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超重和失重 导学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4.6超重和失重 导学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3页。
4.6 超重和失重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能概括出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培养观察、分析、概括能力。2、会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求解实际现象中的超重、失重问题。情境探究: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如图所示,人站在体重计上向下蹲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会变化吗?如何变化?是人的重力发生变化了吗?思考1: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分析,人在体重计上向下蹲的过程中,为什么体重计的示数会变化呢?思考2:分析人在体重计上向上站起来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变化,试总结发生上述物理现象的条件?例1、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台秤上,台秤与力传感器相连,当电梯从静止起加速上升,然后又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最后停止运动时,传感器的荧屏上显示出其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试由此图回答问题:(g取10 m/s2)(1)该物体的重力是多少?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物体的重力是否变化?(2)算出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的最大加速度分别是多大?针对练习:在一电梯的地板上有一压力传感器,其上放一物块,如图甲所示,当电梯运行时,传感器示数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从时刻t1到t2,物块处于失重状态B.从时刻t3到t4,物块处于失重状态C.电梯可能开始停在低楼层,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高楼层D.电梯可能开始停在高楼层,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低楼层总结:对超重和失重现象怎么理解?举例实际中涉及超重和失重现象?达标练习:1、关于超重和失重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向上运动时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向下运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一定是向下运动C.超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了,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小了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2、如图所示为运动员跳高时的精彩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B.运动员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C.运动员在最高点处于平衡状态D.运动员在下降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3.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 )A. B. C. D.4.如图甲所示,在升降机的顶部安装了一个能够显示拉力大小的传感器,传感器下方挂上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若升降机在匀速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并以此时为零时刻,在后面一段时间内传感器显示弹簧弹力的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为重力加速度,则( )A.升降机停止前在向下运动B.0 ~ t1时间内小球处于失重状态,t1 ~ t2时间内小球处于超重状态C.t1 ~ t3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t3 ~ t4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速度一直增大5.“蹦极”是一种能获得强烈失重、超重感觉的非常“刺激”的惊险娱乐项目。人处在离沟底水面上方二十多层楼的高处(或悬崖上),用橡皮弹性绳拴住身体,让人头下脚上自由下落,落到一定位置时弹性绳拉紧。设人体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到接近水面时刚好减速为零,然后再反弹。已知某“勇敢者”头戴重为45N的安全帽,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为75m,设计的系统使人落到离水面30m时,弹性绳才绷紧。不计空气阻力,则:(取g=10m/s2)(1)当他落到离水面50m位置时戴着的安全帽对人的头顶的弹力为多少?(2)当他落到离水面20m的位置时,则其颈部要用多大的力才能拉住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