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展开1.物理观念
(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
(2)能正确选用实验器材并说出器材的作用。
(3)了解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科学思维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与记录。
3.科学探究
能在实际中应用光的反射现象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分组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领会“等效替代法”实验思想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三、学情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一面大的平面镜提问:你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自己吗?这就是平面镜成像。
学生探讨:把平面镜靠近或远离自己一些,你看到的像有没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二)新课讲解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结合学生的猜想,教师梳理出通过实验要探究的几个问题:
①我们怎么样确定像的位置?
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吗?
③像的大小和物体到镜面的远近有关吗?
器材:两只等大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白纸、火柴、木板支架。
实验步骤:
①按照课本上图4.3-2组装实验器材。
②知道要测量出哪些数据。
③进行实验并且将数据填入P78页的表格。
分析、讨论、归纳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总结出:利用数学对称的知识,平面镜成像规律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及平面镜成像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器材的选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步骤。让学生不断思考,明确实验操作的要义,进而为实验探究做好铺垫。
分组实验: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把测量数据填在导学案的表格内,比一比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好。教师巡回指导,温馨
实验结论:师生共同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
二、平面镜的原理
课件展示过程,教师讲解。
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认为光沿直线传播,会感觉这些光好像是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处发出的。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强调虚像用虚线画。所以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板书原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教师演示做A点的像和B点的像。强调作图要点
二、平面镜的应用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过平面镜?它有什么作用?自学学习课本平面镜的应用部分,小组讨论归纳平面镜的作用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
(三)板书设计
平面镜成像
1. 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2.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虚像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平面镜成像,平面镜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平面镜成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