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作业26 元素“位—构—性”关系推断及应用(含答案)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六) 元素“位—构—性”关系推断及应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2·青岛质检)著名的观赏石——崂山璐石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Y3[Z4O10](OH)2·W3(OH)6,其中W、Y、Z表示三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第三周期元素,W没有未成对电子,Z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Y的简单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小
B.Z的简单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
C.W、Y、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属于弱电解质
D.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W
2.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用α粒子(即氦核He)轰击某金属原子X发现了中子,该反应还得到Y,反应方程式为He+X―→Y+n。其中X、Y元素原子的L能层的电子数之比为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ZX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B.X的氢氧化物与Al(OH)3性质相似
C.Y有多种不同的含氧酸
D.X、Y的电负性:X<Y
3.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基态Y原子中s能级电子和p能级电子数目相等,Z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有11种,W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氢化物稳定性:Y<W
B.化合物WY2是极性分子
C.X与Z、W均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D.化合物Z2Y2与WY2间可发生化合反应
4.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Y | Z |
|
X |
|
| W |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第一电离能:Y>Z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5.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和Y同主族,X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W与X、Z可形成化合物[XW4]+[W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W
B.X单质的化学性质比Y活泼
C.X、Y、Z的最高价含氧酸均是强酸
D.基态Y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Z
6.X、Y、Z、M、N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为一种绿色环保型杀菌剂,同时也是国际上肯定的纯棉、涤棉织物永久性阻燃剂,其结构如图所示。已知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且Z、N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Z、YZ2均是极性分子
B.X、Y、Z、M对应的原子半径顺序为M>Z>Y>X
C.Y、Z与X均可以形成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M、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7.(2022·长沙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位于三个不同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在强碱性溶液中会形成一种离子,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W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Z
C.ZX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X的元素有四种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8.(2022·唐山模拟)已知反应M+N===P+Q,这四种物质是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X、Y、Z、W组成的,其中只有X与W同主族,Y与Z同周期;元素X、Y、W的族序数之和等于Z的族序数;元素W的周期数等于Y与Z的周期数之和,也等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物质M、P均由四种元素组成,物质N、Q均由三种元素组成,M、N的化学式分别为WXY2Z4、W2YZ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W>Z>Y>X
B.Y、Z氢化物的沸点:Z>Y
C.物质M、P均属于酸式盐,含有完全相同的化学键
D.物质M、N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鉴别
9.(2022·益阳模拟)现有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W分别与X、Y、Z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每种分子中都含有10个电子。Y和Z化合生成丁,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W、Y、Z三种元素可能组成离子化合物
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C.原子半径:W<X<Y<Z
D.Y与W、Z都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10.短周期元素R、X、Y、Z的原子核外L层上的电子数相同,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与水反应可得四种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1的上述四种溶液的pH与对应元素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电离能:X<Z<Y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X
C.Z、Y组成的化合物Z2Y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D.同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与R相同的有1种
11.(2022·唐山二模)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总和为25,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由这四种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Z>Y>X>W
B.该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用于消毒杀菌
C.X可与Y形成XY、XY2等共价化合物
D.W分别与X、Y、Z形成的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12.(2022·沈阳检测)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C为第三周期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常温下加水稀释0.1 mol·L-1 A、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D的浓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与C发生反应
B.B2D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C.B、D、E的氧化物能作漂白剂
D.C3+具有两性,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六)
1.B [W、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第三周期元素,W没有未成对电子,则W为Mg元素;Z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则Z为Si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关系知,Y为Al元素。SiH4之间不存在氢键,B错误。]
2.A [X、Y元素原子的L能层的电子数之比为1∶2,可分3种情况进行分析:①X、Y元素原子的L能层的电子数分别为1、2,则X为Li,Y为Be,但Z+2≠M,不符合题意;②X、Y元素原子的L能层的电子数分别为2、4,则X为Be,Y为C,则Z+2=M,符合题意;③X、Y元素原子的L能层的电子数分别为3、6或4、8,则X为B或C,但B和C都不是金属元素且Z+2≠M,不符合题意。故X为Be,Y为C,核反应方程式是He+Be―→C+n。]
3.B [易推出X、Y、Z、W分别为H、O、Na、S。原子半径:r(O)<r(S),键能:E(O—H)>E(S—H),故稳定性:H2O>H2S,A项错误;SO2中S原子有1对孤电子对,S为sp2杂化,SO2是V形分子,是极性分子,B项正确;NaH是离子化合物,C项错误;Na2O2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2SO4、O2,D项错误。]
4.C [令Z的原子序数为x,则Y为x-1,W为x+1+8,故x-1+x+1+8=3x,x=8,根据位置可知X为Si,Y为N,Z为O,W为Cl。]
5.D [X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n为2,X是N;X和Y同主族,则Y是P;根据W与X、Z形成的化合物结构,可知W是H,Z是S。]
6.C [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故Z为O元素;X、Y、Z、M、N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Z、N同主族,故N为S元素,可得化合物A中[NZ4]为SO,则剩余部分为+1价的阳离子;X形成一个共价键,Y形成四个共价键,且原子序数都在O元素之前,可推知X为H元素,Y为C元素,M形成四个共价键,连接四个—CH2OH,形成+1价的阳离子,且M的原子序数在O元素之后,可推知M为P元素。]
7.D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位于三个不同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W为H元素;根据题图离子结构可知,X、Z位于第ⅥA族,则X为O元素,Z为S元素;Y元素可能位于第ⅠA族或第ⅦA族,Y的原子序数在O和S之间,且Y与S形成共价键,Y只能是F元素。]
8.D [
]
9.B [甲、乙、丙均为10电子的分子,且X和乙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则应为氟气和水的反应,可知X的单质为F2,Y的单质为O2,乙为H2O,甲为HF,则W为H元素,X为F元素,Y为O元素,丙是NH3或CH4,丁是NO或CO2,Z为C或N元素,H2CO3为弱酸,B错误。]
10.AD [短周期元素R、X、Y、Z的原子核外L层上的电子数相同,则L层电子数均为8,推断这四种元素均在第三周期;0.01 mol·L-1的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pH是12,推测R是Na元素;0.01 mol·L-1的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pH是2,且Y的原子半径最小,判断Y是Cl元素;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酸性比HClO4溶液的强,且Z的原子半径比Cl的大,判断Z是S元素;X的原子半径比S的大,0.01 mol·L-1的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pH大于2,说明其是弱酸或中强酸,判断X是P元素,对应溶液是H3PO4溶液。]
11.B [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Y是O,根据化合物结构可知W形成1个共价键,且原子序数最小,则W为H,Z离子为+1价,且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则Z为Na,4种元素原子序数总和为25,则1+x+8+11=25,解得x=5,则X为B元素。]
12.D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C为第三周期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C为Al;A、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记为X、Y、Z,由题图知
溶质 | 0.1 mol·L-1溶液的pH | 稀释103倍的pH | 得出信息 | 推断元素 |
X | 1 | 4 | X为一元强酸 | A为N |
Y | 13 | 10 | Y为一元强碱 | B为Na |
Z | lg 5 | 3~4 | Z为二元强酸 | D为S |
进而可推出E是Cl。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和Al发生反应生成Al2(SO4)3、SO2和H2O,A正确;Na2S2的电子式是Na+2-Na+,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B正确;Na2O2、ClO2等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作漂白剂,SO2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也可以作漂白剂,C正确;Al3+只能和碱反应,故Al3+不具有两性,D错误。]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24元素“位—构—性”关系推断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24元素“位—构—性”关系推断含答案,文件包含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24元素“位构性”关系推断含答案docx、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24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6元素位-构-性综合推断: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6元素位-构-性综合推断,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6元素位_构_性综合推断: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6元素位_构_性综合推断,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