产品,故B错误;石油的裂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而分馏是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减压蒸馏可降低沸点,使具有高沸点的重油进一步分离得到石蜡油、润滑油等,故D错误。
10.答案:B
解析:A项,煤的干馏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使其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粗苯、焦炉气等产物;B项,裂解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如乙烯、丙烯等)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C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D项,石油的分馏是指通过石油中含有的物质的沸点不同而把石油分离成沸点范围不同的产物的方法;故选B。
11.答案:B
解析:汽油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A错误;通过石油的分馏和重油裂化均能得到汽油,故B正确;食用油与汽油均为有机物,能互溶,故C错误;裂化汽油中含烯烃,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用作从溴水中提取溴的萃取剂,故D错误。
12.答案:BC
解析:乙烯分子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相连,碳原子剩余价键与氢原子相连,由此写出其电子式为故A错误;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为,故B正确;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六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故C正确;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D错误。
13.答案:D
解析:A项,二者都只由C、H两种元素组成,属于烃,不属于烃的衍生物,错误;B项,二者的分子式不相同,因此不属于同分异构体,错误;C项,二者的结构不相似,因此不属于同系物,错误;D项,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环丙烷的分子式为C3H6,它们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相同,碳、氢元素的质量比相同,正确。
14.答案:B
解析: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遇到酸性高锰酸钾被氧化,反应原理不同;而二氧化硫遇到两者都被氧化,反应原理相同;氢气和乙烷比较稳定,不与两者反应,无现象。
15.答案:C
解析:A项,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B项,己烷使溴水变成无色,是发生了萃取,是物理变化,溴易溶于己烷,从而使水层接近无色;C项,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发生加成反应,是化学变化。D项,乙烯分子是平面形分子,所有原子共平面。
关键能力综合练
1.答案:D
解析: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可以用干馏的方法获得苯、甲苯等,煤的成分中并不含苯、甲苯等有机物,故A错误;石油通过裂化可以得到轻质油,石油通过裂解可以得到气态短链烃,故B错误;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甲烷、丙烷、丁烷、丙烯、丁烯都是烃,故D正确。
2.答案:D
解析:A项,石油的裂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分解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错误;B项,石油分馏的目的是将石油分离成在一定沸点范围内的馏分,错误;C项,石油经过裂解得到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烃,错误;D项,石油分馏得到的各馏分仍然是混合物,正确。
3.答案:D
解析:A项,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因此二者褪色的原理不同,错误;B项,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能证明乙烯中含有双键,而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不能证明乙烯中含有双键,错误;C项,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乙烯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在除去乙烯的同时又引入新的杂质,因此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的乙烯,错误;D项,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能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正确。
4.答案:D
解析: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充分振荡后静置,有机层在下层,呈橙色,上层无色,A项吻合;溴易溶于己烷,充分振荡后静置,有机层在上层,呈橙色,下层无色,B项吻合;己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静置后生成的有机物在下层,上层是水层,上、下两层均为无色,C项吻合;酒精与溴水混合,液体不会出现分层现象,D项不吻合。
5.答案:C
解析:A、B、D项的反应均为取代反应。
6.答案:AD
解析:由题图可知,①为乙烷,②为乙烯。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烯能,B项错误;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烯能,C项错误;乙烷和乙烯的摩尔质量不同,等质量时二者的物质的量不同,产生CO2的量也不同,D项正确。
7.答案:AD
解析:石油分馏得到的馏分是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仍为混合物,A项错误,B、C两项正确;在石油常见的炼制方法中,分馏是一种分离方法,是物理变化,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裂化和裂解是化学变化,D项错误。
8.答案:AB
解析:天然气压缩制成LNG、CNG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利用的是甲烷的物理性质。LNG、CNG与汽油、柴油组成元素相同,均为碳、氢元素,都是有机物。但LNG、CNG主要成分是甲烷,汽油的主要成分是辛烷。
9.答案:C
解析:常温、常压下乙烯和乙烷与水都不能反应且难溶于水,因此不能鉴别和除去乙烯,A错误;乙烯与氢气反应需要催化剂等条件,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且引入了新的杂质气体氢气,B错误;乙烯与溴水反应产生1,2二溴乙烷,该生成物呈无色液态,现象为溶液颜色褪去,乙烷与溴水不能反应,因此可以用于鉴别和除去乙烯,C正确;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烷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但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又引入了新的杂质气体,D错误。
10.答案:(1)温度计 圆底烧瓶
(2)排水法
(3)加成反应 蒸馏
(4)CH2===CH2+Br2―→CH2BrCH2Br
(5)不能 AC
(6)H2S H2S+Br2===2HBr+S↓ CuSO4溶液(或NaOH溶液等)
(7)分别用pH计测反应前后溴水的pH,若反应后pH明显减小,则是取代反应,否则是加成反应
解析:(1)图甲中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为温度计、圆底烧瓶。(2)乙烯的密度和空气接近,乙烯难溶于水,所以收集乙烯气体的最佳方法是排水法。(3)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溶于四氯化碳,但二者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法分离。(4)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化学方程式为
CH2===CH2+Br2―→CH2BrCH2Br。
(5)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中,溴水褪色,未必发生加成反应,未必是乙烯与Br2发生反应引起的,可能是乙烯中的杂质气体与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A、C满足题意。
(6)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该淡黄色浑浊物为S,溴水具有氧化性,可以推断乙烯中含还原性气体H2S,发生的反应为H2S+Br2===2HBr+S↓,可以用CuSO4溶液或NaOH溶液等除去H2S。
(7)如果乙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则会生成HBr,HBr溶于水,溶液酸性会明显增强,故可通过测溶液pH来验证,方法为分别用pH计测反应前后溴水的pH,若反应后pH明显减小,则是取代反应,否则是加成反应。
学科素养升级练
1.答案:BD
解析:A项中破坏乙烯分子里键所需吸收的能量小于破坏乙烷分子里C—C键能量的两倍;B项中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而乙烷分子里碳、氢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其中的碳原子与周围的三个氢原子和一个碳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C项中甲烷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2.答案:A
解析:由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可知乙烯比乙烷活泼,A正确;乙烷和氯气只能发生取代反应,而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B不正确;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乙烷则含有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C错误;乙烯分子的碳碳双键中的一个键易断裂,易发生加成反应,而不易发生取代反应,D不正确。
3.答案:C
解析:1mlCH2===CH2与1mlCl2反应生成1mlCH2ClCH2Cl,而1mlCH2ClCH2Cl与4mlCl2反应生成1mlCCl3CCl3和4mlHCl,则两个反应中0.1mlCH2===CH2共消耗0.5mlCl2。标况下0.5mlCl2的体积为0.5ml×22.4L·ml-1=11.2L,故答案为C。
4.答案:(1) 乙烯 (2)16 0.4
(3)CH2===CH2+Br2―→BrCH2—CH2Br
(4)溶液紫红色褪去
解析:(1)由①知,该烃燃烧产物中CO2为17.6g,H2O为7.2g,碳、氢原子个数比为eq \f(17.6g,44g·ml-1)∶eq \b\lc\(\rc\)(\a\vs4\al\c1(\f(7.2g,18g·ml-1)×2))=1∶2,该烃的最简式为CH2。由②知: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Mr=2×14=28,该烃分子式为C2H4,即乙烯。(2)0.1ml乙烯能与0.1ml溴发生加成反应;加成产物需0.4ml溴蒸气完全取代。(3)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BrCH2—CH2Br。(4)乙烯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现象是溶液紫红色褪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鲁科版 (2019)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精品第1课时课后测评,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标准状况下的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乙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同步测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下列化学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