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测评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36931/0-17011453323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测评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36931/0-1701145332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测评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36931/0-170114533242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分层作业(21份)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测评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测评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共11页。
第三章测评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题,共48分)[2023湖南株洲联考]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背景下工业副产气制氢技术发展前景广阔。据此完成1~2题。图1 七类制氢工艺成本图2 七类制氢工艺CO2排放1.氢气作为能源的优势不包括( )A.清洁 B.无污染C.无二氧化碳排放 D.可再生2.双碳背景下工业副产气制氢技术发展前景广阔的最主要原因是( )A.成本低B.市场广C.无二氧化碳排放D.政策支持[2023山东腾州期末]碳源与碳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碳源是指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碳汇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土地的利用方式变化会引起碳源和碳汇的变化。下表示意2000—2010年鄱阳湖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量(单位:104吨)。据此完成3~5题。3.鄱阳湖区碳源的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C.草地 D.建设用地4.2000—2010年,鄱阳湖地区碳排放量的变化会使大气( )A.增温 B.增湿C.增多 D.增干5.为实现鄱阳湖区低碳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增加林地和耕地面积B.降低低耗能高效益产业比重C.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D.增加建设用地的利用比例[2023江苏苏州调研]自然保护区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分区(如下图)。据此完成6~8题。6.以下不属于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B.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C.生态农业观光园D.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7.在缓冲区( )A.可进行科研试验、教学参观B.严格禁止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C.可进行旅游和物种驯化繁殖D.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8.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有( )①遏制生态恶化 ②维持自然环境稳定 ③提供污染监测和科研基地 ④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23河北石家庄联考]牛背梁位于秦岭东段,海拔1000~2802米。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人类活动的干扰,羚牛栖息地遭到破坏,极大威胁着羚牛的生息繁衍。1988年成立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沙柞公路自然保护区段的拟选方案。下表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据此完成9~10题。9.表中a、b、c区依次是( )A.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B.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C.缓冲区、实验区、核心区D.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10.沙柞公路①②③④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23黑龙江牡丹江期末]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据此完成11~12题。11.以下最不可能是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主要来源的是( )A.人类生活污染 B.海洋石油的开采C.近海石油的加工 D.海洋石油运输12.下列对海洋沙漠化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B.使沿岸地区干旱程度加剧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D.更易诱发当地沿海的赤潮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读图,完成13~14题。13.如果我国在澜沧江进行梯级开发,那么对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①减轻旱涝灾害的威胁 ②增大年径流量 ③增大河流枯水期流量 ④提高地下水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4.湄公河的水质受沿河各国的广泛关注,为减轻该河的水污染,沿河国家和地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②修建水库,使河流流量趋于稳定 ③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④减少汽车使用量,控制汽车尾气排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3浙江宁波十校联考]旅游碳足迹是指某类旅游活动能耗规模和相应能源碳排放系数的乘积,可用于旅游活动碳排放程度的描述和估算、不同的旅游活动碳足迹存在较大差异。图1为中国旅游业各类碳排放占比,图2为旅游交通碳排放中各交通方式的占比情况。据此完成15~16题。15.推测旅游交通碳排放占比中d交通方式为( )A.航空 B.公路C.水运 D.铁路16.不同类别的旅游活动碳足迹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景点吸引力差异大B.游客个体间差异大C.活动季节的变率大D.活动内容的差异大二、综合题(共3大题,共52分)17.[2023重庆沙坪坝联考](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碳交易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采用的市场机制。若控排企业碳排放量超出配额,则需要在碳市场购买碳配额。自2011年起,我国先后在北京、上海、湖北、福建等7个省级行政区建立碳交易试点,总共纳入企业2000余家。2021年7月16日,生态环境部宣布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仪式。全国碳市场首日成交量410.40万吨,成交额21023.01万元。下图示意2014—2018年我国碳市场交易总量情况。(1)指出我国碳市场交易总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主要制约条件。(2)试从企业的角度提出可以帮助我国尽快实现碳中和的措施。(3)简述碳交易产生的气候背景及我国积极推进碳交易的意义。18.[2022安徽安庆期末](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黄河三角洲是指黄河入海口挟带泥沙在渤海回陷处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由于黄河入河口历史上多次变迁,导致海岸线不断变化,黄河每年不断向渤海推进、新造陆地几十平方千米。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建有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被鸟类专家形象地称为“鸟类国际机场”。下图为黄河入海口海岸线变化示意图。(1)简述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形成条件。(2)说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功能。(3)列举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采取的保护措施。19.[2023重庆调研](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湖区水草丰美,栖息着上百种鸟类,蒙古族古老的渔猎文化传承至今。1962年霍林河修建了几座大型水库,查干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逐年减少,到1974年,湖泊干涸,查干湖处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水的丧失引发环境要素连锁变化,使查干湖成为危害当地的“害湖”。1976年,当地政府动员民众,修建了一条“草原运河”——引松人工河,水的滋养,使查干湖恢复了“天然宝库”的美称,2007年,查干湖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1为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图,图2示意引松工程。(1)说明查干湖水源枯竭导致湖泊生态功能降低的具体表现。(2)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分为三个功能区,请阐述核心区的主要功能。(3)说明在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可行的原因。参考答案第三章测评1.D 2.A 解析 第1题,氢气燃烧产物为水,燃烧不会释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清洁、无污染;氢气是可再生能源,但氢气的可再生一般需要大量能源,工业上一般用天然气或水煤气制氢气,而不采用高耗能的电解水的方法,故目前阶段可再生不是氢气作为能源的优势,D符合题意。第2题,工业副产气制氢技术,主要利用工业产出的废气,原料成本低,A正确;副产气制氢受制于技术和产业类型,市场相对传统制氢并没有优势,B错误;副产气制氢产生二氧化碳较少,但依然会产生,C错误;副产气制氢成本低,是双碳背景下一个合理发展的方向,更多为自发性的经济行为,D错误。3.D 4.A 5.C 解析 第3题,鄱阳湖区林地的碳排放量值为负值,且是负值中绝对值最大的,即林地吸收的碳最多,因此碳汇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B错误;草地的碳排放量值为-0.16~-0.13,以碳汇为主,不是碳源,C错误;耕地和建设用地碳排放量都为正值,是主要的碳源,其中建设用地排放的碳最多,是最主要的碳源,A错误,D正确。第4题,2000—2010年,鄱阳湖地区碳排放总量增加很多,碳源与碳汇的比值也增加较多,因此会使大气增温,A正确;与增加湿度无关,B错误;碳排放总量增多,会使大气增温,但不一定使大气增干、增多,C、D错误。第5题,耕地的碳排放量较大,增加耕地面积不利于湖区低碳可持续发展,A错误;降低低耗能高效益产业比重,会增加能源消耗,增加碳排放,B错误;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可以有效地减少碳排放,C正确;增加建设用地利用比例会增加碳排放,D错误。6.C 7.B 8.B 解析 第6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人为制造的旅游地,不属于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C正确。第7题,在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中,核心区,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特殊的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活动);缓冲区,严格禁止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实验区,可进行科研试验、教学参观、旅游、物种驯化繁殖等活动,B正确。第8题,自然保护区具有维持水循环、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重要调节功能,在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①②对;自然保护区为生物、生态、农林等学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基地,但不能提供污染监测基地,③错;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④对。B正确。9.A 10.B 解析 第9题,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依次从核心地带向外围分布,其保护等级也是由高到低。A正确。第10题,②方案靠近或经过实验区(避开核心区和缓冲区),既有利于科学实验、教学、旅游等的开展,又避免了对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干扰,B正确;①方案距保护区远,不利于相关活动的开展,A错误;③方案穿过了核心区和缓冲区,不合理,C错误;④方案穿过缓冲区且路段长,不合理,D错误。11.A 12.D 解析 第11题,人类生活污染可能有生活排放污水、固体废物等,最不可能是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A正确。第12题,海洋沙漠化会抑制氧气的溶解,导致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A叙述正确。由于油膜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使沿岸地区干旱程度加剧,B叙述正确。海洋沙漠化及其影响会扩大污染范围,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C叙述正确。赤潮是因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急剧繁殖造成海水颜色异常的现象,海洋沙漠化效应与沿海的赤潮发生无关,D符合题意。13.D 14.B 解析 第13题,河流上游进行梯级开发后,可以调节中下游流量的季节变化,减轻旱涝灾害的威胁,也可增大河流枯水期的流量。D正确。第14题,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可减轻该河的水污染;修建水库,使河流流量趋于稳定,对河流水质影响不大;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均可以减少污水进入湄公河,从而减轻该河的水污染;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能够减轻大气污染,对水质影响不大。B正确。15.C 16.D 解析 第15题,旅游交通碳排放量较高的为公路、航空,较低的为铁路与水运,铁路与水运相比,水运较低。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在旅游交通碳排放占比中d交通方式所占的比例最低,只有4%,所以d交通方式为水运,C正确。第16题,由于不同类别的旅游活动,其活动内容差异较大,有的旅游活动能源消耗比较多,有的旅游活动能源消耗比较少,因此会导致不同类别的旅游活动碳足迹差异较大,D正确。17.答案 (1)2014—2017年碳交易总量逐年增加;2017—2018年碳排放交易总量下降;主要制约条件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强环境管理力度、提高环保意识。(3)背景:全球气候变暖。意义: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制度、措施的制定和完善;促进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经济手段控制碳排放;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经济效益;减少碳排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解析 第(1)题,碳交易总量变化特点可直接从图中获取,主要制约条件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分析。第(2)题,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从企业的角度”。为实现碳中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从能源消费结构入手,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企业环保意识等。第(3)题,碳交易的目的是减少碳排放,这是基于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提出的。积极推进碳交易的意义可从有助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控制碳排放等方面分析。18.答案 (1)黄河挟带大量泥沙;河口处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淤积地带。(2)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3)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对保护区的监测,减少人类对保护区的干扰;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加强管理和执法力度,严禁捕鸟等不合理的活动;加大对保护区内环境研究,因地制宜对湿地进行修复。解析 第(1)题,新淤地带属于河流的堆积地貌,其形成一般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地势平缓,水流缓慢,具备沉积条件;二是河流具备一定的含沙量。第(2)题,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功能主要从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方面来阐述。第(3)题,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重要性比较突出,可从加强监测、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加强管理和执法力度、减少人类干扰等方面作答。19.答案 (1)干旱频率增加或降水变率大;湖底裸露出盐碱滩,加剧风沙侵蚀,危害农田、草原和村舍;生物多样性减少;渔业资源遭受灭顶之灾,已严重威胁渔民及农牧民的生存。(2)野生鸟类及植物分布密集,具有典型性或特有性,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储存库;原生湖泊自然环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保证野生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和进化;是理想的科研场所。(3)在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位于缓冲区外围,可以进行对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对象不构成威胁的活动;可以按规定从事一些生产活动,保留少量居民点、旅游设施;严禁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旅游项目。解析 第(1)题,湿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提供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净化水体。查干湖生态功能降低的原因可从以上几方面选择作答。第(2)题,核心区是最重要的区域,主要是各种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保存最好的地方,是保护对象最典型最集中的地方,可从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等方面分析。第(3)题,在查干湖开展旅游活动,主要从实验区位置、按法规实验区内可开展的活动以及严禁过度开发旅游等方面作答。年份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碳排放总量碳源与碳汇的比值200044.05-27.75-0.16-10.58426.31-0.03431.8512.21200543.53-28.24-0.15-10.65752.89-0.03757.3520.39201043.10-28.19-0.13-10.781190.41-0.031194.3731.52区域措施a严禁一切干扰活动。封山育林,自然恢复为主b只准进行科研观测活动。封山育林,自然恢复为主c可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活动、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退耕还林,人工恢复为主题号1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