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课前预习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热身,思考和讨论,空气发现史,空气的组成,防止白烟污染空气,想一想,练一练,二氧化碳,稀有气体,体积分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很久以前,人们认为空气只是单一的某种物质.2. 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制得了氧气.
实验方法:曲颈甑(盛空气)中加热汞。实验原理:汞+氧气→氧化汞 氧化汞→汞+氧气实验现象: ①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氧化汞)。②容器内里空气体积减少约1/5(氧气);剩余气体约4/5(氮气)。 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
4.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了稀有气体氩,以后各个稀有气体陆续被发现.
2、往水槽中注水,并罩上集气瓶。 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
1、点燃一根蜡烛,并固定在水槽中。 思考:蜡烛为什么能燃烧?
1、放集气瓶的速度越慢,水上升的越多 ——空气热胀冷缩。 2、蜡烛燃烧产生CO2,也会影响结果。
实验结果可能出现不同的原因?
观察可能发生什么现象?
集气瓶中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打开止水夹,水烧杯中的水倒吸回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1/5
1、水位为什么会上升约1/5?
2、红磷的作用是什么?红磷量的是否有要求,为什么?红磷能否用木炭、硫粉、铁丝、镁条来替代进行该实验?(资料:木炭、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气体;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镁条在空气中可以与多种气体发生反应)
如果水面上升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3、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
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将集气瓶炸裂。让P2O5溶于水中。
4、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注意: ①可燃物要求:该物质要足量且在空气中就能燃烧;燃烧后产物是固体。 ②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P O2 P2O5
根据某物质只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且生成固体,从而使密闭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密闭容器内的水面上升来测量的。
有大量白烟产生,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O2约占空气总体积1/5;
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样的性质?
答:可得出剩余4/5 气体为N2的性质,①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②难溶于水
2.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大量白雾”吗?
答:不能,烟是固体微粒;雾是小液滴。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①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燃烧匙中装足量红磷,夹紧止水夹④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⑤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1)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步骤⑤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3)该实验得出空气组成的结论是 ;(4)该实验剩余气体的性质有 ;(5)实验后集气瓶中水少于1/5,,误差产生的原 因可能是 ;
如:N2、O2、CO2、P、P2O5、H2O
如:空气 、海水 、河水 、矿泉水等
注意:(1)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N2、 O2、CO2等。(2)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例如: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海水、自来水、蒸馏水、空气、氧气、河水、矿泉水、糖水、雪碧饮料、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点低。密度:1.251g/L
3、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3)用途: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低温麻醉
(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02)等
2、空气污染的危害:3、防治措施: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有害气体烟 尘
前段时间,电视上一种“氧立得”器材广告泛滥,说的是吸氧的种种好处。如果现在给你一份纯氧和一份洁净的空气,你会选择哪种?
(阅读材料一:氧气的利与弊)
城市名称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级别 状况
北京 305 可吸收颗粒物 Ⅴ 重污染
中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报告
上海 69 可吸收颗粒物 Ⅱ 良
南京 125 可吸收颗粒物 Ⅲ 轻微污染
成都 290 可吸收颗粒物 Ⅳ 中度重污染
海口 35 —— Ⅰ 优
(阅读材料二:各级别污染对人的影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评课课件ppt,共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点击添加文本,拉瓦锡实验,空气组成,演示实验,物质分类,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对比课本实验装置,课本实验装置,改进后,一百份体积的空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示范课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考与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空气发现史,空气组成的测定方法,实验步骤,表达式,原理解释,1装置不能漏气,3红磷应过量,减小误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小于1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