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晒太阳-教学计划+视频资料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931283/1-169822884938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晒太阳-教学计划+视频资料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931283/1-16982288494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晒太阳-教学计划+视频资料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931283/1-16982288494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天空中的星体4 晒太阳教学设计
展开第二单元 《星空中的天体》
第一课 《晒太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认识宇宙天体的第一课。太阳和月亮是最常见的天体,本课先来认识太阳。人们可以利用太阳的光和热做很多事情,也可以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辨别方向。教材内容主要包含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交流人们利用太阳的事例,教材主要呈现的是利用太阳的热,让学生知道太阳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第二个活动,动手做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在阳光下晒水的对比活动,真切地感受到太阳可以提供热。关于窗户作用的思考则是补充说明,太阳不仅提供热还提供光,这往往是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这里让学生认识其重要性。第三个活动,通过前后两幅图的观察、对比,发现太阳在一天中位置会发生改变,并知道太阳东升西落,进而认识东南西北。第四个活动,让学生描述学校里不同方向的标志物,这是一个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需要根据太阳的位置以及当时的时间来确定方向。
二、学情分析
儿童对于天空中天体的认识既熟悉又陌生。虽然他们知道天上有太阳、月亮和星星,并且能在无意识中观察到它们的变化。但由于距离的原因,观察立场的局限性,使得他们对于宇宙天体有一些简单不科学的认识,因此通过设计一些科学活动,让他们动手动脑,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宇宙天体的一些正确基本的知识。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2.能够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辨认方向;
3.愿意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并发现太阳的运动规律;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能够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难点:观察并描述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
五、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铁片、黑色雨伞、石块等材料
六、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童话故事《太阳和地球比美》
(一)提问导入
1.提问:(1)你觉得太阳和地球谁更美呢?(它们一样都很美,谁也离不开谁)
(2)假如没有了太阳,地球会是怎样的呢?你能从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说一说吗?(学生自由发言)
2.小结:地球离不开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
3.出示课件图片:图片中的他们在干什么呢?(晒衣服、晒粮食、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晒太阳取暖)
4.他们都是利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呢?(晒太阳---板书)是利用了太阳给我们带来的“礼物”——光和热(板书:光、热)
【意图解析】:从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入手,然后根据故事内容情节提问,从而展开本课的教学内容,让低年级学生感受到趣味性,同时又不失科学性。
(二)寻找太阳的“礼物”——光和热
1.户外寻找活动:让我们一去户外寻找太阳带来的“礼物”吧!
(1)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呢?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感受到光和热呢?
(可以用手摸来比较阳光下和背阴下的物体、用眼睛去看阳光下和背阴下的物体等。)
(2)出示材料:铁片、黑色雨伞、石块等材料。
(3)讨论方法:先摸一些这些物体的温度,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每隔三分钟再用手去触摸一下,感受温度的变化。
(4)安全提醒:注意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太阳强光等。
2.分组户外活动,老师随行。(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意图解析】:在设计环节时,原本是想按照教材内容安排,利用设计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下的观察对比活动,让学生来感受到太阳可以提供热。但是考虑整堂课的教学环节较多,课堂时间的局限性,同时也为了让实验效果更加明显,设计了户外体验活动来感受到太阳的光和热,通过用手摸、用眼睛看等感官方法来观察物体外部现象的变化,从而达到学生亲身感受来谈变化的目的。通过简单的观察活动,得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个户外体验活动是围绕寻找太阳的“礼物”——光和热的主题开展的,更符合低年级孩子的游戏学习方式。
3.活动交流:
(1)你们找到太阳的“礼物”了吗?(把这些材料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都比没放之前要烫)
(2)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用手摸)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是什么让这些材料变烫的?(是太阳带来的热量)
(4)在刚刚的寻找活动中,你还有什么样的发现?学生自由发言。(在阳光下有大树的影子、我们站在阳光下感觉到热,也看到了我们的影子……)怎么会有影子的呢?(太阳的光照射在物体上)
4.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到的这些现象都是什么呀?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太阳的“礼物”——光和热。
【意图解析】:在通过户外的观察和比较后,他们从身边的物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从而“寻找”到了太阳的光与热。让他们能认识到“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科学的有关太阳的知识。
5.室内寻找活动:窗户的作用
(1)请找一找,数一数我们的教室窗户在哪里?有几扇呢?
(2)知道这些窗户都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老师把窗帘拉上,我们的教室里面会怎样?(教室会变黑、变暗。)
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就仅仅只是变黑、变暗吗?如果是在冬天,教室里面还会怎样呢?(还会很冷)
(3)小结:那我们现在可以知道了窗户的作用了吧?帮助我们把太阳的光和热从外面透进来,使得我们的教室更加明亮、更加温暖。
【意图解析】:如果说通过户外体验活动,学生掌握了有关太阳的科学知识,那围绕“窗户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则就是科学知识的延伸。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拉上窗帘,让教室里顿时变黑、变暗,让他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环境的变化,更加能感受到窗户能帮光透进来这一作用。有了这样的铺垫,也更容易让他们发现窗户另外的作用——把热量透进来,让室内更加温暖。
(三)研究太阳的位置变化
1.找不同:课件出示两幅图,寻找不同的地方。(老人和孩子的位置发生变化)
2.为什么他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引导学生比较两幅图中太阳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寻找之间的关系。
3.想一想:一天中太阳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吗?引导学生回忆平时自己观察到的太阳位置变化。(可以取一天三个整点时间段,早上8点、中午12点、下午4点)
4.课件演示讲解: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
早上太阳从东边升起,中午太阳跑到了我们的头顶方向,下午放学时太阳跑到了西边然后落下。天天如此,周而复始。根据这样固定的变化规律,古人就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辨别方向: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意图解析】:这一环节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观察并描述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是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同时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也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能力。通过观察老人和小孩的位置变化要将他们与太阳的位置变化建立联系。同时还可以更进一步,将太阳位置的变化与阳光下不同位置的冷热变化建立联系。如果在条件、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实际科学课的具体时间到室外,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的时候。但要注意观察太阳时要戴上滤光镜,且不要长时间观察。
5.出示图片,思考图片中这所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标志物?
(注意教学楼上的钟显示是早上8点钟,小男孩面朝太阳升起的地方。)
6.户外实践:辨别自己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标志物,完成科学活动手册第4页。(站在学校中央位置,用笔简单画出各个方向的标志物)
【意图解析】:在通过前面的学习后,设计强化对实际方向认识的练习。能让学生能更充分的掌握科学概念,同时也学会把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知道了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我们带来了非常重要的“礼物”——光和热,并且我们还知道了太阳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其实关于太阳还有很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希望大家课后能通过多阅读,多观察,来了解更多关于太阳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
晒太阳
光 热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 天空中的星体
4.晒太阳
实验一:做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实验目的 | 感知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
实验类型 | 探究性分组实验 |
实验器材 | 每组黑色自封袋1只、塑料瓶1个、水50ml。 |
实验步骤 | 1.在塑料瓶中装入50ml的水。 |
2.将塑料瓶盖紧,放入黑色自封袋中,裹紧瓶子并放到阳光直射的地方。 | |
3.10-15分钟后,将塑料瓶取出,水倒入烧杯,同时准备一杯从水龙头刚放出来的水,两者比较,说说有什么发现。 | |
4.提供太阳能热水器的图片,将热水器上的集热管与晒的黑色的大塑料瓶相比,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 |
5.收集与整理桌面。 | |
注意事项 | 1.为保证效果,水不易多。 2.晒得时间根据季节变化可适当延长或缩短。 |
实验现象 | 1.塑料瓶中的水摸上去比较从自来水龙头刚放出来的水热。 |
实验结论 | 黑色塑料袋能够收集热量。 |
反思与拓展 | 寻找生活中利用黑色物体吸热的现象。 |
实验原理 | 颜色深的物体吸热性能好。 |
4.晒太阳
省市+学校全称+姓名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2.能够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辨认方向。
3.愿意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并发现太阳的运动规律。
【教学重点】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能够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
观察并描述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塑料瓶、黑色塑料袋、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猜谜语: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谜底:太阳)
2.关于太阳,你知道些什么?
3.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太阳?假如没有太阳会怎样?
4.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给了我们光和热。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事例说起,聚焦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太阳”。通过人们晒太阳的事例认识到太阳能够发热。]
二、动手实践,做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1.夏天天气闷热,我们每天都需要洗澡,你能不能利用太阳将水晒热了?你家里有能将水晒热的装置吗?
2.那太阳是怎样将太阳能的水晒热的了?我们来观察一下太阳能装置。
3.(出示太阳能图片)首先我们来看看太阳能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认识太阳能的组成:集热管、储水箱和支架。你觉得太阳能的哪一部分是把水晒热的关键?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集热管,(出示集热管的图片)集热管里面是空的,外面有一层黑色的膜。这黑色的膜有什么作用了?老师这里有黑色的塑料袋,能不能用它来模拟这种黑色的膜?
4.师生动手利用黑塑料袋和瓶子做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详见实验单),并把它放到太阳直射处晒10分钟以上。(也可在课前做好,课上比较)
5.(10分钟后)与自来水龙头刚放出的水比冷热。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太阳能够给我们提供热。]
三、联系生活,探究窗户的作用
1.在生活中,我们利用太阳的热为我们做了很多事,那么我们又怎么利用太阳的光的呢?
2.(出示窗户图片)窗户有什么作用?假如没有窗户(拉上窗帘),我们的教室里会怎样?
3.光和热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礼物。
[设计意图:窗户作用的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太阳不仅能提供热还能提供光。]
四、探究生活,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
1.(出示12页晒太阳取暖的图片)温暖的阳光下,老人和小孩正惬意地晒着太阳,(出示14页图片)与12页的图片相比,老人和小孩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要变化呢?
2.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3.早晨,我们上学的时候,太阳在哪个方向?(学生指向太阳升起的方向)那是什么方向?早晨,我们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中午呢,太阳在哪个方向?我们下午放学时,太阳又在哪个方向?
4.小结: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中午在南方,傍晚从西方落下。
[设计意图:观察并描述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是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同时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也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能力。]
五、联系实际,辨认东西南北的
1.(出示图片)谁来说说图中的太阳在哪个方向?你是怎么知道的?(提醒学生注意教学楼上的时钟是8点)。
2.你能根据太阳升起的方向标出图中的东南西北吗?说一说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建筑。
3.在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哪些标志物呢?(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学校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建筑或其他标志物)
[设计意图:强化对实际方向的认识。]
【板书设计】
4.晒太阳
热 太阳能
太阳 东升西落
光 窗户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 《天空中的星体》单元 4. 晒太阳 教学设计及反思 | |||||||
单元 | 《天空中的星体》 | 课题 | 4.晒太阳 | 课时 | 1 | ||
核心 概念 | 9.宇宙中的地球 | ||||||
学习内容及要求 | 9.2 地球绕地轴自转 1~2年级①观察并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初步学会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 ||||||
教学目标 |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 ||||||
科学观念 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 科学思维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探究实践 分析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态度责任 对大自然和生物的爱护、保护意识,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 |||||||
教学 重点 |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 ||||||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能够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 |||||||
教学 难点 |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 ||||||
观察并描述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 | |||||||
教学 准备 | 学生分组材料:铁片、黑色雨伞、石块等材料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学活动 | 设计思路 | 教学备注 | ||||
上课仪式
|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探索晒太阳。 |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
| ||||
一、 提问导入 | 课前活动:童话故事《太阳和地球比美》
1.提问:(1)你觉得太阳和地球谁更美呢?(它们一样都很美,谁也离不开谁) (2)假如没有了太阳,地球会是怎样的呢?你能从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说一说吗?(学生自由发言) 2.小结:地球离不开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 3.出示课件图片:图片中的他们在干什么呢?(晒衣服、晒粮食、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晒太阳取暖) 4.他们都是利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呢?(晒太阳---板书)是利用了太阳给我们带来的“礼物”——光和热(板书:光、热) 【意图解析】:从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入手,然后根据故事内容情节提问,从而展开本课的教学内容,让低年级学生感受到趣味性,同时又不失科学性。 |
|
| ||||
二、 寻找太阳的“礼物”——光和热 | 1.户外寻找活动:让我们一去户外寻找太阳带来的“礼物”吧! (1)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呢?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感受到光和热呢? (可以用手摸来比较阳光下和背阴下的物体、用眼睛去看阳光下和背阴下的物体等。) (2)出示材料:铁片、黑色雨伞、石块等材料。 (3)讨论方法:先摸一些这些物体的温度,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每隔三分钟再用手去触摸一下,感受温度的变化。 (4)安全提醒:注意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太阳强光等。 2.分组户外活动,老师随行。(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意图解析】:在设计环节时,原本是想按照教材内容安排,利用设计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下的观察对比活动,让学生来感受到太阳可以提供热。但是考虑整堂课的教学环节较多,课堂时间的局限性,同时也为了让实验效果更加明显,设计了户外体验活动来感受到太阳的光和热,通过用手摸、用眼睛看等感官方法来观察物体外部现象的变化,从而达到学生亲身感受来谈变化的目的。通过简单的观察活动,得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个户外体验活动是围绕寻找太阳的“礼物”——光和热的主题开展的,更符合低年级孩子的游戏学习方式。 3.活动交流: (1)你们找到太阳的“礼物”了吗?(把这些材料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都比没放之前要烫) (2)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用手摸)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是什么让这些材料变烫的?(是太阳带来的热量) (4)在刚刚的寻找活动中,你还有什么样的发现?学生自由发言。(在阳光下有大树的影子、我们站在阳光下感觉到热,也看到了我们的影子……)怎么会有影子的呢?(太阳的光照射在物体上) 4.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到的这些现象都是什么呀?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太阳的“礼物”——光和热。 【意图解析】:在通过户外的观察和比较后,他们从身边的物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从而“寻找”到了太阳的光与热。让他们能认识到“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科学的有关太阳的知识。 5.室内寻找活动:窗户的作用 (1)请找一找,数一数我们的教室窗户在哪里?有几扇呢? (2)知道这些窗户都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老师把窗帘拉上,我们的教室里面会怎样?(教室会变黑、变暗。) 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就仅仅只是变黑、变暗吗?如果是在冬天,教室里面还会怎样呢?(还会很冷) (3)小结:那我们现在可以知道了窗户的作用了吧?帮助我们把太阳的光和热从外面透进来,使得我们的教室更加明亮、更加温暖。 【意图解析】:如果说通过户外体验活动,学生掌握了有关太阳的科学知识,那围绕“窗户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则就是科学知识的延伸。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拉上窗帘,让教室里顿时变黑、变暗,让他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环境的变化,更加能感受到窗户能帮光透进来这一作用。有了这样的铺垫,也更容易让他们发现窗户另外的作用——把热量透进来,让室内更加温暖。 |
|
| ||||
三、 究太阳的位置变化 | 1.找不同:课件出示两幅图,寻找不同的地方。(老人和孩子的位置发生变化) 2.为什么他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引导学生比较两幅图中太阳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寻找之间的关系。 3.想一想:一天中太阳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吗?引导学生回忆平时自己观察到的太阳位置变化。(可以取一天三个整点时间段,早上8点、中午12点、下午4点) 4.课件演示讲解: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 早上太阳从东边升起,中午太阳跑到了我们的头顶方向,下午放学时太阳跑到了西边然后落下。天天如此,周而复始。根据这样固定的变化规律,古人就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辨别方向: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意图解析】:这一环节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观察并描述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是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同时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也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能力。通过观察老人和小孩的位置变化要将他们与太阳的位置变化建立联系。同时还可以更进一步,将太阳位置的变化与阳光下不同位置的冷热变化建立联系。如果在条件、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实际科学课的具体时间到室外,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的时候。但要注意观察太阳时要戴上滤光镜,且不要长时间观察。 5.出示图片,思考图片中这所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标志物? (注意教学楼上的钟显示是早上8点钟,小男孩面朝太阳升起的地方。) 6.户外实践:辨别自己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标志物,完成科学活动手册第4页。(站在学校中央位置,用笔简单画出各个方向的标志物) 【意图解析】:在通过前面的学习后,设计强化对实际方向认识的练习。能让学生能更充分的掌握科学概念,同时也学会把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
|
| ||||
四、 课堂总结 | 小朋友们,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知道了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我们带来了非常重要的“礼物”——光和热,并且我们还知道了太阳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其实关于太阳还有很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希望大家课后能通过多阅读,多观察,来了解更多关于太阳的知识。 |
|
| ||||
五、练一练 | 一、选择题 1.傍晚,面对太阳,你的右边是( ) A.东方 B.西方 C.北方 D.南方
2.太阳能的玻璃管涂成黑色具有( )作用。 A.好看 B.吸热 C.防止水流失 D.散热
3.早晨,我们面对太阳的方向是( ) A.南方 B.北方 C.东方 D.西方
4.早晨,面对太阳,我们的右面是( ) A.南方 B.北方 C.西方 D.东方
5.( )不是利用太阳的事例。 A.晒衣服 B.太阳能热水器 C.在树荫下乘凉 D.在黑夜里开灯
二、判断题 1.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2.早晨我们背对着太阳上学去,前面是东方。 3.太阳只给人们提供了光。 4.光和热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礼物。 5.太阳,早晨从西方升起。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C 1.× 2.× 3.× 4.√ 5.× | 在线练习:http://edu.ainiu360.com |
| ||||
六、整理 |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
| ||||
七、板书设计 | 晒太阳 光 热 |
|
| ||||
八、课堂反思 | 注:爱牛组织老师在课堂实践后的反思,大部分是使用了爱牛配套材料,部分观点仅代表反思老师人个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 ||||||
|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们原本打算依照教材的内容,利用设计简单的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下的观察对比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太阳可以提供热能。然而,考虑到整个课堂的教学环节较多,以及课堂时间的限制,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显著,我们决定设计户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太阳的光和热,通过用手摸、用眼睛看等感官方法来观察物体外部现象的变化,以此达到学生亲身感受变化的目的。这样的户外体验活动,以寻找太阳的“礼物”——光和热为主题,更加符合低年级孩子的游戏学习方式。
通过简单的观察活动,我们相信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同时,围绕“窗户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不仅是科学知识的延伸,同时也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环境的变化,更加能够感受到窗户的光透进来这一作用。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更容易发现窗户的另一个作用——把热量透进来,让室内更加温暖。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观察并描述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是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同时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也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能力。通过观察老人和小孩的位置变化,我们将他们与太阳的位置变化建立联系。同时,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将太阳位置的变化与阳光下不同位置的冷热变化建立联系。如果在条件、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科学课的具体时间到室外,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但要注意的是,观察太阳时要戴上滤光镜,并且不要长时间观察。 |
| |||||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5 看月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5 看月亮教学设计,文件包含苏教版2上第2单元第6课-数星星docx、04苏教版2上第2单元2-6-1美丽的星空mp4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12 玩玻璃纸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12 玩玻璃纸教案,文件包含苏教版2上第4单元第12课-玩玻璃纸docx、03苏教版2上第4单元4-12-1常见材料之玻璃mp4、12《玩玻璃纸》-1千手观音mp4、4-3视频mp4、舞蹈wmv、视频mp4等6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奇妙的光10 明亮与黑暗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奇妙的光10 明亮与黑暗教案,文件包含苏教版2上第4单元第10课-明亮与黑暗docx、01苏教版2上第4单元4-10-1我们是怎样看见物体的mp4、10《明亮与黑暗》-1保护视力mp4、10《明亮与黑暗》-2看不见的光危害mp4、10《明亮与黑暗》-3护眼灯的使用mp4、4-1护眼小知识mp4、护眼小知识mp4等7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