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4部分 第2章 课时73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2章 第2讲 课时86 北方地区(含解析) 学案 1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2讲 课时81 日本 印度(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4部分 第3章 课时76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1讲 课时78 东南亚 中亚(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2章 第2讲 课时88 西北地区(含解析)
展开课时88 西北地区
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单元的名称
山脉:A大兴安岭,B阴山,C贺兰山,D天山。
平原:a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高原,农业引用黄河水灌溉。
盆地:b塔里木盆地,c吐鲁番盆地,c盆地最低海拔仅-154.31 m,位于非季风区。
2.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河流名称
E额尔齐斯河,属于外(填“内”或“外”)流河;F塔里木河,属于内(填“内”或“外”)流河。
3.填出下列矿产地的名称(按所在省区、矿产类型、矿产地名称顺序填写)
①内蒙古、煤、伊敏河;②陕西—内蒙古边境、煤、神府—东胜;③新疆、石油、克拉玛依;④甘肃、镍、金昌;⑤内蒙古、稀土、铁、白云鄂博。
4.填写下列铁路的名称
⑥包兰线,⑦兰新线,⑧南疆线,⑨北疆线。
1.西北地区区域特征
(1)自然地理特征
角度 | 特征 |
区域定位 | |
气候 |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全年降水少,干旱缺水,太阳辐射强,多大风 |
地形 | 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多高大山地、宽广草原、沙漠 |
水文 | 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流量小、汛期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大、冬季往往断流)、内流湖(多咸水湖),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
植被 | 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石质戈壁、沙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植被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
资源 | 煤、石油、天然气、稀土、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 |
(2)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 | 特征 |
人口、城市 | 地广人稀,主要沿水源地分布,如黄河沿岸、沙漠绿洲等;城市主要沿黄河分布,分布在盆地周围、河西走廊等 |
农业 | ①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贺兰山以东的牧区、高山草场;②全国著名的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 |
产业 | 工业:工业相对落后,以矿产资源的加工为主,如煤炭、石油开采工业,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主要工业基地陇海—兰新工业带西段 |
交通 | 铁路干线有兰新线、包兰线 |
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 ①夏季气温高,云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
不利影响 | ①冬长夏短,受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覆盖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
3.西北地区沙尘天气形成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沙尘来源 | 就地起沙(冬季时裸露的农田、河滩、湖滩;土质松散的裸地;施工工地等) | |
形成原因 | 自然原因 | ①气候干旱;②植被稀少;③地表土质松散;④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⑤大气层结不稳定 |
人为原因 | ①滥垦滥伐;②过度放牧;③过度樵采;④违章施工;⑤矿区过度开采 | |
治理措施 | ①因时制宜,因地制宜;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合理放牧;④文明施工;⑤植树种草 |
考向1 通过“敦煌莫高窟”考查“区域认知”
(2021·山东地理)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崖壁上(下图)。崖壁最高达50 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 m高度之间,一般为2~3层。由于洞窟开凿和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据此完成1~2题。
1.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够( )
A.降低开凿难度 B.减弱风沙侵蚀
C.减轻风化破坏 D.方便生活取水
2.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影响更大的因素是( )
A.构造运动 B.太阳辐射
C.大气降水 D.人类活动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该地区地处西北内陆,风沙大,对建筑物、壁画的风沙侵蚀作用强烈,破坏力大。该地区盛行西北风,莫高窟位于大泉河西岸的崖壁,面朝东方,是西北风的背风坡,可以大幅度减弱风沙对窟内壁画的侵蚀破坏,选B。洞窟的开凿难度、风化作用强弱、生活取水的难易都不存在东、西岸的差异。第2题,洞窟的上下两层都在同一岩层的崖壁上,构造运动相同,没有差异,不会造成上下层破坏的差异性,A错;太阳不能直接照射到洞窟内的壁画,即便是能照射到内部,上下层之间也不会存在太大的差异,B错;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应该是人类活动较密集的区域,即下层更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D错;因洞窟开凿时间较久远,加上长期的自然作用,洞窟所在崖体已经有了大量裂隙,大气降水会最先顺着裂隙渗入上层洞窟,对上层洞窟内的壁画造成浸润,因此上层洞窟内的壁画破坏程度比下层更大,选C。
考向2 通过“风能开发”考查“综合思维”
3.(新课标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6分)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8分)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4分)
答案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解析 第(1)题,直接调取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资源储量、特点(可否再生)、开发后的影响(是否带来污染、是否移民占地)等方面选取具有针对性的要点,对比分析即可。第(2)题,影响工业区位的自然条件主要是资源、土地、地形等方面。但是,对于风电场来说,风力资源是主导因素,图中的经纬度信息提示应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的角度说明风力资源的丰富度,其次,设问中的“大型”两字,以及图例中的沙漠和戈壁,提示应从地形和用地成本的角度分析其有利的方面。第(3)题,工业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两个方面,自然条件应说明气候、地貌的恶劣性对于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社会经济区位则需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市场需求和市场距离等角度展开分析。第(4)题,配建调节电站,说明该地风能发电不稳定,从建设调节电站的积极意义方面分析。
课时精练
喀什噶尔河西临帕米尔高原,东面开口朝向塔克拉玛干沙漠。某科研机构对该河部分流域进行了调研,发现河道自然与人为污染都很严重,且流域内生态问题也很突出,为此,政府鼓励农民在临河农田的河边田头建高埂宽阔林带。下图示意该科研机构的调研区域。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喀什噶尔河干支流水质普遍呈高矿化度状态的原因主要有( )
①植被覆盖率低 ②流域内蒸发旺盛 ③洪水对河床侵蚀严重 ④城镇生活污水排放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河流沿岸的灌区水利基础设施落后,长期使用容易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壤次生盐渍化
C.土地荒漠化 D.土地沼泽化
3.当地农民在临河农田的河边田头建高埂宽阔林带,其目的主要是( )
A.降低河水的含沙量
B.防止利用河水灌溉
C.降低大风对农田的危害
D.防止农田径流汇入河流
答案 1.A 2.B 3.D
解析 第1题,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低对矿化度影响较小,①错。当地深居内陆,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地表矿物质含量高,②正确。洪水对河床侵蚀严重与矿化度无关,③错。工农业废水、城市污水进入河流,导致矿化度升高,④正确。选A。第2题,该河地处我国新疆地区,河流沿岸的灌区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灌区排水不畅,地下水位上升,水分蒸发导致水中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形成土壤次生盐渍化,选B。第3题,临河农田的河边地头建高埂宽阔林带可以防止含有农业废水的农田径流直接排入河流,避免人为污染加重,减轻化肥、农药对河流的污染,选D。
(2023·四川省南充市模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梁素海是黄河改道形成的河迹湖,素有“塞外明珠”的美誉。乌梁素海是河套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接纳了河套地区90%以上的农田排水,然后经过湖泊的生物净化作用后,排入黄河,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鉴于乌梁素海湖区补水来源不足、污染物长期积累、水体污染严重的情况,巴彦淖尔市加大了向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力度,使水体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下图为“乌梁素海周边地区图”。据此完成4~6题。
4.河套灌区灌水渠和排水渠结合有利于( )
A.缓解土壤盐碱化
B.减少化肥使用量
C.提高水资源利用量
D.增加河套地区降水量
5.加剧乌梁素海污染程度的自然原因是( )
A.光照强 B.风力大
C.气温高 D.蒸发量大
6.适宜对乌梁素海进行生态补水的时间是( )
A.河套平原灌溉期 B.黄河结冰期
C.黄河凌汛期 D.黄河枯水期
答案 4.A 5.D 6.C
解析 第4题,河套灌区内以发展灌溉农业为主,由于不合理的灌溉易导致土壤盐碱化问题,而灌水渠和排水渠相结合利于土壤中的盐分排出,因此能够缓解土壤盐碱化,A正确。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针对乌梁素海湖区补水来源不足、污染物长期积累、水体污染严重的情况,巴彦淖尔市加大了向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力度,使水体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乌梁素海污染严重与湖区水量不足有关。乌梁素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水量较少,污染程度加剧,D正确;光照强与水量关系不大,A错误;风力大、气温高是蒸发量大的影响因素,但根本原因是蒸发量大导致水量减少,B、C错误。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乌梁素海是河套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接纳了河套地区90%以上的农田排水,然后经过湖泊的生物净化作用后,排入黄河,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河套平原灌溉期灌溉需水量大,不适宜对乌梁素海进行生态补水,A错误;黄河结冰期,河水流动性差,不利于生态补水,B错误;黄河凌汛期需要分凌泄洪,因此在此时期进行生态补水,既有充足的水量也可以为黄河分凌泄洪提供泄洪区域,C正确;黄河枯水期水量不足,不适宜对乌梁素海进行生态补水,D错误。
(2023·江苏南京市期末)阿克苏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西部,以山地降水及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该流域多年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为47.3 mm,而蒸发量达2 100 mm。下图示意1961~2001年阿克苏河径流量距平和阿克苏市年平均气温变化。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信息显示,阿克苏河径流量距平( )
A.1974年前后为偏丰
B.20世纪60年代变化幅度最大
C.1994年以后为偏枯
D.20世纪80年代变化幅度最小
8.与1965~1967年阿克苏河径流量距平变化最密切相关的是( )
A.降水量 B.蒸发量
C.全球气候变暖 D.植被破坏
9.1997~2001年,阿克苏市年平均气温变化对阿克苏河水文特征的主要影响是( )
A.河床不断变窄 B.汛期提前
C.径流量持续增加 D.含沙量加大
答案 7.D 8.B 9.B
解析 第7题,据图分析可知,1974年前后该河径流量距平为负值,说明河流径流量较小。因此,1974年前后为偏枯,A错;20世纪90年代径流量距平的变化幅度最大,B错;1994年以后该河径流量距平为正值,说明河流径流量较大,1994年以后为偏丰,C错;20世纪80年代阿克苏河径流量距平的变化幅度最小,D对。第8题,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阿克苏河流域多年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结合图可知1965~1967年阿克苏市年平均气温下降,蒸发量减少,使得该时段阿克苏河径流量距平呈增加趋势,B对,C错;阿克苏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较小,其对该流域径流量距平变化的影响较小,A错;没有信息显示1965~1967年阿克苏河流域植被遭到破坏,D错。第9题,据图分析可知,1997~2001年,阿克苏市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随着气温升高,冰雪消融提前,导致阿克苏河汛期提前,B对;图中显示,1997~2001年,阿克苏河径流量距平波动上升,说明径流量呈波动增加,C错;河床特征是水系特征,不是水文特征,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无法判断含沙量变化状况,D错。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东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31米)。吐鲁番盆地年平均气温只有14.5 ℃,然而日最高气温超过35 ℃以上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9.6 ℃,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热极”,当地居民建立了半地窖式(一半埋在地下)的房屋。下图示意吐鲁番盆地地质剖面。
(1)简述吐鲁番盆地及其沉积物形成的地质过程。(4分)
(2)说明吐鲁番盆地成为“中国热极”的自然原因。(6分)
(3)从气候角度简析当地居民建立半地窖式房屋的原因。(4分)
答案 (1)地壳运动使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压力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后,岩层发生断裂下陷,形成吐鲁番盆地;在吐鲁番盆地地势低洼处,受流水、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
(2)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夏季太阳辐射强;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地表裸露、干燥,比热容小,升温快;盆地地形,低洼闭塞,热量不易散失;气流下沉,增温明显(或焚风效应显著)。
(3)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夏季(或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居住在地下较凉爽;冬季(或夜晚)气温低,居住在地下利于保温。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2章 第2讲 课时87 南方地区(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2章 第2讲 课时87 南方地区(含解析),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第三级阶梯;东部以低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2讲 课时83 美国 巴西(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2讲 课时83 美国 巴西(含解析),共14页。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2章 第2讲 课时89 青藏地区(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2章 第2讲 课时89 青藏地区(含解析),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