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优秀精练
展开第6课 戊戌变法
主干落实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
2.维新思想的传播:
(1)主要活动: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2)典型报刊: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二、百日维新
1.背景:
(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使国人认识到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
(2)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
(3)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2.开始: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3.内容:
4.结果: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
5.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任务驱动
【唯物史观——风云起波澜】
材料一 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有观点认为:甲午一役,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对此,你持怎样的观点?(2分)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说明。(3分)
答:示例一:这是民族之痛。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示例二:这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但同时也唤起了中国有识之士的觉醒,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强国之路。
【史料实证——励志行改革】
材料二 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涉及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戊戌新政在“政治领域”“文化教育领域”是如何超越“洋务新政”的。(4分)
答:戊戌新政在“政治领域”涉及体制改革;在“文化教育领域”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提高国民素质。
【家国情怀——无力扭乾坤】
材料三 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复兴之路》
(3)如何理解“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2分)
答: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4)戊戌变法被扼杀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势力弱小;光依靠没实权的光绪帝,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袁世凯的告密。
图像史料
万木草堂始建于1804年,位于广州市的长兴里, 1891年康有为租借“邱氏书室”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他在此讲“中外之故救国之法”,广招弟子,并培养了梁启超、韩文举等一批维新变法人才,因此草堂被视作戊戌变法的策源地。
易错易混
1.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失败的事件是戊戌政变。
2.洋务派主张用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思维构建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这描写的是(B)
A.《南京条约》的影响 B.戊戌变法的背景
C.洋务运动的背景 D.《北京条约》的影响
2.(2023•深圳龙华期中)他们越出康、雍、乾以来严禁知识分子干预时事的成规,创“清朝二百余年未有之大举”,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民族觉醒的标志。此“大举”是(C)
A.虎门销烟 B.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公车上书” D.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
3.下列出版物对当时社会产生的作用有(B)
A.传播了求富的思想 B.宣传了维新的主张
C.抵御了外国的入侵 D.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4.(2022•黄冈中考)1898年,《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渐成为报纸文章的常用语,许多爱国志士爱用这类术语作为子女的名字。这主要表明《天演论》在当时中国的宣传(B)
A.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 B.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C.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阻碍了传统思想的发扬光大
5.(2023•惠州惠阳月考)梁启超说过:“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见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要改革(D)
A.教育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6.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晋升之道。该措施是(B)
A.奖励发明 B.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C.发展农、工、商业 D.裁撤冗官冗员
7.百日维新发展经济的政策,在山西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如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山西的近代工业开始起步。这充分说明维新变法运动(A)
A.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措施得到广泛落实
C.取得了巨大成果
D.使维新思想深入民众之中
8.梁启超称他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从他的角度,他就是要迎着死亡,用自己的死,来警醒中国人,维新改变中国。梁启超称道的是(B)
A.林则徐 B.谭嗣同 C.康有为 D.洪秀全
9.(2023•中山期中)“对于新政诏令,除湖南巡抚陈宝箴能够认真执行外,其他各省督抚则大都推诿敷衍,甚至根本不予理睬。”材料说明百日维新(B)
A.得到官员认真执行 B.遭到顽固派的阻挠
C.受到百姓大力拥护 D.遭到帝国主义打击
10.(2023•佛山南海月考)洋务派出版机构翻译出版的图书偏重于自然科学、实用工艺和军事方面,而维新派刊印的图书以介绍各国政治、历史地理、法律和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居多。这一变化表明(C)
A.欧洲列强对华侵略加剧 B.近代民族工业加快发展
C.救亡道路的调整与转变 D.中体西用思想广泛传播
11.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B)
A.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C.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D.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
12.(2022•聊城中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据此可知,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D)
A.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 B.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
C.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败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唯一值得中国人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
——摘编自马勇《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
材料二
材料三 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而且与广大劳动群众对立。康有为公然诬蔑18世纪法国人民的民主革命为“无道之甚”,替清朝封建统治者策划防治中国人民革命的方法。维新运动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载湉这样一个无实权的皇帝下命令,其失败是必然的……戊戌变法失败,宣告改良主义在中国没有出路。
——荣孟源《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1954年
材料四 当前,仍有一些学者也认为“激进”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这很难令人接受。反过来讲假如康梁的变法主张温和一点,变法的速度再放慢一点,变法就可以成功吗?肯定也不会成功。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康梁维新派的变法内容和具体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使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从维新派本身去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李喜所《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兼评百年来学术界对变法失败原因的考察》2001年
(1)列举材料一所述的“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的两位代表人物。(2分)这场学习运动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答: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2)材料二图片内容反映了维新人士参与维新变法运动的方式是什么?(2分)
答:创办报刊。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4分)
答:维新运动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当时缺乏使变法成功的整体社会环境和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运动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4分)
答: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或答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或答在社会上起了社会启蒙的作用)。
素养导学
史料实证:阅读史料,了解戊戌变法兴起的社会背景;通过了解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以及各地的重要报纸,了解维新派早期的活动。
历史解释:列表格从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方面列举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唯物史观:结合相关评论,分析戊戌变法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失败的原因。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的事迹,感悟他们为变法甘愿流血牺牲的精神。
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时间
1895年春
地点
京师
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等
目的
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影响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方面
内容
作用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精简机构,提高官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的制度化建设
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及西方思想的传入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提升军队战斗力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单元素质评价三第三单元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单元素质评价三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学生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课时作业,文件包含单元素质评价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单元素质评价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学生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 戊戌变法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 戊戌变法优秀习题,文件包含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提分作业教师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提分作业学生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