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测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测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合金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下列物质的主要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 )
A.AB.BC.CD.D
2、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存在( )
A.B.C.D.
3、下列物质:①Al;②;③MgO,其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的是( )
A.①②③B.仅①②C.仅②③D.仅①③
4、除去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选用( )
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C.稀盐酸D.氢氧化钠溶液
5、为了检验某氯化亚铁溶液是否变质,最好向溶液中加入( )
A.NaOH溶液B.KSCN溶液C.铁片D.石蕊试液
6、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铁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但不能与水蒸气反应
B.明矾作为絮凝剂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C.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D.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
7、现榨出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这可能是由于( )
A.苹果汁含有变成B.苹果汁中含有
C.苹果汁中含有D.苹果汁中含有
8、《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
A.B.C.D.
9、碲锌镉(TeZnCd)晶体可以用于制造红外探测器,下列有关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由Te、Zn、Cd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无固定的熔、沸点
B.它易导电、导热,具有延展性
C.它的熔、沸点比Zn的低
D.它的硬度和强度比Cd的大
10、下列实验中,所加固体可以完全溶解的是( )
A.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粉末
B.将一小块铝片投入足量NaOH溶液中
C.将少量铜片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D.常温下将一小块铜片投入足量
1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常见无机物用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AB.BC.CD.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溶液中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无
B.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铁粉起还原作用
C.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原因是能从含有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D.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13、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项是( )
A.AB.BC.CD.D
1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低
②人体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
③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和
④镁铝合金在盐酸中无法溶解
A.①②B.②④C.③D.①④
15、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B.过量铁粉在氯气中燃烧,可以生成
C.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和
D.铝、铁、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生成对应的氧化物
1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A.AB.BC.CD.D
17、将一定量铁粉加入1 L0.4 ml/L的溶液中,溶液质量减少1 g,则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mlB.0.3 ml mlD.0.4 ml
18、将某份铁铝合金样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3∶2,则样品中铁、铝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2B.2∶1C.4∶3D.3∶4
19、印刷电路板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的烧杯中不可能( )
A.有铜无铁B.铁、铜都有C.有铁无铜D.铁、铜都无
20、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 )
A.Al、Fe、Cu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常温常压下,与足量反应,当生成0.2 ml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 ml
C.国产大客机大规模应用先进材料铝锂合金,该合金密度大,强度高
D.取和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可以测定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21、在的混合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现加入适量铁粉,使溶液中三种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变为1∶2∶4,则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B.1∶2C.1∶3D.1∶4
22、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而可能含有,进行如下实验操作的最佳顺序为( )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③B.③②C.③①D.①②③
23、A、B、C是常见的三种单质,A、B、C及其他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若,且常温下只有B为气态,则A、B、C分别为( )
A.B.C.D.
24、现有的混合溶液,其中。取该混合溶液200 mL,加入过量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沉淀27.96 g;再另取该混合溶液200 mL,向其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待沉淀全部变为红褐色后,过滤、洗涤并充分灼烧所得沉淀,最终得到固体8.00 g。则原混合溶液中与之比为( )
A.4∶1B.3∶1C.2∶1D.1∶1
25、探究补铁剂[主要成分:氯化血红素(含+2价铁)、富锌蛋白粉、维生素C、乳酸、葡萄糖浆]中铁元素是否变质。先取少量补铁剂,用酸性丙酮溶解后制成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与KSCN溶液的用量无关
B.实验Ⅰ中加入溶液后不变红,可能是被维生素C还原了
C.实验Ⅲ中溶液红色褪去,可能是将氧化了
D.实验说明,该补铁剂中+2价铁在酸性条件下才能被氧化
二、填空题
26、现有下列5种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物质。
①碳酸氢钠
②浓硫酸
③氧化铁
④次氯酸钠
⑤四氧化三铁
请回答:
(1)常用作油漆、涂料的红色颜料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用作治疗胃酸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填序号)。
(4)具有磁性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5)能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7、钠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请回答:
(1)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钠沉到水底b.钠熔成小球c.小球四处游动d.有咝咝声
(2)人们日常用的铝制品通常都是铝合金制造的,这些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其表面覆盖着一层_________。
(3)将铝箔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用铝箔包裹0.1 ml金属钠,用针扎若干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Lb.>1.12 Lc.<1.12 L
28、MgO、都是常用的耐火材料,某研究小组取100 kg含60%Al的报废汽车的镁铝合金材料来制备MgO、,其中物质甲可由溶液B转化再生,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合金是金属与金属熔合而成的混合物
B.合金的熔点比成分金属更高
C.合金的硬度等机械性能优于成分金属
D.氧化铝熔点高,故可以用氧化铝坩埚熔融氢氧化钠
(2)物质甲是____________,产品A是____________。
(3)操作②为____________。
(4)足量物质与溶液A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设不计损耗,可得产品B的质量为____________kg。(保留一位小数)
29、日常生活中常使用到的金属材料有纯金属和合金。
(1)生铁是一种常见的铁碳合金材料。在生铁中常含有化合物。
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2)用仅含有四种阳离子的溶液(阴离子:),通过以下步骤来制备纯净的绿矾晶体:
可供选择的试剂:NaOH溶液、铁粉、稀硫酸、稀盐酸
①操作Ⅰ、Ⅱ相同,其名称为____________。
②试剂A:____________,试剂B:____________,试剂C:____________。
③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阴离子不参与反应),首先被还原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将得到的绿矾溶于水,加入过量的氨水,生成白色沉淀。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30、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见方法是服用补铁药物。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琥珀酸亚铁,呈暗黄色。该药物不仅能溶于水还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某同学为了检测该药片中的存在,设计并进行了如图实验:
(1)该药片的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这层糖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1是________,试剂2是________,加入试剂2后溶液呈淡红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猜想红色溶液变为无色溶液的原因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还原为+2价铁,你认为该同学的猜想合理吗?________。若你认为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你认为合理,该空不要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青铜雁鱼灯的主要材料属于铜合金;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为二氧化硅,不属于合金;航母甲板(钢)的主要材料属于铁合金;潜水器外壳(钛、铝等)的主要材料属于钛铝合金。
2、答案:B
解析:亚铁离子可以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会迅速变为氢氧化铁,所以向含有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3、答案:B
解析:①Al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氢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故①正确;②属于两性氧化物,能和HCl、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故②正确;③MgO属于碱性氧化物,能和HCl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与NaOH不反应,故③错误。
4、答案:D
解析:镁和铝都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所以不能用稀硫酸除去镁粉中的铝粉;氯化钠溶液和镁、铝都不反应,所以不能用氯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铝粉;镁和铝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所以不能用稀盐酸除去镁粉中的铝粉;因Al与NaOH溶液反应,而Mg与NaOH溶液不反应,溶解后过滤可实现除杂,则除去镁粉中的少量铝粉,选用的试剂是NaOH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5、答案:B
解析:NaOH溶液和均可以发生反应分别是、、,且最终均会转化为氢氧化铁,不能判定是否变质;KSCN遇变红,KSCN和不发生反应,可检验是否变质;加入铁粉,可能发生,颜色变化不明显,现象不能判定是否变质;石蕊试液和二者均不反应,不能检验。
6、答案:A
解析: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明矾在水中可以形成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很多金属或其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Al比铁活泼,但氧化铝为致密的氧化物,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
7、答案:C
解析:呈浅绿色,呈黄色,亚铁离子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铁离子。
8、答案:B
解析:“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青矾是绿色,经煅烧后,分解成粒度非常细而活性又很强的超细粉末,A为是蓝色晶体,B为是绿色晶体,C为是无色晶体,D为为红色,所以判断“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9、答案:A
解析:碲锌镉晶体是由Te、Zn、Cd按一定比例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只要比例确定,其组成就固定,因而有固定的熔、沸点;合金具有比其各成分金属低的熔、沸点,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10、答案:B
解析: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固体不会溶解;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固体Al可完全溶解;稀盐酸不能溶解铜,固体不会溶解;铜片与不发生反应,则固体不能溶解。
11、答案:A
解析:Na具有强还原性,可与反应置换出Ti;铝片加入溶液中无现象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铝薄膜,阻止反应的进行;与或反应生成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钛合金用作人体器官主要是因为钛合金与人体器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12、答案:B
解析:向溶液中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但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反应中铁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本身作还原剂,起还原作用;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原因是能与铜单质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具有还原性,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不能大量共存。
13、答案:C
解析:能将氧化为,反而将主体物质除去,应该选用Fe粉;Fe与和都能反应;杂质能溶于NaOH溶液而不溶;Cu能与反应,但又引入杂质,应选用Fe。
14、答案:A
解析:①合金一般比各成分熔点低,所以比纯铝的熔点低;②人体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贫血时可通过补铁治疗;③氯化铁与Fe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反应为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备,反应为,所以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和;④镁铝都能与盐酸反应,能完全溶解。
15、答案:C
解析:钠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氯气的氧化性较强,无论铁粉是否过量,在氯气中燃烧均生成;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和;铝的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16、答案:C
解析:溶液变红,原溶液中可能有,不一定有;,溶液先变红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碱,后褪色可能是强氧化性所致,结论错误;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沉淀;向饱和溶液中通入发生反应:的溶解度小于。
17、答案:A
解析:将一定量铁粉加入1 L0.4 ml/L的溶液中,则:
则,反应中每个Fe失去两个电子,则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18、答案:D
解析:设每份铁铝合金样品中含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则由三个关系式得知,解得。
19、答案:C
解析:向盛有溶液的烧杯内加入铁粉和铜粉,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铜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铁能与生成的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加入铁和铜的混合物,铁首先与氯化铁反应,可能铁全部反应而铜有剩余;若氯化铁的量少,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可能均有剩余;加入铁和铜的混合物,铁首先与氯化铁反应,铜后参加反应,不会有铁无铜;若氯化铁的量多,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全部参加反应,不会有剩余。
20、答案:D
解析:Al的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与足量反应,当生成0.2 ml时,共转移电子;铝锂合金密度较小,且合金强度较大,故可作为国产大客机材料;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通过充分加热分解,再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出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21、答案:C
解析:因氧化性,加入适量的铁粉,使溶液中和物质的量之比变为1∶2∶4,说明有剩余,则没有参加反应,加入的Fe粉仅与反应。设原溶液中含有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l、2 ml、1 ml,反应后和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1∶2∶4,则反应后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ml、2 ml、4 ml,故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则参加反应的Fe的物质的量为1 ml,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2、答案:C
解析:KSCN与反应使溶液显红色,与无此现象,可以先滴加少量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不含有,再滴加足量氯水后显红色,说明滴加氯水后溶液中有,证明原溶液含有,即③①。
23、答案:A
解析:A项,A、B、C分别为Fe、、Cu,Fe与发生反应生成,Cu与反应生成与Fe发生置换反应,故F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氧化成;B项,A、B、C分别为,根据信息,常温下只有B为气态,B项所给组合,和都是气体,不符合题意;C项和D项不符合转化关系。
24、答案:A
解析:取200 mL混合溶液加入过量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27.96 g,其物质的量为,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即,另取该混合溶液200 mL,向其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待沉淀全部变为红褐色后,过滤、洗涤并充分灼烧最终得到8.00 g,其物质的量为,根据Fe元素守恒有,即,联立方程解得、,溶液体积相等,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原混合溶液中。
25、答案:D
解析:实验Ⅱ中取实验Ⅰ所得溶液,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溶液变为红褐色,说明实验Ⅰ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与KSCN溶液的用量无关;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加入少量,实验Ⅰ中加入溶液后不变红,可能是被维生素C还原了;具有强氧化性,具有还原性,继续加入至过量,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溶液褪色可能是将氧化了;没有对照实验,无法说明中性、碱性条件下,该补铁剂中+2价铁能否被氧化。
26、答案:(1)③
(2)①
(3)④
(4)⑤
(5)②
解析:(1)氧化铁俗称铁红,为红棕色固体,常用作油漆、涂料的红色颜料。
(2)碳酸氢钠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用于中和胃酸。
(3)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4)四氧化三铁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俗称磁性氧化铁。
(5)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可以用作干燥剂。
27、答案:(1);bcd
(2)氧化铝薄膜
(3);
(4)b
解析:(1)钠与水发生,钠的密度比水小,应浮在水面上;钠的熔点较低,反应放热,钠可熔成小球;由于反应生成氢气,则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咝咝的响声。
(2)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其表面覆盖着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3)铝性质活泼,易被氧化成氧化铝,氧化铝和碱反应为:,离子反应为:,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化学反应为:,离子方程式为:。
(4)Na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NaOH和Al反应生成和,总方程式为,根据方程式知,0.1 ml Na完全反应生成,如果只有钠则反应生成氢气为1.12 L,故选b。
28、答案:(1)C
(2)NaOH;MgO
(3)过滤
(4)
(5)113.3
解析:镁铝合金材料经过物质甲溶液后,得到沉淀和溶液,所以甲是NaOH溶液,沉淀A是Mg,溶液A是NaOH和的混合溶液,所以产品A是MgO,物质乙是,过量与混合液反应生成溶液,则溶液B是溶液,沉淀B是,所以产品B是,据此分析即可。
(1)合金不一定是金属和金属的混合物;合金的熔点比成分金属的熔点低;合金的硬度等机械性能一般优于成分金属;氧化铝的熔点高,可作为坩埚,但氧化铝能与强碱反应,不能用于熔融氢氧化钠。
(2)Al与NaOH溶液反应,而Mg不与NaOH溶液反应,将镁铝合金投入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Mg和溶液,沉淀A为Mg,Mg与酸反应得与碱溶液反应生成,加热得产品A(MgO)。沉淀B为,加热得到产品B()。
(3)操作②为固液不相溶分离,故该操作为过滤。
(4)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得到沉淀和,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100 kg合金中含有60 kg Al,根据铝元素守恒,最终可得的质量。
29、答案:(1)
(2)①过滤
②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铁粉
③;
(3)
解析:(1)在足量的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有磁性的固体X,X为,溶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溶液有剩余的HCl,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2)①依据题意可知操作Ⅰ、Ⅱ都是分离固体与液体,操作为过滤。
②依据分析为除去氯离子,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不稳定继续被氧化为氢氧化铁,过滤,然后在沉淀中加入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铁,硫酸铜溶液,再加入足量铁粉,铁粉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溶液。
③氧化性为,所以加入铁粉,先与反应,离子方程式:。
(3)将得到的绿矾溶于水,加入过量的氨水,生成白色沉淀和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0、
(1)答案:保护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解析:亚铁盐易被氧化,药片外表糖衣的作用是保护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答案:稀盐酸;KSCN溶液;药片已部分失效(或部分被氧化);
解析:试剂1是稀盐酸,试剂2是KSCN溶液,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呈淡红色,说明药片已部分被氧化,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答案:不合理;中被过量的氯水氧化而褪色,可以在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仍然不变红来证明
解析:红色溶液变为无色溶液的原因不可能是+3价铁被还原为+2价铁,因为体系中不存在还原性物质,只可能是氯水的作用,中被过量的氯水氧化而褪色,可以在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仍然不变红来证明。
A青铜雁鱼灯
B光导纤维(二氧化硅)
C航母甲板(钢)
D潜水器外壳(钛、铝等)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Na与反应可得Ti粉
Na具有强还原性
B
铝片加入溶液中无现象
铝的活泼性小于铜
C
可用于潜水艇制
只具有强氧化性
D
钛合金用作人体器官
钛化学性质稳定
A
B
C
D
X
溶液
溶液
溶液
Y
Z
Fe
NaOH溶液
Cu
选项
操作
可能的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酚酞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与水反应生成的碱有漂白性
C
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产生红褐色沉淀
产物被氧气氧化
D
向饱和溶液中通入
有晶体析出
溶解度: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取待测液,加入少量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少量,溶液不变红
取实验Ⅰ所得溶液,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溶液变为红褐色
取实验Ⅰ所得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溶液,无明显现象,继续加入至过量,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单元测试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巩固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