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八上第19课 《 苏州园林》【晨读晚练】(类文阅读+同步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942116/1-17041666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语文八上第19课 《 苏州园林》【晨读晚练】(类文阅读+同步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942116/1-170416662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语文八上第19课 《 苏州园林》【晨读晚练】(类文阅读+同步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942116/1-170416662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语文八上第19课 《 苏州园林》【晨读晚练】(类文阅读+同步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942116/0-17041666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语文八上第19课 《 苏州园林》【晨读晚练】(类文阅读+同步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942116/0-170416662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语文八上第19课 《 苏州园林》【晨读晚练】(类文阅读+同步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942116/0-170416662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标本”游记
杨颜睿
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有机会欣赏这别致的“标本”,我期盼已久。
皇家风范拙政园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一进门,就看到一座高耸雅致的小凉亭,名叫天泉亭,出檐高挑、庄重质朴。
再往前,便是秫香馆,远看秀美精巧,近看古朴雅致。馆里面都是各式各样的苏绣,让人看了爱不释手。踩着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往前走,看,那就是梧竹幽居啦!屋顶上的六个檐角翘起来,有一种特别的典雅姿态,仿佛走进了几千年前的院落一样。在屋顶上还有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木头窗向外敞开着,大门也是向两侧开放着,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屋内古老的家具把我深深地吸引了,棕色的椅子背上刻着精美的图案,两个高架台上摆着两盆盆景,为梧竹幽居增添了不少生机。
走出梧竹幽居,是一座小岛,岛上的放眼亭雕镂精细,层次丰富。阳光照射下来,使它的身影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路过小岛后,就是听雨轩,它的前面有一汪清水,水中植有荷花,水边有芭蕉、翠竹,与荷花前后相映。穿过听雨轩,眼前出现一座古风浓郁、小巧玲珑的堂苑,那便是远香堂。导游说,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留听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盛夏,是荷花盛开最为美丽的时刻,来自世界各国的游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不只是为了观赏拙政园的古典美,也为欣赏这园中荷花的淡雅清秀。
古典私家园林狮子林
欣赏完皇家风范的拙政园,肯定不能错过汉族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狮子林,于是我们便赶到了这里。
狮子林以假山著称,狮子林的假山模拟与佛教故事有关的人体、狮形、兽像等,怪石林立,水池萦绕。狮子林中有一座假山八卦阵,山体分上、中、下三层,有山洞二十一个,曲径九条。山上古柏、古松枝干苍劲。据说乾隆皇帝来到这里,在八卦阵中转了大约两个时辰才出去,可见这假山千奇百怪,蜿蜒曲折。
园内水池中心有亭伫立,曲桥连亭。在假山深处,山石呈悬崖状。一股清泉经湖石三叠,奔泻而下,形成了苏州古典园林引人注目的人造瀑布。
定园及其他
定园是明代开国重臣刘伯温的私家住宅。
走进园内,先是一条长廊,水声清脆入耳,向左望去,便是一座水榭廊桥,还有一个大茶壶,高耸在空中,顺着壶嘴向外喷散着伴有茶香的水,虽只不过是湖水罢了,但伴着满园的茶花泛出的清香,让这园中的景象怡人许多。走入廊桥,一幅天然水墨画随即映入眼帘。
定园内水味浓郁,一路走过,都有流水相伴,颇具灵性。一路上也都有走廊通行,中间环绕的一条河,有小船游过。还有一座座小桥,连接着两边的走廊。通过景观图一看,中间那条绿色连接两端的一大一小的湖水,分明就是一只绿如意。这时,导游便有了“正因此处有如意之形,才被称之为风水宝地”之说。
微风徐徐,碧波荡漾,我们也乘上了乌篷船,在水中随船荡摆,过足了渔橹闲人的瘾。听着船橹的咿呀声,再向岸上看去,刚刚走过的亭廊似乎更加别具特色,我们置身在“绿如意”的柄上,眼前是有一半儿结构的“半亭”,身后便是形似一把撑开的大伞的“伞亭”,真不敢相信,竟有这样风格奇特的景观,怎不引人注目?
姑苏城内每条路都通向一座园林,每座园林都倚水而建,亭台楼阁、廊桥水榭,把姑苏城连成了一幅最美的画卷。
(摘编自“美文阅读网”)
一、读读写写
1.根据注音写出词语。
(1)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bā jiā( )。
(2)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yìng chèn(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bài bǐ( )。
(4)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qiū hè(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5)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léi tóng( )。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 lín xún(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7)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yī bàng( )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8)墙上màn yán( )着爬山虎或者 qiáng wēi( )木香。
(9)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 diā lòu( )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10)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 zhēn zhuó( )着光和影,拍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11)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míng yàn ( )照眼。
(12)设计者和匠师们yīn dì zhì yí( ),zì chū xīn cái( ),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13)或者是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14)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fǔ yǎng shēng zī(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着眼(zhuó) 丘壑(hè) 映衬(chèn) 因地治宜(zhì)
B. 轩榭(xiè) 嶙峋(xún) 斟酌(zhēn) 重峦叠嶂(zhànɡ)
C. 池沼(zhā) 镂空(lòu) 俯仰生姿(yǎnɡ) 蔷薇(qiánɡ)
D. 芭蕉(jiā) 檐漏(lòu) 自出心裁(cái) 签赏(jiàn)
【答案】B
二、积累与运用
3.填空题。
(1)《苏州园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我国现代________________,著名________________。
(2)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__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__。
(3)苏州园林总的特征是________。
(4)本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语言特点是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
(5)中国古代建筑,各类功能分明。请将“阁”“廊”“亭”三字分别填入相应横线处。
堂以宴, 以憩, 以眺, 以吟。
【答案】(1)叶圣陶 作家 教育家
(2)略
(3)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总分 简明朴实 逻辑顺序
(5)亭 阁 廊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国的地形差异较大,农作物种植应因地制宜。
B. 设计师们自出心裁,设计的服装异彩纷呈,很富有时代特色。
C. 农民种庄稼也要因地制宜,才能保证有个好收成。
D. 校园里的松柏修剪得俯仰生姿、整齐划一,像一排排士兵坚守着阵地。
【答案】D 【解析】D词语运用不恰当。“俯仰生姿”意思是高树与低树相间,互相映衬,富有情致。与“整齐划一” 正好相反,不符合语境。
5.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中国园林又称文人园林,因其主人多为文人士大夫,文人是造园的主体。若追溯中国园林的源流,则既非始于文人,亦不止于文人,而是上至帝王将相,下及庶民百姓,莫不有园。园林发展就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园林设计也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建筑散置在山水花木之间,墙体可有可无,空间可实可虛,与周围景致交汇为和谐的整体。中国人通过建筑的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由建筑的小空间,进到自然的大空间。中国园林亲近自然,但不控制自然。
A.“追溯”是动词,“源流”是名词,“帝王将相”“园林设计”都是并列短语。
B.“园林发展就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这个句子中,“发展”作谓语。
C.“中国园林亲近自然,但不控制自然。”这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和谐”与“整体”互换位置。
【答案】C 【解析】A.“园林设计”是偏正短语。B.“融”作谓语。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交汇”改为“融汇”。故选C。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 )是村镇规划构思,( )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中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
①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②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自出心裁③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其中马头墙、小青瓦最为特别。④它在总体布局上,傍山就势,因地制宜,自然得体。
(1)依次填入文中空缺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论 还B.只要 就 C.不仅 而且D.既 又
(2)“因地制宜”中“因”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句序已被打乱,下列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④③①②B.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① D.②①③④
【答案】(1)A (2)凭借,根据 (3) C
7.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是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雅,那么庄严。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含蓄也是苏州的美。要是不下一番搜寻的功夫,你就别想领略它。苏州人从来不喜欢在你面前夸口。他只是带着恬淡的笑容,引你走到那儿,直到你在他面前发出大声的惊叹。苏州的美还呈现出它的多样性。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亭;你爱好清幽,就去拙政园;你喜欢疏朗,不妨到怡园;你倾向于深邃,这儿有狮子林。
示例:苏州的美是古典的,苏州的美是含蓄的,苏州的美是多样的。
8.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2)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 )
(3)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
(4)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
【答案】(1)作比较(2)摹状貌(3)举例子(4)打比方
9.班内开展了以“话说苏州园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巧对对联】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同学们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 下联:
(2)【诗句还原】下面是一首吟咏苏州园林“怡园”的诗歌,次序已被打乱,请结合课文第4段的顺序将它还原。
①水芝开出似车轮 ②便有红鱼跳绿萍 ③石幢一夕桃花雨 ④叠石疏泉不数旬
原诗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图片欣赏】活动中,小苏拿出了一张照片。请你结合《苏州园林》中学到的知识,说一说设计者的匠心体现在何处。
【答案】(1)示例:苏州园林冠江南 (2)④①③② (3)①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②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很少砌齐整的石岸,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三、阅读理解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京的园林
①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她的名胜古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②也许因为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缘故,建筑师们博采各地园林之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各具特色,和谐优美。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高贵,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绚丽,似乎只有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
③故宫、颐和园等建筑金碧辉煌,布局工整、对称。左边有一条游廊,右边也必有一条游廊,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甚至连屋内的摆设也是如此。在各个大殿、各个宫院、大门外面都要摆两座石狮或麒麟,大门大多分左、中、右三扇。殿内的梁柱高大,空间宽敞而略显阴暗。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却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④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一段曲廊、一丛阶边小草、一组精妙的雕刻,对烘托气氛无不起着微妙的作用。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有一华里长,分成十几段。每段房梁上都有油漆彩绘,或山,或水,或人,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一幅“嫦娥奔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很有些“吴带当风”的味道,耐人玩味。
⑤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有时,在万绿丛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大多数宫殿都铺着琉璃瓦。那大红色的柱梁,十分庄重。当然,也有例外,潭柘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地,墙壁灰暗,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朴淡雅,别具风采。
⑥北京周围的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秀丽,这正是建造园林的好地方。在依山傍水之处,建一座庙宇,半山腰修一座亭子,湖中建一座水榭。这时,可极少讲究对称,但考虑色彩对比却十分周到,山上的亭子要用金黄和大红的彩绘,水榭要灰暗些,庙宇要红墙绿瓦,显得庄严、肃穆。
⑦这只是我对北京园林粗浅的介绍,若想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妙处,还是请您亲自来游览吧。
注:“吴带当风”是宋代郭若虚评价唐代吴道子佛像画的话,意思是吴道子画的衣带圆转,迎风飘举。
(选自“全游网”)
(1)选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园林的哪些特点?
(2)第③段中加点的“如此”具体指什么?
(3)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一句中的“大多”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5)下列诗句中,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6)课文和本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相似之处?
【答案】(1)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绚丽;
(2)指布局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
(3)举例子、作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的特点。
(4)不能。“大多”表范围,起限定作用如果去掉,就变成了北京园林的色彩都是金黄或大红,与实际不符。“大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5)C
(6)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第26课《诗词五首》教师版docx、第26课《诗词五首》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优秀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优秀练习,文件包含第26课《诗词五首》教师版docx、第26课《诗词五首》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蝉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蝉精品练习,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读写写,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