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练习卷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练习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 满分5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过程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
A.AB.BC.CD.D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CH3CH2COOH B.SO2
C.NH4HCO3 D.Cl2
3.在298K、100kPa时,已知:
2H2O(g)=2H2(g)+O2(g) △H1
H2(g)+Cl2(g)=2HCl(g) △H2
2Cl2(g)+2H2O(g)=4HCl(g)+O2(g) △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H3=△H1+2△H2B.△H3=△H1+△H2
C.△H3=△H1-2△H2D.△H3=△H1-△H2
4.反应A(g)+3B(g)2C(g) 达到平衡后,将反应体系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5.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 ΔHQ3
【详解】(1)、1gC2H5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30kJ热量,因1ml乙醇的质量是46g,则1ml乙醇燃烧放出的热量=30kJ×46 =1380kJ,所以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 △H=−1380kJ/ml,故答案为C2H5OH(l)+3O2(g)=2CO2(g)+3H2O(l) △H=−1380kJ/ml。
(2)、断裂1ml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断裂1mlCl−Cl键吸收的能量为247kJ,设形成1 mlH-Cl键放出的能量为xkJ,由反应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H=−185kJ/ml,可知436kJ/ml+247kJ/ml−2x=−185kJ/ml,解得x=434KJ/ml,故答案为434。
(3)、碳的燃烧热△H1=a kJ⋅ml−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s)+O2(g)=CO2(g)△H1=a kJ⋅ml−1 ①
S(s)+2K(s)═K2S(s)△H2=b kJ⋅ml−1 ②
2K(s)+N2(g)+3O2(g)═2KNO3(s)△H3=c kJ⋅ml−1 ③
根据盖斯定律,将方程式①×3+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则△H=x kJ⋅ml−1=(3a+b−c)kJ⋅ml−1,即x=3a+b−c,故答案是:3a+b−c。
(4)、已知①2H2S(g)+3O2(g)=2SO2(g)+2H20(1)△H=-Q1KJ/ml,
②2H2S(g)+O2(g)=2S(g)+2H20(1)△H=-Q2KJ/ml,
③2H2S(g)+O2(g)=2S(g)+2H20(g)△H=-Q3KJ/ml,
与②相比较,由于S→SO2放热,则Q1>Q2,
②与③相比较,由于H2O(l)→H2O(g)吸热,则Q2>Q3,故Q1>Q2>Q3。
28.(1)22
(2)玻璃搅拌器
(3)为了保证盐酸完全反应(被中和)
(4)3.2
(5)-53.5kJ/ml(负号没写或单位没写都不给分)
(6)BC
【分析】结合中和热的概念和中和热实验操作的要点保温,防止能量散失分析判断;中和热指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l水时放出的热,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无关;在数据分析时,对于偏差较大的数据要及时的舍弃,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以此解题。
【详解】(1)验室在配制该溶液时,则需要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m(NaOH)=0.55ml·L-1×1.0L×40 g/ml=22.0g;
(2)为减少热量损失,需缩短反应时间,要搅拌,应用玻璃搅拌器;
(3)氢氧化钠稍过量,可以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用消耗HCl的量计算生成水的量,进而计算中和反应的热效应,故答案为:为了保证盐酸完全反应(被中和);
(4)根据题给数据可知四组数据的温度差分别为:3.2℃,3.9℃,3.1℃,3.3℃,其中第二组数据偏差较大,其他三组数据平均值为3.2℃;
(5)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6)A.用量筒量取盐酸溶液时仰视读数,导致盐酸的体积偏大,放出的热量偏多,A错误;
B.实验过程中,内筒未加杯盖,导致热量流失,实际测得的热量偏少,B正确;
C.用测量盐酸的温度计直接测定NaOH溶液的温度,则在测量酸时就一部分反应放出,使热量部分散失,导致测量时热量偏少,C正确;
故选BC。
29. A(g)+3B(g)2C(g) 60% 0.6 ml/( L·min ) 4.5×102 ae 加入催化剂 增加A或B ②④
【详解】(1)、依据图表数据ABC的反应浓度分别为:A变化的浓度为1.0ml/L−0.4ml/L=0.6ml/L,B变化的浓度为2.0ml/L−0.2ml/L=1.8ml/L,C的变化浓度为1.2ml/L,因各物质反应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则c(A):c(B):c(C)=0.6:1.8:1.2=1:3:2,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3B(g)2C(g);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A变化的浓度为1.0ml/L−0.4ml/L=0.6ml/L,所以平衡后A的转化率=0.6ml/L÷1.0ml/L×100%=60%。
故答案为A(g)+3B(g)2C(g);60%。
(2)、从反应开始到达化学平衡,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1.2ml/L÷2min=0.6ml/(L﹒min),根据反应方程式A(g)+3B(g)2C(g)和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K=1.22÷0.4×0.23=450,故答案为0.6ml/(L﹒min);4.5×102;
(3)、a.因A(g)+3B(g)2C(g)是气体体积变化的可逆反应,故压强不变,说明是平衡状态,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中气体的总质量始终不变,又因为该容器的体积固定,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说明是否为平衡状态,故b错误;
c.根据反应方程式A(g)+3B(g)2C(g)可知,达到平衡状态时,2v正(B)=3v逆(C),故c错误;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所以当A和C的浓度相等时不能说明A和C的浓度是否还在改变,不能说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e.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中气体的总质量始终不变,但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在改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在改变,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e正确。
所以答案选:ae。
(4)、a点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可能为增大压强或者升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但此时逆反应速率等于正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若增大压强则平衡会正向移动,若升高温度,平衡会逆向移动,所以只有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满足条件;b点时逆反应速率不变,正反应速率增大,逐渐达到平衡状态,故改变的条件为增加反应物A或B的浓度,
故答案为加入催化剂;增加A或B。【名师点睛】合理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各组分的平衡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并进行判断是解题关键;另外,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 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据此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天津市朱唐庄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PDF版无答案,文件包含题高一化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化学学科试卷pdf、纸高一化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化学学科答题纸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