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B.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水或沙土来灭火
C.炽热的钢水注入模具前,模具必须干燥,否则可能发生爆炸性迸溅
D.“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稀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不宜混用
2.含29.40g H3PO4的水溶液滴加到含0.500mlCa(OH)2的悬浮液中,反应恰好完全,生成1种难溶盐和16.2g H2O。该难溶盐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B.
C.D.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叙述错误的是
A.Ca(ClO)2用于消毒杀菌B.用铝制容器盛装稀硫酸
C.Fe2O3用于炼铁D.氧化镁作耐火材料
4.下列有关铝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在冷的浓硫酸中会钝化,所以把铝放入冷的浓硫酸中不发生反应
B.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的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C.铝与强酸、强碱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叫铝热剂
5.下列各组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物的用量不同而得到不同产物的是
①铁与稀硝酸 ②碘化亚铁溶液与溴水 ③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 ④铁与氯气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③④
6.已知: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向含2ml NaOH、1ml Ba(OH)2、2ml NaAlO2的混合溶液中慢慢通入CO2,则通入CO2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BC.CD.D
7.在100 mL 稀HNO3和稀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4 ml/L,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后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值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15 ml/LB.0.24 ml/LC.0.28 ml/LD.0.36 ml/L
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Al具有良好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
B.KAl(SO4)2水解可生成Al(OH)3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
C.NH3能与Cl2生成NH4Cl,可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泄漏
D.NaHCO3能与碱反应,食品工业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9.在一定条件下,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盛有等质量分数等体积稀盐酸的烧杯,天平成平衡状态,当加入下列各物质反应后,天平一定保持平衡的是
A.分别加入等质量的Mg、Al,金属Mg完全溶解,金属Al有剩余
B.分别加入等质量的Al、Zn,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C.分别加入等质量的Na2CO3和CaCO3,盐酸有剩余
D.分别加入24.75g Al和24g Mg,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铝粉和溶液反应制取少量:
B.具有两性,因此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C.
D.室温下,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11.a g Mg、Al合金完全溶解在C1 ml·L-1、V1L HCl溶液中,产生bgH2。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2 ml·L-1、V2 L NaOH溶液,恰好使沉淀达到最大值,且沉淀质量为d g。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B.C1=C2V2/V1
C.铝为 (12b-a)/9 mlD.与金属反应后剩余盐酸为 ml
12.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能用铝制容器腌咸菜,因为铝单质会和较浓的Cl-发生络合反应
B.铝热反应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这说明构成氧化铝的微粒间存在着强烈的作用力
C.氢氧化铝不溶于过量氨水,但氢氧化铜、氢氧化银沉淀都溶于过量氨水
D.刚玉是一种高硬度、高熔点的化合物,刚玉坩埚不能用来熔融纯碱
13.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NH3、H2、O2等气体
B.二氧化硫可用来漂白纸浆、毛、丝等
C.氟化钠可用于预防龋齿
D.铝可用于冶炼某些熔点较高的金属
14.agMg、Al合金完全溶解在C1ml·L-1、V1L HCl溶液中,产生b g H2。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2 ml·L-1、V2 L NaOH溶液,恰好使沉淀达到最大值,且沉淀质量为d g。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C1=
B.铝为 ml
C.d=a+17b
D.与金属反应后剩余盐酸为(C1V1-b)ml
15.等质量的两块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一块用刺有小孔的铝箔包好后投入水中(水均为足量),生成氢气
A.前者多B.后者多C.一样多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6.Ⅰ.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
(2)鸡蛋壳(主要成份为碳酸钙)溶解在盐酸中: 。
(3)铝片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
Ⅱ.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后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Na+、、H+、、、Cl-中的若干种。然后又作了如下分析,以确定这些离子是否存在。
①用石蕊试液检测该溶液时,溶液显红色。
②取2 mL该溶液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③对②中所得的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其上层澄清的液体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4)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5)按上述实验操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有Cl-,请说明原因: 。
17.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欲制取1.12L(标准状况)氧气,需要消耗高锰酸钾 克。
18.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钠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A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涉及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种即可)。
(2)家庭的厨卫管道内常因留有油脂、毛发、菜渣、纸棉纤维等而造成堵塞,此时可用固体管道疏通剂进行疏通。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和氢氧化钠,疏通管道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亚硝酸钠被称为工业盐,有毒,但在肉类制品加工中又可以加入极少量用作发色剂、防微生物剂、防腐剂,在漂白、电镀和金属处理等方面有应用。已知NaNO2能发生反应:________NaNO2+________HI→_______NO↑+________I2+________NaI+_______H2O
①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并在方程式上面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②该反应中HI表现的性质是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9.(1)将g NaOH和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
(2)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反应中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下列各项操作中符合“先出现沉淀后沉淀完全溶解”现象的有 。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至过量
②向胶体中逐滴滴加稀至过量
③向溶液中通入至过量
④向澄清石灰水中逐渐通入至过量
⑤向溶液中逐滴滴加至过量
⑥向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
⑦向溶液中逐渐通入至过量
(4)在新制氯水参加的反应中,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 。
③向氯水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氯水中起作用的物质是 ,然后又褪色,起作用的物质是 。
三、计算题
20.某学生用 NaHCO3和 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与盐酸进行实验,测得下表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均为 50 mL)。
(1)则该学生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l/L;
(2)50 mL 该盐酸恰好能溶解上述组成的混合物的质量是 g;
(3)上述固体混合物中 KHCO3的质量分数是 (用小数表示,保留 2 位小数)。
21.(1)在同温、同压下,实验测得CO、N2和O2三种气体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其中O2的质量分数为 。若其中CO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相同条件下,某Cl2与O2混合气体100 mL恰好与150 mL H2化合生成HCl和H2O,则混合气体中Cl2与O2的体积比为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22.将2.4ml某金属投入1.8L 2ml/L的盐中,恰好完全反应,并得到7.2gH2,则某金属的化合价为 ,酸为 元酸。
选项
A
B
C
D
n(CO2)/ml
2
3
4
5
n(沉淀)/ml
2
2
3
2
实验编号
I
II
III
盐酸的体积
50.0mL
50.0mL
50.0mL
m(混合物)
13.56g
21.88g
25.36g
V(CO2)(标准状况)
3.36L
5.04L
5.04L
参考答案:
1.B
【详解】A.蒸煮或者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会直接破坏铝表面的氧化物薄膜氧化铝,从而降低铝的抗腐蚀能力,缩短铝制餐具的使用寿命,故A正确;
B.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且放出大量热量,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灭火,故B错误;
C.模具如果有水,炽热的钢水促进水的分解,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易燃易爆,易发生爆炸性迸溅,故C正确;
D.盐酸与次氯酸钠反应生产氯气,氯气有毒,所以两者不能混用,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B
【详解】29.40g H3PO4的物质的量为:=0.30ml,n(H2O)==0.9 ml
由原子守恒可得生成难溶盐中含0.5 ml Ca、0.3 ml P、0.1 ml H和1.3 ml O,即难溶盐中N(Ca):N(P):N(H):N(O)=5:3:1:13,其化学式为Ca5(PO4)3(OH),故答案为:Ca5(PO4)3(OH),故答案为:B。
3.B
【详解】A.Ca(ClO)2具有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A正确;
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能够与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硫酸铝和氢气,因此不能用铝制容器盛装稀硫酸,B错误;
C.Fe2O3是含有铁元素的氧化物,可用于炼铁,C正确;
D.氧化镁是离子化合物,离子之间以极强的离子键结合,断裂消耗很高的能量,因此该物质的熔沸点很高,氧化镁可作耐火材料,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4.A
【详解】A.铝在冷的浓硫酸中会钝化,钝化是化学反应,故A错误;
B.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的现象是:先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后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沉淀消失,故B正确;
C.铝与强酸、强碱的反应,铝元素化合价都升高,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叫铝热剂,如: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是叫铝热剂,故D正确;
选A。
5.A
【详解】①铁与稀硝酸时,若铁过量会生成硝酸亚铁,若铁不足生成硝酸铁,二者相对量的多少不同,产物不同,①符合题意;
②碘化亚铁溶液与溴水时,若溴水过量生成碘单质、溴化铁,若溴水不足,生成碘和溴化亚铁,二者相对量的多少不同,产物不同,②符合题意;
③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若盐酸不足量,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若盐酸过量生成CO2、水和氯化钠,二者相对量的多少不同,产物不同,③符合题意;
④铁与氯气在点燃时反应生成氯化铁,与二者相对量的多少无关,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可知,反应物的用量不同,产物不同的序号是①②③,故合理选项是A。
6.C
【分析】1ml二氧化碳先与1ml Ba(OH)2反应生成1ml碳酸钡和水,再是1ml二氧化碳与2ml NaOH反应生成1ml碳酸钠和水,再是1ml二氧化碳与2ml NaAlO2反应生成2ml氢氧化铝和1ml碳酸钠,再是2ml二氧化碳与2ml碳酸钠反应生成4ml碳酸氢钠,再是1ml二氧化碳与1ml碳酸钡和水反应生成1ml碳酸氢钡溶液。
【详解】A选项,根据分析,通入2ml二氧化碳气体,有1ml沉淀,故A错误;
B选项,根据分析,通入3ml二氧化碳气体,有3ml沉淀,故B错误;
C选项,根据分析,通入4ml二氧化碳气体,有3ml沉淀,故C正确;
D选项,根据分析,通入5ml二氧化碳气体,有3ml沉淀,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点睛】反应的一般顺序是: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再是生成沉淀的反应,再是沉淀不变的反应,再是沉淀溶解的反应。
7.B
【详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8H+=3Cu2++2NO↑+4H2O,铜足量,由上述反应方程式可知,NO3-和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即氢离子与硝酸根恰好反应,生成的铜离子物质的量最大,设HNO3、H2SO4各为xml、yml,则n(NO3-):n(H+)=x:(x+2y)=1:4,x+y=0.4ml/L×0.1L,联立解得x=0.016ml、y=0.024ml,由方程式可知,生成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6ml×=0.024ml,故铜离子的最大浓度为=0.24ml/L;
故选B。
8.D
【详解】A.铝是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表面形成氧化膜,有抗腐蚀性,故A正确;
B.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能净水,故B正确;
C.氨气和氯气反应氯化铵,现象为白烟,所以可以选择用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故C正确;
D.碳酸氢钠和碱反应,但做膨松剂是因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故D错误;
答案选D。
9.D
【分析】分别加入等质量的固体,反应前总质量相等,设质量为m,但反应后托盘上物质的质量=m-m(气体),当放出的气体等质量时,天平平衡,若加入的固体质量不等,反应前后质量增加值相等时,天平平衡;
【详解】A. 分别加入等质量的Mg、Al,金属Mg完全溶解,金属Al有剩余,则两边放出的氢气不一定等量,天平未必平衡,A错误;
B. 分别加入等质量的Al、Zn,两种金属完全溶解,则两边放出的氢气一定不等,天平不平衡,B错误;
C. 分别加入等质量的Na2CO3和CaCO3,盐酸有剩余,则两边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一定不等,天平不平衡,C错误;
D. 加入24.75g Al, ,加入24g Mg,则产生2gH2,反应前后质量增加22g,故天平平衡,D正确;
答案选D。
10.D
【详解】A. 题给离子方程式不符合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应该是,A错误;
B. 电解熔融可以获得铝,不是因为具有两性,B错误;
C. 偏铝酸钠和过量的盐酸反应不能生成氢氧化铝,生成的是氯化铝,C错误;
D. 室温下,在溶液中,、、、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D正确;
答案选D。
11.D
【详解】设合金中含有xmlMg,ymlA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产生b g H2,则有①24x+27y=a;②x+1.5y=b/2,解之得y=(12b-a)/9,x=(a-9b)/6;
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2ml•L-1、V2L NaOH溶液,恰好使沉淀达到最大值,且沉淀质量为d g,根据Mg~H2~Mg(OH)2,Al~1.5H2~Al(OH)3,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等于金属的质量加氢氧根离子的质量,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2n(H2),则d=a+17b,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为NaCl,则C1×V1=C2×V2,即C1=C2V2/V1;
生成bgH2,则消耗盐酸b/2×2=bml;反应后剩余盐酸的物质的量为(C1V1-b)ml,显然只有D符合题意。
12.A
【详解】A.铝制餐具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平时可以用来保护餐具,但如果长时间蒸煮或存放具有酸性,碱性,或咸味的东西,由于氧化铝是两性的,所以会破化氧化膜,从而破化铝制餐具,同时产生有毒物质,而不是因为铝单质会和较浓的Cl-发生络合反应,A选项错误;
B.氧化铝为离子晶体,存在着离子键,铝热反应过程会破坏氧化铝的离子键,放出大量的热,说明构成氧化铝的微粒间存在的离子键具有强烈的作用力,B选项正确;
C.氨水是弱碱,氢氧化铝不溶于过量氨水,但氢氧化铜、氢氧化银沉淀都溶于过量氨水形成配合物,C选项正确;
D.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2O3,是一种高硬度、高熔点的化合物,Al2O3高温下与纯碱会发生反应,因此刚玉坩埚不能用来熔融纯碱,D选项正确;
答案选A。
13.A
【详解】A.浓硫酸与氨气反应,不能干燥氨气,可以干燥H2、O2等气体,故A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则可用来漂白纸浆、毛、丝等,故B不符合题意;
C.氟化钠中含F,可抑制牙釉质的溶解,所以氟化钠可用于预防龋齿,故C不符合题意;
D.Al具有还原性,且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则铝热反应用来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B
【详解】首先发生反应: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加入NaOH溶液恰好使沉淀达到最大值,若盐酸剩余,首先发生反应HCl+NaOH=NaCl+H2O(盐酸不剩余,则不发生该反应),然后发生反应AlCl3+3NaOH=Al(OH)3↓+3NaCl、MgCl2+2NaOH=Mg(OH)2↓+2NaCl;
A.沉淀达最大值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n(HCl)=n(NaCl)=n(NaOH),则C1×V1=C2×V2,C1=,A项正确;
B.设合金中含有Mg、Al物质的量依次为x、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产生bg H2,则24g/mlx+27g/mly=ag,x+1.5y=,解得x=ml,y=ml ,B项错误;
C.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金属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为bg÷2g/ml×2=bm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金属提供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沉淀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则dg=ag+bml×17g/ml,即d=a+17b,C项正确;
D.生成bgH2,H2物质的量为0.5b ml,根据氢元素守恒,可知消耗盐酸bml,则剩余HCl为(C1V1-b)ml,D项正确;
答案选B。
15.B
【详解】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首先是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后者生成的氢气多,故选B。
答案选B。
16.(1)Cu2+++Ba2++2OH-=Cu(OH)2↓+BaSO4↓
(2)CaCO3+2H+=Ca2++H2O+CO2↑
(3)2Al+2OH-+2H2O=2+3H2↑
(4) H+、 、
(5)Cl-有可能来自于BaCl2中
【详解】(1)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u2++SO+Ba2++2OH-= BaSO4↓+ Cu(OH)2↓;
(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CaCO3溶解在盐酸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
(3)铝片溶解再NaOH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3H2↑;
(4)①用石蕊试液检测该溶液时,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存在H+,不存在、;②取2 mL该溶液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则说明一定存在SO;③对②中所得的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其上层澄清的液体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该实验意图检验氯离子,但由于②引入了氯离子,所以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综上所述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H+、,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5)由于实验②中加入了氯化钡溶液,引入了氯离子,所以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17. 2KMnO4K2MnO4+MnO2+O2↑ 15.8
【详解】(1)加热高锰酸钾的生成氧气和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2)1.12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方程式之间的关系2KMnO4~O2,则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1ml,高锰酸钾的质量为=0.1ml×158g/ml=15.8g。
18.(1)2Na2O2+2CO2=2Na2CO3+O2或2Na2O2+2H2O=4NaOH+O2↑
(2)2Al+2OH-+2H2O=2AlO+3H2↑
(3) 2NaNO2+4HI=2NO↑+1I2+2NaI+2H2O 还原性和酸性 1∶1
【详解】(1)钠在空气中的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氧气,涉及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或2Na2O2+2H2O=4NaOH+O2↑;
(2)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和氢氧化钠,疏通管道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2OH-+2H2O=2AlO+3H2↑,生成大量气体可以疏通管道;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转移配平方程:2NaNO2+4HI=2NO↑+1I2+2NaI+2H2O,双线桥为 ;该反应中4mlHI中有2ml表现还原性,有2ml表现酸性;氧化剂亚硝酸钠与还原剂碘化氢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9. C ②④⑥ HCl HClO
【详解】(1)n(NaOH)===0.01ml,n(Na2CO3)===0.01ml;滴加盐酸的过程中,盐酸先和NaOH反应,再和Na2CO3发生反应生成NaHCO3,最后和NaHCO3反应生成CO2,由三个阶段的反应对应的关系式NaOH~HCl、Na2CO3~HCl~NaHCO3、NaHCO3~HCl~CO2可知,三个阶段均消耗0.01ml HCl(对应盐酸的体积均为0.1L),并生成0.01ml CO2,C符合题意,故选C;
(2)Mg、Al和硫酸反应的关系式分别为:Mg~H2、2Al~3H2;图中Mg、Al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H2的体积一样多,则说明H2的物质的量一样多,生成1份H2,分别需要1份Mg、份Al,故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3)①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那个通入CO2至过量,会生成NaHCO3,由于该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溶解度小,故在该操作中可以观察到有沉淀生成,但是沉淀不会溶解,①不符合题意;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稀H2SO4至过量,胶体先聚沉,生成Fe(OH)3沉淀,Fe(OH)3沉淀再溶解于稀H2SO4中,②符合题意;
③向BaCl2溶液中通入CO2过量,始终无沉淀产生,③不符合题意;
④向澄清石灰水中逐渐通入CO2至过量,刚开始生成CaCO3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当Ca(OH)2反应完全后,CaCO3会和CO2、H2O继续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沉淀又完全溶解,④符合题意;
⑤向Al2(SO4)3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至过量,刚开始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BaSO4沉淀,但是当Al3+完全沉淀时,随着Ba(OH)2的继续加入,Al(OH)3沉淀逐渐溶解,而BaSO4沉淀不会溶解,故可以观察到沉淀部分溶解,⑤不符合题意;
⑥向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刚开始反应生成Al(OH)3沉淀,但是当Al3+完全沉淀时,随着盐酸的继续加入,Al(OH)3沉淀逐渐溶解,⑥符合题意;
⑦向NaAlO2溶液中逐渐通入CO2至过量,反应生成Al(OH)3沉淀,由于Al(OH)3沉淀不会和CO2反应,故沉淀不会溶解,⑦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有②④⑥;
(4)①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氯水,FeCl2会被氧化为FeCl3,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②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水,可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氯水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粒是Cl-;
③向氯水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是因为氯水中含有H+,其中H+主要来自于HCl的电离,故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HCl;然后又褪色,起作用的是HClO,因为该物质具有漂白性。
20.(1)4.5
(2)20.34
(3)44.25%
【分析】混合物发生反应:H++HCO═CO2↑+H2O,由①②数据可知,继续增大混合物的质量,气体的体积增大,说明实验①中盐酸有剩余、固体混合物完全反应.若②中盐酸有剩余,继续增大混合物的质量,气体的体积会增大,由②③数据可知,实验中气体的体积不变,说明实验②中盐酸完全反应,根据实验①的数据可知,生成5.04L二氧化碳需要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13.56g×=20.34 g<21.88g,故实验②中盐酸完全反应、固体混合物有剩余,据此解答;
【详解】(1)求盐酸浓度需选择盐酸不足量的数据进行,如随着混合物质量增加,二氧化碳气体量不再增加,表明盐酸全部反应完,由表中数据可知,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5.04L,结合H++HCO=H2O+CO2↑可知n(HCl)=,盐酸的浓度为,故答案为:4.5;
(2)由表中数据可知,由于固体混合物从13.56g→21.88g,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还在增加,故加入13.56g混合物时盐酸过量,而固体混合物从21.88g→25.36g,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不再变化,说明加入25.36g混合物时盐酸不足,50 mL 该盐酸恰好能溶解上述组成的混合物的质量是13.56g×=20.34 g,故答案为:20.34 ;
(3)加入13.56g混合物时,盐酸有剩余,混合物完全反应,根据H++HCO═CO2↑+H2O,可知n(混合物)=n(CO2)=,设13.56g混合物中NaHCO3、K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则有:x+y=0.15ml、84x+100y=13.56g,解得y=0.06ml、x=0.09ml,KHCO3的质量分数是。
21. 27.6% 48.3% 1:1 51.5
【详解】(1)三种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4.5×2=29,因CO与N2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求算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时可一并考虑,设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则CO和N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x),因此有:32x+28(1-x)=29,解得x=0.25。O2的质量分数为×100%≈27.6%。若CO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设混合气体为1 ml,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25 ml×2+(0.75 ml÷2)×1=0.875 ml,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8.3%。
(2)设Cl2的体积为x mL,则O2的体积为(100-x) mL。根据反应H2+Cl22HCl、2H2+O22H2O知,反应中消耗的H2为:x mL+2(100-x) mL=150 mL,解得x=50 mL。因此n(Cl2):n(O2)=1:1。体积百分含量各占50%。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1×50%+32×50%=51.5。
22. +3 二
【详解】n(H2)==3.6ml,2.4ml金属共失去电子数为:3.6ml×2=7.2ml,
则1ml金属可失去=3ml电子,所以金属的化合价为+3价;
酸的物质的量为:1.8L×2ml/L=3.6ml,共电离产生的H+的物质的量为:n(H+)=2n(H2)=7.2ml,则该酸为二元酸,
所以答案为:+3;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课时作业,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金属材料 同步练习题,9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