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丹溪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检测语文试题(月考)
展开七年级十月份语文同步作业
一、夯实语文基础(22分)
1.阅读短文,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在七上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读朱自清的《春》,仿佛在春风中听到了(1)liáo______亮的短笛声;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水藻真绿,把终年(2)zhù______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读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体悟到了春雨的清新,夏雨的(3)粗guǎng______,秋雨的静谧,冬雨的平静。
(1)liáo______亮 (2)zhù______蓄 (3)粗guǎng______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宛转(zhuǎn) 撑伞(chēnɡ) 抖擞(sǒu)
B.烘托(hōnɡ) 应和(yīnɡ) 欣然(xīn)
C.酝酿(yún) 戴笠(lì) 黄晕(yùn)
D.鸟巢(cháo) 朗润(yùn) 稀疏(shū)
3.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 (2分)
A.散步 斜织 斗莅 繁花嫩叶
B.嘹亮 风筝 赶趟儿 舒活筋骨
C.净默 胳膊 撑起 轻风流水
D.清脆 牧童 健状 稀稀疏疏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A.那些挑着花篮灯的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向舞台中心聚拢。
B.春天到了,鸟儿们在枝头呼朋引伴,嬉戏玩耍。
C.反方的辩手口若悬河,咄咄逼人,让正方辩手难以招架。
D.这档综艺节目鲜为人知,深受广大青少年观众喜爱。
5.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白的《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闷之情。
B.律诗通常每首八句(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每二句成一联,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领联,第四联为尾联。
C.敬辞和谦辞,是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较多的一类,一般用于对别人敬重和表示自己谦恭。常见的敬辞有:尊君、令堂、惠存等;常见的谦辞有:家君、愚兄、寒舍等。
D.《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都选自《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怪小说集。
6.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
(1)尊君在不 不:( )
(2)山岛竦峙 竦峙:( )
(3)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 :( )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乃:( )
7.根据上下文句默写。(7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2)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3)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名句是“ , 。”
(5)唐代的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用“ , 。”的诗句,借月亮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关切。
二、拓展阅读视野(8分)
8.下面对《朝花夕拾》中的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我”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是“我”颇为敬畏之人。
B.《藤野先生》一文中“我”弃医从文的原因是藤野先生的民族偏见。
C.《五猖会》一文写“我”特别渴望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强迫背《鉴略》。
D.《琐记》一文回忆了“我”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9.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6 分)
(甲)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橱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点珠子这类东西……”
(乙)“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1)(甲)(乙)两段文字均选自《朝花夕拾》,甲文中的“她”指的是 _________(人名),乙文中的她指的是_________(人名)。(2 分)
(2)试着比较这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4 分)
三、积累阅读策略(3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寒梅
林旭华
①淅淅沥沥的冷雨终于停息了,我决定到附近的花园走走。
②天空依然阴郁着脸,寒风冷峭得刺骨。原来热闹的花园现在变得一片清寂,唯有我的脚步声在砖石铺就的路面上回响着。花园里的乔木绿叶早已褪尽,光秃秃地呆立着,一片萧索沉寂。
③转过花园的弯角,蓦地,我的眼睛一亮,一大团鲜嫩的粉红色跃入眼帘,云蒸霞蔚般绚烂——原来是路边一树傲然绽放的寒梅。
④梅在严寒中兀自独立,粗壮的虬枝布满绿苔,裸露着嶙峋的老茧,苍劲而挺拔。枝丫分叉,或直或横或斜,没有叶片,呈现出浅灰或嫩绿的本色,平滑而柔韧。
⑤每条枝丫上,粉红色的花儿都挂着晶莹的雨珠。含苞的,娇羞颔首,豆蔻芳华;绽放的,红瓣灼灼,嫩蕊颤颤,犹如一大团粉红色的火焰,点燃了清寂的花园,点亮了阴郁的天空,驱散了寒意。太阳出来了,明媚的阳光下,粉红色的寒梅盛放着烂漫的激情,我似乎听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在满目萧索的严冬里,寒梅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让我震撼,并顿生深深的敬意。
⑥倏地,吹来一阵寒风,“簌簌簌”,我听到一阵极其细微的飘落声,轻轻的,柔柔的。转瞬,悠悠飘来一阵淡淡的馨香,丝丝缕缕地在树下弥漫开来,如久酿的老窖,韵味悠长。张臂,清香盈怀;闻之,心旷神怡。抬头,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飞舞着,如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很快铺就了一地密集的落红。
⑦哦,是寒梅洒落的花瓣雨!
⑧寒梅无言,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粉红的花瓣从树上纷纷飘落,星星点点碎了一地。而那枝头上未落的花朵,依然在阳光下灿然绽放,全然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因为它深知,生命的意义不只在于绽放时的激情与风采,更在于凋零时的坦然与达观,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的精彩。
⑨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曾经有过这样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为独香,只为护花,诗人将落红的深情,升华为奉献精神,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
⑩此刻,花瓣还在风中纷纷飘落着,它们在空中悠悠地打着旋儿,似乎在跟寒梅作最后一场深情的告别。在快要触地的一刹那,那带着雨珠的花瓣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流星般飞速划过一道弧线,然后突然坠地。如此悲壮,如此凄美!
⑪寒梅,落红时洒脱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的美之绝唱,从此在我心中永远定格成一道壮美的风景。
⑫从盛开到落红,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
10. 文中不同生命阶段的梅花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请结合⑤~⑥段内容填写下表。(4分)
生命 阶段 | 含苞的梅花 | (2) | (4) ___________ |
特点 | (1)________ __________ | (3)
| 轻柔地飘落,散发淡淡馨香,悠悠地旋转飞舞 |
11.请按照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绽放的,红瓣灼灼,嫩蕊颤颤,犹如一大团粉红色的火焰,点燃了清寂的花园,点亮了阴郁的天空,驱散了寒意。(赏析加点词)(3分)
(2)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飞舞着,如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很快铺就了一地密集的落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
12.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 ⑫ 段“从盛开到落红,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的理解。(3分)
1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第⑨段引用龚自珍的诗句有何作用。(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乙)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①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②家禽。”(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丙)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③,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选自《世说新语·夙惠》
[注]①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②夫子:指对长者的尊称。③令方:使成方形。
14.阅读文言文,可以由不同方法推知词义。请根据相关提示完成下表。(3分)
方法 | 关联词句(或义项) | 推知词义 | |
联系前后文推断法 | 为设果 |
| 为: |
成语推断法 | 欲以为子 | 欲扬先抑 | 欲: |
字典查阅法 | 人问其故 | ①缘故,原因。②旧的。③死亡。④故意。 | 故: |
15.用“/”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2分)
孔 君 平 诣 其 父 父 不 在 乃 呼 儿 出。
16.阅读上面三则短文,根据文中波浪线的句子补全下列对话。(3分)
(甲)谢朗(兄子)说:“(白雪纷飞)好像是把盐撒到空中一样。”
谢道韫(兄女)说:“ 。“
(乙)孔君平指着杨梅给他(杨氏之子)看,说道:“这是你家的果子。’
杨氏之子听出了话外之音,说:“ 。“
(丙)有人问何晏:“你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自己待在方框中,这是为什么啊?”
何晏便说:“ 。”
17.上述三则短文中的孩童都言行不凡,请选择其一,仿照示例,简要分析点评。(2分)
(示例)我选择谢道韫,我这样点评(她):自信的她把纷纷飘扬的白雪比作凭风起舞的柳絮,比喻精妙,令人称颂,这表现出她不俗的文学才情(合理想象,妥帖比喻)。
备选人物:杨氏之子 何晏
我选择 ,我这样点评:
18.下列这首诗,完成下面两题(4分)
鄂州①南楼书事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菱荷②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③。
【注释】①鄂州:在今湖北省武汉、黄石一带。②菱荷:(jì hé)指菱叶与荷叶。③一味凉:一片凉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句写出了春天水天一色的美丽景象,第二句写出了荷花绵延很远,香气扑鼻。
B.整首诗风格清新淡雅,语言通俗易懂,令人回味无穷。
C.全诗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惬意之感。
D.最后一句中的“凉”字,是清风明月带给诗人的愉悦感受。
(2)诗的前两句写景,是从哪几个感官角度入手的?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四、抒写生活情思(40 分)
19.风景一般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也泛指人间真情,生活场景等。风景,随处可见,长辈给晚辈以呵护,是温馨的家庭风景;同学之间的携手并进,是奋进昂扬的校园风景;陌生人之间互帮互助,是让人向往的社会风景……
请以“我心里最美的风景”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人名、校名;⑤不得抄袭。
浙江省义乌市后宅、佛堂、苏溪三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10月校本作业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义乌市后宅、佛堂、苏溪三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10月校本作业检测语文试题,文件包含_第一学期校本作业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卷docx、_第一学期校本作业检测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义乌市后宅、佛堂、苏溪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校本作业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义乌市后宅、佛堂、苏溪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校本作业检测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3_2024学年第一学期校本作业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卷docx、2023_2024学年第一学期校本作业检测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310七年级语文试题卷docx、202310七年级语文答题卷docx、202310七年级语文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