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新一轮总复习 高考演练(真题 重组 考向 把脉):第十一章 化学与技术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新一轮总复习 高考演练(真题 重组 考向 把脉):第十一章 化学与技术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B.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C.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
D.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
解析:选D。分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2012·上海高考卷)下列关于硫酸工业生产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接触室中使用铁粉作催化剂
B.在接触室中运用热交换技术可充分利用能源
C.把硫铁矿磨成细粉末,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该反应采用450~500 ℃主要是因为该温度下催化剂活性好
解析:选A。硫酸工业生产过程中,接触室中发生的反应为2SO2+O2eq \(,\s\up9(催化剂),\s\d9(△))2SO3,所用催化剂为V2O5。
3.(2013·高考浙江卷)电石浆是氯碱工业中的一种废弃物,其大致组成如下表所示:
用电石浆可生产无水CaCl2,某化工厂设计了以下工艺流程:[来源:学|科|网Z|X|X|K]
已知氯化钙晶体的化学式是CaCl2·6H2O;H2S是一种酸性气体,且具有还原性。
(1)反应器中加入的酸应选用①________。
(2)脱色槽中应加入的物质X是②________;设备A的作用是③________;设备B的名称为④________;设备C的作用是⑤________。
(3)为了满足环保要求,需将废气H2S通入吸收池,下列物质中最适合作为吸收剂的是⑥________。
A.水 B.浓硫酸 C.石灰乳 D.硝酸
(4)将设备B中产生的母液重新引入反应器的目的是⑦________。
解析:分析电石浆中所含成分的性质,结合工艺流程图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1)该工艺的目的是用电石浆生产无水CaCl2,为防止引入杂质阴离子,可向电石浆中加入盐酸,溶解其中的CaO、Al2O3、Fe2O3、MgO、CaS等物质。
(2)沉降池中加入石灰乳,可将Al3+、Fe3+、Mg2+沉淀。脱色槽的作用是对过滤器中所得滤液进行脱色,可选用吸附性能较强的活性炭。滤液在设备A中进行蒸发浓缩,在结晶池中降温结晶,然后在设备B中进行过滤,得到氯化钙晶体,最后在设备C中脱水干燥,得到无水CaCl2。
(3)H2S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与浓硫酸反应易产生污染性气体SO2,与硝酸反应易产生污染性气体NO2或NO,这些物质都不能作为H2S的吸收剂。H2S气体被石灰乳吸收,且石灰乳的价格较低。
(4)设备B中的母液含有CaCl2等物质,对母液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有助于保护环境。
答案:(1)①盐酸 (2)②活性炭 ③蒸发浓缩 ④过滤器⑤脱水干燥 (3)⑥C (4)⑦对母液回收利用,降低废弃物排放量,提高经济效益
4.(2012·上海高考卷)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可制得纯碱。
完成下列填空:
(1)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先有________晶体(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最后析出NH4HCO3晶体。
(2)含0.800 ml NH3的水溶液质量为54.0 g,向该溶液通入二氧化碳至反应完全,过滤,得到滤液31.2 g,则NH4HCO3的产率为________%。
(3)粗盐(含Ca2+、Mg2+)经提纯后,加入碳酸氢铵可制得碳酸钠。实验步骤依次为:①粗盐溶解;②加入试剂至沉淀完全,煮沸;③________;④加入盐酸调pH;⑤加入________________;⑥过滤;⑦灼烧,冷却,称重。
(4)上述步骤②中所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步骤④中加盐酸调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探究NH4HCO3和NaOH的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含0.1 ml NH4HCO3的溶液中加入0.1 ml NaOH,反应完全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
若有沉淀,则NH4HCO3与NaOH的反应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若无沉淀,则NH4HCO3与NaOH的反应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该实验方案有无不妥之处?________若有,提出修正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CO2气体通入氨水中时,先发生反应CO2+2NH3·H2O===(NH4)2CO3+H2O,当CO2过量时发生反应(NH4)2CO3+CO2+H2O===2NH4HCO3,所以先有(NH4)2CO3晶体析出。
(2)由CO2+NH3·H2O===NH4HCO3知,当0.800 ml NH3完全反应时,生成NH4HCO3的物质的量为0.800 ml,参与反应的CO2的物质的量为0.800 ml,则NH4HCO3的产率为eq \f(0.800 ml×44 g/ml+54.0 g-31.2 g,0.800 ml×79 g/ml)×100%≈92%。
(3)过滤,除去反应产生的CaCO3、Mg(OH)2等沉淀物;加入NH4HCO3的目的是产生NaHCO3沉淀。
(4)题述步骤②中主要除去Ca2+、Mg2+,且不引入其他杂质,因此选用NaOH和Na2CO3。
(6)该实验是探究NH4HCO3与NaOH等物质的量混合时,OH-与NHeq \\al(+,4)反应,还是与HCOeq \\al(-,3)反应,因此在反应后滴加氯化钙是用Ca2+来检验产物中是否有COeq \\al(2-,3)。假设反应为HCOeq \\al(-,3)+OH-===COeq \\al(2-,3)+H2O,则COeq \\al(2-,3)与Ca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假设反应为NHeq \\al(+,4)+OH-===NH3+H2O,则需加热煮沸使NH3逸出,再滴加CaCl2稀溶液,避免NH3·H2O的影响。
答案:(1)(NH4)2CO3
(2)92
(3)过滤 碳酸氢铵
(4)氢氧化钠 碳酸钠
(5)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6)HCOeq \\al(-,3)+OH-===COeq \\al(2-,3)+H2O
NHeq \\al(+,4)+OH-===NH3+H2O 有
需先煮沸,然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
1.(2013·全国新课标Ⅰ卷)草酸(乙二酸)可作还原剂和沉淀剂,用于金属除锈、织物漂白和稀土生产。一种制备草酸(含2个结晶水)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CO和NaOH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酸钠、甲酸钠加热脱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制备工艺中有两次过滤操作,过滤操作①的滤液是________________,滤渣是________________;过滤操作②的滤液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滤渣是________________。
(3)工艺过程中③和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建议甲酸钠脱氢后直接用硫酸酸化制备草酸。该方案的缺点是产品不纯,其中含有的杂质主要是____________。
(5)结晶水合草酸成品的纯度用高锰酸钾法测定。称量草酸成品0.250 g溶于水,用0.050 0 m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浅粉红色不消褪,消耗KMnO4溶液15.00 mL,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该成品的纯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以工艺流程为载体分析各步转化的反应实质,反应产物判断,实验操作的目的,试剂选择的原则,滴定实验的计算应用。
(1)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结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CO和NaOH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NaOHeq \(――→,\s\up7(200 ℃),\s\d5(2 MPa))HCOONa;甲酸钠加热脱氢生成草酸钠,需要2 ml甲酸钠去氢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OONaeq \(――→,\s\up7(△))Na2C2O4+H2↑。
(2)依据流程图分析,草酸钠钙化是加入Ca(OH)2,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①的目的是分离沉淀草酸钙和溶液氢氧化钠,滤液是NaOH溶液,滤渣是CaC2O4;过滤②的目的是将过滤①得到的CaC2O4用H2SO4酸化溶解,发生反应CaC2O4+H2SO4===CaSO4↓+H2C2O4,CaSO4微溶于水,SOeq \\al(2-,4)浓度较大,沉淀转化生成CaSO4,过滤②得到的滤液是H2C2O4溶液和过量的H2SO4溶液。
(3)根据流程转化图分析可知,步骤③把得到的NaOH溶液浓缩后循环利用制备甲酸钠;步骤④是把滤液中过量的H2SO4分离出来循环利用,减小污染,降低成本。
(4)甲酸钠脱氢后得到的是草酸钠,直接用硫酸酸化,发生反应Na2C2O4+H2SO4===Na2SO4+H2C2O4,溶液结晶过程中草酸晶体中会引入杂质Na2SO4。
(5)草酸溶于水形成草酸溶液,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草酸被氧化为CO2,KMnO4被还原为Mn2+,依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2Oeq \\al(2-,4)+2MnOeq \\al(-,4)+16H+===2Mn2++8H2O+10CO2↑,依据反应的定量关系:
5H2C2O4 ~ 2MnOeq \\al(-,4)
5 2
n(H2C2O4) 0.015 L×0.050 0 ml·L-1
n(H2C2O4)=eq \f(5×0.015 L×0.050 0 ml·L-1,2)
成品的纯度=
eq \f(0.015×0.050 0 ml·L-1×\f(5,2)×126 g·ml-1,0.250 g)×100%=94.5%。
答案:(1)CO+NaOHeq \(――→,\s\up7(200 ℃),\s\d5(2 MPa))HCOONa
2HCOONaeq \(――→,\s\up7(△))Na2C2O4+H2↑
(2)NaOH溶液 CaC2O4 H2C2O4溶液 H2SO4溶液 CaSO4
(3)分别循环利用氢氧化钠和硫酸(降低成本),减小污染
(4)Na2SO4
(5)5C2Oeq \\al(2-,4)+2MnOeq \\al(-,4)+16H+===2Mn2++8H2O+10CO2↑[来源:学.科.网]
eq \f(15.00 mL×0.050 0 ml·L-1×\f(5,2)×126 g·ml-1,1 000 mL·L-1×0.250 g)×100%=94.5%
2.(2012·山东高考卷)[化学——化学与技术]
石油和煤炭加工过程涉及多种技术和设备。
(1)石油分馏时,在不断向________(填工业设备名称)内投放原料的同时获得产品,该过程为________操作过程。
(2)石油裂化分为热裂化、________和加氢裂化,裂化的目的是提高________的产量。
(3)煤的洗选是为了降低原煤中灰分和________的含量。煤的流化床燃烧是指空气从底部吹向煤炭颗粒,并使全部煤炭颗粒________进行燃烧的过程。[来源:学.科.网]
(4)煤的直接液化是煤与适当溶剂混合后在高温和________存在下与________作用生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解析:(2)石油裂化是将长链、高沸点的烃断裂为短链、低沸点的烃。其目的是提高轻质燃料油(或汽油)的产量。
(3)煤的洗选是为了降低原煤中灰分和硫的含量,减少燃烧过程中烟尘、SO2的排放。空气从底部吹向煤炭颗粒,可以使煤炭颗粒浮动,增大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4)煤的直接液化是指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煤与氢气作用生成甲醇等液态燃料的过程。
答案:(1)分馏塔 连续
(2)催化裂化 轻质燃料油(或汽油)
(3)硫(S) 浮动
(4)催化剂 氢气(H2)
3.(2012·浙江高考自选卷)“化学与技术”模块
(1)氯碱工业是利用电解食盐水生产____________为基础的工业体系。
(2)电解前,为除去食盐水中的Mg2+、Ca2+、SOeq \\al(2-,4)等杂质离子,下列加入顺序合理的是________。
A.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
B.碳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钠
C.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
D.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
(3)“盐泥”是粗盐提纯及电解食盐水过程中形成的工业“废料”。某工厂的盐泥组成如下:
为了生产七水硫酸镁,设计了以下工艺流程:
装置1中加入的酸应选用________,加入的酸应适当过量,控制pH为5左右,反应温度在50 °C左右。持续搅拌使之充分反应,以使Mg(OH)2充分溶解并转化为MgSO4,在此过程中同时生成CaSO4。其中碳酸钙可以转化为硫酸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2中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3中通入高温水蒸气并控制温度在 100~110 °C,蒸发结晶,此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________。
用装置6(真空干燥器)干燥七水硫酸镁晶体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在粗盐提纯过程中,所加除杂试剂的顺序通常为先加BaCl2,再加NaOH,最后加入Na2CO3。加NaOH的顺序可以放在BaCl2的前面也可以放在Na2CO3的后面,但Na2CO3的加入顺序必须放在BaCl2的后面,因过量的BaCl2需用Na2CO3除去。(3)由于最终的产品为MgSO4·7H2O,所以在酸溶时所加的酸应该是H2SO4,加入H2SO4后发生的反应有;Mg(OH)2+H2SO4===MgSO4+2H2O,CaCO3+H2SO4===CaSO4+CO2↑+H2O。CaCO3和H2SO4的反应之所以能够持续进行,是因为该反应是在50°C及持续搅拌的条件下进行的,该条件下CO2可以迅速从溶液中逸出而使平衡不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aSO4是一种微溶物,滤渣中除BaSO4、不溶于酸的物质外还应含有CaSO4。在真空干燥器中MgSO4·7H2O表面的水不需要加热烘干就能挥发掉,这样就能有效防止失去结晶水。
答案:(1)氯气、烧碱、氢气(只写出氯气、烧碱也可)
(2)D (3)(稀)硫酸 搅拌过程中CO2不断逸出,使平衡不断向右移动 CaSO4、BaSO4、其他不溶于酸的物质 氯化钠 防止失去结晶水
(1)在反射炉中,把铜精矿砂和石英砂混合加热到1 000°C左右,黄铜矿与空气反应生成Cu和Fe的低价硫化物,且部分Fe的硫化物转变为低价氧化物。该过程中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射炉内生成炉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冰铜(Cu2S和FeS互相熔合而成)含Cu量为20%~50%。转炉中,将冰铜加熔剂(石英砂)在1 200°C左右吹入空气进行吹炼。冰铜中的Cu2S被氧化为Cu2O,生成的Cu2O与Cu2S反应,生成含Cu量约为98.5%的粗铜,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粗铜的电解精炼如图所示。在粗铜的电解过程中,粗铜板应是图中电极________(填图中的字母);在电极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若粗铜中还含有Au、Ag、Fe,它们在电解槽中的存在形式和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黄铜矿和空气在1 000°C左右的温度下反应生成Cu和Fe的低价硫化物可写出方程式:2CuFeS2+O2eq \(=====,\s\up7(高温))Cu2S+2FeS+SO2,再由“部分Fe的硫化物转变为低价氧化物”这一信息写出方程式:2FeS+3O2eq \(=====,\s\up7(高温))2FeO+2SO2。将炼铁时生成炉渣的反应(CaO+SiO2eq \(=====,\s\up7(高温))CaSiO3)迁移到本题,不难得出生成炉渣的主要成分为FeSiO3。(3)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为阳极,即题图中的c极;d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粗铜中活泼性比铜弱的Au、Ag在阳极溶解时从阳极上脱落下来形成“阳极泥”,比铜活泼的杂质Fe以Fe2+的形式进入电解液中。
答案:(1)2CuFeS2+O2eq \(=====,\s\up7(高温))Cu2S+2FeS+SO2
2FeS+3O2eq \(=====,\s\up7(高温))2FeO+2SO2 FeSiO3
(2)2Cu2S+3O2eq \(=====,\s\up7(高温))2Cu2O+2SO2
2Cu2O+Cu2Seq \(=====,\s\up7(高温))6Cu+SO2↑
(3)c Cu2++2e-===Cu
Au、Ag以单质的形式沉积在c(阳极)下方,Fe以Fe2+的形式进入电解液中
4.(2013·高考海南卷)硅在地壳中的含量较高。硅及其化合物的开发由来已久,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1810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在加热石英砂、木炭和铁时,得到一种“金属”。这种“金属”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瓷、水泥和玻璃是常用的硅酸盐材料。其中,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纯硅是现代信息、半导体和光伏发电等产业都需要的基础材料。工业上提纯硅有多种技术路线,其中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图及主要反应如下:
①用石英砂和焦炭在电弧炉中高温加热也可以生产碳化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化硅又称________,其晶体结构与________相似。
②在流化床反应的产物中,SiHCl3大约占85%,还有SiCl4、SiH2Cl2、SiH3Cl等,有关物质的沸点数据如下表,提纯SiHCl3的主要工艺操作依次是沉降、冷凝和____________。
③SiHCl3极易水解,其完全水解的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碱工业可为上述工艺生产提供部分原料,这些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反应物是二氧化硅、木炭和铁,所得“金属”应是铁的合金。
(2)生产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3)①SiC又名金刚砂,与金刚石或晶体硅具有相似的结构。②在SiCl4、SiH2Cl2、SiH3Cl中,SiCl4在常温下呈液态,会成为杂质。由于SiCl4与SiHCl3沸点相差较大,因此可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③SiHCl3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SiHCl3+4H2O===H4SiO4↓+H2↑ +3HCl↑。(4)氯碱工业的产品是NaOH、H2、Cl2,其中H2、Cl2反应可制备HCl。H2、HCl都是制备高纯硅工艺中的原料。
答案:(1)含有硅、碳的铁合金(或硅铁) (2)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 (3)①SiO2+3Ceq \(=====,\s\up7(高温))SiC+2CO↑ 金刚砂 金刚石(或单晶硅) ②精馏(或蒸馏) ③H4SiO4、H2、HCl (4)H2、HCl
成分
CaO
SiO2
Al2O3
Fe2O3
MgO
CaS
其他不溶于
酸的物质
质量
分数
(%)
65~66
3.5~5.0
1.5~3.5
0.2~0.8
0.2~1.1
1.0~1.8
23~26
成分
NaCl
Mg(OH)2
CaCO3
BaSO4
其他不溶于酸的物质
质量分数(%)
15~20
15~20
5~10
30~40
10~15
发生主要反应
电弧炉
SiO2+2Ceq \(=====,\s\up7(1600~1800 ℃))Si+2CO↑
流化床反应器
Si+3HCleq \(=====,\s\up7(250~300 ℃))SiHCl3+H2
还原炉
SiHCl3+H2eq \(=====,\s\up7(1100~1200 ℃))Si+3HCl
物质
Si
SiCl4
SiHCl3
SiH2Cl2
SiH3Cl
HCl
SiH4
沸点/℃
2355
57.6
31.8
8.2
-30.4
-84.9
-111.9新 课 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新一轮总复习 高考演练(真题 重组 考向 把脉):第十三章 有机化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19页。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新一轮总复习 高考演练(真题 重组 考向 把脉):第十二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新一轮总复习 高考演练(真题 重组 考向 把脉):第十章 化学实验与化工流程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