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分层课时作业(27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貌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地貌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12页。
第四章质量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江苏徐州统考一模)下图为某地貌区三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2题。1.该地貌的演化过程是( D )A.①②③ B.②①③C.③②① D.②③①2.③地的地表特征为( D )A.暗河交错,别有洞天 B.笋柱相间,多姿多彩C.墚峁交织,千沟万壑 D.奇峰林立,崎岖不平[解析] 第1题,根据三图的地理位置可知,三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可知,②③两地海拔较高,且地势起伏较大,可知三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南方地区降水多,流水作用显著,受流水侵蚀(溶蚀)、搬运等作用影响,高海拔地区地势会逐渐变低,因此可知,该地貌的演化过程为②③①,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2题,暗河、笋柱(石笋、石柱)等属于地下地貌,A、B错误。“墚峁交织,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该地位于南方,不可能是黄土高原,C错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③地地表崎岖不平,多奇峰林立,故D正确。故选D。(2023·安徽滁州高二校考期末)“深洼地”又称峰丛洼地,是喀斯特地区的典型地貌。七百弄为岩溶平原,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我国“深洼地”集中分布地区之一。下图示意七百弄“深洼地”剖面及形成过程。据此完成3~4题。3.近一万年以来,七百弄地区地壳无明显抬升,这导致“深洼地”( A )①流水侵蚀、切割能力减弱 ②流水汇聚,沉积物增多 ③岩石崩解、风化作用增强 ④岩石溶蚀,加速垮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4.下列措施与七百弄地区可持续发展无关的是( C )A.利用深洼地貌,进行旅游开发B.积极拓展交通,发展公路建设C.扩大水稻种植,实现粮食自给D.实行异地扶贫,进行生态移民[解析] 第3题,“近一万年以来,七百弄地区地壳无明显抬升”,说明地壳相对稳定。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水流下渗、侵蚀能力减弱,①对。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深洼地”就保持相对稳定,地表水继续向深洼地汇聚,两侧峰丛或峰林逐渐坍塌,沉积作用增强,洼地堆积物增多,②对。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无明显抬升,岩石出露面积小,受外界影响小,岩石崩解、风化作用弱,岩石溶蚀减弱,垮塌速度变慢,③④错。故选A。第4题,利用深洼地貌,进行旅游开发,积极拓展交通,发展公路建设,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A、B不符合题目要求。七百弄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易下渗,地表水缺乏,不利于水稻种植,同时扩大水稻种植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C符合题目要求。实行异地扶贫,进行生态移民,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D不符合题目要求。故选C。(2022·湖北恩施校考阶段练习)丹娘沙丘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大峡谷,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河流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下左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下右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读图完成5~7题。5.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A )A.风力堆积 B.河流堆积C.冰川堆积 D.海浪堆积6.该沙丘的沙源直接来自( C )A.附近山脉 B.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C.江心沙洲 D.塔克拉玛干沙漠7.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C )[解析] 第5题,材料信息显示,该地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携带沙洲和河漫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不是流水或者冰川堆积形成,A正确,B、C错误。此地距海较远,没有海浪作用,D错误。故选A。第6题,材料信息显示,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因为该地降水集中在6-9月份,可知该地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位较低,河滩和沙洲便裸露出来,成为沙丘的沙源,C正确。附近山脉没有沙源,青藏高原土壤不疏松,A、B错误。塔克拉玛干沙漠距离雅鲁藏布大峡谷较远,且受重重山脉阻挡,不会成为该地的沙源,D错误。故选C。第7题,沙丘迎风坡一侧坡度较缓,背风坡一侧坡度较陡,排除A、D。受风力作用影响,沙丘由河漫滩向河流北岸山麓移动,即由低向高处移动,C正确,B错误。故选C。(2023·济南三中校考期末)大同土林位于恒山北麓、大同盆地的东南部,处于御河与桑干河汇合的三角地带上。土林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集中于6-8月。远眺景观类似于雅丹地貌,大大小小的城堡(小丘)林立,参差错落。图为大同土林景观图。据此完成8~9题。8.大同土林属于( C )A.流水沉积地貌 B.风力沉积地貌C.流水侵蚀地貌 D.风力侵蚀地貌9.土林强烈发育形成的季节应当在( B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解析] 第8题,由图可知,大同土林大大小小的城堡(小丘)林立,参差错落,类似于雅丹地貌中风蚀土垄与沟槽的组合,也类似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特点,应是侵蚀地貌,A、B错误;由材料“大同土林处于御河与桑干河汇合的三角地带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6-8月”,可推测该地貌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C正确;风力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D错误。故选C。第9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大同土林属于流水侵蚀地貌。土林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6-8月,故土林强烈发育形成的季节应当在夏季,B正确,排除A、C、D,故选B。(2022·河南孟津县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国庆期间,王老师带领地理研学小组到山东省某地进行实地考察研学。图为考察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据此完成10~11题。10.通过考察可知( D )A.该地以盆地地形为主 B.山峰目测高度915米C.该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甲地可观测到丁地植被11.图中( B )A.甲地径流速度小于丙处 B.乙坡为可种植的缓坡C.丁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 D.桥梁海拔可能是320米[解析] 第10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以低山为主,A错误;目测无法得出山峰精确的海拔高度,B错误;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知该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C错误;甲地海拔600米左右,甲与丁之间没有山峰等的阻挡,所以可以观测到丁地植被,D正确。所以选D。第1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等高线比丙地密集,所以甲地径流速度大于丙处,A错误;乙坡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较缓,可发展种植,B正确;丁坡为西北坡,我国夏季风为东南风,所以丁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C错误;根据图中等高线信息,可知桥梁所在地海拔为300-400米之间,瀑布的海拔也在300-400米之间,但瀑布的高差约为52米,桥梁在瀑布更上游,所以桥梁的海拔至少为352米以上,400米以下,D错误。所以选B。(2022·福州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福建平潭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虽与村庄近在咫尺,但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沙丘上长有稀疏的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达六、七级。据此完成12~13题。12.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 B )A.河流沉积出露河床 B.海滨的沙滩C.岩石就地风化 D.人为堆积13.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D )A.海水堆积 B.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解析] 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沙丘所在地的地形有一定的坡度,若是河流沉积出露河床形成的,则沙丘处应是地形平坦,且位于河流入海口处,与题意不符,A错误;结合材料信息——风力大、岛、临海,沙丘形成应为风力将海边沙搬运至此堆积而成,B正确;该地区气候湿润,如果是岩石就地风化,经长时间生物作用应形成土壤而不是沙丘,C错误;人们不会在村庄附近堆积巨大的沙丘,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第13题,海水堆积形成的沙丘应该在海岸带附近,A错误;流水堆积的沙丘一般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B错误;风力侵蚀作用不会形成沙丘,C错误;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沙丘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盛行的东北风,搬运海滨沙滩的泥沙遇到君山阻挡,气流抬升风力减弱,最终泥沙原地下沉,风力堆积而形成,D正确;故正确选项为D。(2022·重庆沙坪坝校联考期末)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完成14~15题。14.①③④⑤四地中,在②地可以看到的是( B )A.①③ B.①⑤C.③④ D.④⑤15.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 A )A.水库最深为10~15 mB.水坝高度为15~20 mC.库区大坝位于⑤处D.甲、乙两养殖场将污染水库[解析] 第14题,首先把②与①、③、④、⑤四地用线段连接起来,然后观测每一条线段上等高线的疏密和形态。①地与②地之间,从高处向低处等高线先密后疏,应为凹坡,不会阻挡视线,在②地可以看到①地;③地与②地之间,从高处向低处等高线先疏后密,应为凸坡,会阻挡视线,在②地看不到③地;④地与②地之间有陡崖阻挡视线,在②地看不到④地;⑤地与②地之间为下凹的山谷,不会阻挡视线,在②地可以看到⑤地。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故选B。第15题,读图可知,甲养殖场与1 020米等高线相邻,若甲养殖场濒临小型水库的最高水位,则水库的最高水位应为1 020米,水库底部的海拔约为1 005~1 010米,水库最深应为10~15米,A正确;图中适合建设水坝地点最低处海拔为1 010~1 015米,水库最高水位约为1 020米,则水坝相对高度应略高于5~10米,水坝的绝对高度(海拔)略高于1 020米,B错误;根据图中信息,⑤是在山坡处,而水库大坝的选址要在口袋型洼地上的峡谷处,C错误;乙养殖场与水库之间有山脊,乙养殖场没有位于水库的汇水区域,因此污染水库的可能性小,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读河流阶地相关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河流两侧阶梯状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每一级阶地由平坦的或微向河流倾斜的阶地面和陡峭的阶坡组成。一条经历长期发展过程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由河流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见下图)。材料二 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河流在以侧向侵蚀为主扩展谷底的基础上,转为下切侵蚀为主加深河谷。前者形成河漫滩或谷底平原,后者将河床位置降低到河漫滩或谷底平原以下。下图a、b、c按顺序表示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材料三 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 800~6 200年。先民把村落选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它高出河床9 m,西距浐河有800 m。(1)读材料一判断,河流阶地属于何种地貌类型?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2)读材料二,按a、b、c三个阶段顺序,简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3)读材料三,先民把村落选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有何益处?(4)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流阶地的形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请分别指出来。[答案] (1)流水地貌(河流地貌、河谷地貌、河流侵蚀地貌)。 流水作用。(2)a阶段,河流以侧蚀为主;b阶段,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c阶段,河流再一次转为以侧蚀为主。(3)这里既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4)相同:都受流水作用形成。不同:长江三角洲主要受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河流阶地主要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解析] 第(1)题,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的地形。河流阶地属于河流侵蚀地貌类型,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第(2)题,读材料二可知,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河流在以侧向侵蚀为主扩展谷底的基础上,转为以下切侵蚀为主加深河谷。a阶段以侧蚀为主,b阶段以下切侵蚀为主,c阶段再转为以侧蚀为主。第(3)题,读材料三可知,二级阶地高出河床9 m,西距浐河有800 m,这里既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第(4)题,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流阶地的相同之处都是受流水作用形成。不同之处是长江三角洲主要受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河流阶地主要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17.(2023·湖南邵阳高一统考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沙丘形态特征是风沙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某科考小队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及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对该地区的风力状况分析的前提下,对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的山前沙丘区内的风沙地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与描述,并探究主要沙丘的形态特征。沙丘区如图所示,沙丘区内有13条间歇性河流,右上角为沙丘区内的一种沙丘类型。(1)识别图中A所示的沙丘类型,并画出其剖面图。(提示:剖面图中应包括风向,迎风坡和背风坡坡度陡缓)(2)试描述图示区域沙丘的分布规律,推测沙丘物质的主要来源。(3)科考小队通过对沙丘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采样,发现其沙粒的颗粒大小存在差异,利用所学的风沙地貌的知识,尝试推断它们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答案] (1)新月形沙丘剖面图如下:(2)沙丘区位于祁曼塔格山的山前冲积—洪积平原上,呈狭长带状延伸;区内有13条间歇性河流搬运沉积物为风沙地貌发育提供了沙物质来源。(3)迎风坡颗粒大,背风坡颗粒小;沙丘迎风坡风力大,以侵蚀为主,风的搬运能力强,此时只有颗粒大的搬运物能够沉积;沙丘背风坡风力小,加上背风坡易形成涡流,风的搬运能力减弱,此时颗粒小的搬运物能够沉积。[解析] (1)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处的沙丘为新月形沙丘。剖面图中沙丘的迎风坡为缓坡,背风坡为陡坡。如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沙丘主要分布在祁曼塔格山的山前冲积扇附近,呈现出狭长的形态;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有13条间歇性河流,河流在流经干旱地区时会携带大量的泥沙,沙丘的沙源最有可能是来自河流。(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沙丘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外力形式存在差异,迎风坡主要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风的搬运能力强,此时只有颗粒大的搬运物能够沉积,颗粒小的会被侵蚀、搬运到沙脊线附近,因此迎风坡处的沙子一般颗粒较大,沙丘背风坡风力小,加上背风坡易形成涡流,风的搬运能力减弱,搬运到沙脊线附近的沙子会逐渐下落,沉积到背风坡,因此背风坡的沙子颗粒较小。18.(2022·广东信宜二中校考期中)读阅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段称荆江,荆江位于长江的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是我国地势上的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汇处。长江从巫山山脉流出,进入江汉平原,海拔从2 000多米降到200米,流速迅速降低。荆江段河道曲折(弯曲的河床平面形态又称河曲),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积水。国家对该河段进行了重点治理,荆江段裁弯取直后,弯曲河床段因为泥沙淤塞、水位下降,逐渐与主河道分离而被废弃,成为遗留在原河流凹岸边一段弯曲积水的湖泊,从而形成了牛轭湖。材料二 图1为“荆江治理示意图”,图2为“故道群示意图”,图3为“牛轭湖示意图”。(1)简述长江出了三峡后,进入荆江河段出现了河流弯曲现象的原因。(2)荆江地区河曲发育十分典型,说明河曲发育所产生的不利影响。(3)人工裁弯取直后,上述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也有学者提出来裁弯取直也要分两点论评价。请你说说,人工裁弯取直有什么不利之处?[答案] (1)①荆江流域是由山地高原进入了平原区,河流摆脱了山地和高原的束缚,平原地形利于河流河曲发育。(侧蚀)②在平原地区,由于地球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更加明显,使得河流侧向侵蚀发育良好。(侧蚀)③由山区到平原区,河流因落差较大,流速很快,重力势能减少,下切侵蚀作用减小,以侧向侵蚀为主。(侧蚀)④处于我国的季风区,长江干流接纳了大量的支流汇入,因此进入荆江河段的水量极大,侧向侵蚀能力加剧。(2)①荆江地段河曲发育,河流流速减缓,直接影响河流河水的下泄,对泄洪十分不利。②河曲发育流速减慢,河道泥沙沉积增加,会一定程度上淤积河道,影响航运。③河曲发育,对于相对上游流域的污水迅速排泄十分不利,水质也会不断下降。④在平原区不断摆动的河曲,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聚落、交通等布局,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3)①通过人工裁弯取直后,区域内水域面积减小,调节气候的功能退化(减弱)。②通过人工裁弯取直之后,将会影响到区域生物种群的多样性,特别是那些水生生物。③通过人工裁弯取直之后,河流流速加快,侵蚀能力提高,沉积作用明显减小,会影响区域内土壤的养分积累。④裁弯取直后,本区域内的洪水下泄能力明显提高,但也会加剧对下游地区洪水的汇集和洪峰的提前到来。[解析] (1)根据图片可知,由于荆江流域地形逐渐由高原山地变成平原,地势逐渐降低,使得河流摆脱了两侧高原和山地的束缚;平原地区对河流束缚较小,为河流河曲发育提供了较大空间,有利于河曲发育。同时,在平原地区,由于摆脱了地形的限制,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更加明显,使河流侧向侵蚀发育更为良好;该河段为高原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地带,此处河流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很快,重力势能减少,使得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减小,逐渐转变为侧向侵蚀,并以侧向侵蚀为主,更容易形成河曲;长江流域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流域内降水量较大,注入长江干流的支流较多,水量较大,从而进入荆江河段的水量极大,极大地增强了该河段的侧向侵蚀能力,造成了曲流的不断发育。由以上原因可知,荆江河段河流弯曲较多。(2)由于荆江河段河曲发育较为明显,河流弯曲较多使得河流受到较多阻碍,流速减缓,直接影响到河水下泄的速度,对洪水期泄洪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由于河曲发育使得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搬运能力下降,河道内泥沙沉积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河道淤积较为严重,对航运产生不利影响;河曲导致河流流速减慢,还会对上游流域内的污水迅速排泄造成不利影响,从而使得该流域水质不断下降;在平原地区,河曲若不断摆动、改道,会淹没部分沿河的土地,对河流两岸的地形影响较大,不利于周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聚落、交通等布局。(3)人工裁弯取直后,使得河曲数量减少,区域内水域面积减小,水域对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功能减弱;同时人工裁弯取直导致的水域面积减小,使得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面积减少,影响到区域生物种群的多样性;人工裁弯取直后使得河曲减少,河流流淌更为顺畅,流速加快,河流侵蚀能力加强,沉积作用明显减弱,使得沉积物减少,不利于区域内土壤养分的累积;裁弯取直后,由于河道变得平直,使得本区域内的洪水下泄能力明显提高,但河曲减慢流速的作用将会极大削减,河流流速加快,发生洪水时则会造成下游地区洪水快速汇集和洪峰的提前到来。19.(2022·广东茂名高一统考期末)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线路段时,发现该路段地形坡度大,火车爬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形(见下图),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杰作。(13分)(1)甲、乙、丙、丁四地中,指出能够直接看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并说出甲与丁之间的相对高度。(2)比较甲、乙两地的坡度,并说明原因。(3)简述“人”字形铁路线设计可以降低坡度的原因。[答案] (1)丙地。80米~120米。(2)坡度:甲地比乙地大。原因:甲地等高线密集,乙地等高线稀疏。(3)“人”字形铁路线的设计,可以延长路程(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没变,从而降低线路坡度。[解析] (1)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可将两点用直线连接,看中间是否有阻挡。根据图中信息,甲地和八达岭关城之间有山峰阻挡,乙、丁两地和八达岭关城之间有山脊阻挡,丙地海拔高,沿途没有遮挡物,可以眺望到八达岭关城。由图中数据可知,甲在图中的高度为740米~760米之间,丁地高度为640米~660米之间,由此可知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80米~120米之间。(2)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坡度越小。读图可知,甲地等高线比乙地密集,所以甲地比乙地坡度大。(3)坡度的大小可以用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的比值表示,水平距离越大,坡度越小。“人”字形铁路线,能够在保持垂直距离不变的前提下,延长路程(水平距离),所以可以降低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