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1课 身边的数据教案
展开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身边的数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身边的数据》是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的内容。“数据”作为信息社会中生活和生产重要的载体,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本课围绕“数据”进行贯穿,教材中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通过例举身边常见的一些“数据”,让学生初步感知“数据”,对“数据”建立客观认识。第二个板块主要侧重于让学生了解“数据”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其中还讲解了“大数据”的内容。此外,教材还设置了一个练习环节,让学生通过初步分析、获取个人“数据”,培养信息意识,并为教材中后续内容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本课的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经过三年级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能够简单使用浏览器检索信息,并且会简单地使用word软件进行文字编辑。此外,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一些“数据”,虽然对“数据”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但未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因此,本节课要让学生对数据建立全面认识,并感受到数据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对“数据”的概念建立初步认知。
2.通过生活实例观察与思考,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数据。
3.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感受“数据”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4.通过个人“数据”表的填写,能够适当地借助计算机设备记录“数据”。
【教学重点】
1.了解数据的概念。
2.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数据”。
【教学难点】
1.感受“数据”对生活产生的影响。
2.借助计算机设备搜索和记录“数据”。
【教学准备】
1.《身边的数据》学习单。
2.“认识数据”、“搜索引擎”、“数据的影响”微课视频。
3.个人数据表word版。
4.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 | 教学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计 | 设计意图 |
谈 话 导 入 | 过渡语: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暑假已经过去啦,大家在假期都有没有安排出行计划?简单说一说。(4min) 这个暑假,老师去杭州动物园进行参观,还认识了两只非常特别的大熊猫,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购买门票,开展“数据接龙”挑战。(简单点题) 3.揭示主题 没错,刚才同学们找到的这些都是“数据”。今天我们就走进“数据”的世界一探究竟! |
学生简单回答暑期安排。
学生初步说一说门票中包含哪些数据。 |
从学生暑期生活入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该环节,初步了解学生对于“数据”的理解成都,并引发学生对于“数据”更深入的思考,为后面具体感知“数据”做好铺垫。 |
新 课 讲 授
| 环节一:初步探索,认识“数据”(8min) 过渡语: 刚才同学们已经从门票中找到了一些“数据”,那么究竟什么是“数据”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播放微课视频,了解“数据”的概念。 2.学生简单总结微课视频,提取关键词,教师补充。 3.圈一圈:大熊猫介绍牌中有哪些数据?请在学习单中圈出来。(以“春生”为例) (1) 预设:春生、1231、2020年3月21日…… (2)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数据”,“数据”的形式是可以多样的。 环节二:结合实例,了解身边的“数据”(14min) 设置情境:组织一次去“杭州动物园”探访大熊猫的活动。
(引导学生从怎么去、什么时候去等方面进行思考) 2.教师总结:主要包括交通数据和天气数据等。 任务一:观察交通“数据”(4min) 过渡语:我们今天先来一起获取一下交通相关的数据。 (1)打开桌面上的“交通数据资料包”文件夹。 (2)仔细观察,并将相关交通数据填写至学习单上。 (3)同桌之间简单讨论、交流。 (4)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 (5)思考:导航软件是如何计算出时间的? 简单了解大数据。(阅读教材P4) 任务二:搜索天气“数据”(6min) 过渡语:刚才我们通过交通相关的数据了解了去杭州动物园的交通路线。那么,我们该选择哪一天去看望它们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借助“搜索引擎”微课视频搜索相关杭州天气预报数据。 (1)两人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2)借助“搜索引擎”微课视频,获取天气相关数据。 (3)将相关数据填写至学习单上。 (4)学生汇报,师生简单交流。 环节三:深入思考,感知“数据”的影响(8min) 1.抛出疑问:“数据”有什么作用呢? (1)小组围绕“天气”、“交通”数据进行讨论,总结关键词。 (2)小组汇报。 2.教师简单小结。 a.天气“数据”--提供出行参考、穿衣提示。 b.交通“数据”--合理选择路线、提高出行效率…… c.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据,数据具有重要影响。 3.播放微课视频了解身边其他数据的影响。 环节四:实践体验,获取个人“数据”(8min) 过渡语: 今天我们通过一次大熊猫探访计划了解了我们身边的数据。其实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也存在很多数据,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来制作一张个人数据表。
(一共有6项内容,其中“自画像”可以个人特征,可以文字描述、画图等)
|
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学习“数据”的概念。
学生完成学习单中的“圈一圈”任务。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根据任务将数据填入学习单。
学生观看“搜索引擎”微课视频。
小组讨论“数据”的影响,并汇报。
学生观看微课视频。
学生填写个人“数据”表,并保存。
|
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让学生对“数据”建立客观认识。
通过设置具体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身边的“数据”。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数据的影响,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通过个人“数据”表的填写,初步培养学生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的意识,为教材后续内容的开展做好准备。
|
归 纳 总 结 |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min)
|
学生总结+自评 |
通过总结、自评环节,及时巩固新知。 |
【板书设计】
《身边的“数据”》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第6课 数据整理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第6课 数据整理公开课教学设计,共4页。
小学浙教版(2023)第1课 身边的数据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浙教版(2023)第1课 身边的数据精品教学设计,共4页。
小学浙教版(2023)第1课 身边的算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浙教版(2023)第1课 身边的算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