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中国历史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习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8/14967635/1-16992675951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中国历史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习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8/14967635/0-16992675942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中国历史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习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8/14967635/0-16992675942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优秀巩固练习
展开1.《吕氏春秋•恃君览》所言:“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材料描述的是哪一历史时期( )
A.远古时期 B.夏商时期 C.商周时期 D.春秋时期
2.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稻谷外形完整,颗粒大小已经接近现代栽培稻。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 )
A.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B.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3.“夏传子,家天下”,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我国王位的传位方式变成了(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我国原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培育出粟(俗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粟的遗存,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氏族村落遗址 D.半坡氏族村落遗址
5.西周青铜器的铭文中出现“授民受疆土”“赏土”“赐田”等记载,这些记载印证了西周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丞相制
6.“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 )
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 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
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7.从周文王开始,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等几代统治者不断分封姬姓亲族同盟亲戚以及一些结为亲戚的东方贵族。这是为了( )
A.加强王权,君主专制 B.“以藩屏周”,巩固疆土
C.打击贵族,增强国力 D.结束割据,中央集权
8.西周初年,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代表周天子镇抚东方徐、奄之民和淮夷。封唐叔虞于晋,成为河东地区捍卫西周本土的重要屏障。封羌族首领姜姓吕尚为齐侯,是控制东方夷族诸部的重要封国。材料表明( )
A.分封的目的是巩固周朝的统治 B.周初分封有效防止了地方叛乱
C.周初分封以同姓诸侯为主 D.周初封国以军事职能为主
9.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郡县制的出现 B.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C.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D.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破坏
10.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形成了十数个地域文化,如河北地区的燕赵文化、山西的三晋文化、内蒙古地区的草原文化、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等,这些地域文化同中有异、异中见同。这反映了( )
A.诸侯纷争 B.中原文化中心地位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D.百家争鸣
二、填空题
11.请按顺序写出图一图二青铜器的名称。
图一 图二
图一是 ,图二是
12.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13.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 时迁到 ,此后保持了相对稳定。
14.公元前1046年, 伐 ,在 决战,商朝灭亡。
15.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 所灭。后来, 东迁洛邑,史称 。
三、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礼记•礼运》
材料二: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三: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依据材料一,指出其所反映的古代中国政治发展趋势。
(2)依据材料二,指出分封制下哪些社会关系得到调整。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后产生的政治作用。
中职历史第六单元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封建统治危机第12课 明朝的兴亡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职历史第六单元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封建统治危机第12课 明朝的兴亡精品同步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明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第10课 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优秀精练: 这是一份中职第10课 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优秀精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人都想做英雄,“绍兴十一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第9课 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精品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中职历史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第9课 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精品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白居易有诗云,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