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课时专练: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展开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选择题
1.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烧赤壁 B.刻舟求剑 C.司马光砸缸 D.铁杵磨成针
2.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某一工艺流程或应用,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破布捣烂(造纸) B.活字排版(印刷)
C.烟花燃放(火药) D.航海导向(指南针)
3.以下我国古代的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烧制陶罐 B.雕刻石像 C.水车灌溉 D.报地震
4.以下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铝土矿炼铝 B.液化气燃烧 C.木材制桌椅 D.海水提取镁
5.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氮气用作保护气 B.活性炭用作吸附剂
C.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D.氢氧化钠固体用作干燥剂
7.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浓盐酸的挥发性 B.浓硫酸的腐蚀性
C.硝酸的氧化性 D.碳酸的不稳定性
8.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 )
A.活性炭作除味剂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 C.石墨用作电刷 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
9.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吸附性 B.溶解性 C.氧化性 D.挥发性
10.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新物质生成 B.发光发热 C.有气体生成 D.有沉淀生成
1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如下: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中可以证明“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放出热量
C.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以上选项都可以
13.判断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生成白色固体
C.放出大量的热 D.燃烧后质量增加
14.能用于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生成新物质 B.生成沉淀或气体
C.发生颜色变化 D.发光发热
15.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叙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
B.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C.云变成雨
D.抹在墙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16.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
A.发光、发热 B.有气体或沉淀产生
C.物质的颜色发生改变 D.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7.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在物理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C.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D.两者没有关系
18.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D.浓盐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怎么减少了”
19.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太阳下的湿衣服慢慢变干 B.使用过的铁锅出现锈迹
C.装热水的塑料瓶扭曲变形 D.冰箱取出的雪糕慢慢融化
2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矿石粉碎 C.高粱酿酒 D.石蜡熔化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1.通常状况下,①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②在101KPa,4℃时水的密度最大,约为1g•cm﹣3.③在此压强下,将水加热到100℃就可以使其变成水蒸气.④在通电的条件下,水能分解出氢气和氧气.⑤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的物理性质有: ;
(2)水的化学性质有: ;
(3)上述叙述中的物理变化是 .
22.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
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胆矾是蓝色的固体.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用序号填写).
23.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金属.他对该金属做了以下实验:“取一块该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块,把一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发生剧烈变化.它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生嘶嘶声,并立即熔成一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阅读后,归纳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
(1) ;(2) ;
(3) ;(4)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4.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一、都是化学变化;二:
【收集证据】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
a 烧杯内壁出现 ;b手摸烧杯壁有 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蜡烛燃烧为 变化.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 通电中 | 通电后 |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 |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 变化.
【获得结论】猜想 (填“一”或“二”)正确.
25.某同学对金属钠做了如下实验: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处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光泽迅速消失、变暗,原因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将这块钠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剧烈反应,急速流动,并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请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归纳出金属钠的有关性质:
I.物理性质:(1)硬度: ;(2)熔点 ;(3)密度 ;(4)颜色 .
Ⅱ.化学性质:(1)在常温下能与 反应;(2)在常温下能与 反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选:A。
2.选:C。
3.选:A。
4.选:C。
5.选:A。
6.选:A。
7.选:A。
8.选:B。
9.选:C。
10.选:A。
11.选:A。
12.选:C。
13.选:B。
14.选:A。
15.选:C。
16.选:D。
17.选:C。
18.选:B。
19.选:B。
20.选:C。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1.(1)①②.(2)④(3)③.
22.②⑤.④.③.①.
23.(1)质软.(2)密度小于水.(3)银白色.(4)熔点低.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4.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1)水雾;发烫;(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水和二氧化碳;化学;(3)物理;【获得结论】二.
25.小;低;比水小;银白色;
氧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