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讲 课时25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5章 第2讲 课时26 地质构造与地貌(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5章 第2讲 课时28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5章 第3讲 课时29 河谷的演变(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5章 第3讲 课时30 冲积平原的形成(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5章 第2讲 课时27 板块运动与地貌(含解析)
展开课时27 板块运动与地貌
1.六大板块
名称: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2.板块构造学说
(1)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
(2)板块上覆于熔融的软流层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板块运动与地貌
(1)相向运动:形成巨大山系、海沟、岛弧等不同的地貌形态。
(2)相离运动:形成裂谷、海洋。
特别提醒 板块判断容易出现的两个误区
(1)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虽然在亚欧大陆,但属于印度洋板块。
(2)同为科迪勒拉山系的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而安第斯山脉则是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所示:
板块运动 | 张裂 | 碰撞 | |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 ||
边界类型 | |||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 形成裂谷或海洋 |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 在大洋板块上形成海沟;在大陆板块上形成岛弧、海岸山脉 |
举例 |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
图示 |
(2022·6月浙江选考)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1~2题。
1.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
A.欧亚板块张裂 B.美洲板块抬升
C.太平洋板块张裂 D.太平洋板块俯冲
2.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岭 ②裂谷 ③山脉 ④岛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关键信息点拨]
图示区域位于北太平洋海域,阿留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沟是由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而形成。 |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海沟为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形成的,D对。第2题,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俯冲边界处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岛弧或海岸山脉与海沟相伴,③④正确,选C;海岭、裂谷为生长边界的宏观地形。
考向1 通过“板块的分布”考查“区域认知”
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处可能形成海沟
B.E处为板块的消亡边界
C.E处岩石年龄较F处新
D.F处地壳运动较E处活跃
2.若该剖面图是根据地球实际情形进行的大致描绘,则图中甲板块最有可能为( )
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F处位于板块生长边界,不会形成海沟;F处地壳运动不一定较E处活跃;E处为板块的消亡边界,岩石年龄较F处老,所以B正确。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板块西侧为板块消亡边界和陆地,东侧为板块生长边界和海洋,结合四个选项分析,甲板块最有可能是美洲板块,D正确。
考向2 通过“板块运动”考查“综合思维”
(2023·河北保定期末)火山锋是指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的线状前沿地带。马提尼克岛地处加勒比海向风群岛北端,火山锋的移动、停滞在该地塑造出三道壮观的火山带(如下图,箭头为板块运动方向)。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马提尼克岛火山锋分布的主导板块及运动形式是( )
A.加勒比板块 间歇性俯冲
B.大西洋板块 间歇性俯冲
C.加勒比板块 间歇性张裂
D.大西洋板块 间歇性张裂
4.火山锋的存在,导致马提尼克岛( )
①面积缩小 ②平均高度增加 ③长宽比增大 ④海岸曲折度增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火山锋是指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的线状前沿地带”可知,火山锋应位于大西洋板块与加勒比板块交界处。火山锋是向加勒比板块方向移动的。读图可知,大西洋板块属于大洋板块,加勒比板块属于大陆板块部分,图中板块运动方向是大西洋板块向加勒比板块运动,由材料“马提尼克岛地处加勒比海向风群岛北端,火山锋的移动、停滞在该地塑造出三道壮观的火山带”可知,火山锋有三个,形成过程中间有停滞。所以应是大西洋板块间歇性俯冲,加勒比板块被抬升形成三个火山锋。B正确。第4题,火山锋的存在,是大西洋板块向加勒比板块移动,使加勒比板块抬升,导致马提尼克岛平均高度增加,长度增加,宽度变小。②③正确;马提尼克岛面积不一定缩小,海岸线的曲折度与海浪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有关,板块抬升中岛屿没有断裂,无法判断海岸曲折度的变化。①④错误。
课时精练
下图为“世界主要板块接触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表示印度洋板块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示范围内位于消亡边界的地理事物是( )
A.东非大裂谷 B.夏威夷群岛
C.喜马拉雅山脉 D.大西洋中脊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①板块为美洲板块;②板块为印度洋板块;③板块为太平洋板块;④板块为亚欧板块。故选B。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非大裂谷、大西洋中脊都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故选C。
新西兰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其南岛西部沿海有一处著名地质景观——“薄饼岩”。硬石灰岩和软砂岩堆积形成数以百计的多层区域,沿着悬崖沟壑垂直形成,形似层层薄饼,故而得名。下图1为“‘薄饼岩’景观图”,图2为“新西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
3.“薄饼岩”景观的形成过程最可能为( )
A.固结成岩—流水溶蚀—内力抬升
B.岩浆侵入—内力抬升—流水溶蚀
C.固结成岩—内力抬升—海浪侵蚀
D.岩浆侵入—海浪侵蚀—内力抬升
4.据图推测新西兰所处的板块边界类型及两侧板块的移动方向( )
A.生长边界 西北、东南
B.消亡边界 西北、东南
C.生长边界 东北、西南
D.消亡边界 东北、西南
答案 3.C 4.B
解析 第3题,石灰岩和砂岩都是沉积岩,“薄饼岩”景观的形成过程为:先固结成岩,因内力抬升出露于地表,后经外力作用尤其是海浪侵蚀作用最终形成图中景观,C正确。第4题,图中岛屿为新西兰南、北二岛,这些岛屿主体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侧板块向西北移动,北侧板块向东南移动,B正确。
太平洋板块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广泛发育海山链(海底山脉)或孤立海山(即图中洋底火山)。1963年,地质学家约翰·威尔逊为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的起源提出假说,认为它们是在太平洋板块漂移时,由一个静止不动的火山活动热点顺次形成的。下图为“太平洋夏威夷—皇帝海山链位置及火山年龄分布图(1Ma:100万年)”。完成5~6题。
5.据图中信息判断,近3 000万年,该区域太平洋板块主体的移动方向是( )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6.根据该假说,以下推测最可信的是( )
A.8 000万年前,板块俯冲成阿留申海沟
B.4 700万年前,太平洋板块移动方向改变
C.夏威夷岛链是太平洋大洋地壳诞生处
D.皇帝海山链表层岩石组成多为花岗岩
答案 5.B 6.B
解析 第5题,图示区域的太平洋板块内的海山,越向西北方向,火山形成年代越早,说明其早期处在东南部(现在夏威夷岛,即“热点”)的位置,故推断太平洋板块主体的移动方向是西北方向。故选B。第6题,阿留申海沟为大洋板块俯冲形成,8 000万年前,底特律海山形成,当时的位置应该处于现在的夏威夷岛的位置,因此该海沟的形成年代根据图示信息无法确定,A错误;4 700万年前,大觉寺海山形成,为两个海山链的连接,其南北方向的走向明显不同,说明太平洋板块移动的方向发生变化,B正确;夏威夷岛链是固定“热点”喷发形成,不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C错误;皇帝海山链为火山喷发形成,岩石组成应多为喷出岩(玄武岩),D错误。故选B。
(2023·浙江省宁波市模拟)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汤加火山大规模喷发。下图为“汤加火山附近地区地质状况图”。完成7~8题。
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之间海域深度大于②③之间
B.①②之间地震发生概率高于②③之间
C.①处海域多岩浆岩,②处多石灰岩
D.①处海域的板块密度高于③处海域
8.下列各图符合①③之间板块构造图的是( )
答案 7.B 8.A
解析 第7题,读图,②处地貌为海沟,①位于印度洋板块,③为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全部为海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到印度洋板块之下,形成海沟,①②之间海域深度应该小于②③之间海域深度,A错误;①②之间地震发生概率高于②③之间,B正确;②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岩浆活动频繁,多岩浆岩,C错误;地壳上层为密度较小的硅铝层,下层为密度较大的硅镁层,硅镁层是连续的,其上的硅铝层在大洋底部则表现缺失、非常罕见,因此全部为海洋板块的③(太平洋板块)其密度高于①处海域的板块密度,D错误。第8题,读图,②处地貌为海沟,①位于印度洋板块,③位于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全部为海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到印度洋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因此符合①③之间板块构造图的是图A;图B表示的是海岸山脉的形成;图C表示的是大陆裂谷的形成;图D表示的是海岭的形成。故选A。
(2023·江苏南通开学考试)华南大陆位于青藏高原以东,显生宙以来发生了三次主要的构造运动,下图为“华南大陆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图”。读图完成9~10题。
9.推测图中①处的地貌可能是( )
A.裂谷 B.山脉 C.海岭 D.海沟
10.如果构造应力方向不变,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古特提斯洋规模扩大
B.造山带将逐渐消亡
C.华南地块的海拔将持续下降
D.华南地块内部形成以东西走向为主的褶皱
答案 9.B 10.D
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图中构造应力方向大致是自西南向东北,①处位于华北地块和华南地块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的高原,故①处可能是山脉,B正确。裂谷位于板块张裂地带,海岭位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A、C错误。海沟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D错误。第10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构造应力方向大致是自西南向东北,若方向不变,羌塘-印支地块将向东北方向移动,古特提斯洋的面积逐渐缩小,造山带逐渐出现,华南地块的海拔逐渐增加,华南地块内部受挤压将形成以东西走向为主的褶皱,故选D。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新喀里多尼亚岛静躺在无垠的碧绿海水之中,是太平洋众多岛屿中植物种类最多的一个岛屿。新喀里多尼亚岛位于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地区,岛上平地较少,崎岖的山脉将该岛分为东西两部分。下图示意新喀里多尼亚岛位置与山脉分布。
(1)推测新喀里多尼亚岛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2)阐释新喀里多尼亚岛成为太平洋植物种类最多岛屿的自然条件。(8分)
答案 (1)新喀里多尼亚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两大板块相互挤压碰撞,使地壳隆起形成岛屿。
(2)地处南回归线以北,终年高温多雨,光、热、水充足,为多种多样的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境条件;多火山喷发,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长繁殖;地形复杂,因地势、地形、坡向的不同,小尺度气候多样,植物种类繁多;最高海拔超过1 600米,光、热、水随海拔出现垂直分异,为不同植物提供生长空间,因而成为太平洋植物种类最多的岛屿。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2讲 课时81 日本 印度(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2讲 课时81 日本 印度(含解析),共15页。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5章 第4讲 课时34 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5章 第4讲 课时34 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含解析),共15页。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5章 第4讲 课时33 风沙地貌(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5章 第4讲 课时33 风沙地貌(含解析),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雅丹地貌,风沙活动的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