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2019) 第三章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综合复习(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028507/0-17007957909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2019) 第三章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综合复习(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028507/0-170079579101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2019) 第三章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综合复习(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028507/0-170079579104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2019) 第三章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综合复习(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2019) 第三章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综合复习(练习)(含答案),共32页。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2019) 第三章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综合复习(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人工肾的关键材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膜——血液透析膜,当病人的血液流经人工肾时,血液透析膜把代谢废物透析掉,干净的血液再返回体内。这模拟的是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保障作用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如图所示实验,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为( )A.控制物质进出 B.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物质运输3、脂质体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人工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体的形成是由于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端和疏水端B.脂质体表面结合有糖蛋白,能靶向给药治疗疾病C.药物甲为脂溶性药物,药物乙为水溶性药物D.脂质体能与细胞膜融合,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4、下列关于细胞膜成分的探索历程中相关实验与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欧文顿通过对细胞膜成分的提取证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欧文顿根据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C.戈特和格伦德尔根据提取的人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的面积是该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推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D.丹尼利和戴维森根据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推测细胞膜中可能还附有蛋白质5、如图为某细胞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和组成磷脂分子,其中表示亲水性头部B.图中是糖蛋白,在细胞膜内、外侧都有C.图中表示蛋白质,其在细胞膜中是均匀分布的,并且是静止的D.图中表示磷脂双分子层,一层细胞膜包括两层磷脂双分子6、草履虫和衣藻细胞作为生命系统,其系统边界分别是( )A.细胞壁、细胞壁 B.细胞膜、细胞膜C.细胞壁、细胞膜 D.细胞膜、细胞壁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可调节细胞内的环境B.中心体和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C.高尔基体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分拣和转运D.叶绿体、线粒体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8、某科学家用活材料做了连续切片,在电镜下观察这些切片的细胞后,他画了一个综合图。有理由认为这一细胞不属于( )A.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 B.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C.真核细胞 D.植物细胞9、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可参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构成B.细胞可再次利用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C.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结构D.用差速离心法可从大肠杆菌细胞中分离出溶酶体10、研究人员从某动物细胞中分离出甲、乙、丙3种细胞器,对其所含的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表示含有,“×”表示不含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是线粒体B.乙应该具有膜结构,可能是内质网C.丙的成分中不含脂质,可能是核糖体D.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也能分离出题述细胞器11、如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特点进行的分类,下列选项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A.是否含有色素 B.是否含有核酸C.有无膜结构 D.是单层膜还是双层膜12、细胞内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参与物质的运输过程。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囊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一定不会产生囊泡B.分泌蛋白的运输和分泌都需要囊泡的参与C.囊泡只能够将物质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D.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13、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的活动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叶绿体的双层膜B.先用低倍镜找到叶肉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叶绿体能够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改变方向D.胞质环流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和细胞器的移动14、如图所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逆时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片中细胞内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为逆时针B.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操作过程:取黑藻幼嫩小叶→染色→制片→观察C.图中叶绿体绕细胞核进行定向循环流动D.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液泡的运动作为参照物15、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化学反应所需的酶提供附着位点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C.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组成D.细胞中各种细胞器膜之间毫无联系16、某实验小组准备了以下实验材料:玉米籽粒、蛙血涂片永久装片、黑藻小叶进行教材中相关的实验。下列关于这三种实验材料,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叶绿体实验时应选取黑藻的成熟小叶B.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中,需观察玉米籽粒胚的颜色C.教材中利用这些材料分别进行实验时,都需要将材料分两组进行对照实验D.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这三种材料在结构上没有差异,体现了生物细胞的统一性17、将一只白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一只黑色母绵羊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卵细胞植入一只白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出生的小绵羊为“克隆绵羊”。那么,此“克隆绵羊”为( )A.黑色公绵羊 B.黑色母绵羊 C.白色公绵羊 D.白色母绵羊18、以动物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和实验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实验和实验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C.实验和实验说明了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D.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19、如图所示为某生物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内质网膜和核膜可直接相连B.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低等植物或动物C.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D.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20、当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时,可以分解自身生物大分子,以产生营养成分供细胞急需。在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溶酶体 D.核糖体21、苋菜的细胞液中有一些红色的物质,将新鲜苋菜放入清水中,短时间内清水不变红,但若把新鲜苋菜放入沸水中,水很快变成红色。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 )A.沸水使细胞膜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在清水中细胞膜不能控制物质进出C.沸水中色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D.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细胞22、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形成色斑的重要原因。内皮素抑制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上述材料能够说明( )A.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数量越多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2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外有包膜结构,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包膜上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S,该糖蛋白S可以与人体某些细胞表面的蛋白ACE2结合,使病毒的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进而侵入宿主细胞。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外包膜的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B.新型冠状病毒进入细胞的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C.高温变性的2019-nCoV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D.糖蛋白S与受体蛋白ACE2结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4、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内外两侧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D.向受精卵中注入生理盐水,细胞膜上会留下空洞25、如图表示各种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含量,图示能说明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和糖类B.细胞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可能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C.细胞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多D.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26、驱动的分子转子可与特定的细胞膜识别,经紫外光激活后,以每秒200万~300万转的转速进行旋转,改变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而完成钻孔,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的识别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B.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被改变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与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疏水性尾部有关D.题图在亚显微结构水平上解释分子转子完成钻孔的过程27、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汗腺细胞比胃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B.心肌细胞比皮肤表皮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C.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D.蛔虫细胞与鸡血细胞相比缺少线粒体2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不可以合成蛋白质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且它们增加膜面积的方式相同C.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D.没有线粒体或叶绿体的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或光合作用29、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的发生场所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C.高尔基体在行使与分泌蛋白有关的功能时通常伴随膜成分的更新D.人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30、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结构,下列关于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具有双层膜,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图中是中心体,该细胞可能是衣藻细胞C.图中是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加工有关D.图中是高尔基体,不具有膜结构31、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囊泡1和囊泡2包裹的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B.若无其他细胞器的参与,则图示过程一般不能正常进行C.囊泡1和囊泡2不属于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D.完成图示过程,细胞器3的膜面积基本不变32、进行生物实验时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方法等的选择,合理的是( )A.观察线粒体的嵴——电子显微镜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概念模型C.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公鸡的成熟红细胞D.观察细胞质的流动——黑藻幼嫩的根33、下列有关课本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荧光标记的方法C.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需进行染色34、胰岛素分子含有两条肽链。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过程如下: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前胰岛素原的起始肽段→前胰岛素原中的起始肽段连同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继续合成肽链,并切掉起始肽段、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胰岛素原并转移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中切除中间一段肽链,形成由2条肽链组成的胰岛素并分泌到细胞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游离核糖体与胰岛素的合成有关B.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联系C.高尔基体对肽链的加工消耗了水分子D.胰岛素分子含有前胰岛素原中的起始肽段35、如图为真核细胞中生物膜系统部分结构的概念图,其中字母表示结构,数字表示分泌蛋白在细胞中的运输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B.C和G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两者的蛋白质分子基本相同C.某些物质可自由进入细胞中没有体现B的功能特性D.J、K、B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36、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变形虫的核从其体内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中的一系列变化的特点,推测出a~d四个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推测理由。推测现象:a.失去核的变形虫,停止伸出伪足,但几天后核就再生了,并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c.失去核的变形虫,反复进行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内的活动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推测理由:许多生物器官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在没有核的细胞质里,也残存着分裂的能力;细胞质中含多种细胞器;推测现象和相应理由均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37、科学家将100个细胞中的每个细胞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有细胞核,另一部分没有细胞核,其他培养条件均相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1天时,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多于细胞有核部分的,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B.细胞有核部分的死亡可能是细胞正常死亡或是实验过程中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了伤害C.细胞无核部分仍能存活一定时间,说明细胞核对细胞并非不可或缺D.此实验可说明细胞的完整性是其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8、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在结构和功能上均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下列能解释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是( )A.高尔基体是膜面积很大的细胞器,它向外可连接细胞膜,向内可连接核膜B.植物的导管将根、茎、叶连在一起,使植物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将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给茎和叶C.高等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核孔使细胞核与细胞质在结构上得以沟通,有利于细胞核、细胞质之间的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39、a、c表示真核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其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b表示双层膜结构,则a、c只能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核酸,则a、c一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C.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色素,则a、c不可能是叶绿体和液泡D.若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a、c一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二、多选题40、图甲是某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将该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离,选择其中三种,测定几类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大致如表乙所示(表中数据为干重比),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乙注: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A.细胞器C不可能是图甲中的7 B.该细胞可能存在于根尖C.细胞器B可能是图甲中的6 D.细胞器A可能是图甲中的5三、读图填空题4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体现的是细胞膜______________的功能;除了图中所示的方式外,高等植物相邻细胞之间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来完成此项功能。(2)细胞膜除了上述功能外, 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3)图1中的A细胞与图2中的甲细胞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4)图1中的A细胞如果是内分泌细胞,它所分泌的化学物质是______________,这种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可与B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结合。(5)图2中的1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图2中的2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______________。42、如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是___________。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2)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的是___________(填图中标号)。(3)为什么磷脂分子的“头部”朝向细胞膜内外两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三个)43、图中a、b、c、d为细胞器,3H-亮氨酸参与图示过程,可合成物质3H-X请据图回答:(1)分离细胞中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图中具有双层膜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2)在图示过程中,膜面积会发生变化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c中有多种呼吸酶,它们分子结构不同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4)图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蓝细菌也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44、如图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结构模式图。(1)图中所示结构只有通过___________才能观察到,图___________是植物细胞,若该细胞为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应该没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与B相比,A特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该细胞器与细胞的___________有关。(3)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___________细胞。(4)所有的细胞生物中都有的细胞器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5在分泌蛋白形成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5、如图表示胰岛素生成和溶酶体形成的过程。图中过程1合成前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通过2转运到高尔基体生成胰岛素,然后分泌出细胞;图中高尔基体的转运膜泡与内吞泡融合后开始水解内吞物质,形成前溶酶体,当前溶酶体失去明显的内吞泡膜成分且pH进一步降低时,即形成溶酶体。回答下列问题(1)前胰岛素原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2)胰岛素合成和分泌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3)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充分体现了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其基础是___________。(4)前溶酶体从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接受了新合成的水解酶原和溶酶体膜蛋白。转运膜泡与内吞泡融合的意义是___________。46、 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图1。检测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 如图2。请回答问题:(1)细胞膜以___________为基本支架,此外还含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成分,实验中通常对膜蛋白进行荧光标记。(2)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被漂白物质的荧光会___________;被漂白区域内外___________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3) 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___________作用,该结果支持推测___________(填“”或“”)。(4)由图2可知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___________,可能是荧光强度会自主下降或某些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此项研究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7、细胞自噬是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通过自噬可以将细胞内错误的蛋白质或者受损的细胞器等进行降解并回收利用,其过程如图所示:(1)细胞自噬作用普遍存在于______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细胞中,鉴定细胞发生了自噬的方法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是否形成______________。囊泡包裹了蛋白质或细胞器后,可与______________融合,并被后者所含的______________消化。(2)细胞自噬现象最早发现于酵母细胞中,酵母细胞能在饥饿状态下将自身物质或结构降解后作为______________过程的原料,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细胞内受损蛋白质可与热休克蛋白形成复合物,与______________(溶酶体膜上)结合,并在其作用下转入溶酶体腔。据研究,癌细胞中热休克蛋白比正常细胞内的含量多,据图推测癌细胞能在营养条件较为恶劣环境下存活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基于上述原理 ,请提出治疗癌症的思路(答出一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8、如图表示细胞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及功能模式图。COPⅠ、COPⅡ是囊泡,用于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回答:(1)溶酶体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细胞中,除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______________,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____。(3)COPⅡ囊泡负责从[甲]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乙中,则图中的______________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4) 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5)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如同一个个小的区室,这对于细胞代谢有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9、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可以通过抑制某种细胞器的功能而抑制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核孔的作用是__________。(2)据图分析,二甲双胍通过抑制__________的功能,进而直接影响了__________的跨核孔运输,最终达到抑制细胞生长的效果。(3)物质进出核孔是否具有选择性?__________。RagC进出细胞核需经过__________层生物膜。(4)据图分析,分泌蛋白的运输是否可能受二甲双胍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50、图甲中A、B、C、D表示细胞内合成的几种蛋白质,代表细胞结构。图乙表示某细胞中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前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膜面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不含磷脂分子的结构是__________(填序号)。(2) A、B、C、D代表细胞内合成的几种蛋白质,下列物质中属于D类物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血红蛋白胰岛素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抗体(3)E是合成D的原料,则E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参与形成D并排出细胞外需要经过的(具)膜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用“→”和图甲中序号表示)。(4)请在图乙中绘出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后细胞中图示三种生物膜的膜面积变化。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血液透析膜的作用是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其他物质保留在血液内,这模拟的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2、答案:A解析:由题图可知,用红墨水处理正常的玉米种子和煮熟的玉米种子,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正常的玉米种子胚细胞不呈红色,说明红墨水不能进入胚细胞;煮熟的玉米种子胚细胞呈红色,说明红墨水能通过细胞膜进入胚细胞。此实验说明了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答案:C解析:脂质体由磷脂分子构成,磷脂分子具有疏水端和亲水端,在水中会形成具双层磷脂分子的脂质体,A正确;脂质体表面结合有糖蛋白,能识别靶细胞,靶向给药治疗疾病,B正确;药物甲接触磷脂分子的亲水端,为水溶性药物,药物乙接触磷脂分子的疏水端,为脂溶性药物,C错误;脂质体与细胞膜结构类似,能与细胞膜融合,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4、答案:A解析: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实验,根据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这一实验现象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错误、B正确。戈特和格伦德尔根据提取的人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的面积是该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推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正确。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细胞膜的张力时,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一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推测细胞膜中可能还附有蛋白质,D正确。5、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为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为磷脂分子的疏水性尾部,和组成磷脂分子,A正确。图中是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B错误。图中表示蛋白质,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其在细胞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膜中的蛋白质分子大多是能运动的,C错误。图中表示磷脂双分子层,一层细胞膜包括一层磷脂双分子(含两层磷脂分子),D错误。6、答案:B解析:草履虫和衣藻细胞的边界都是细胞膜。衣藻细胞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能起到边界的作用,故B正确。7、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含有水、无机盐、糖类、色素、蛋白质等,可调节细胞内的环境,A正确;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B错误;高尔基体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分拣和转运,C正确;叶绿体和线粒体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正确。8、答案:A解析: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结构是中心体。由图可知,该细胞含有细胞壁和液泡,但不含中心体,可判断该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D不符合题意。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该细胞不含叶绿体,故该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符合题意。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该细胞具有线粒体,能够进行有氧呼吸,B不符合题意。该细胞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应属于真核细胞,C不符合题意。9、答案:D解析: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溶酶体,D错误。10、答案:D解析:甲含有蛋白质、核酸和脂质,说明甲含有膜结构,也含有核酸,又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故甲表示线粒体,A正确;乙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乙含有膜结构,可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或溶酶体,B正确;丙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不含有脂质,说明没有膜结构,可表示核糖体,C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器和细胞核,不能分离出题述细胞器,D错误。11、答案:C解析:图中四种细胞器都含有膜结构,故有无膜结构不是题图分类的依据,C符合题意。12、答案:B解析:不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也可能产生囊泡,如核糖体上合成的水解酶,可以被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包裹后与溶酶体融合,成为溶酶体的一部分,A错误;分泌蛋白的运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和分泌过程都需要囊泡的参与,B正确;囊泡既能将物质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也能将物质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C错误;核糖体、中心体没有膜结构,它们和其他细胞器之间不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D错误。13、答案:A解析:叶绿体的双层膜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A错误;观察叶绿体时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再换高倍镜观察,B正确;活细胞中细胞质是一直处在流动状态的,且光照会影响叶绿体的分布,因此叶绿体能够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改变方向,C正确;胞质环流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和细胞器的移动,D正确。故选A。14、答案:A解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物像,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逆时针,则装片中细胞内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也为逆时针,A正确。用黑藻幼嫩小叶进行细胞质流动的观察时,因为细胞内含有便于观察的叶绿体,故不需要进行染色,B错误。图中叶绿体绕液泡进行定向循环流动,C错误。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物,D错误。15、答案:A解析:A.生物膜系统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化学反应所需的酶提供附着位点,A正确;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并非完全相同,B错误;C.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核膜和细胞膜组成,C错误;D.生物膜系统在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D错误。故选A。16、答案:B解析:黑藻幼嫩小叶的叶绿体少而大,因此在观察叶绿体实验时应选取黑藻幼嫩的小叶,A错误;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所以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中,需观察玉米籽粒胚的颜色,B正确;教材中利用这些材料分别进行观察类实验时,不需要将这些材料分两组进行对照实验,C错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这三种材料在结构上有差异,如玉米籽粒和蛙血细胞中无叶绿体,而黑藻小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D错误。故选B。17、答案:C解析: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题述“克隆绵羊”的细胞核来自白色公绵羊,因此其性别与性状主要与提供细胞核的白色公绵羊相同。18、答案:D解析:实验(细胞核不能单独存活)和实验(完整细胞可存活并完成分裂)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A错误;实验(细胞质不能单独存活)和实验(完整细胞可存活并完成分裂)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错误;实验说明了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实验说明了细胞核对细胞质的重要性,实验和实验不能说明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错误;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正常地进行各项生命活动,D正确。19、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内质网膜和核膜可直接相连,A正确;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低等植物或动物,B正确;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C正确;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不属于细胞器,D错误。20、答案:C解析: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不能作为营养成分供细胞急需,A不符合题意;B.高尔基体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的主要场所,B不符合题意;C.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自身生物大分子,以产生营养成分供细胞急需,C符合题意;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答案:A解析:沸水(高温)会使细胞膜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苋菜细胞的细胞膜在沸水中处理后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苋菜细胞细胞液中红色的物质进入水中,使水变红,故选A。22、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内皮素抑制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可知,内皮素与黑色素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细胞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的信号分子结合来完成信息传递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正确。23、答案:D解析:A.新型冠状病毒外的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因此其成分与宿主细胞膜相似,其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B.新型冠状病毒进入细胞需要经过膜的融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B正确;C.高温变性不会使蛋白质肽键断裂,故高温变性的2019-nCoV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C正确;D.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结合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D。24、答案:D解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功能不同,其所含蛋白质的种类有差异,A正确;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融合的基础,B正确;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可以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C正确;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向受精卵中注入生理盐水,细胞膜上不会留下空洞,D错误。25、答案:B解析:细胞膜的成分中脂质和蛋白质在细胞膜成分中所占比例较大,二者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错误;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题图,图中四种细胞的细胞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不同,这可能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B正确;根据题图,可以确定四种细胞的细胞膜的蛋白质含量不同,但无法说明细胞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多,C错误;题图不能体现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的作用,D错误。26、答案:B解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的识别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从而钻开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被改变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错误;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外,疏水性尾部朝内,自发形成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故题图能在亚显微结构水平上解释分子转子完成钻孔的过程,D正确。27、答案:A解析:汗腺细胞分泌的汗液中不含蛋白质,而胃腺细胞能分泌蛋白质,因此胃腺细胞比汗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A错误;心肌细胞比皮肤表皮细胞新陈代谢旺盛,需要消耗的能量较多,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因此心肌细胞与皮肤表皮细胞相比具有更多的线粒体,B正确;胰腺细胞能分泌蛋白质,因此其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C正确;蛔虫为真核生物,寄生肠道内,细胞内没有线粒体,D正确。28、答案:D解析: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可以合成部分蛋白质,是半自主性细胞器,A错误;B.线粒体和叶绿体增加膜面积的方式不相同,B错误;C.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不同,所以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C错误;D.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真核生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没有线粒体或叶绿体的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或光合作用,D正确。故选D。29、答案:B解析: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代谢提供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正确;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不完全相同,B错误;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高尔基体会接受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并对其中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加工,再通过囊泡将加工后的蛋白质运向细胞膜,该过程伴随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C正确;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人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D正确。30、答案:B解析:图中是线粒体,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错误;图中是中心体,该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而衣藻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B正确;图中是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不参与蛋白质的加工,C错误;图中是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D错误。31、答案:C解析:结合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及题图可知,细胞器1是核糖体,细胞器2是内质网,细胞器3是高尔基体。囊泡1和囊泡2包裹的蛋白质分别来自内质网的加工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分别是较成熟的蛋白质和成熟的蛋白质,二者的空间结构不同,A正确;图示过程的正常进行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正确;囊泡1和囊泡2均为细胞内的生物膜,都属于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C错误;该过程中,高尔基体接受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同时形成囊泡移到了细胞膜,因此其膜面积基本不变,D正确。故选C。32、答案:A解析:线粒体的嵴属于亚显微结构,应选用电子显微镜观察,A正确;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为物理模型,B错误;公鸡的成熟红细胞含有细胞核等,不宜作为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的实验材料,C错误;黑藻幼嫩的根细胞中不含叶绿体,细胞质颜色较浅,细胞质的流动不易观察,宜选用黑藻幼嫩的小叶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以小叶细胞中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观察细胞质的流动,D错误。33、答案:A解析:不同细胞器的大小不同,可以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A正确;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氨基酸的转移途径进而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B错误;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采用了荧光标记法,C错误;叶绿体自身有颜色,观察叶绿体时,将生物材料做成临时装片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无需染色,D错误。34、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前胰岛素原的起始肽段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然后起始肽段和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继续合成,因此游离的核糖体与胰岛素的合成有关,A正确;由题意可知,内质网将初步加工的肽链转运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中进行精细加工后,被高尔基体转运到细胞膜分泌出细胞,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实现转运过程,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高尔基体会切除胰岛素原中间的一段肽链,切除肽链需要破坏肽键,消耗水分子,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起始肽段在粗面内质网中被切掉了,因此胰岛素分子中不含有前胰岛素原中的起始肽段,D错误。35、答案:D解析:生物膜是对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等结构的统称,属于细胞水平,A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不同,则叶绿体和线粒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基本不相同,B错误,图中B表示细胞膜,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为选择透过性,即细胞膜可使某些物质自由通过,也可使一些物质不能自由通过,C错误,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之间可通过囊泡实现膜成分的更新,D正确。36、答案:B解析:失去核的变形虫中不能发生核再生,A错误;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B正确;失去核的变形虫不能反复进行分裂,C错误;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除去核以后,细胞质内的活动不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D错误。37、答案:C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第1天时,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多于细胞有核部分的,推测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且细胞有核部分的死亡可能是细胞正常死亡或是实验过程中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了伤害,A、B正确;无核细胞仍能存活一定时间,是因为细胞质中存有部分物质和能量能暂时维持细胞的生命,不能说明细胞核对细胞并非不可或缺,C错误;通过比较有核部分和无核部分的存活天数可说明细胞的完整性是其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38、答案:D解析: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和核膜不直接相连,A不符合题意;导管将根、茎、叶连接成一个整体,从个体的层次说明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细胞层次,B不符合题意;高等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体现的是细胞膜的功能,不能体现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不符合题意;核孔有利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这说明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均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D符合题意。39、答案:D解析:真核细胞的各种结构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若b表示双层膜结构,则a、c可以是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中的任意两者,A错误;真核细胞的各种细胞器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含有RNA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c可以是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中的任意两者,B错误;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色素,则a、c可能是叶绿体和液泡,C错误;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因此若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因为核糖体和中心体均不含膜结构,D正确。40、答案:BCD解析:据图甲分析可知,1为细胞壁,2为液泡,3为细胞核,4为叶绿体,5为高尔基体,6为核糖体,7为线粒体。表乙中细胞器C不含有脂质,即不具有膜结构,只可能是图甲中的核糖体,而线粒体具有双层膜,A正确;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所以图甲细胞不可能存在于根尖,B错误;表乙中细胞器B不含有核酸,而核糖体含有核酸RNA,C错误;高尔基体不含有核酸,而表乙中细胞器A含有核酸,所以细胞器A不可能是图甲中的5,D错误。41、答案:(1)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胞间连丝(2)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发出信号(4)激素;受体(5)信号分子;蛋白质(糖蛋白)解析:(1)题图1体现了A、B细胞之间可通过化学物质进行信息交流,图2体现了相邻两个细胞可通过直接接触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两图都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除了图中所示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通道进行,如高等植物相邻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2)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由题图可知,图1中的A细胞与图2中的甲细胞表示的均是发出信号的细胞,都将信息传递给另一个细胞。(4)图1中的A细胞如果是内分泌细胞,它所分泌的化学物质是激素,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可与B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5)由图可知,图2中的1表示的是信号分子,2表示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受体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糖蛋白)。42、答案:(1)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2)(3)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的,“尾部”是疏水的,而细胞膜内外两侧都是水环境,所以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头部”朝向膜内外两侧(4)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解析:(1)目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2)细胞膜上的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3)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的,“尾部”是疏水的,而细胞膜内外两侧都是水环境,所以磷脂分子的“头部”朝向细胞膜内外两侧,而“尾部”相对排在内侧,形成磷脂双分子层。(4)细胞膜的三大主要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3、答案:(1)差速离心法;c(2)b、d(3)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4)a、c;a解析:(1)由于不同细胞器的大小不同,因此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c是线粒体,具有双层膜。(2)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将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将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后,再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将蛋白质运输到细胞膜。故膜面积会发生变化的细胞器是b(内质网)和d(高尔基体)。(3)c中呼吸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的直接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4)核酸有DNA和RNA,图中a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c线粒体含有DNA和RNA,所以图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a、c;蓝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是a核糖体。44、答案:(1)电子显微镜;B;2;中央大液泡;4;叶绿体(2)中心体;有丝分裂(3)低等植物(4)11;核糖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并分泌到细胞外解析:(1)题图能够看到内质网、核糖体等细微结构,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图,图B细胞含有细胞壁、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若该细胞为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则该细胞应该没有[2]中央大液泡、[4]叶绿体。(2)图A为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该细胞器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3)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即同时具有细胞壁、中心体,则该细胞为低等植物细胞。(4)所有的细胞生物中都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即图中[11]。图中5为高尔基体,其在分泌蛋白形成中的作用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并分泌到细胞外。45、答案:(1)核糖体、粗面内质网;需要(2)核糖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3)各种膜结构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4)高尔基体;内吞物质激活水解酶原成为水解酶解析:(1)前胰岛素原属于分泌蛋白,根据题干信息和题图可知,前胰岛素原合成场所是核糖体、粗面内质网,该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即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2)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3)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其基础是各种膜结构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4)由图示可知,前溶酶体从高尔基体接受了新合成的水解酶原和溶酶体膜蛋白。转运膜泡与内吞泡融合,内吞物质激活水解酶原成为水解酶,开始水解内吞物质,形成前溶酶体,当前溶酶体失去明显的内吞泡膜成分且pH进一步降低时,即形成溶酶体。46、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脂双层);蛋白质;糖类(2)自行恢复;膜蛋白(3)限制;(4)低(弱);处于相对静止状态(5)(一定的)流动性解析:(1)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糖类。(2)对膜蛋白进行荧光标记,被标记的膜蛋白被漂白后可能会自行恢复,或者被漂白区域内外的膜蛋白相互运动进而导致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3)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限制作用,进而说明被漂白区域内外膜蛋白分子可以相互运动。(4)由图2可知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低,可能是荧光强度会自主下降或某些分子处于相对静止状态。(5)此项研究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7、答案:(1)真核;自噬体(自噬小泡);溶酶体;水解酶;(2)呼吸作用;(3)受体;促进细胞自噬,获得的降解产物为癌细胞合成自身的有机物提供原料;抑制热休克蛋白的活性或者抑制相关受体的活性解析:(1)由题图可知,细胞自噬需要水解酶,而水解酶存在于溶酶体中,由此可知细胞自噬作用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细胞自噬过程会形成自噬小泡,因此鉴定细胞发生自噬的方法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是否形成自噬体(自噬小泡);溶酶体中含有水解酶,可降解受损的蛋白质和细胞器,因此包裹了蛋白质或细胞器的囊泡可与溶酶体融合,并被后者消化。(2)细胞主要通过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由图可知,细胞内受损蛋白质可与热休克蛋白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溶酶体膜上的特定受体结合,进入溶酶体中,被水解酶水解。癌细胞中热休克蛋白比正常细胞内的含量多,据图推测癌细胞能在营养条件较为恶劣环境下存活的原因可能是促进细胞自噬,获得的降解产物为癌细胞合成自身的有机物提供原料。根据以上分析,可通过抑制热休克蛋白的活性或者抑制相关受体的活性来治疗癌症。48、答案:(1)动物;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脂质(或磷脂或脂类物质);(3)内质网;COPⅠ;(4)流动性;(特异性)受体;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5)使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解析:(1)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溶酶体除具有图示功能外,还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推知,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脂质(或磷脂或脂类物质)。(3)由题图可知,COPⅡ被膜小泡从甲(内质网)运向高尔基体;而COPⅠ被膜小泡从高尔基体运向内质网。因此,若定位在内质网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高尔基体中,则图中的COPⅠ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4)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5)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如同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49、答案:(1)蛋白质和磷脂;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线粒体;无活型RagC和激活型RagC(3)是;0(4)是;二甲双胍抑制线粒体的功能,分泌蛋白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所以该生理讨程可能会受到二甲双胍的影响解析:(1)核膜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核孔的作用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由题图可知,二甲双胍直接抑制线粒体的功能,影响能量的供应,进而影响相关物质(无活型RagC和激活型RagC)进出核孔,最终达到抑制细胞生长的效果。(3)核孔具有选择性,一些生物大分子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但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RagC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因此RagC进出细胞核需经过0层生物膜。(4)分泌蛋白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二甲双胍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进而影响能量的供应,因此分泌蛋白的运输可能受二甲双胍的影响。50、答案:(1);(2);(3)→→→(4)(膜面积变化趋势正确即可)解析:分析图甲,是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为粗面内质网,为高尔基体,为线粒体,为核膜,为细胞膜。(1)核糖体(和)没有膜结构,因此不含磷脂分子。(2)D表示分泌蛋白,胰岛素、抗体属于分泌蛋白,而血红蛋白、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属于细胞内蛋白。(3)由题意可知,D表示分泌蛋白,E(氨基酸)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后,在核糖体上经脱水缩合形成一段肽链,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进行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通过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分泌出细胞。(4)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后,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增大,如图所示:细胞器所含成分蛋白质核酸脂质甲√√√乙√×√丙√√×时间/天12341030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816220000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797877746765蛋白质(%)脂质(%)核酸(%)细胞器A6728微量细胞器B59400细胞器C61039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