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本卷共6页,两大题,18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B. C. D.
第2题图
2.小明在校园的某个阴湿角落里发现了一株植株如图所示,
据图信息可判断它属于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第3题图
2022年12月4日,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历经高温和低温的双重考验安全着陆。同时返回的还有多种太空实验样品,其中包括国际上首次在太空获得的水稻种子。根据信息回答第3-4题:
3.返回舱着陆时,地面气温计示数如图。地面气温为
A.18℃ B.14℃ C.-14℃ D.-18℃
4.返回的太空水稻将由中科院实验室继续培养,并与普通水稻种子作对比研究。科研人员在研究太空水稻时采用观察的方法,以下属于间接观察的是
A.用眼看种子的颜色B.用鼻闻种子的气味
C.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细胞结构D.用手触摸种子的表面
5.若用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6.生物体具有不同的结构层次。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用镊子撕取的一小块洋葱鳞片内表皮,其结构层次属于
A.组织B.器官C.细胞D.系统
第7-9题图
水螅可以在淡水中生活,身体圆筒形,褐色,口周围有触手用于捕食,体内有一个空腔主要是吃鱼虫(水蚤),采集水螅的场所应选择水流缓慢的小沟、小池塘和水稻田。春天(3-4月)和秋天(8-9月)是水螅繁殖的季节。阅读以上信息,完成7-9题。
7.水螅属于
A.植物B.鱼类C.无脊椎动物D.两栖类
8.水螅适宜生活的温度为
A.-5℃B.5℃C.18℃D.38℃
9.小明想要探究“不同的水质对该生物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下列选项中,对该实验的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A.生物数量应较多,可取各20只B.水质种类应都为清水
C.水的质量应都为1000克D.实验时间应该为较长时间
10.蚊子在水中产卵形成的幼虫叫孑孓,人们常可观察到孑孓浮到水面的现象。小明针对“孑孓为何要浮到水面”这个问题,提出“孑孓需要光线才能生存”的假说,为求证此假说而设计的下列实验装置,较合适的是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第11题8分,第12题4分,第13题6分,第14题8分,第15题12分,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2分,共70分)
11.小明利用试剂瓶、细玻璃管、橡皮塞、煤油制作了一个简易温度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第11题图
(1)该简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 。
(2)不借助其他仪器,请写出小明确定0℃刻度线的方法: ▲ 。
(3)如果把小明制作好的简易温度计中细玻璃管换成更细的玻璃管,温度计的精确度如何变化 ▲ (填提高或降低)并说出其中的科学道理。 ▲
12.参照检索表的制作方法,设计二岐式检索表对以下生物进行分类
鸽子金鱼蛇兔
第13题图
13.如图所示,有一个外壁厚度可以忽略的、带有盖子的透明薄酒瓶,要求同学们仅用刻度尺和水测量酒瓶的体积。以下是小明同学的设计方法,请帮忙补充完整。
①用刻度尺测出酒瓶底部的直径,算出半径为r,则瓶子的底面积为S=πr2;
②在酒瓶中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为h1;
③将酒瓶倒置,用刻度尺测出 ▲ 的高度为h2;
④酒瓶的体积V= ▲ 。
14.某些卵生爬行动物的受精卵,在不同温度下发育的后代性别比例有所不同,下表是科学家实验测得的一组数据,曲线表示温度与受精卵发育雌性比(雌性个数与总数的比值)的关系。请根据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第14题图
(1)性别发育不受温度影响的生物是 ▲ 。
(2)曲线所示的是表中哪种爬行动物性别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 ;该关系的特点是 ▲ 。
(3)恐龙是一种生活在中生代的巨型爬行动物。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有多种解释,请根据该实验的启示,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 。
第15题图
15.投掷实心球是中考体育选考项目之一,小明同学在选定该项目后想研究影响投掷实心球距离的因素,经过思考,他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猜想一:实心球投掷距离可能跟实心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实心球投掷距离可能跟实心球的抛出速度有关;
猜想三:实心球投掷距离可能跟实心球的抛出角度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明从学校体育器材借了实心球。实验时他大致以相同的抛出速度和 ▲ ,分别抛出质量 ▲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实心球。
(2)为验证猜想二和猜想三,小明选取了中考体育标准用球以及卷尺等其他器材,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比较1、10两次实验序号的实验数据,可知小明的猜想 ▲ (选填“一”或“二”或“三”)是错误的;比较1、2、3三次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 。
(3)小明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认为45°就是最佳抛出角度,你觉得合理吗并说明理由? ▲
16.自然界中存在有冠毛的蒲公英种子(如图甲)和无冠毛的蒲公英种子,两类种子除有无冠毛外其他结构相同。种脐是其萌发时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种子落地时,在冠毛作用下使得种脐总会触地。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蒲公英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进行实验:
①选择蒲公英种子300粒,分成5组,放置在带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
②将5个培养皿分别放置在不同恒温箱中,分别将温度设置为10℃、15℃、20℃、25℃、30℃,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各培养皿中萌发种子的数量,并计算发芽率,绘制图像如图乙。
种脐
种子
甲
冠毛
发芽率
乙
天数
(1)每组选用60颗种子而不用一颗种子的目的是 ▲ ;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
(2)蒲公英种子播种前需浸泡,一般浸泡时间不超过60h。浸泡时间长短会影响蒲公英种子的萌发率,探究蒲公英种子萌发最适合的浸泡时间,请结合图乙,写出实验步骤。 ▲
(3)研究发现,在自然环境中颗粒饱满的两类蒲公英种子,有冠毛的种子比无冠毛种子萌发率高,请推测原因。 ▲
17.小明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小明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 (填序号)
(2)如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填选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
(3)小明按照正常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①-④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 ▲ (填序号)
(4)完成以上正确操作后,小张先后在显微镜观察视野中看到图甲、乙两个物像,从观察到物像甲到观察到物像乙,小张所做的第一步实验操作是 ▲ 。
(5)如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 (填选项)
A.位于液泡的上方 逆时针
B.位于液泡的上方 顺时针
C.位于液泡的下方 逆时针
D.位于液泡的下方 顺时针
18.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细胞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改进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观察】制作模型前,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装片并记录。观察时,显微镜视野中出现如图甲的现象。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细胞膜
液泡
细胞核
叶绿体
细胞质
甲 乙
(2)【制作】某同学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图乙)。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缺陷。 ▲
(3)【改进】有同学认为仅用橡皮泥一种材料进行制作存在不足。选择该模型中的一处结构进行改进,填写下表。
组别
数量
水质种类
水的质量
甲组
1只
清水
500克
乙组
1只
自来水
1000克
选项
烧杯
水量/ml
孑孓/只
光线
温度/℃
A
甲
400
10大10小
光照下
28
乙
300
10大10小
黑暗中
20
B
甲
400
20大
光照下
28
乙
400
20大
黑暗中
28
C
甲
300
10大10小
光照下
20
乙
300
10大10小
黑暗中
28
D
甲
300
20小
光照下
28
乙
400
20小
黑暗中
28
温度(°C)
20
24
26
28
30
32
34
36
种类及雌性比(%)
密西西比鳄
100
100
100
90
80
50
0
0
红海龟
0
0
0
10
20
70
100
100
龟
100
90
40
0
40
70
100
100
绿草蜥
49
50
49
50
51
49
50
51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实心球质量
2kg
2kg
2kg
2kg
2kg
2kg
2kg
2kg
2kg
4kg
4kg
4kg
抛出角度
30°
45°
60°
30°
抛出速度
快速
中速
速慢
快速
中速
速慢
快速
中速
速慢
快速
中速
速慢
抛掷距离/m
8.7
7.7
5.9
9.8
8.9
6.7
8.5
7.4
5.3
8.7
7.7
5.9
我的改进
细胞结构
所选材料
选择理由
▲
▲
▲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本卷共6页,两大题,18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B. C. D.
第2题图
2.小明在校园的某个阴湿角落里发现了一株植株如图所示,
据图信息可判断它属于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第3题图
2022年12月4日,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历经高温和低温的双重考验安全着陆。同时返回的还有多种太空实验样品,其中包括国际上首次在太空获得的水稻种子。根据信息回答第3-4题:
3.返回舱着陆时,地面气温计示数如图。地面气温为
A.18℃ B.14℃ C.-14℃ D.-18℃
4.返回的太空水稻将由中科院实验室继续培养,并与普通水稻种子作对比研究。科研人员在研究太空水稻时采用观察的方法,以下属于间接观察的是
A.用眼看种子的颜色B.用鼻闻种子的气味
C.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细胞结构D.用手触摸种子的表面
5.若用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6.生物体具有不同的结构层次。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用镊子撕取的一小块洋葱鳞片内表皮,其结构层次属于
A.组织B.器官C.细胞D.系统
第7-9题图
水螅可以在淡水中生活,身体圆筒形,褐色,口周围有触手用于捕食,体内有一个空腔主要是吃鱼虫(水蚤),采集水螅的场所应选择水流缓慢的小沟、小池塘和水稻田。春天(3-4月)和秋天(8-9月)是水螅繁殖的季节。阅读以上信息,完成7-9题。
7.水螅属于
A.植物B.鱼类C.无脊椎动物D.两栖类
8.水螅适宜生活的温度为
A.-5℃B.5℃C.18℃D.38℃
9.小明想要探究“不同的水质对该生物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下列选项中,对该实验的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A.生物数量应较多,可取各20只B.水质种类应都为清水
C.水的质量应都为1000克D.实验时间应该为较长时间
10.蚊子在水中产卵形成的幼虫叫孑孓,人们常可观察到孑孓浮到水面的现象。小明针对“孑孓为何要浮到水面”这个问题,提出“孑孓需要光线才能生存”的假说,为求证此假说而设计的下列实验装置,较合适的是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第11题8分,第12题4分,第13题6分,第14题8分,第15题12分,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2分,共70分)
11.小明利用试剂瓶、细玻璃管、橡皮塞、煤油制作了一个简易温度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第11题图
(1)该简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 。
(2)不借助其他仪器,请写出小明确定0℃刻度线的方法: ▲ 。
(3)如果把小明制作好的简易温度计中细玻璃管换成更细的玻璃管,温度计的精确度如何变化 ▲ (填提高或降低)并说出其中的科学道理。 ▲
12.参照检索表的制作方法,设计二岐式检索表对以下生物进行分类
鸽子金鱼蛇兔
第13题图
13.如图所示,有一个外壁厚度可以忽略的、带有盖子的透明薄酒瓶,要求同学们仅用刻度尺和水测量酒瓶的体积。以下是小明同学的设计方法,请帮忙补充完整。
①用刻度尺测出酒瓶底部的直径,算出半径为r,则瓶子的底面积为S=πr2;
②在酒瓶中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为h1;
③将酒瓶倒置,用刻度尺测出 ▲ 的高度为h2;
④酒瓶的体积V= ▲ 。
14.某些卵生爬行动物的受精卵,在不同温度下发育的后代性别比例有所不同,下表是科学家实验测得的一组数据,曲线表示温度与受精卵发育雌性比(雌性个数与总数的比值)的关系。请根据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第14题图
(1)性别发育不受温度影响的生物是 ▲ 。
(2)曲线所示的是表中哪种爬行动物性别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 ;该关系的特点是 ▲ 。
(3)恐龙是一种生活在中生代的巨型爬行动物。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有多种解释,请根据该实验的启示,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 。
第15题图
15.投掷实心球是中考体育选考项目之一,小明同学在选定该项目后想研究影响投掷实心球距离的因素,经过思考,他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猜想一:实心球投掷距离可能跟实心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实心球投掷距离可能跟实心球的抛出速度有关;
猜想三:实心球投掷距离可能跟实心球的抛出角度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明从学校体育器材借了实心球。实验时他大致以相同的抛出速度和 ▲ ,分别抛出质量 ▲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实心球。
(2)为验证猜想二和猜想三,小明选取了中考体育标准用球以及卷尺等其他器材,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比较1、10两次实验序号的实验数据,可知小明的猜想 ▲ (选填“一”或“二”或“三”)是错误的;比较1、2、3三次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 。
(3)小明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认为45°就是最佳抛出角度,你觉得合理吗并说明理由? ▲
16.自然界中存在有冠毛的蒲公英种子(如图甲)和无冠毛的蒲公英种子,两类种子除有无冠毛外其他结构相同。种脐是其萌发时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种子落地时,在冠毛作用下使得种脐总会触地。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蒲公英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进行实验:
①选择蒲公英种子300粒,分成5组,放置在带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
②将5个培养皿分别放置在不同恒温箱中,分别将温度设置为10℃、15℃、20℃、25℃、30℃,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各培养皿中萌发种子的数量,并计算发芽率,绘制图像如图乙。
种脐
种子
甲
冠毛
发芽率
乙
天数
(1)每组选用60颗种子而不用一颗种子的目的是 ▲ ;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
(2)蒲公英种子播种前需浸泡,一般浸泡时间不超过60h。浸泡时间长短会影响蒲公英种子的萌发率,探究蒲公英种子萌发最适合的浸泡时间,请结合图乙,写出实验步骤。 ▲
(3)研究发现,在自然环境中颗粒饱满的两类蒲公英种子,有冠毛的种子比无冠毛种子萌发率高,请推测原因。 ▲
17.小明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小明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 (填序号)
(2)如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填选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
(3)小明按照正常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①-④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 ▲ (填序号)
(4)完成以上正确操作后,小张先后在显微镜观察视野中看到图甲、乙两个物像,从观察到物像甲到观察到物像乙,小张所做的第一步实验操作是 ▲ 。
(5)如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 (填选项)
A.位于液泡的上方 逆时针
B.位于液泡的上方 顺时针
C.位于液泡的下方 逆时针
D.位于液泡的下方 顺时针
18.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细胞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改进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观察】制作模型前,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装片并记录。观察时,显微镜视野中出现如图甲的现象。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细胞膜
液泡
细胞核
叶绿体
细胞质
甲 乙
(2)【制作】某同学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图乙)。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缺陷。 ▲
(3)【改进】有同学认为仅用橡皮泥一种材料进行制作存在不足。选择该模型中的一处结构进行改进,填写下表。
组别
数量
水质种类
水的质量
甲组
1只
清水
500克
乙组
1只
自来水
1000克
选项
烧杯
水量/ml
孑孓/只
光线
温度/℃
A
甲
400
10大10小
光照下
28
乙
300
10大10小
黑暗中
20
B
甲
400
20大
光照下
28
乙
400
20大
黑暗中
28
C
甲
300
10大10小
光照下
20
乙
300
10大10小
黑暗中
28
D
甲
300
20小
光照下
28
乙
400
20小
黑暗中
28
温度(°C)
20
24
26
28
30
32
34
36
种类及雌性比(%)
密西西比鳄
100
100
100
90
80
50
0
0
红海龟
0
0
0
10
20
70
100
100
龟
100
90
40
0
40
70
100
100
绿草蜥
49
50
49
50
51
49
50
51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实心球质量
2kg
2kg
2kg
2kg
2kg
2kg
2kg
2kg
2kg
4kg
4kg
4kg
抛出角度
30°
45°
60°
30°
抛出速度
快速
中速
速慢
快速
中速
速慢
快速
中速
速慢
快速
中速
速慢
抛掷距离/m
8.7
7.7
5.9
9.8
8.9
6.7
8.5
7.4
5.3
8.7
7.7
5.9
我的改进
细胞结构
所选材料
选择理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