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4课 背影 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972602/0-16993720842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4课 背影 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972602/0-16993720842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
展开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3、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传神细节描写,感悟父子深情。
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联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比如,春天树尖上长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里远处传来的一首怀旧的老歌;上学回到家,父母为我们准备了一桌热腾腾的饭菜。这样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它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也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经意,但在特定环境中,那种对亲情的感念便会涌动在我们的心田。背影是朱自清先生早期散文的代表作。这篇课文追忆了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家庭变故。当时中国社会现状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劳碌,谋事艰难,在人们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散的愁云。本文采用纪实的手法,通过一个设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所以便能唤起人们的同情、叹惋和共鸣。那么,本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和泪水之中,去感受父子情深。
设计意图:激发情感,加深对朱自清铁骨柔情的理解。
二、阅读探究
环节一、聚焦背影品父爱
师:1、回顾旧知 理清文脉
听课文录音 (第一课时)
师生一起回忆课文中所描写的四次背影,具体到自然段。
<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2、本文先后写了四次背影,在这四次背影中写得最具体、最感人的是哪一次?
生:学生再读课文,比较分析。
预设:本文重点描绘的是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
3、师:现在就请大家合上课本,根据你的理解回答问题
①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两年前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依依惜别的情景)
②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
生明确: = 1 \* GB2 \* MERGEFORMAT ⑴.祖母去世 = 2 \* GB2 \* MERGEFORMAT ⑵.父亲失业
= 3 \* GB2 \* MERGEFORMAT ⑶.家境惨淡 = 4 \* GB2 \* MERGEFORMAT ⑷.父子离别
4、质疑探究、精心赏析
①你认为文中四次写背影中哪个背影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②从文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并赏析其作用
5、 1.播放录音:望父买橘、刻画“背影”一部分;
2.同学齐读、体味动词。说说这些词语刻画了怎样的父亲形象。
预设:第6段集中描写了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这是全文的精华,点题的文眼,传神地刻画出作者永远难忘的“背影”。(提示:可从体态、衣着、走路姿势、动作、心理等方面分析。)
(1)体态:肥胖
(2)衣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穿戴可展示父亲的境遇较为糟糕,呼应文章的开头;写穿戴可与父亲给我买的紫皮大衣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父爱子的感情,有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3) 走路姿态:蹒跚、慢慢(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4) 动作:探、攀、缩、微、倾。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5)心理:心里很轻松似的(攀爬月台买桔其实根本不轻松,此时的轻松也只是因为怕儿子难过装给儿子看的,更是因为为儿子买好桔子,不必担心儿子路上口渴,尽到了作父亲的责任后的欣慰和满足。)
【设计意图】从文章中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环节二:聚焦泪水悟子情
师:父爱子蕴含在行动中,子爱父闪烁在泪光里。如果说父爱是深沉而含蓄的,那儿子对父亲的爱就显得热烈而直接。父亲的背影总是伴着作者的泪水。请同学们结合上下文,体会泪水背后的父子深情。
1、质疑探究、精心赏析
《背影》中作者流了几次泪?
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难过的泪
望父亲买橘,父子离别——感激的泪
背影远去,依依惜别——惜别的泪
再现背影,泪光莹莹——辛酸的泪
生:结合上下文,找出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理解。然后批注自己的阅读感悟。
小结:肥胖的身子、缓慢的动作、艰难的步履,是父亲在车站为我买橘的背影;而“我”被这浓浓的父爱深深感动,流下了眼泪,这泪水也饱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爱。这四次背影和四次流泪凝聚了父子深情。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眼泪,明白用“儿子的感受(流泪)”可以烘托背影,使背影有更加感人的力量。
环节三:聚焦精读细品情
实践活动:写写画画
1、利用图形来表达你对父子情感的理解,说出自己所画图形代表的含义。
2、学生展开讨论并选取最符合的一种来分析
师引: 背影 → 品父爱(特点:深沉 隽永 )
生发: 眼泪 → 品儿情(特点:热烈 外露 )
(提示: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做简要的批注。可从课文的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
预设:从结构上看,“背影”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结构紧凑。从内容上看,“背影”是父爱的象征点,是父子之情的交汇点,触发点。
预设图形:心形
情感迁移 感受深情:
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母任性过也有误解过他们的爱心,请以“----- 我想对您说”为开头给你的亲人写几句心里话。
三、课堂小结:
如此说来,借助父亲的“背影”来勾连情节,贯穿本文始终的情感可以分析为两个方面:父亲对儿子的万般体贴关爱;儿子对父亲的真切理解和真诚感激。这一对父子相辅相成的人间挚情的客观写实便成就了现代文学史上一篇金光璀璨的不朽华章。
作业设计:
在同学有所悟有所言之后,见机引问有关问题,比如:
①这段描写有没有什么深奥华美的词句?
②有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技巧、方法?
③你觉得理解困难吗?
④你觉得描写困难吗?
⑤假如同样的情形和过程,你能描写出来吗?
⑥体会有关动作描写的准确性。
在此基础上,作一些归结,特别强调几点:
①朴实无华的语言②客观写实的白描③细致入微的细节④事情的真实⑤观察的仔细⑥情感的真挚
就此来理解作品的感人至深。请同学结合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写作谈谈体会。
板书设计
包容
理解
温暖
人教部编版背影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a href="/yw/tb_c13321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背影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品味,合作探究,深入理解,引发共鸣,链接生活,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激趣,预习反馈,初入文本,情感解码,深入文本,结语,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学目标,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