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教案十八相送 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6/14919423/0-16978995444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音乐九年级下册十八相送教案
展开十八相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越剧;2、通过欣赏、表演越剧选段,了解越剧音乐的风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越剧,学生活动,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得到更进一步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学生对传统艺术的认知度,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学情分析
初中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但对于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学习和欣赏还需要老师来加大学生的兴趣培养。本单元的戏曲撷英属于地方戏曲的了解拓展,戏曲艺术与八年级的京剧昆曲有所联系,同时地方戏曲也与七年级第五单元的小调集萃有所关联。本单元是针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学习,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本单元课程后能够愿意了解戏曲文化,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兴趣。
重点难点
了解越剧《梁祝》,选取《梁祝》选段中的一部分让学生进行表演。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音频《天上掉下个林妹妹》2、戏曲地区连线
师:我国有360多种地方戏曲,除了的京剧、昆曲和我们之前了解的黄梅戏、评剧、豫剧之外,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和学习另外一个主要的地方戏曲--越剧
活动2【讲授】越剧 (起源、发展、走向世界)
1、越剧的起源、发展:源于浙江,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从最开始的“落地唱书”到“女子科班”再到“绍兴女子文戏”,但第一次被称为“越剧“是在1925年9月17日上海的《申报》广告中;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的时候也将我国的首部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带出国门,而越剧也渐渐走向世界。
2、越剧走向世界:陈露在1998年参加冬季奥运会的时候就是凭借着这首《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她高超的技艺打动了在场的评委,而这首《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就是根据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旋律改编而来的。
3、代表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
活动3【讲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1、《梁祝》故事;
2、学生展示表演:小提琴表演《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3、体会越剧唱腔特点:
欣赏《十八相送》,分析越剧的装束和唱腔与其他剧种相比有何区别?(越剧是南方剧种,极具江南灵秀之气,演唱上遵循“依字行腔”);
4、了解越剧演奏的器乐:
欣赏《十八相送》,能否听出越剧中的乐器都有哪些,主奏乐器是什么?(越胡:“越剧二胡”的简称,为了配合越剧风格,在二胡的基础上加以改革的胡琴,越胡的琴杆和琴筒由紫檀木或红木制成,琴筒为六角形,黑色蛇皮蒙面,一般以龙头雕刻琴头。与板胡、二胡相比越胡的琴筒与琴杆均比较小,因此发出的声音也略显尖锐)。
活动4【活动】越剧再创造---表演活动
限时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指定剧本对越剧进行表演再创造。
注意:剧本中“唱”和“白”的表现形式。
表演剧本设计:《梁祝-逼嫁》《梁祝-楼台会》片段。
活动5【活动】颁奖并总结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中,戏曲艺术乃沧海一粟,她凝结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民间艺术精华,以动人的韵味美、造型美、装饰美受到了中国百姓的追捧和热爱,而我们音乐课上所听到的、看到的仅仅是百花丛中的几朵,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去采撷多姿多彩的戏曲艺术之花。
初中音乐☆乌苏里船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乌苏里船歌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非洲灵感欣赏非洲的节日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非洲灵感欣赏非洲的节日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九年级下册☆东北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音乐九年级下册☆东北风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