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数学教案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22313/0-16980229645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22313/0-16980229645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22313/0-169802296457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
展开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2. 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培养有序思考的习惯。
3. 教育学生养成礼貌待人和互帮互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分,学会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谈话导入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想不想去森林里看看?(生:想)。不过呀,在出发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讲小故事,想不想听?(生:想)。
(点击播放孔融让梨的故事片段约1分钟)
师:融四岁,能让梨,谁来说孔融是如何分梨的?
生1:哥哥比我大,把大的让给哥哥。
生2:弟弟比我小,应该把大的让给弟弟。
师:说的真好。可是呀,孔融的爸爸不忍心看着他每次都吃的最少,所以呀,有一天爸爸端出来一盘梨,一共十四个,他想让孔融公平的分一分,孩子们,孔融该如何分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出发。
(电子白板出示森林聚会图)
师:瞧瞧,森林里多热闹啊,都来了哪些小动物?一起说。
生齐答:小兔子、熊猫、小猴子和小松鼠。
师:小动物们齐心合力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食物?你知道这些食物分别是为谁准备的吗?
生:熊猫吃竹笋,猴子吃桃,小兔子吃萝卜、小松鼠吃松果。(学生边说,教师边用笔连线)
师:哦,说的真好,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
【活动】自主探究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分竹笋,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师:仔细看!从图画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0个竹笋、20个桃子、12个萝卜、15个松果
师:哦,你的眼睛可真亮,一下发现了这多信息,咦?熊猫哥哥和熊猫弟弟好像有点不高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评价:真是一只聪明的小熊猫。对呀,10个竹笋,分给2只小熊猫该怎样分呢?孩子们,赶快帮帮忙,拿出10个小方块,代替10个竹笋,分给2只小熊猫。看谁最聪明,分得办法最多?
(学生分竹笋,教师巡回了解分得情况)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并说说这样分得理由。熊猫哥哥,熊猫弟弟,(教师边说边往黑板上贴上两个熊猫)
生说师板书:8 2、3 7、5 5……
(评价:①学孔融,谦让,友爱,真不错。。
②真是一个会关心弟弟的好哥哥。
③熊猫哥哥和熊猫弟弟每人5个,真是一个公平的小裁判。)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仔细观察,在这些分法里,有一种分法的结果有点特别,是哪一种?
生:5,5这种分法有点特别。
师:为什么呀?
生:每只熊猫分得一样多。
师:哦,老师明白了,只有这种结果每份分的同样多。其它的方法不是哥哥多就是弟弟多,像这样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同时板书课题平均分)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指名学生回答。
师:一起来说一下。
学生齐说。
师:孩子们,一起看!一共有几个竹笋?
出示课件:
生:10个。
师:分给了几只大熊猫?
生:2只。
师:它们分得了几个竹笋?
出示课件:
生:每只分得5个竹笋。
师:也就是每份分得一样多,就是平均分。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一共有10个竹笋,分给了2只大熊猫,每只熊猫分得5个竹笋。
生:真是一个表达流利的小姑娘。
活动二:分桃子,体验平均分的过程.(再次出示情境图)
师:熊猫哥哥和熊猫弟弟高兴的一边吃竹笋去了,这可把一边的小猴急坏了,瞧瞧,这只小猴子都流口水了。一共有几只小猴?(5只),几个桃子(20个),根据这一信息,你能提出一个关于平均分得问题?
生:每只小猴平均分到几个桃子?
师:哦,多好的问题,真会思考!(课件出示问题)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同位一组,用你们手中的小方块代替20个桃子,看看怎样分,小猴才满意。
(学生在事先发得纸上分桃子,教师巡视,说:分完的同学请坐好,用坐好来告诉老师你分完了,好吗?)(白板出示表格)
师:谁愿意来白板上把自己的方法展示一下(找2个2个分的同学上来演示)
师:孩子们,小眼睛往前看。
师: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先每只小猴分两个,还剩下桃子,再每人分两个。
师:每只小猴分到了几个?(生:4个)。听明白了吗,他是两个两个分的,谁还有其它分法?。
(学生演示3个3的分)
师: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先每只小猴3个,还剩下桃子再每人一个。
师:还有谁有不同分法?
生:我是一个一个的分的。
师:老师帮你演示(白板演示一个一个的分),是这样吗?(生:是)
生:我是4个4个的分的。
师:(教师白板演示4个4个的分的。)是这样吗?你的眼睛可真厉害呀,一下就能看出来每只小猴分4个。
师:刚才呀大家开动脑筋,用不同的分法把20个桃子平均分成了5份,但不管怎样分,结果是一样的,每只小猴子分了几个呀?(生:4个)是平均分吗?(生:是)为什么?一起说(教师手指板书提醒)。
学生齐回答:因为每份分的一样多。
师:谁能把刚才平均分的过程再来说一说呢?
生:把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小猴,每只小猴分4个。
师:这叫……(生:平均分)说的真清晰,请坐。
活动三:分萝卜
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帮小猴们解决了这么难的问题。瞧瞧,两只小兔在干嘛?(教师出示我们每只小兔想吃4个萝卜)根据这一信息,那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可以分给几个小兔?
师:哦,真是一只聪明的小兔子,你们能用小方块代替萝卜分一分吗?同位合作,分一分。
(教师巡视,说:分完的同学请坐好,用坐好来告诉老师你分完了,好吗?)
师:(白板出示12个萝卜)。谁能把你的分法上来圈一圈。(学生演示)
师:告诉大家,为什么要4个4个的圈?
生:因为每只小兔要吃四个萝卜。
师:你分给了几只小兔(生:3只),同意吗?(生:同意)那我们一起把小兔喊出来吧,(生:小兔,出来,小兔出来)
(教师点击屏幕,蹦出三只小兔)
师:这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手指板书以提示)
生:是,因为每只小兔分的一样多。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谁的食物还没有分?
生:小松鼠
师:是呀,可怜的小松鼠,我们只好下节课再帮他们了。
【练习】自主练习
三、巩固练习:
师:继续前进,看看还有哪些小动物在等着我们帮忙,咦是小花猫和小猪。
出示练习一: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师:小猫分鱼,是平均分吗?(生:是)为什么?
指名回答:因为每份分的一样多。
师:小猪分西瓜,是平均分吗?(生:不是)为什么?(因为每份不一样多)怎么样分才是平均分啊?
生:去掉一个西瓜(教师演示)
生:再来一只小猪(教师演示)
出示练习二:把6个苹果平均分到3个盘里。
师:喜洋洋也来了,带来了好多水果,感谢我们对小动物的帮忙。现在让我们一起分果果吧,谁愿意上来分?(播放分果果的音乐)。
师:说说你是怎么分的?(生:是2个2个分的)是平均分吗?为什么?(生:是,因为每份分的一样多)
课件出示练习三:
师:咦,懒洋洋怎么哭啦?原来呀是村长给它布置作业了,把树上的果子摘下来,平均放在3个盘里。谁来帮帮他?(学生白板上分)
师: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是一个一个的分的。
师:真聪明,这么简单就帮懒洋洋解决了问题。
课件出示练习四:我最棒
师:拉下幕布,谁最棒?(生齐说:我最棒)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你真棒,老师把这颗闪亮星送给你!
课件出示练习五(依据时间来调整)
师:同学们,森林之旅就要结束,还记得出发前老师留给大家的问题吗?(出示孔融分梨课件)
师:14个梨,分给兄弟7人,孔融该怎么分才公平?(生:每人分2个)。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分的对不对,(教师电子笔2份2份的圈,边分边和学生数)正好可以分成7份。
【讲授】小结
师:看来呀,同学们在帮助小动物分果子的同时,自己也学会了平均分。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一定也会有收获的,(课件出示收获了)。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生:学会了平均分。
师:什么叫平均分?(生: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师:是如何平均分的?
生:我学会了用小方块摆一摆来平均分。
生:我知道了平均分可以1个1个,2个2个的分….
师:学的真认真,
师:这节课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很高兴。
生:帮助别人,自己就会有收获。
师:瞧瞧,说的多好,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师:好了,孩子们,让我们再一次说说什么叫平均分?
生齐说,教师指板书。
师:下课。
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二年级上册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二年级上册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上册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共4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整体规划,学段目标,单元评价设计,教学过程和典型成果,教学课例展示,总结收获,学后反思,汇总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_青岛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数学教案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_青岛版,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