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武汉三中2026届高一10月月考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6:40-17:5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古文献《余冬录》中对胡粉[主要成分为2PbCO3•Pb(OH)2]制法的相关描述:“铅块悬酒缸内,封闭四十九日,开之则化为粉矣。化不白者(Pb),炒为黄丹(Pb3O4)。黄丹滓为密陀僧(Pb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PbCO3•Pb(OH)2属于碱式盐
    B. Pb3O4与硫酸反应只生成PbSO4和水
    C. “化不白者,炒为黄丹”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 密陀僧与碳粉高温加热可以制得铅
    【答案】B
    【解析】
    【详解】A.2PbCO3•Pb(OH)2属于碱式盐,A正确;
    B.Pb3O4中铅的化合价是+2和+4,所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不是只有PbSO4,B错误;
    C.“化不白者,炒为黄丹”的过程中铅被氧化成Pb3O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密陀僧(PbO)与碳粉高温加热,碳做还原剂可以制得铅,D正确;
    故选B。
    2. 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一些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依据正确的是(    )
    A. H2SO4是酸,因为H2SO4中含有氢元素
    B. 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C. Na和H2O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
    D. Na在Cl2中燃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没有得氧或失氧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A选项错误;
    B. 豆浆是胶体,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B选项正确;
    C. 离子反应是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Na和H2O的反应虽然没有离子参加,但是因为有离子生成,所以是离子反应,C选项错误;
    D. 有电子转移(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Na在Cl2中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D选项错误。
    3.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 依据分子组成中含有的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B. 根据在溶液中能否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
    C. 依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D.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酸分子电离出氢离子的数目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而不是根据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A错误;
    B.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B错误;
    C.依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D错误;
    故答案选C。
    4. 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生成强酸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④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⑤两种含氧化合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
    A. 全部 B. 只有②④⑤
    C. 只有①②③⑤ D. 只有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酸性氧化物一定条件下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O2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①正确;
    ②弱酸能与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强酸,如H2S与CuSO4反应生成CuS沉淀和硫酸,②正确;
    ③酸和盐可发生复分解生成弱酸,没有气体、水和沉淀生成,如HCl与醋酸钠反应生成醋酸和氯化钠,③正确;
    ④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臭氧和氧气之间的转化,④正确;
    ⑤两种含氧化合物反应的产物可能有气体,如Na2O2与水反应产生氧气,⑤正确;
    全部正确,故答案选A。
    5. 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 ,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方程式可知
    2NaHCO3Na2CO3+H2O+CO2↑ △m
    2×84 106 62
    m(NaHCO3) w1-w2
    m(NaHCO3)=84(w1-w2)/31
    则该样品的纯度是[w1-84(w1-w2)/31]÷w1=(84w2-53w1)/31w1
    答案选A。
    【点睛】利用差量法进行方程式计算要注意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并能列出方程组计算。
    6. 已知与溶液发生反应Ⅰ:;与酸化的溶液发生反应Ⅱ:。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由反应Ⅰ可知,中二价铅和四价铅含量之比为
    B. 由反应Ⅰ、Ⅱ可知,氧化性:
    C. Pb可与稀硝酸发生反应:
    D. 可与盐酸发生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Ⅰ中1个Pb3O4与氢离子反应生成1个PbO2和2个Pb2+,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说明Pb3O4中二价铅和四价铅含量比为2:1,A错误;
    B.反应Ⅰ中硝酸并没有氧化Pb2+生成PbO2,说明氧化性PbO2>HNO3,反应Ⅱ中PbO2得电子为氧化剂,Mn2+失电子为还原剂生成的为氧化产物,则氧化性PbO2>,B错误;
    C.+4价的Pb氧化性强于硝酸,则Pb与稀硝酸反应不会生成Pb(NO3)4,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Pb+8HNO3=3Pb(NO3)2+2NO↑+4H2O,C错误;
    D.Pb3O4的氧化性大于盐酸,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化学方程式为,D正确;
    故答案选D。
    7. 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
    B. 向溶液中通入:
    C.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水:
    D. 向溶液中加入:
    【答案】D
    【解析】
    【详解】A.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会有碳酸氢钠生成并析出,离子方程式为2Na+++CO2+H2O=2NaHCO3↓,A错误;
    B.弱酸无法制强酸,氯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两者不反应,B错误;
    C.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水,两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根离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反应生成钠离子、氢氧化铜沉淀和氧气,D正确;
    故答案选D
    8. 已知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题序是。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至少三种,且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肯定含有 B. 肯定不含
    C. 肯定不含有 D. 可能含有:、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离子颜色首先排除有色离子,根据离子间的反应判断产物,根据溴水的颜色及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判断能发生反应且生成无色离子的离子,根据还原性强弱判断反应先后顺序,后根据同浓度及电荷守恒判断存在的离子的可能性;
    【详解】根据无色溶液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Fe2+,因为Fe的颜色是浅绿色,加入溴水溶液仍呈无色,由于溴水橙黄色,加入后呈无色判断,溴单质发生了反应,而溶液中的离子能与溴发生反应的有碘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由于与碘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的碘单质会使溶液呈橙红色,故溶液中肯定有,由于加入的量是少量的,故可能存在I-,因为少量的溴只与亚硫酸根离子发生了反应: , 根据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遵从电荷守恒,故肯定含有一价阳离子两种,故钾离子、钠离子、铵根离子中肯定至少有两种离子存在,故:溶液中肯定含有,可能含有I-,故A正确。
    故选A。
    【点睛】氧化剂和不同还原剂发生反应时,先与还原性强的离子发生反应。
    9. 过碳酸钠外观为白色晶体,是无毒漂白剂和供氧剂,还有去污杀菌作用,工业常用和双氧水化合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碳酸钠具有强氧化性
    B. 生产过程中采用较低温度,目的是防止产品及反应物的分解
    C. 过碳酸钠和过氧化钠漂白原理相同
    D. 将过碳酸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混合,发生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碳酸钠同时具有碳酸钠和双氧水的性质,因此具有强氧化性,A正确;
    B.生成过程采用较低温度,目的是防止反应物和产物中的H2O2分解,B正确;
    C.过碳酸钠和过氧化钠漂白原理都是利用了过氧化物的强氧化性,C正确;
    D.过碳酸钠中的Na2CO3能与NaHSO4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D错误;
    故答案选D。
    10. 下列各组澄清溶液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
    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
    少量铜粉

    B
    、、、
    KOH溶液

    C
    、、、
    少量

    D
    、、、
    少量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之间不反应,能够共存,但加入少量铜粉后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题中离子方程式不合理,故A错误;
    B.、、、之间不反应,能够共存,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题中离子方程式不合理,故B错误;
    C.、、、之间不反应,能够共存,但加入少量SO2后发生反应:SO2+H2O+3ClO-=SO+2HClO+Cl-,离子方程式正确,故C正确;
    D.、、、之间不反应,能够共存,加入少量发生反应:,题中离子方程式不合理,故D错误;
    故选:C。
    11.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难易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将其放置在坩埚中加热
    钠表面变暗,加热时,钠燃烧;钠易与氧气反应,加热时生成的速率加快
    B
    探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
    产物
    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投入钠
    溶液变红色;
    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C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的产物
    将水滴入盛有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木条复燃;固体遇水产生
    D
    探究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所得固体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
    2~3mL蒸馏水
    若无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若有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2,生成的产物不同,A错误;
    B.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则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加入钠以后应该变蓝而不是变红,B错误;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将水滴入Na2O2固体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为氧气,C正确;
    D.钠在氧气中燃烧所的固体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钠未与氧气完全反应,固体中有过氧化钠和钠,加入水后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有气体生成但固体粉末不只是过氧化钠,D错误;
    故答案选C。
    12. 为了测定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通过测量反应前后②和③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②、③中可以依次盛装碱石灰、无水CaCl2、碱石灰
    B. 若将①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偏小
    C. 硬质玻璃管加热前,应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空气,直至a处出来的空气不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止
    D. 实验过程中先停止通入空气,再停止加热
    【答案】D
    【解析】
    【分析】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通过测量反应前后②、③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由实验装置可知,①中应为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将混合物加热发生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Na2CO3·10H2ONa2CO3+10H2O,打开弹簧夹b,②中可吸收水,③中碱石灰可吸收二氧化碳,反应后②、③的质量差,分别为反应生成的水、二氧化碳的质量,最后碱石灰可防止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进入③中,以此来解答。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①用于吸收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②用于吸收水,③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则①、②、③中可以依次盛装碱石灰、无水CaCl2、碱石灰,故A正确;
    B.若将①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②吸收的水的质量偏大,即碳酸氢钠、Na2CO3·10H2O含量均偏大,导致测得的NaCl含量将偏小,故B正确;
    C.加热前关闭弹簧夹b,打开弹簧夹a,向装置中通入空气,可排出装置内的二氧化碳,以免引起实验误差,故C正确;
    D.实验过程中一直通入空气,停止加热后再停止通入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进入②、③中,以免引起实验误差,故D错误。
    故选D。
    13. 将一定量的和的混合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a个。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容器中一定有0.5a个
    B. 反应后,容器中一定没有
    C. 反应后,容器中的固体只有
    D. 混合物中和的粒子个数一定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反应的方程式有2NaHCO3Na2CO3+CO2↑+H2O、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等,反应Na2O2中O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化为0价、-2价,转移a个电子,则生成molO2,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加热时NaHCO3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然后发生: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由方程式可知,转移a个电子,则生成0.5a个O2,故A正确;
    B.如过氧化钠过量,则产物生成Na2CO3和NaOH,如过氧化钠不足,则产物为Na2CO3,可能有NaOH,不一定有水,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反应的方程式有2NaHCO3Na2CO3+CO2↑+H2O、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等,如过氧化钠过量,则产物生成Na2CO3和NaOH,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混合物中和的粒子个数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14. 已知氧化性:,向含a个的溶液中加入含b个的溴水,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离子的还原性强弱:
    B. 当时,发生离子反应:
    C. 当时,反应后的溶液中、、离子数目之比为
    D. 当时,发生离子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已知氧化性:,则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微粒的还原性:I->Fe2+>Br-,A正确;
    B.由于氧化性:,所以加入的Br2先与FeI2电离产生的I-发生反应:Br2+2I-=I2+2Br-,此时二者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2,过量的Br2与Fe2+发生反应:Br2+2Fe2+=2Br-+2Fe3+,故当2a≥b时,一定发生的离子反应:Br2+2I-=I2+2Br-,B正确;
    C.当5a=4b时,即a个FeI2和个Br2反应,所以I-完全反应,Fe2+一半被氧化成Fe3+,所以离子浓度之比:c(Fe2+)∶c(Fe3+)∶c(Br-)=1∶1∶5,C正确;
    D.当3a<2b时,a 个的FeI2溶液和b 个Br2恰好完全反应,其中Fe2+与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2++4I-+3Br2=2Fe3++2I2+6Br-,D错误;
    故选D。
    15.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含2a个NaOH的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的共存体系。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后的溶液中、离子数目之比可能为
    B. 参加反应氯气为a个
    C. 反应后的溶液中、、离子数目之比可能为
    D. 反应中转移电子个数可能是1.2a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可知,氧化产物只有NaClO,n(Na+):n(Cl-)最大为2:1,当氧化产物为NaClO3,n(Na+):n(Cl-)最小为6:5,故A正确;
    B.氯原子守恒有2n(Cl2)=n(NaCl)+n(NaClO)+n(NaClO3)=2a,故参加反应氯气a个,故B正确;
    C.假设溶液中、、离子数目之比为成立,令n(NaCl)=5mol,n(NaClO)=1mol,n(NaClO3)=2mol,生成NaCl获得的电子为5mol×1=5mol,生成NaClO、NaClO3失去的电子为1mol×1+2mol×5=11mol,得失电子不相等,故C错误;
    D.根据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可知,氧化产物只有NaClO,转移电子数最少,为2a××1=a,氧化产物只有NaClO3,转移电子数最多,为2a××1=1.67a,转移电子数为a~1.67a,则反应中转移电子个数可能是1.2a,故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从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化学性质视角对物质进行科学分类,可体现化学学科独有的魅力。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下列物质:①铜②③熔融的④⑤酒精⑥氨水⑦稀硫酸⑧⑨溶液⑩胶体
    ①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②写出⑨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③写出实验室制备⑩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④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写出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通过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够根据类别通性预测物质性质。
    ①已知属于酸性氧化物,则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亚磷酸()是二元弱酸,它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的盐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已知:硼酸()是一元弱酸,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钠盐化学式为,则硼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③ ②. NaHCO3=Na++ ③.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④. 2H+++Ba2++2OH-=BaSO4↓+2H2O
    (2) ①. Cl2O+2NaOH=2NaClO+H2O ②. Na2HPO3 ③. H3BO3+H2O[B(OH)4]-+H+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铜不是电解质,能导电;②氢氧化钡是电解质但不能导电;③熔融的硫酸氢钠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④CO2不是电解质也不能导电;⑤酒精不是电解质也不能导电;⑥氨水不是电解质但是能导电;⑦稀硫酸不是电解质但是能导电;⑧硫酸钡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⑨碳酸氢钠溶液不是电解质但能导电;⑩氢氧化铁胶体不是电解质但能导电;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③。
    ②碳酸氢钠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
    ③实验室用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并持续加热来制取氢氧化铁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④向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Ba2++2OH-=BaSO4↓+2H2O。
    【小问2详解】
    ①Cl2O为次氯酸的酸酐,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O+2NaOH=2NaClO+H2O。
    ②亚磷酸为二元弱酸,其与足量NaOH反应生成的盐为Na2HPO3。
    ③根据硼酸与NaOH反应的产物可知,硼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3BO3+H2O[B(OH)4]-+H+。
    17.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过氧化钠放置于空气中容易吸收而变质。
    实验Ⅰ
    (1)甲同学用氯化钡溶液作为检验试剂进行实验。根据产生白色沉淀,甲同学认为样品M已变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资料显示,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不溶物据此,乙同学对甲同学的检验结果提出质疑并进行实验。
    实验Ⅱ:
    (2)取少量纯净的过氧化钠固体溶于蒸馏水,先加入过量稀硫酸,再滴入溶液。实验证明与水反应有生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Ⅲ。由此丙同学提出用如图所示仪器来制取氧气分析的纯度。

    图中的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胶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稀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大理石、碳酸氢钠溶液。
    (3)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4)装置B中所装试剂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5)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并求其差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___________(填字母)。
    A.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 待体系恢复至室温再读数
    C. 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内液面持平时再读数
    D. 反应停止后立即读数
    【答案】(1)Ba2++ =BaCO3
    (2)5H2O2+2MnO+6H+=5O2↑+2Mn2++8H2O
    (3)⑤③④⑥⑦②①⑧(⑥⑦可颠倒)
    (4) ①.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②. 除去氯化氢
    (5)2CO2+2Na2O2=2Na2CO3+O2 (6)ABC
    【解析】
    【分析】要利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潮湿)反应制取氧气,故首先需要制备二氧化碳,只有装置 C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制气原料应该选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此法制得的二氧化碳中会混有少量氯化氢,须通过装有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以除去氯化氢,然后使净化后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此反应属于气体与固体之间的反应,不易反应完全,为了除去未反应的二氧化碳,可以将气体通入 NaOH溶液,在测量氧气体积时,为了使测量更为准确,要注意上下移动装置 E中的乙管,使甲、乙两管的液面相平,以使甲管中的气压与大气压相等,读数时视线应与甲管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以减少误差,以此解答。
    【小问1详解】
    根据产生白色沉淀,乙同学认为样品M已变质,即Na2CO3与BaCl2反应生成BaCO3白色沉淀,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BaCO3 。,
    【小问2详解】
    实验要验证有H2O2生成,H2O2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O2,自身还原为Mn2+,故滴入KMnO4溶液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紫色褪去,放出大量的气泡,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O2+2MnO+6H+=5O2↑+2Mn2++8H2O。
    【小问3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装置 C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连接③以除去 HCl,④连接⑥可使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然后连接②可除去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最后连接⑧测量气体的体积,所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⑤③④⑥⑦②①⑧(⑥⑦可颠倒)。
    【小问4详解】
    由分析可知,通过装有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 B可以除去氯化氢。
    【小问5详解】
    装置D中C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
    【小问6详解】
    为了较准确的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时应注意:①读数时要上下移动乙管,使E中甲、乙的液面位于同一高度;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③反应结束后,不能立即读数,需要待体系恢复至室温再读数。故选ABC。
    18. 钠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1)氢化钠(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NaH能与水剧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NaH与液氨也有类似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在高温下氢化钠(NaH)可将四氯化钛()还原成金属钛,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硼氢化钠()与反应生成和(已知反应过程中B的化合价不变)。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已知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将燃烧产物全部通过足量的,则增加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6)现有由两种含钠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后,逐滴加入某浓度盐酸,所得的粒子数目与所耗HCl的粒子数目关系如图,两种含钠化合物的化学式和粒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1)-1 (2) ①. H2O ②. NaH+NH3=NaNH2+H2↑
    (3)4NaH+TiCl4Ti+2H2↑+4NaCl
    (4)NaBH4+4H2O= Na[B(OH)4]+4H2↑
    (5)2a (6)Na2CO3和NaHCO3,粒子数目比为1:2
    【解析】
    【小问1详解】
    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小问2详解】
    该反应中NaH中的H失电子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H2O中的一个H得电子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0价,因此氧化剂为H2O。NaH与NH3反应生成NaNH2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NaH+NH3=NaNH2+H2↑。
    【小问3详解】
    高温下NaH可将四氯化钛还原成金属钛,同时生成氢气和NaCl,化学方程式为4NaH+TiCl4Ti+2H2↑+4NaCl。
    【小问4详解】
    硼氢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B(OH)4]和氢气,该反应中NaBH4中的氢失电子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H2O中一个H得电子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BH4+4H2O= Na[B(OH)4]+4H2↑。
    【小问5详解】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和NaOH反应2H2O+2Na2O2=4NaOH+O2↑,通过该反应可知,此时增加的质量为H的质量,CO2与Na2O2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通过该反应可知,此时增加的质量为CO的质量,ag甲烷含有H0.25ag,增加的CO的质量为1.75ag,则共增加2ag。
    【小问6详解】
    两种含钠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逐滴加入盐酸,0-a段无二氧化碳生成,此时发生反应为Na2CO3+HCl=NaCl+NaHCO3,继续滴加3a数量的盐酸,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参与反应的NaHCO3中有由碳酸钠转化而成,另外为原混合物所有,则两种含钠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CO3和NaHCO3,粒子数目比为1:2。
    19. 氧化还原反应分析
    (1)全球一半左右的碘是以智利硝石提取硝酸钠后的母液为原料,加入亚硫酸氢钠制取,相关反应如下:
    (未配平)
    完成下列填空:
    ①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②该反应实质是两步反应:①,则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___________;若要使碘酸钠的利用率最高,碘酸钠在第一步和第二步反应中的用量之比是___________。
    ③已知亚硫酸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为硫酸钠。检验亚硫酸钠固体是否氧化变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

    (2)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制备硫酸的原料通常用过硫化亚铁,第一步反应为:
    ①并用双线桥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IO+5I-+6H+=3I2+3H2O ③. 5:1 ④. 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盐酸后,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则已变质,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未变质
    (2) ①. ②. Fe2O3和SO2 ③. 1:1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平,该反应中碘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得电子变为0价,所以一个碘酸根离子得5个电子,硫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失电子变为+6,所以一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亚硫酸氢根离子失去2个电子,所以得失的最小公倍数是10,所以碘酸钠的计量数是2,亚硫酸氢钠的计量数是5,其它元素根据原子守恒进行配平,所以该方程式为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
    ②根据总反应可知最终转变成了碘单质,第一步碘酸根被还原成碘离子,即,则第二步碘离子应被碘酸根氧化成碘单质,离子方程式为IO+5I-+6H+=3I2+3H2O;若要使碘酸钠的利用率最高,则第一步被还原成的I-离子应恰好在第二步被碘酸根离子氧化,则碘酸钠在第一步和第二步中用量比应满足5:1。
    ③已知亚硫酸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为硫酸钠,检验亚硫酸钠固体是否氧化变质只需要检验SO,方法为: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盐酸后,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则已变质,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未变质。
    【小问2详解】
    ①中Fe元素由+2价上升到+3价,S元素由-1价上升到+4价,O元素由0价下降到-2价,用双线桥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
    相关试卷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ClO2是一种高效杀菌剂,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新型冠状病毒,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ClO2是一种高效杀菌剂,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新型冠状病毒,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武钢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钢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