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光的直线传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 4.2 光的反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4.4光的折射—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教案 12 次下载
- 4.5光的色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教案 10 次下载
- 5.3凸透镜成像规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2021学年第3节 平面镜成像公开课教案
展开【课题】平面镜成像
二、教学内容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后的内容,是光的反射的应用,也为下一章透镜成像的规律学习打下基础。平面镜成像在社会科学、生产和科学技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本章首次接触像这一物理概念,并且平面镜成像为虚像,这也是难点之一。平面镜成像首先通过实验探究成像特点,再进一步了解成像原理,最后讲解平面镜的生活应用。
三、学情分析
平面镜成像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生活现象,比如起床照镜子时,当在照镜子远离镜面时,人像会变小,所以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学生容易形成错误的认识,认为像的大小会随着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而变化,这些错误的前概念会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在探究完平面镜成像特点后,在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时,学生第一次接触虚像这一概念,对于初二学生来说,理解这个概念有一定的困难。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用自己的话语进行解释。
(2)认识平面镜成虚像,感知虚像的含意,并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能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作图。
(4)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并能例举相关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拟订实验方案,学会对实验信息进行记录。
(2)会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通过对平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能作图画出物体的像。
【教学难点】
1.平面镜成的像跟物体等大,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
2.虚像的概念;
3.虚像是怎么形成的。
六、教学方法
1.实验法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讲授法
讲解平面镜成像原理以及实际应用;
3.练习法
通过一定的练习、实践,让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
七、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两根蜡烛、玻璃板、方格纸)、教科书
八、教学流程设计
①课堂提问,引入新课
②导入平面镜及像的概念
③提问,并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④归纳总结,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⑤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
⑥讲解平面镜成像作图方法
⑦练习巩固
⑧课堂总结
九、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展示蜡烛照镜子图,发出提问:怎么只有一根蜡烛,人却能看到两根蜡烛?引入新课内容——平面镜及像的概念。
2.实验探究
顺势而为,再次提问:平面镜中蜡烛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在蜡烛的相关几何属性方面(比如像的大小,像的到镜面的距离等)对蜡烛的像提出猜想。
提出猜想如下:镜子中的像与物体一样大;镜子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这一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去拟订出合理、有效的实验方案。拟订的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猜想:镜子中的像与物体一样大;镜子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二、实验仪器:玻璃板、两根相同的蜡烛、方格纸、直尺
三、实验步骤: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方格纸,纸上垂直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2.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玻璃板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4.在纸上记录这两根蜡烛的位置,并用直尺测量出这两根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5.重复多次实验,减小误差。
四、实验数据:
五、分析论证
实验完成之后,每组派出学生代表对实验进行总结,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学生总结完之后,老师对其进行点评,并指出不足的地方。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时候,学生对结果的分析可能难以自主地分析出”像与物体的连线应该与镜面垂直”这一特点。所以教师在学生总结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得到这一特点。
师生总结,一起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这一规律也可用数学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概括为等大等距垂直(对称)。
3.教师讲授
探究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师对实验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为什么我们却可以看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蜡烛?
学生自行讨论,并可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之后和学生一起利用上2节课学过的知识,进行光路分析。得到问题答案——平面镜后面并不存在光源,是平面镜对蜡烛发出的光的反射而进入人眼的,所以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也把它叫做虚像。
了解清楚原理之后,讲解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让学生例举相关现象。
4.动手练习
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让学生先自行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作出平面镜所成的像。教师对学生的作图成果进行点评,分析错误,详细介绍作图方法。再例举例题,让学生练习,以掌握作图方法。
5.课堂巩固
教师布置课堂习题,学生课堂练习,巩固课堂,巩固消化课堂知识点。
6.课堂小结
请学生概括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总结完之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
十、教学评价
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主次分明,主要以实验为主,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积极性,尽量引导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在实验总结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反思,以待更好改进实验,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教学方法应以实验法为主,讲授法、练习法为辅。
十一、板书设计
§4.3 平面镜成像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别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处理
2.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平面镜的像大小与物体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
④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4.平面镜的应用:潜望镜、塔式太阳能电站等
十二、教学反思
本堂课教学设计理念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但是在实验教学环节时,没有对实验不足的地方进行讲解与改进,在内容上没有扩展,过分依赖教材。另外,没有布置课后作业,难以督促学生在课后对其所学内容的复习。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
2
3
……
初中物理第3节 平面镜成像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a href="/wl/tb_c1198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节 平面镜成像获奖教案</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活动,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