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第1页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1-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共5页。
    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课标要求】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标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决定本节内容采用:自主合作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教材分析 [教材的内容和地位]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初中化学第六单元课题一。前面学习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又学习了氧气、水之后,再学习碳,使本单元的高度上升了一个新台阶。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初中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是对非金属元素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在初中化学中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是为学习高中的有机物做准备。本节内容通过介绍碳的几种单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有关物质的较完整的认识,而且对于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钙和甲烷等打下基础。2.教材内容和特点本课题介绍碳的化学性质,该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点是图文并茂,许多内容以图代文,丰富了教材内容,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高温时的可燃性与还原性。(2) 知道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金刚石与石墨元素是不同的物质但其化学性质相同。(3) 认识碳单质还原氧化铜实验中高温条件的复杂性,解释几种改进的原因。(4) 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道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从得氧失氧的角度理解的化学变化过程与方法:(1)通过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实验、勇与探索的能力。(2)寻找有用信息,并且初步学会对信息分析、归纳。(3) 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 学 重 点: 金刚石、石墨、木炭的化学性质教 学 难 点: 还原性 还原反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试管(大小各1个)、铁架台、酒精灯、网罩、带导管的塞子、木炭粉、CuO粉末、澄清的石灰水 蒸发皿 镊子 滤纸 玻璃棒 火柴数字化传感器等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吗?投影教材第2页图片翠绿色的孔雀石等矿物上燃烧炭火,会有红色的铜生成,你知道原因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了解其中的秘密。二、推进新课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稳定[设问] ①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古画或古人真迹。这些字画都已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纸或布都已破损,但黑色(墨中含有碳)仍然不变,这说明了什么问题?②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一些古建筑被埋入地下且被火将表面烧成黑色的柱子。 如果将这种木头柱子直接埋入地下,你们认为有什么后果?这又说明什么问题?[分析]上述两个现象都与碳的化学性质有关,说明了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讨论]是什么决定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呢?能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什么?[总结]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它要成为稳定结构,得4个电子或失4个电子都不容易,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2)可燃性[过渡]如果升高温度,碳是否会发生反应?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说出反应的现象。[回答]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实验现象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介绍]当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就不充分,这时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2C+O2 2CO[提醒]CO俗称“煤气”,有剧毒。生活中烧煤取暖时,若燃烧不充分就会生成CO,使人中毒。为了防止CO中毒,取暖时要注意室内通风,使碳完全燃烧。提问: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吗?(3)还原性演示课本P111[实验6-9]把经过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如图),用酒精灯(可加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并分析。[学生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粉末中有红色物质。分析:产物为二氧化碳、铜。请同学观察现象,投影,为什么效果不佳呢?查阅资料高温,利用数字传感器测试管内的温度,测加了酒精灯网罩后的温度。改进实验,请同学用蒸发皿与滤纸作实验,观察。测纸张燃烧时温度。观看视频改进实验。结论:化学方程式:2CuO+C2Cu+CO2↑[分析]从分子组成上看CuO转变为Cu,发生了什么变化?是谁导致了这种变化?[回答]CuO转变为Cu失去了氧,是碳夺走了CuO中的氧。[小结]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能夺得氧的物质是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碳、氢气都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以用于冶金工业的还原剂,例如高炉炼铁的反应。 [练习]焦炭在工业上可用来炼铁:2Fe2O3+3C4Fe+3CO2,这个反应是否是还原反应?若属于还原反应,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回答]此反应是还原反应,其中碳具有还原性。[拓展延伸]①单质碳不但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还能夺取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例如C+CO22CO。②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它和还原反应存在于同一个反应中,例如在2CuO+C2Cu+CO2↑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碳与氧化铜中的氧结合,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氧化铜被还原了,氧化铜属于氧化剂,碳被氧化了,碳属于还原剂,具有还原性。三、课堂小结[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碳的化学性质,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并知道了什么是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四、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可燃性:充分燃烧:C+O2CO2不充分燃烧:2C+O22CO(3)还原性C+2CuO2Cu+CO2↑3C+2Fe2O34Fe+3CO2↑注: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内的氧被夺去的反应。还原性:能夺走含氧化合物里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巧、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