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精品课时练习
展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选种时需要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为检验所配制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取500mL盐水样品,称得它的质量是0.6kg,关于此盐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此盐水不符合要求,需要加水B. 此盐水不符合要求,需要加盐
C. 此盐水符合要求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分别用铜、铁、铝三种金属,制成的三个体积相同、质量也相等的空心球,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则三个球中总质量最大的是(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铜>ρ铁>ρ铝)( )
A. 铜球B. 铁球C. 铝球D. 一样大
3.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固体密度一定比液体密度大
B.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 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4.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材料,其密度仅为0.16 kg/m3,则
( )
A. 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B. 1 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 kg
C. 将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D. 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5.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 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的缘故
6.农民选种时,常要比较稻谷种的质量好坏(“质量好”指稻谷中空瘪的籽粒数较少,饱满的籽粒数较多),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 体积相同,比较质量B. 质量相同,比较体积
C. 比较一定颗粒数的质量D. 不管什么品种,粒大的质量就好
7.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成之一,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 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B. 用塑料作为插座的外壳
C. 用铝合金作为制造飞机D. 用水作为汽车的冷却液
8.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烧杯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
9.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 ①②④⑤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
10.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④⑤C. ①②④D. ①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11.一个质量为54g的空心铝球,体积为36cm3,其空心体积为______cm3;若空心部分注满水,则铝球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已知ρ水=1g/cm3,ρ铅=2.7g/cm3)。
12.鸡尾酒是一种混合饮品,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混合而成,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欣赏价值。如图是丽丽邀请同学来自家玩时,给同学制做的鸡尾酒,这几种酒之所以能够分层,主要是因为这几种酒的_____不同,用吸管将最下面的酒喝掉,这杯鸡尾酒的密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某运动员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是由纯铜制成的,于是他用天平和量杯分别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14g和2cm3,则它的密度为______ kg/m3。他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8.9×103kg/m3,由此他判断该奖牌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由纯铜制成的。
14.农业上常采用配置适当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若发现所配盐水密度偏小,为符合要求应该再加入适量的______ (选填“水”或“盐”),求知师傅在选稻种时需用密度为1.1g/cm3的盐水,现配制好该密度的盐水500mL,它的质量应为______ g。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15.据说某电子秤可测液体体积,小明进行以下两个实验,验证这种说法是否真实。
实验一:实验过程如图,质量为50.0g的水,该秤显示的体积为50.0mL.
实验二:质量为50.0g的油,该秤显示的体积也为50.0mL。
结合水、油的密度,小明发现该秤可以测出水的体积,不能测出油的体积。
小明猜想:该电子秤不能测出密度不等于水的液体的体积。
利用该电子秤和某种液体(ρ液≠ρ水且ρ液未知),设计实验验证小明猜想是否正确(若需要,可补充器材)。
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小明猜想是否正确的依据。
16.如图所示是两个小实验。请你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所学知识,把下面有关这两个实验的描述补充完整。
图甲:把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酒精灯上方的空气受热体积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而___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后,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使纸风车转动。
图乙: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内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这支笔。当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逐渐______(选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会突然改变方向,而“改变方向”后的像为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17.小明妈妈在某网上购买了一件精美的铜牛摆件工艺品,质量是801g。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100g的水。若溢出的水的体积等于工艺品的体积。求:
(1)溢出水的体积是多少?
(2)工艺品的密度是多少?
(3)此工艺品是空心还是实心?若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ρ铜=8.9×103kg/m3)
18.爸爸出差回来给小慧带回一件实心工艺品,工艺品由纯铜和纯铝两种金属制成。小慧同学想利用所学知识,测量出该工艺品中铜和铝的质量各占多少。她首先用天平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456g,再用量杯和水测出工艺品的体积是100cm3,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铜的密度为8.9×103kg/m3.请你帮小慧计算下列问题:
(1)工艺品的平均密度是多少kg/m3;
(2)工艺品中铝的体积为多少cm3;
(3)工艺品中铝和铜的质量各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略
2.【答案】A
【解析】解:
三个球的质量相等,即:m铁=m铝=m铜,三个球的密度关系是ρ铜>ρ铁>ρ铝,
由V=mρ可知,金属的体积关系是:V铝>V铁>V铜,
因三个球的实际体积是:V实铝=V实铁=V实铜,
所以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的关系是:V铝空
故选:A。
根据铜、铝、铁制成的三个质量、体积都相等的空心球和ρ铜>ρ铁>ρ铝这两个条件,由密度公式变形可分别算出三个球的实心体积,从而比较出三球的空心体积大小,然后即可知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的大小。
此题除了考查学生对密度的理解及其灵活运用外,还同时锻炼学生解题的速度,即从公式可直接看出三个实心球的体积大小,从而判断出空心部分的体积,然后即可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的大小。
3.【答案】B
【解析】解:
A、固体密度不一定比液体密度大,如蜡是固体,密度是0.9×103kg/m3,水是液体,密度是1.0×103kg/m3,固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故A错误;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故密度变大,故B正确;
C、自行车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的质量越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错误;
D、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质量和体积减小,但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是力学重要的概念,需要熟练掌握,深入理解,正确应用。
4.【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密度物理意义及新材料的特点与应用的掌握,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体现了物理规律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①密度是物质本身具有的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体积、质量无关;
②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③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④在体积一定时,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解答】
A.“全碳气凝胶”状态和温度不变,密度是不变的,与体积大小无关,此选项错误;
表示的意思是:体积是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此选项正确;
C.该材料制的物品带到太空,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
D.该材料的密度特别小,相同体积的质量非常小,所以不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此选项错误。
故选B。
5.【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要学会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利用密度公式ρ=mV分析;制作不同的物体选用密度不同的材料,主要是根据物体的用途来决定的。【解答】
A.根据ρ=mV可知,1kg冰与1kg水,质量相同时,冰的体积大,密度小,故A选项错误;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故B选项正确;
C.自行车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的质量越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选项错误;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膨胀将水管冻裂,由公式ρ=mV知,水变成冰密度变小,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6.【答案】D
【解析】解:
A、取体积相同的谷物,比较质量,由公式ρ=mV可知,质量大的密度大,“质量好”,故A可行;
B、取相同质量的谷物,比较体积,由公式ρ=mV可知,体积小的密度大,“质量好”,故B可行;
C、比较一定颗粒数(如每两百颗)的质量,质量大的说明稻谷中空瘪的籽粒数较少,饱满的籽粒数较多,则该谷种的“质量”好,故C可行;
D、比较颗粒的大小,粒大的体积大,但质量不一定大,密度不一定大,因此只从稻谷外形上去看谷粒饱不饱满,并不能判断谷种的“质量”好坏,故D不可行。
故选:D。
稻谷所谓“质量”好的是指不饱满的谷子粒数较少,饱满的谷子粒数较多。实际上就是判断稻谷的密度。在物理学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单位体积内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在质量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判断物质就可以从物质的密度着手,找出判断密度的方法即可。
此题考查了“质量”在日常生活中好坏的定义,要注意和物理学上所讲质量定义的不同。
7.【答案】C
【解析】解:
A、钨丝做灯丝是利用钨丝的熔点比较高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B、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利用了塑料绝缘性强的特点,可以保证用电安全,不符合题意;
C、铝合金的密度比较小,在相同体积时,质量比较小,重力比较小,易于飞机起飞,符合题意;
D、水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比较大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①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比较高,在高温下钨不容易熔化。
②塑料、橡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广泛应用于电路的绝缘部分。
③相同体积时,物质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
④汽车散热箱和暖气中都用水做工作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比较大的缘故。
生活中认真观察,要对观察到的问题多提为什么,这些为什么能巩固所学内容,又能解决问题。
8.【答案】B
【解析】解:①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牛奶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完成。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用天平测量金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和金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实验。
③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实验。
④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
综上分析,可以完成的探究有:①②④。
故选:B。
天平用来测质量,量筒和水可测固体的体积。分析每一个实验需要的器材,看天平、量筒、水能完成哪些实验。
本题用天平、量筒、水做多个实验,难度较大,学生可能做出一个、两个,做全做对要求有较高的能力,学生能大胆去做就是最好的收获。
9.【答案】A
【解析】解: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牛奶的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其密度,可以完成;
②用天平测量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其密度,可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可以完成该实验;
③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该实验;
④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用天平测量铜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其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铜球的密度,然后与铜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该实验;
⑤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结合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可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该实验;
综上可知,用所给器材能够完成的是①②④⑤。
故选:A。
天平用来测质量,量筒可直接测液体的体积,量筒和水可测固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可求出物质的密度。
分析每一个实验需要的器材,看利用天平、量筒、水能完成哪些实验。
本题用天平、量筒、水做多个实验,难度较大,学生可能做出一个、两个,做全做对要求有较高的能力,学生能大胆去做就是最好的收获。
10.【答案】B
【解析】【分析】
用天平可以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和水可测固体的体积。分析利用天平、量筒、水能测量的物理量,结合相应的公式判断可完成的实验。
本题用天平、量筒、水做多个实验,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能力,掌握常见物理量得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①用天平测量出牛奶质量,用量筒测量出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可计算出牛奶的密度,课题①可以完成;
②用天平测量出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出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计算出戒指密度,与金的密度进行比较,可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课题②可以完成;
③用天平、量筒和水可以测量出一小段铜导线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横截面积)、总质量,无法得出总长度,课题③不能完成;
④用天平测量出铜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出铜球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铜球的密度,与铜的密度进行比较,可以判断出是否空心,课题④可以完成;
⑤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课题⑤可以完成。
综上分析,可以完成的实践课题有:①②④⑤。
故选:B。
11.【答案】16 70
【解析】解:(1)由ρ=mV可得,质量为m=54g铝球中铝的体积:
V铝=m铝ρ铝=54g2.7g/cm3=20cm3,
则空心部分体积:
V空=V球−V铝=36cm3−20cm3=16cm3;
(2)空心部分注满水时水的质量:
m水=ρ水V空=1.0g/cm3×16cm3=16g,
铝球的总质量:
m总=m铝+m水=54g+16g=70g。
故答案为:16; 70。
(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mρ求出实际铝的体积,用铝球的实际体积减去铝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2)空心部分注满水时水的体积和空心部分的体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质量,然后加上铝的质量即为铝球的总质量。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注意题中隐含的条件,空心部分体积即为注满水时水的体积,还要注意计算时单位的统一。
12.【答案】密度 变小
【解析】解: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的酒调配而成的,由于酒的浓度、成分不同,所以密度不同,经过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密度最大的在最下层,密度最小的在最上面。
由于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的酒调配而成的,密度最大的在最下层。密度最小的在最上面,所以用吸管将最下层的酒喝掉,这杯鸡尾酒的平均密度将变小。
故答案为:密度;变小。
鸡尾酒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是因为不同颜色的酒密度不同,也就是每层密度不同,密度最大的在最下层。密度最小的在最上面。
此题考查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改的指导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明白鸡尾酒的制作原理。
13.【答案】7×103 不是
【解析】解:奖牌的密度为:ρ=mV=14g2cm3=7g/cm3=7×103kg/m3。
而铜的密度为8.9×103kg/m3,所以该奖牌不是由纯铜做的。
故答案为:7×103;不是。
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利用密度公式ρ=mV计算出奖牌密度,然后与铜的密度比较。
此题主要考查了密度的计算,首先要掌握密度公式:ρ=mV,并且要知道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并且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14.【答案】盐 550
【解析】解:已知所配盐水密度偏小,为符合要求应该再加入适量的盐,以增大盐水的密度;
已知配制好该密度的盐水的体积V=500mL=500cm3,
由ρ=mV可得,它的质量
m=ρ盐水V=1.1g/cm3×500cm3=550g。
故答案为:盐;550。
(1)若所配盐水的密度偏大,需要加清水,以减小盐水的密度;盐水的密度偏小,需要加盐,以增大盐水的密度;
(2)已知盐水的密度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其质量。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熟练应用,注意:盐水的密度偏大加水;盐水的密度偏小需要加盐,
15.【答案】步骤:(1)用量筒量取适量的水和液体;(2)分别倒入清零后的电子秤的容器中10.0 mL的水和液体,分别读出并记录电子秤的示数V1、V2;(3)重复第(2)步,使每次倒入的体积分别为20.0 mL、30.0 mL……
结论:如果测得水和液体的体积示数不同,说明小明的猜想正确,反之就不正确。
【解析】取相同体积的水和其他液体倒入该电子秤的容器内,读出该秤显示的体积即可,看是否相等,从而判断出小明的结论是否正确。
本题考查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16.【答案】变大 变小 上升 变长 实
【解析】【分析】
(1)物体由热胀冷缩的性质;根据ρ=mV可知:若m不变,V变大,则ρ变小;
(2)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
【解答】
(1)火焰上方空气加热后体积膨胀,即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ρ=mV,可知密度变小.热空气上升,周围冷空气填充进来,形成风,吹动风车转动;
(2)找一个圆柱形玻璃杯,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杯的一侧,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铅笔的形状变化;
把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的移动时,实际是物体逐渐远离凸透镜,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物体在一倍焦距内靠近焦点时,像正立且会逐渐变大;当物体移到焦点外时,成实像,像会倒立。
故答案为:变大;变小;上升;变长;实。
17.【答案】解:(1)由ρ=mV可得,溢出水的体积:
V溢水=m水ρ水=100g1g/cm3=100cm3;
(2)因为工艺品完全浸没,
所以工艺品的体积V=V溢水=100cm3;
工艺品的密度:
ρ=m工艺品V=801g100cm3=8.01g/cm3;
(3)由ρ=mV,铜的实心体积:
V铜=m工艺品ρ铜=801g8.9g/cm3=90cm3<100cm3,所以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
V空=V−V铜=100cm3−90cm3=10cm3。
答:(1)溢出水的体积100cm3;
(2)该工艺品的密度为8.01g/cm3;
(3)此工艺品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体积是10cm3。
【解析】(1)知道溢出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溢出水的体积;
(2)工艺品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时溢出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又知道工艺品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其密度;
(3)已知铜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出铜的体积,再由工艺品的体积减去铜的体积就是空心体积。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溢出水的体积就是工艺品的体积是本题的关键。
18.【答案】解:(1)工艺品的平均密度:
ρ工艺品=m工艺品V工艺品=456g100cm3=4.56g/cm3=4.56×103kg/m3;
(2)根据题意可知,工艺品的体积等于其中铝和铜的体积之和,即V工艺品=V铝+V铜=100cm3 ①
则m工艺品=ρ铝V铝+ρ铜V铜=456g,即2.7g/cm3×V铝+8.9g/cm3×V铜=456g ②
由①②式解得,工艺品中铝的体积为V铝=70cm3;
(3)工艺品中铝和铜的质量分别是:
m铝=ρ铝V铝=2.7g/cm3×70cm3=189g,
m铜=m工艺品−m铝=456g−189g=267g。
答:(1)工艺品的平均密度是4.56×103kg/m3;
(2)工艺品中铝的体积为70cm3;
(3)工艺品中铝和铜的质量各是189g、267g。
【解析】(1)已知工艺品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工艺品的平均密度。
(2)根据工艺品中铝和铜的体积等于工艺品的总体积、铝和铜的质量等于工艺品的质量分别列出等式,然后联立求解。
(3)利用密度公式求出铝的质量,然后用工艺品的总质量减去铝的质量,即为铜的质量。
此题考查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难点在(2),关键是根据工艺品中铝和铜的体积等于工艺品的总体积、铝和铜的质量等于工艺品的总质量分别列出等式。
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课后测评,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密度知识的应用,例如,从密度表总结出的规律,体积比较法,3×103kg/m3),9×103kg/m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精品随堂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7 g/cm3),5cm3,9×103kg/m3;ρ铁=7,【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A,【答案】D,【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